学术投稿

安徽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唐继海;戴振威;沈永刚;陆志坚

关键词:接种/统计学和数值数据, 安徽, 儿童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了841名1997年出生的儿童. 结果全省各疫苗的接种率:卡介苗(BCG)99.05%,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97.03%,百白破混合制剂(DPT)96.67%,麻疹疫苗(MV)95.48%, 4种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90.61%.影响疫苗接种的因素:①不知道要接种;②收费太高;③不知道接种地点和时间.儿童家长的文化层次与对疫苗预防疾病的知识呈正相关. 结论加强对基层计划免疫人员的培训,在规范免疫接种点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农村地区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普及计划免疫知识.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江西省中小学生龋齿情况分析

    龋齿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之一,防治龋齿已成为青少儿保健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江西省青少儿龋齿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982年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和1991、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江西省资料.1.2 方法依据WHO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1],记录乳、恒及混合牙列各牙位龋(D)、失(M)、补(F)状况.

    作者:袁以佐;邱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无锡市脑卒中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为了解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无锡市二院2000年住院的脑卒中病人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CT)确诊住院脑卒中病人95例(首发或发病在一年以内).1.2 对照选择该院性别、民族相同,年龄差距在5岁之内,非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与病例进行1∶1配比.1.3 调查方法及内容用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医院医务人员)对符合要求的病例和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要病史、家族史、吸烟、饮酒、饮食、体力活动、体重、身高、腰围及臀围等.1.4 统计分析用SPSS10.0 软件包进行分析.

    作者:徐明;杨坚波;孔岳南;杨承健;林玉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乙丙型和乙戊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患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55例HBV和HCV双重感染及51例HBV和HEV双重感染病例,以1∶1配对方式选取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各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配对χ2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输液史、牙科手术史、输血史、家庭外肝炎接触史、外餐习惯等因素与乙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有关,其OR值分别为5.67、23.0、41.0、8.0、3.0.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输血史为乙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家庭成员肝炎史和家庭外肝炎接触史与乙戊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有相关性,其OR值分别为35.0和12.0.家庭成员乙型肝炎史为乙戊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输血史为乙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家庭成员乙型肝炎史为乙戊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冠群;李艳;杨翌;汪保国;陈思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亚低温对肝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的影响

    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预防和治疗I/R损伤是近年来实验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亚低温能有效抑制肝脏因I/R所致的肝组织过氧化反应,减轻氧自由基生成所致的损害[1];但在超微结构研究方面,目前文献一般只进行形态学描述,而缺乏统计学依据.本文通过对肝细胞重要超微结构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旨在对亚低温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微结构中的影响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江桥;何劲松;吴义方;姜立华;吕新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毛里塔尼亚某市区孕妇HBV、HCV及二重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市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现状,为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998年10~12月,对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市区内五家医院就诊的482名孕妇,分别进行了HBsAg和抗-HCV的检测.结果五家医院就诊孕妇HBsAg的携带率为20.17%(96/476);抗-HCV阳性率为11.62%(56/482),两种病毒的二重感染率为2.10%(10/476).结论 HBV和HCV感染是毛里塔尼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李辉;李懿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蚌埠市1996~1999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方法对1996~1999年蚌埠地区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采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报告AFP病62例,每年15 a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32/10万.AFP病例48 h内调查率95.16%,14 d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0.32%,粪便标本7 d内送至省卫生防疫站占87.10%.零病例旬报及时率96.46%,麻痹60 d后随访并将随访表75 d内送至省卫生防疫站占91.94%,AFP病例就诊24 h内报告率75.81%.结论蚌埠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已达到规划要求.

    作者:周庆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猬迭宫绦虫幼虫含重复序列的cDNA的分子克隆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猬迭宫绦虫幼虫--裂头蚴的某些蛋白抗原的基因结构.方法用鼠抗裂头蚴多克隆抗体筛选裂头蚴cDNA文库,筛选出的阳性克隆,经亚克隆,测序后,分析其一级结构特点.以克隆出的cDNA 作探针进行Northern杂交实验,检测mRNA的长度.结果从cDNA文库中筛选出两个克隆(长度分别是366 bp和458 bp).两个克隆的5'端都没有起始密码;3'端都没有poly(A),但是其中一个克隆有poly(A)信号.两个克隆都有一个由123个核苷酸组成的重复单位,其中只有一个核苷酸不同.重复单位编码的41个氨基酸内有一个糖基位点,中性氨基酸占41.46%.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裂头蚴从1.5 kb到4 kb处有多个很强的杂交带,而成虫没有杂交带.结论裂头蚴体内含有丰富的由重复单位组成的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抗原.

    作者:刘殿武;朱冰;王晓波;丁月新;刘树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与肿瘤

    微小卫星(microsatellite, MS)和数目可变的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VNTR)皆属高度重复序列,不同个体其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不同,具有长度多态性.资料表明,这种长度多态性是造成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对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与肿瘤关系的报道还不多,许多还在探索之中.本文就对基因组中高度重复序列的MS和VNTR的不稳定性与肿瘤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陈传德;吴中亮;雷毅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泰安市高校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调查

    目的调查泰安市高校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探讨患病危险因素. 方法现况调查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该市高校中老年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0.89%和29.15%,合并高血脂、冠心病和高血糖分别为32.60%、17.21%和6.22%.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女性绝经期后患病率迅速升高. 结论泰安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脂、肥胖、高盐饮食、缺乏体力活动、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及睡眠差可能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

    作者:李应光;艾宪淮;沙玉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960~1999年上海市静安区痢疾疫情分析

    对上海市静安区1960~1999年痢疾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流行特征1.1 流行强度及地区分布 1960~1999年全区共发病262 062例,平均发病率为1 343.93/10万.疫情分布在区内各个街道,江宁、曹家渡、静安寺、石二、南西等街道,平均发病率波动于1 242.66/10万~1 468.02/10万.1.2 季节分布全年均有发病,1960~1999年发病数按月构成比平均数分别为:1月6.17%、2月5.12%、3月5.20%、4月5.50%、5月6.66%、6月7.79%、7月10.97%、8月13.64%、9月13.88%、10月11.74%、11月7.51%、12月5.84%,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8~10月.1960年,月发病率高的8月份为570.1/10万,是月发病率低的1月份的4.2倍;到1999年月发病率高的9月份为10.75/10万,是月发病率低的1月份的6.68倍.

    作者:郭亚文;沈铭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病例交叉研究

    传统流行病学方法多集中于对长期暴露所引起的慢性疾病研究,而对于急性病(如心肌梗死、车祸等)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对照选择所造成的偏倚一直是传统流行病学研究难以克服的问题.因此,Maclure 1991年首次提出病例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 study),它是一种用于研究短暂暴露对罕见急性病的瞬间影响的流行病学方法.该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伤害、车祸等方面的研究.1 定义及有关概念1.1 定义选择发生某种急性事件的病例,分别调查事件发生时及事件发生前的暴露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危险因子与某事件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1.2 暴露效应期即因为暴露所致的危险度增加或减少的一个时间段.如果暴露作用前有一迟滞期(delay)和/或暴露存在后遗效应期(carryover),暴露效应期则不同于暴露期.因此,暴露效应期可定义为暴露后遗效应期与迟滞期之差.每一次暴露都有一个效应期.例如,某一体力活动对身体的影响持续30 min,那么在这30 min内,个体对某些事件(如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胡以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9年3月至2001年4月应用大黄联合凝血酶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16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治疗组男12例,女4例,年龄23~67 a;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衰3例,败血症3例,脑血管意外4例,重度有机磷中毒3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室颤1例,肾功能衰竭2例.对照组男11例,女5例,年龄26~69 a;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衰2例,感染性休克3例,脑血管病6例,肾功能衰竭2例,灭鼠药中毒1例,除草剂中毒2例.以上病例均有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存在;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在应激后1~10 d内出现呕血和黑便,排除口咽部出血和消化道机械擦伤.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母婴同室卫生消毒质量分析

    母婴同室是使新生儿由集中式的统一管理改为开放式的分散管理,如何做好母婴同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是产科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为了解母婴同室的卫生状况,笔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14家医院母婴同室病房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1 空气含菌量在每个被调查的医院随机抽查两间母婴同室病房,闭门窗用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暴露法于房间的东、南、西、北、中采样5 min后,携回实验室,置37℃恒温培养48 h计算细菌菌落总数.

    作者:蓝才燕;陈式一;李队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4例肺癌确诊前早期肺外表现分析

    肺癌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我们在对34例肺癌确诊前临床分析中,发现入院检查伴有低钠血症28例,不同程度贫血30例,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现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病例均为经一段误诊时间而确诊的住院病人(剔除咯血、衰竭病例),男26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50 a以下2例,50~60 a 21例,60 a以上11例.误诊时间:6个月以上15例,3~6个月8例,3个月以下11例.入院时呼吸系统及其它症状:干咳、刺激性咳嗽8例,伴气喘6例,咳嗽、痰中带血5例,胸腔积液2例,发热6例,胸痛、胸闷气促4例,全身关节酸痛、肢体活动不灵3例.1.2 方法对34例疑似肺癌患者进行血红蛋白(Hb)和血浆钠含量检测.

    作者:郑海波;赵日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儿童神经系统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神经系统药源性疾病(DID)的分布.方法对1960~1997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54例儿童神经系统DID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神经系统DID中经口服和母亲服用药物所致的分别为81例和6例;引起儿童神经系统DID的药物种类系抗生素居首位,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种类多见;甲氧氯普胺是引起儿童神经系统DID的常见药物,也是引起锥体外系疾病的主要药物(36例),儿童神经系统DID居前3位的是锥体外系疾病、癫痫和脑炎.结论我国儿童神经系统DID较常见,应明确小儿用药指征,杜绝药物滥用,制定个体化给药的合理方案,特别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的药物选择.

    作者:金嵘;郑荣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探讨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级各类学校均致力于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1~3].中等卫校教学计划中即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笔者试图在<医学心理学>的常规教学中渗入集体心理辅导,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程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990~1999年徐州市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分析

    目的了解徐州市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状况及其危害程度.方法对1990~1999年徐州市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结果城区居民脑血管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71.27 a,其中男性69.80 a,女性73.42 a.10年来,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不明显,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居全死因顺位的前3位.脑血管病死亡率为88.53/10万,标化死亡率为77.64/10万,其中男女死亡率分别为94.18/10万和81.93/10万,男女粗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0.07,P<0.0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应加强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钱颖;胡鹏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肾肿瘤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应用,肾脏肿瘤的确诊率日益提高.将安徽省立医院自1988年1月~1997年5月的肾肿瘤患者的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做一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04例肾肿瘤,男66例,女38例,男女之比为1.7∶1,年龄从7个月~81 a,平均年龄为48.1 a.患者多以腰部酸痛,无痛性血尿和腹部包块就诊,部分为健康体检由B超发现肾实质占位而诊断肾肿瘤,多为无症状性肾实质小病灶.其中有腰部酸痛者32例(30.8%),有无痛性血尿者40例(38.5%),有腹部包块者11例(10.6%),有其他症状者4例(3.8%),无症状者17例(16.3%).1.2 仪器和方法美国Diasonic公司生产的Spectra超声诊断仪,日本东芝SSA-240A,ALOKASSD-620等.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均采用仰卧位及俯卧位等姿势,多体位探查,对可疑病例反复探查.104例中22例做了双肾CT扫描.

    作者:刘力;李美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剖宫产率上升对新生儿健康影响

    近年来,有报道剖宫产(CS)率居高不下,且逐年上升.本文探讨巢湖市某妇幼保健院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其对新生儿健康影响,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以1998年1月~2001年1月,在巢湖市某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1 015例为研究组,其中施行剖宫产术分娩475例,经阴道顺产484例,阴道助产56例;以1980年1月~1985年1月,在同一保健院分娩产妇893例为对照组,其中施行剖宫产185例,经阴道顺产659例,阴道助产49例.1.2 方法将剖宫产原因归纳: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产妇要求,巨大儿,过期妊娠,胎位异常,产道异常及其他,分别计算其剖宫产率,对两组相同原因剖宫产率进行比较.并从研究组475例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中,选择无手术指征197例与经阴道顺产儿484例,阴道助产儿56例,就其窒息率作对比分析.

    作者:晋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关于作者单位写法的规定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