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护士疼痛护理认知现状调查及分析

董玲玲;韩淑亭;张新双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疼痛护理, 护士, 认知,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ICU护士对疼痛护理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ICU病房的5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发放自拟疼痛护理认知调查问卷,共包括疼痛护理认知和附加问题两部分,疼痛护理认知部分包括疼痛知识、疼痛评估、疼痛药物、疼痛干预4个维度,分值越高说明认知越好,调查影响疼痛护理认知的因素,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疼痛知识、疼痛评估、疼痛药物、疼痛干预平均分值分别为(10.4±2.5)分、(11.6±2.4)分、(9.3±1.9)分、(4.7±0.6)分,正确率分别为48.0%、54.0%、42.0%、22.0%;ICU疼痛知识获取途径前3位分别为临床工作(84.0)、继续教育(50.0%)和学校教育(46.0),28.0%的护士参加过疼痛学习班,参加过疼痛学习班或有疼痛处理经验的护士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其他护士(P<0.05);76.0%的护士使用过疼痛强度评估工具,应用多的为视觉模拟评分法,占100.0%,但无人使用过行为观察疼痛评估工具,ICU护士认为能代表患者疼痛的行为前3位分别为疼痛表情(66.0%)、握拳(48.0%)、皱眉(46.0%);ICU护士认为影响疼痛护理认知的主要因素前3位分别为缺乏系统的教育计划(88.0%)、疼痛评估工具不够普及(82.0%)、ICU护理工作量大(80.0%).结论 目前,ICU护士的疼痛护理认知普遍较低,缺乏系统的培训管理策略、疼痛评估工具不够普及、ICU护理工作量大是造成认知障碍的主要因素,应针对这些问题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疼痛护理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阶段性心理干预对脑血管堵塞开通后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脑血管堵塞开通后患者应激反应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行脑血管堵塞开通术的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给予脑血管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阶段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激反应、负性情绪、血压控制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堵塞成功开通率高于对照组,而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阶段性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血管堵塞患者开通手术期间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同时能有效控制术后血压,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陈爱民;吴春燕;唐萍;褚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生活质量(SF-36)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身体活动、营养、药物治疗方案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GSES、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可强化其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其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对保证手术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崔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奥马哈系统理论的持续性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奥马哈系统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院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结果 在奥马哈系统理论指导下,观察组患者在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内疼痛、神经-肌肉-骨骼问题上认知和状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理论下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更具有针对性,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护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巍;姚若愚;吴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ICU护士疼痛护理认知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 探讨ICU护士对疼痛护理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ICU病房的5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发放自拟疼痛护理认知调查问卷,共包括疼痛护理认知和附加问题两部分,疼痛护理认知部分包括疼痛知识、疼痛评估、疼痛药物、疼痛干预4个维度,分值越高说明认知越好,调查影响疼痛护理认知的因素,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疼痛知识、疼痛评估、疼痛药物、疼痛干预平均分值分别为(10.4±2.5)分、(11.6±2.4)分、(9.3±1.9)分、(4.7±0.6)分,正确率分别为48.0%、54.0%、42.0%、22.0%;ICU疼痛知识获取途径前3位分别为临床工作(84.0)、继续教育(50.0%)和学校教育(46.0),28.0%的护士参加过疼痛学习班,参加过疼痛学习班或有疼痛处理经验的护士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其他护士(P<0.05);76.0%的护士使用过疼痛强度评估工具,应用多的为视觉模拟评分法,占100.0%,但无人使用过行为观察疼痛评估工具,ICU护士认为能代表患者疼痛的行为前3位分别为疼痛表情(66.0%)、握拳(48.0%)、皱眉(46.0%);ICU护士认为影响疼痛护理认知的主要因素前3位分别为缺乏系统的教育计划(88.0%)、疼痛评估工具不够普及(82.0%)、ICU护理工作量大(80.0%).结论 目前,ICU护士的疼痛护理认知普遍较低,缺乏系统的培训管理策略、疼痛评估工具不够普及、ICU护理工作量大是造成认知障碍的主要因素,应针对这些问题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疼痛护理质量.

    作者:董玲玲;韩淑亭;张新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水肿的护理

    目的 探讨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水肿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8例.术后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患者上肢水肿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上肢发生率为5.6%,参照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参照组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预防上肢水肿,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51例为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护理.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4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排气时间、卧床时间、进食时间、静脉输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感染、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加快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符合微创治疗的理念,值得推广.

    作者:郑红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高血压管理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管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行维持血液透析的12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血压管理,观察组应用分层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疾病知识知晓率及血液透析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血压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IDW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析充分率性(Kt/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压分层管理将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水平,降低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及心脑血管事件,有利于患者血压透析充分性.

    作者:孙晓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出院健康教育卡及电话随访对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院健康教育卡及电话随访对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留置双J管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建立双J管拔除登记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发放出院健康教育卡,出院后由专人按规定时间进行电话随访,记录出现双J管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按时返院拔管的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双J管期间健康教育知晓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腰腹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按时返院拔管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留置双J管期间健康教育知晓率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健康教育卡与定时电话随访有助于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玮斌;苏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干预对高龄住院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护理干预对高龄住院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干部病房住院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GA干预组,各40例.研究前所有入选患者入院2 d内均完成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量表,两组均检查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等血液营养指标.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CG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CGA干预,针对CGA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3个月后复查血液营养指标及营养风险评估.结果 CGA干预组各项血液营养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NRS2002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GA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钱仲华;黄玉兰;钱唯韵;严淑;汪良芝;华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孝感市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在孝感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资料、中文版姑息照护结局量表(POS)完成对研究对象的量性调查.分析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的因素,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POS问卷调查,124例患者的POS总分为(16.56±6.49)分,其中心理与生活质量维度得分为(13.10±5.49)分,照顾质量维度得分为(3.51±1.84)分;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受到患者自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姑息照护提供者(文化程度、专业水平、与患者关系)和环境(沟通)的影响.结论 孝感市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处于中低水平,提升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势在必行.护理人员应该加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姑息照顾提供者的专业指导和培训,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共同制定健康照护计划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照顾者的行为,以改善患者的姑息照顾质量.

    作者:谢世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四维牵引配合强筋健脊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四维牵引配合强筋健脊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四维牵引配合强筋健脊功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法,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汉化ODI量表评分、腰椎弓形面积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愈显率62.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愈显率57.5%,总有效率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ODI评分中两组分值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腰椎弓形面积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四维牵引结合功能锻炼与手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腰椎曲度上,前者更优.

    作者:陈伟梅;韦以宗;郑晓斌;林远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输血安全管理在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血安全管理在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科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输血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量、血压、心率、体温、凝血功能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术中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的血压、心率、体温均较输血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输血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较输血前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输血后,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0%、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施行输血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使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有利于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廖锡群;吴小肖;陈荣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疼痛护理管理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选取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术后接受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FLACC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24 h、48 h、72 h FLACC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舒适度评分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减轻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疼痛感,提高其术后舒适度,改善患儿睡眠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石代红;袁彩凤;冯佳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该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授权教育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授权教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授权教育.统计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授权教育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授权教育组患者自我效能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授权教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授权教育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高翠;王淑丽;曾剑慧;陈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社会心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态、自尊感及复饮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MD)患者心理状态、自尊感及复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酒精所致M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社会心理干预,时间为8周.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焦虑自评量表(SA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自尊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等指标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戒酒效果及复饮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BPRS、SSPI、NOSIE-30、SAS、SDS、SES、P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BPRS、SAS、SDS总分减少,SSPI、NOSIE-30、SES、PSSS总分增加,且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年戒酒效果好于对照组,复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社会心理干预能提高酒精所致MD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戒酒效果,提升自尊感,降低复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宗琴;王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选取该院预见性护理实施前(2014年9月~2015年9月)常规护理的142例中心静脉置管(CVC)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预见性护理实施后(2016年1~12月)161例CVC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0.97例/1000置管日,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4例/1000置管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CRB-SI发生率分别为1.27%、0.00%、1.92%,对照组分别为5.48%、3.85%、13.95%,观察组股静脉CRB-SI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护理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更多的护理措施具有预防性和主动性,预防CRB-SI发生的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气球吹摆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症状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气球吹摆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与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缩唇腹式呼吸锻炼,观察组接受气球吹摆法锻炼,对两组患者锻炼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FEV1%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训练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前,两种患者呼吸困难评分与咳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与咳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 MWD)与圣乔治生活质量评估问卷(SGR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观察组6MWD与SGR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气球吹摆法可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及咳嗽等症状,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6MWD,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燕;吴晔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患者及家属评价眼科病房护理质量的指标构建质性分析

    目的 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总结眼科病房重要的护理评价指标,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高眼科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选取2015~2016年该院眼科收治的2484例患者中12例具有代表性的患者和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与其进行直接沟通,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患者和家属对眼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建议和思考.结果 患者和家属认为,眼科病房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大致从3个方面开展:一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良好的关系,二是护理人员服务的专业度,三是病房环境的舒适度.结论 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分析眼科病房护理质量的构成指标,有助于打破护理服务的局限性,能够对眼科病房护理做出更全面、科学的评价,从而提高眼科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丽娟;马玉红;刘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理、运动及交往等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精神病治疗和心理治疗,实验者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包括自理能力训练,交友训练和增加体育活动时间.每7 d为1疗程,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婚姻质量评估及社会功能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4个疗程治疗后,在婚姻质量评分(Olson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SSPI)方面都较接受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且实验组患者在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与亲友关系、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及社会性生活技能等多项因子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高,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和心理治疗基础之上,对偏执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跌倒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8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宣教,对所得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跌倒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率,帮助其尽快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南鹤;黄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