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马凤亚;刘剑锋

关键词:瑞芬太尼, 脊柱手术, 右美托咪定, 控制性降压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次所研究60例ASA I~II择期手术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心率及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手术后,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出现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其可有效控制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情况,进而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甲状腺肿瘤63例,其中甲状腺癌33例,甲状腺腺瘤30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观察并比较两种病灶的形态、大小、分布、血流形态、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血流丰富程度。结果:本组病例中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病灶结节在声像图及血流供应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葛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8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FST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S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结肠癌

    作者:黄健;魏桂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及开腹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3年9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其中5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为腹腔镜组,35例患者给予子宫肌瘤剜除术为开腹组,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两组在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发热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年龄、原有腹部手术史、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具有腹部切口小、术中失血量少、肠道功能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轻等优点,是保留子宫并剜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月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48例)在围手术期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进入手术室初以及麻醉苏醒时的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并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初以及麻醉苏醒时的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与术前1 d相比无明显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紧张恐惧感,减轻了手术刺激带来的生命体征变化,从而使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胡翠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抚触的改良方法及临床应用护理研究新进展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探讨了新生儿抚触的相关手法及改良方法,同时也分析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通过对新生儿的抚触,可以使婴儿感到安全、舒适、情绪安定,减少焦虑和烦躁。

    作者:李海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2006-2012年贵州省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2006年-2012年贵州省职业病发病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2006-2012年职业病网络报告的资料,应用SPSS 11.0、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州省2006-2012年累及报告各类职业病新增病例3054例,其中,以尘肺的发病人数多2582例,死亡81例,死因多与尘肺、肺结核、气胸、慢性肺心病等有关;农药中毒居次位,共报告344例,死亡35例;且尘肺、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肿瘤、其他类型的职业病及农药中毒报告的人数也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新增尘肺病例的年龄段集中于35~55岁,以男性为主,多为1990年以后开始接尘,且多从事与矿山相关的工作;新增病例主要分布在遵义市、毕节市、黔西南州;13种尘中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多分布在非公有制、小型企业。各类职业病新增病例分布在煤炭行业1817例,有色金属行业262例,地质矿产行业175例,由此可见,煤炭、有色金属、地质矿产行业是职业病的高发行业,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对于职业工人的职业病防护工作。结论:贵州省的职业病危害形势仍很严峻,必须通过加大政府社会保障和社会监管力度、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自觉维护合法权益、重视职业病网络报告工作等措施,来全面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作者:郑娇娇;覃福川;王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7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糖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血糖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7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于早上6点空腹抽取患儿的静脉血液样本,分离血清后分别采用GOD-POD法和HK法进行血糖检测。比较两组样本去胆红素前后血糖测定结果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去除胆红素前采用GOD-POD法测定血糖水平为(2.44±1.29)mmol/L,去除胆红素后血糖水平为(3.53±1.63)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去除胆红素前采用HK法测定血糖水平为(3.59±1.55)mmol/L,在去除胆红素后血糖水平为(3.61±1.58)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两种方法测定血糖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K法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糖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于GOD-POD法,有助于及时诊治患儿的低血糖等并发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律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价值,并对预后进行分析。方法:2007年1月-2014年3月,对本院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11例孕妇进行观察,重点扫查胎儿双侧肺,观察病灶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应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血供情况,并注意观察有无胎儿水肿和其他胎儿异常畸形存在,随访临床、影像或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检出的11例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中,10例病灶位于单侧肺,1例病灶双侧肺均有;单侧肺病例中,6例位于左侧,4例位于右侧;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3例;4例伴有羊水过多;2例Ⅲ型伴有胎儿水肿;1例Ⅱ型伴有同侧胸腔少量积液及合并胎儿唇裂畸形;2例Ⅱ型定期复查显示病灶逐渐缩小;1例Ⅰ型出生后经手术治疗,术后患儿如常;7例选择终止妊娠,引产后病理证实与超声诊断相符。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准确诊断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可对病灶进行分型并评估预后。

    作者:温海群;李金莉;严富良;梁凤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氨基酸碘液在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采取氨基酸碘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接诊的阴道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霉菌性阴道炎40例(霉菌组)、滴虫性阴道炎28例(滴虫组)、细菌性阴道炎30例(细菌组),三组患者皆应用氨基酸碘液治疗,总结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霉菌组总有效率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滴虫组分别为92.86%、10.71%,细菌组则分别为93.33%、10.00%,三组患者在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是霉菌性阴道炎,还是滴虫性阴道炎与细菌性阴道炎,应用氨基酸碘液治疗皆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吴小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不同方法应用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肌注与宫体注射欣母沛两种方法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78例剖宫产产妇分别予以肌肉及宫体注射欣母沛,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临床疗效、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出血量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HAMD、HAM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失访现象,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方法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相当,但肌肉注射欣母沛对于降低24 h内产妇出血效果更佳,且更利于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欧月秀;陆雯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给予脑钠肽前体检测对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成功溶栓患者中是否发生早期心血管事件,比较其血浆N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差异,并研究其与血清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溶栓治疗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1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测定NT-proBNP。随访30 d,观察30 d内是否发生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与否、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NT-proBNP水平与cTnT、CK、CK-MB、LVEDV存在正相关(P<0.05),与LVEF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测定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对评估AMI经过成功溶栓治疗的患者30 d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自强;于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与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颅骨修补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与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两种材料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及自体颅骨两种材料用于修补额颞顶部颅骨缺损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自体颅骨组66例,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组108例。结果:自体颅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塑形满意度为95.4%;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2%,塑形满意度83.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塑形满意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颅骨组塑形满意度高于数字化三维钛网组。结论:超低温保存下自体颅骨修复颅骨缺损并发症少、塑形满意高,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王光明;成毅;胡克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三种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结局的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获得的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374个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周期的妊娠结局,依据精子来源不同分为三组:射出精液组(A组),经皮附睾穿刺和经皮睾丸穿刺取精子组(B组),供精组(C组),比较三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A组的优胚率高于C组(P<0.017),三组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附睾或睾丸精子、供精行ICSI助孕的结局相近。精子的成熟度、精子的冷冻可能并不影响终的妊娠率。

    作者:张丹;谭丽;赵冬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与分析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次所研究60例ASA I~II择期手术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心率及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手术后,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出现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其可有效控制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情况,进而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马凤亚;刘剑锋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在内科病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动态健康教育指引在内科病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5月在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住院的3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6例以《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书籍引导下进行动态健康教育;对照组180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入院介绍、疾病知识、药物指导、特殊检查、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满意度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内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的动态健康教育指引指导下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雪群;韦利菊;兰艳梅;莫喜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支气管镜活检小标本检测DNA含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小标本行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对于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筛选2010年4月-2011年4月于本院呼吸内科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患者,以30例肺癌患者及3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含量分析,对比分析两组间DI、异倍体率、SPF、PI的差异,评价其对于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肺癌患者的DI值、异倍体率、SPF及PI均较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显著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DNA含量分析、细胞学检查对于肺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0%、73.3%、43.3%,DNA含量分析、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肺癌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P<0.05),而DNA含量分析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采用两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检出阳性率,可达90.0%。结论: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DN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含量分析,对于肺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钱文霞;陈丽秀;朱敏锋;王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

    新生儿溶血病(HDN)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是一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可导致新生儿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死胎等。本文简述了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对于HD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和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粟明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常规使用抗生素、补充有效血容量、保持肠外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质子泵抑制剂等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3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腹痛及腹部深压痛消失时间及临床治愈率、治愈时间及死亡率。结果:对照组腹痛及腹部深压痛消失时间(88.3±3.6)h和(170.6±39.1)h与治疗组(49.1±12.1)h、(102.1±38.3)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率81.82%(36/44),治愈时间(23.6±4.9)d,死亡率18.18%(8/44)。治疗组治愈率97.73%(43/44),治愈时间(16.3±5.5)d,死亡率2.27%(1/44)。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治愈时间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发展。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入住本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分娩结局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降低,而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65.0%(2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15/40)(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可以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接受硫酸镁治疗患者组相比具有血压改善明显和自然分娩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琼;孙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PAK4在乳腺结构紊乱中的表达及与钼靶X线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PAK4在乳腺结构紊乱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影像学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住院手术的150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院病理科取得患者乳腺标本蜡块,部分患者争取患者同意后行穿刺取乳腺样本。采用HE染色和PAK4免疫组化染色,制作切片在光镜下观察。结果:非增生性病变与乳腺增生伴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增生伴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中PAK4染色的表达与临床影像学钼靶与超声诊断呈正相关性。结论:提示PAK4与乳腺癌演进和转移密切相关,对结构紊乱的乳腺疾病有指导手术治疗的意义。

    作者:毕研青;郝敏;田萌子;刘效方;孙文凯;王琳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