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糖检测分析

林律初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血糖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血糖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7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于早上6点空腹抽取患儿的静脉血液样本,分离血清后分别采用GOD-POD法和HK法进行血糖检测。比较两组样本去胆红素前后血糖测定结果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去除胆红素前采用GOD-POD法测定血糖水平为(2.44±1.29)mmol/L,去除胆红素后血糖水平为(3.53±1.63)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去除胆红素前采用HK法测定血糖水平为(3.59±1.55)mmol/L,在去除胆红素后血糖水平为(3.61±1.58)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两种方法测定血糖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K法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糖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于GOD-POD法,有助于及时诊治患儿的低血糖等并发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患者行双热源全身热疗围治疗期的护理

    目的:探索双热源全身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4例肿瘤患者应用SRI全身热疗系统行双热源全身热疗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SRI全身热疗系统下行双热源全身热疗的肿瘤患者均能安全完成治疗无明显烫伤,无化疗药物外渗,无呼吸、循环、中枢系统并发症。结论:SRI全身热疗系统行双热源全身热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严格执行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积极的术前术中护理尤其全程的舒适护理是全身热疗安全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叶惠贞;张涛;张玲玲;宋亚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30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抗生素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给予对照组单独口服克拉霉素治疗,给予观察组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岳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及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运用效果。方法:本院2009年4月-2013年5月住院的4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记录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术后随访6~8个月,观察记录全部患者有无内固定物松动、手术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出现。通过Harris疗效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的手术均进行顺利,术后影像学资料证实骨折复位情况良好,手术时间平均(55.7±7.6)min,手术出血量平均为(53.8±9.3)mL,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手术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出现,所有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7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易操作、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丁明波;郭红军;邓志荣;杨勇杰;杨乐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甲状腺肿瘤63例,其中甲状腺癌33例,甲状腺腺瘤30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观察并比较两种病灶的形态、大小、分布、血流形态、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血流丰富程度。结果:本组病例中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病灶结节在声像图及血流供应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葛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球囊扩张法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4年5月应用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5例(78个椎体)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后VAS评分、手术前后凸Cobb氏角。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腰背疼痛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2±l.2)分降为术后(1.9±1.3)分,终末随访为(2.4±1.2)分;术前Cobb角(23.8±3.5)°,术后恢复为(16.9±4.3)°,终末随访为(18.5±3.8)°。无感染,无循环及呼吸系统等严重并发症,2例术中发生少量骨水泥渗漏至椎体旁,其中1例出现胸肋部刺激性疼痛加重,其余经术中及术后长期观察,未造成任何神经及血管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经皮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有确切缓解疼痛及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保明;刘夕友;王灏;葛迅;蔡大卫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与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颅骨修补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与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两种材料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及自体颅骨两种材料用于修补额颞顶部颅骨缺损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自体颅骨组66例,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组108例。结果:自体颅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塑形满意度为95.4%;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2%,塑形满意度83.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塑形满意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颅骨组塑形满意度高于数字化三维钛网组。结论:超低温保存下自体颅骨修复颅骨缺损并发症少、塑形满意高,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王光明;成毅;胡克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晚期胆道系统恶性肿瘤26例,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一周期。结果: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客观有效率为34.6%(9/26),疾病控制率为73.1%(19/26),其中CR 1例,PR 8例,SD 10例,PD 7例;化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21例,80.8%)、白细胞减少(18例,69.2%)、血小板减少(12例,46.2%)、血红蛋白减少(10例,38.5%)、肝功能损害(11例,42.3%)、口腔黏膜炎(8例,30.8%)、肾功能损害(5例,19.2%)、腹泻(5例,19.2%),均在可耐受范围。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胆道系统肿瘤有效,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良好。

    作者:杨爱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氨基酸碘液在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采取氨基酸碘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接诊的阴道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霉菌性阴道炎40例(霉菌组)、滴虫性阴道炎28例(滴虫组)、细菌性阴道炎30例(细菌组),三组患者皆应用氨基酸碘液治疗,总结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霉菌组总有效率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滴虫组分别为92.86%、10.71%,细菌组则分别为93.33%、10.00%,三组患者在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是霉菌性阴道炎,还是滴虫性阴道炎与细菌性阴道炎,应用氨基酸碘液治疗皆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吴小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放疗后复发宫颈癌介入栓塞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放疗后复发宫颈癌介入栓塞治疗的方式、时机、药物及栓塞剂的选择。方法:对于放疗后复发宫颈癌患者介入栓塞化疗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放疗后复发宫颈癌介入栓塞治疗应选择在手术或放疗前进行,选用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及可以缓释药物的栓塞剂。结论:宫颈复发癌应给介入栓塞化疗先行的积极的综合治疗。

    作者:李玲玲;岳青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瑞舒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及瑞舒伐他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同时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依诺肝素等药物。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qn,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qn。患者入院PCI术前,治疗后1周、4周测定Gal-3、NT-proBNP浓度。入院治疗后24 h、1周、4周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Gal-3水平较PCI术前明显升高(P<0.05),NT-proBNP水平较PCI术前明显降低(P<0.05),LVEF较入院24 h升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Gal-3、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后1周明显降低(P<0.05),LVEF较治疗后1周明显升高(P<0.05),B组变化更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Gal-3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72,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61,P<0.05)。结论:AMI患者Gal-3水平与心功能变化呈负相关,可以反映AMI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长期大剂量口服瑞舒伐他汀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

    作者:李兆欣;翟朝晖;李耀民;郭园园;李臣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理延伸服务在儿科出院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儿科出院保健中应用护理延伸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正常出院的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属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出院后未予以护理延伸服务,而研究组患儿出院后则予以护理延伸服务,皆于出院后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家属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与满意度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出院后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家属健康宣教知识掌握优良率与满意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延伸服务应用在儿科出院保健中,可以帮助患儿家长出院后予以患儿更好的照料,同时能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率,并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贺芝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在内科病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动态健康教育指引在内科病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5月在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住院的3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6例以《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书籍引导下进行动态健康教育;对照组180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入院介绍、疾病知识、药物指导、特殊检查、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满意度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内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的动态健康教育指引指导下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雪群;韦利菊;兰艳梅;莫喜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盐酸氨溴索对老年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对老年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65~75岁冠心病行OPCABG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静推,每8小时一次,术前3 d开始应用,术后应用3 d;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30 mg静推,每8小时一次,术前3 d开始应用,术后应用3 d。气管插管后手术前、术后及拔除气管插管前,分别做右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测定灌洗液中总磷脂(TPL)、饱和卵磷脂(SatPC)和总蛋白(TP)量。取SatPC/TPL和SatPC/TP比值作为判断PS活性水平的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后SatPC/TPL和SatPC/TP值明显低于术前(P<0.05),拔管前基本恢复。治疗组术前、术后SatPC/TPL和SatPC/T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促进老年OPCABG患者PS的合成和分泌,防止PS下降,从而改善术后患者肺功能。

    作者:徐化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彩色血流特点。结果:43例病患中结节呈低回声,边界欠清晰,22例有沙砾样钙化,16例合并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31例结节周边或内部均探及彩色多普勒(CDFI)血流信号,符合率为81%(39/43),误诊率19%(4/43)。结论:乳腺癌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二维图像与CDFI结合有利于提高乳腺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伟;韩海艳;杨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与分析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次所研究60例ASA I~II择期手术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心率及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手术后,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出现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其可有效控制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情况,进而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马凤亚;刘剑锋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8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FST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S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结肠癌

    作者:黄健;魏桂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居家护理对控制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居家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患有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确诊患儿200例为实验组,在其治疗结束出院时,为患儿制定有针对性的居家护理方案,对患儿的居家护理效果进行了解,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未采取家庭护理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儿均观察1年,分析实施居家护理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居家护理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患者,在其结束治疗出院后,对其进行正确且有针对性的居家护理,对患儿的病情完全康复,防止由于病情反复导致出现再住院现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彭莲香;李莉;钟小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硝苯地平治疗先兆早产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先兆早产孕妇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观察1组给予硝苯地平10 mg,观察2组给予硝苯地平20 mg,对照组服用盐酸托利君。对比三组延长分娩时间、妊娠结局及副反应。结果:观察1组和2组显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对照组分娩推迟时间较观察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花费显著高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防治先兆早产效果较好,安全性高,经济成本低,建议将其作为先兆早产的首选药物。

    作者:黄菊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及开腹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3年9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其中5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为腹腔镜组,35例患者给予子宫肌瘤剜除术为开腹组,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两组在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发热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年龄、原有腹部手术史、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具有腹部切口小、术中失血量少、肠道功能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轻等优点,是保留子宫并剜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月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

    新生儿溶血病(HDN)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是一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可导致新生儿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死胎等。本文简述了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对于HD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和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粟明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