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居家护理对控制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分析

彭莲香;李莉;钟小辉

关键词:居家护理, 小儿支气管哮喘, 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居家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患有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确诊患儿200例为实验组,在其治疗结束出院时,为患儿制定有针对性的居家护理方案,对患儿的居家护理效果进行了解,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未采取家庭护理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儿均观察1年,分析实施居家护理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居家护理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患者,在其结束治疗出院后,对其进行正确且有针对性的居家护理,对患儿的病情完全康复,防止由于病情反复导致出现再住院现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及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运用效果。方法:本院2009年4月-2013年5月住院的4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记录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术后随访6~8个月,观察记录全部患者有无内固定物松动、手术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出现。通过Harris疗效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的手术均进行顺利,术后影像学资料证实骨折复位情况良好,手术时间平均(55.7±7.6)min,手术出血量平均为(53.8±9.3)mL,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手术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出现,所有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7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易操作、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丁明波;郭红军;邓志荣;杨勇杰;杨乐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探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并探究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9例。在给予两组患儿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则接受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6%(P<0.05);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用药后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的平均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的方法能缩短患儿的手足口疱疹及退热时间,有效防止器官出现感染或衰竭,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兰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居家护理对控制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居家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患有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确诊患儿200例为实验组,在其治疗结束出院时,为患儿制定有针对性的居家护理方案,对患儿的居家护理效果进行了解,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未采取家庭护理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儿均观察1年,分析实施居家护理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居家护理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患者,在其结束治疗出院后,对其进行正确且有针对性的居家护理,对患儿的病情完全康复,防止由于病情反复导致出现再住院现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彭莲香;李莉;钟小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抚触的改良方法及临床应用护理研究新进展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探讨了新生儿抚触的相关手法及改良方法,同时也分析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通过对新生儿的抚触,可以使婴儿感到安全、舒适、情绪安定,减少焦虑和烦躁。

    作者:李海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药物、物理治疗,并联合中医推拿、针灸辅助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他指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2.9%,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VAS和ODI评分分别为(3.53±0.38)分和(10.65±2.28)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在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和随访期内的症状体征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仅在椎间隙高度R值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患者恢复快、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耗时短、脊柱稳定性高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叶海;王忠;王点宾;吴高峰;严雁程;楼伟波;柳育健;钟欣;王珍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与分析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次所研究60例ASA I~II择期手术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心率及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手术后,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出现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其可有效控制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情况,进而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马凤亚;刘剑锋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给予脑钠肽前体检测对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成功溶栓患者中是否发生早期心血管事件,比较其血浆N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差异,并研究其与血清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溶栓治疗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1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测定NT-proBNP。随访30 d,观察30 d内是否发生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与否、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NT-proBNP水平与cTnT、CK、CK-MB、LVEDV存在正相关(P<0.05),与LVEF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测定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对评估AMI经过成功溶栓治疗的患者30 d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自强;于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价值,并对预后进行分析。方法:2007年1月-2014年3月,对本院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11例孕妇进行观察,重点扫查胎儿双侧肺,观察病灶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应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血供情况,并注意观察有无胎儿水肿和其他胎儿异常畸形存在,随访临床、影像或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检出的11例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中,10例病灶位于单侧肺,1例病灶双侧肺均有;单侧肺病例中,6例位于左侧,4例位于右侧;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3例;4例伴有羊水过多;2例Ⅲ型伴有胎儿水肿;1例Ⅱ型伴有同侧胸腔少量积液及合并胎儿唇裂畸形;2例Ⅱ型定期复查显示病灶逐渐缩小;1例Ⅰ型出生后经手术治疗,术后患儿如常;7例选择终止妊娠,引产后病理证实与超声诊断相符。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准确诊断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可对病灶进行分型并评估预后。

    作者:温海群;李金莉;严富良;梁凤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48例)在围手术期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进入手术室初以及麻醉苏醒时的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并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初以及麻醉苏醒时的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与术前1 d相比无明显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紧张恐惧感,减轻了手术刺激带来的生命体征变化,从而使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胡翠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

    新生儿溶血病(HDN)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是一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可导致新生儿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死胎等。本文简述了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对于HD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和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粟明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在内科病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动态健康教育指引在内科病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5月在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住院的3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6例以《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书籍引导下进行动态健康教育;对照组180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入院介绍、疾病知识、药物指导、特殊检查、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满意度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内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中的动态健康教育指引指导下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雪群;韦利菊;兰艳梅;莫喜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盐酸氨溴索对老年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对老年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65~75岁冠心病行OPCABG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静推,每8小时一次,术前3 d开始应用,术后应用3 d;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30 mg静推,每8小时一次,术前3 d开始应用,术后应用3 d。气管插管后手术前、术后及拔除气管插管前,分别做右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测定灌洗液中总磷脂(TPL)、饱和卵磷脂(SatPC)和总蛋白(TP)量。取SatPC/TPL和SatPC/TP比值作为判断PS活性水平的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后SatPC/TPL和SatPC/TP值明显低于术前(P<0.05),拔管前基本恢复。治疗组术前、术后SatPC/TPL和SatPC/T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促进老年OPCABG患者PS的合成和分泌,防止PS下降,从而改善术后患者肺功能。

    作者:徐化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乳腺B超与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超声与钼靶检查结果,并与手术活检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乳腺超声和钼靶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9.27%(65/82)、81.71%(67/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B超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高于钼靶(79.55%vs 52.28%,P<0.05),而在绝经后患者中乳腺B超与钼靶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21%vs 86.84%,P>0.05)。乳腺超声与钼靶的联合诊断敏感性为92.68%(76/82),与单纯钼靶X线或B超检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B超的诊断敏感性高于钼靶,乳腺B超在我国能否作为乳腺癌普查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巫晓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及开腹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3年9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其中5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为腹腔镜组,35例患者给予子宫肌瘤剜除术为开腹组,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两组在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发热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年龄、原有腹部手术史、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具有腹部切口小、术中失血量少、肠道功能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轻等优点,是保留子宫并剜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月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不同方法应用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肌注与宫体注射欣母沛两种方法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78例剖宫产产妇分别予以肌肉及宫体注射欣母沛,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临床疗效、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出血量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HAMD、HAM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失访现象,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方法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相当,但肌肉注射欣母沛对于降低24 h内产妇出血效果更佳,且更利于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欧月秀;陆雯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婴幼儿Tb-ABR与chirp-ASSR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婴幼儿的Tb-ABR和chirp-ASSR反应阈的相关性和在听力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听力正常婴幼儿8例和不正常婴幼儿8例进行Tb-ABR和chirp-ASSR反应阈值测试。分别记录0.5、1、2、4 kHz的反应阈,比较这两种不同测试方法所得反应阈的相关性及chirp-ASSR的优点。结果:短纯音ABR与chirp-ASSR反应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纯音ABR与chirp-ASSR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有效地用于临床评估。

    作者:郭恩钦;顾晶;徐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PAK4在乳腺结构紊乱中的表达及与钼靶X线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PAK4在乳腺结构紊乱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影像学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住院手术的150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院病理科取得患者乳腺标本蜡块,部分患者争取患者同意后行穿刺取乳腺样本。采用HE染色和PAK4免疫组化染色,制作切片在光镜下观察。结果:非增生性病变与乳腺增生伴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增生伴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中PAK4染色的表达与临床影像学钼靶与超声诊断呈正相关性。结论:提示PAK4与乳腺癌演进和转移密切相关,对结构紊乱的乳腺疾病有指导手术治疗的意义。

    作者:毕研青;郝敏;田萌子;刘效方;孙文凯;王琳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7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糖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血糖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7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于早上6点空腹抽取患儿的静脉血液样本,分离血清后分别采用GOD-POD法和HK法进行血糖检测。比较两组样本去胆红素前后血糖测定结果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去除胆红素前采用GOD-POD法测定血糖水平为(2.44±1.29)mmol/L,去除胆红素后血糖水平为(3.53±1.63)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去除胆红素前采用HK法测定血糖水平为(3.59±1.55)mmol/L,在去除胆红素后血糖水平为(3.61±1.58)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两种方法测定血糖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K法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糖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于GOD-POD法,有助于及时诊治患儿的低血糖等并发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律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8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FST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S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结肠癌

    作者:黄健;魏桂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恶性肿瘤患者行双热源全身热疗围治疗期的护理

    目的:探索双热源全身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4例肿瘤患者应用SRI全身热疗系统行双热源全身热疗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SRI全身热疗系统下行双热源全身热疗的肿瘤患者均能安全完成治疗无明显烫伤,无化疗药物外渗,无呼吸、循环、中枢系统并发症。结论:SRI全身热疗系统行双热源全身热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严格执行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积极的术前术中护理尤其全程的舒适护理是全身热疗安全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叶惠贞;张涛;张玲玲;宋亚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