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李美钦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 上肢功能锻炼,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功能锻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2/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8/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自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侧上肢分阶段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本社区2010年8月-2012年9月6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健康干预,观察和比较干预前与干预2年后患者遵医用药、坚持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监测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遵医用药、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监测方面均优于干预前。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在遵医用药、坚持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监测方面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达到治疗效果和预期目标。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无痛人工流产和传统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

    目的:研究无痛人工流产和传统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12月在本院妇产科要求行人工流产术妇女共180例(无痛人工流产100例、传统人工流产80例)进行跟踪调查一年。调查内容涉及是否有重复流产,前后两次流产心理状态等。结果:前次行无痛人工流产者重复流产率明显高于传统人工流产组(P<0.05),两组半年内重复流产及前后两次流产的心理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虽然解决了术中妇女疼痛问题,但术后存在重复流产率较高的问题,在强调优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时应着重于对无痛人工流产者的术后主动宣教,进行面对面咨询并提供辅助资料、免费药具,以及要求男伴参与,必要时转诊等。

    作者:习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结合器官移植专科特点,针对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根据培养的目标确定器官移植专科护士的选拔标准、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以及其的评价方法均非常重要。入选的护士需经过严格培训及考核后在器官移植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临床教学、实务能力、护理科研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专科护士的要求。用于指导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课程设置以及发展专科护士临床实务能力的评价等用途。

    作者:张红霞;伍淑文;黄艺仪;张小燕;陈利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3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痊愈22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腹部痉挛、口干、腹泻、头痛和神经过敏等不良反应,仅1例女性患者出现泌乳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腹泻症状反应。不良反应经药物减量或停药处理后均好转,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较单纯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永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

    目的:讨论引起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入院体检的206例非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先天性心脏病、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哮喘、慢性肺炎、鼻炎、扁桃体炎及过敏史为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营养不良、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哮喘、慢性炎症、鼻炎、扁桃体炎及过敏史7项指标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发群体,且存在致病因素复杂的典型特点。明确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主要病因是保障患儿临床治疗水平和预后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作者:严春梅;刘伟英;吴锦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本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患者在试验前2周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剂量,患者均持续服药治疗1年。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显著控制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有效降低并稳定心率,不良反应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陶立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与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合并糖尿病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218例,对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依照检测结果将其分成糖化血红蛋白<6.5%组和糖化血红蛋白≥6.5%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展开术后24 h动态心电监护,对患者术前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6.5%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糖化血红蛋白<6.5%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在合并糖尿病的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作者:杨国锋;吴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在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CRP与WBC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2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14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78例,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CRP和WBC,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作者:田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调脂药、阿司匹林、硝酸酯类等常规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志彬;朱恒青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国产自体血液回收机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自体血液回收机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肝脾破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的Hb、Hct、PLT水平较手术前均有所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16例患者应用血液回收机技术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输异体血发生率32%;34例患者由于具有较大的出血量而输异体红细胞悬液和血浆。总体效果令人满意,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临床异体血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减少。结论:国产自体血液回收机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涂其忠;付智俊;苗卉;陈文慧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22例分析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骨折复位后行内固定和外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大结节内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3.4个月,内固定组治疗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骨折的优良率为90.9%,手法复位外固定组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治疗在疗效方面优于外固定治疗。

    作者:李波;李东旭;王婧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在优质护理中的分析

    本组研究主要对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管理后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有效实施措施,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研究以本院消毒供应室为研究对象,在实施集中管理的机制下,针对科室工作的各方面提出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消毒供应室在实施集中管理后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医院门诊、病房、手术室等各个科室对于医院消毒管理的满意度显著升高,表明医院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的优质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产生、减轻各科室的负担,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了医患纠纷事故,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朱清平;陈义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可逆性差异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氧化应激标记物8-异前列腺素的含量,初步探讨EBC分析对COPD表型研究的价值。方法:以20名COPD患者(其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1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9例)、10例哮喘患者和15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免疫测定法测定EBC中8-异前列腺素的浓度,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和两个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与哮喘患者比较,EBC中的8-异前列腺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较哮喘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较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EBC中8-异前列腺素与FEV1%呈负相关(r=-0.53,P=0.002)。结论:对支气管舒张剂具有可逆性反应的COPD患者和哮喘患者气道氧化应激的机制可能有一定的重叠。EBC分析对COPD表型研究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陶然;赵敏;刘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曲美他嗪,观察组联合使用麝香保心丸和曲美他嗪,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温志平;钟守澄;冯小山;廖文光;刘炽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生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华;李鹰飞;黄神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Ligasure联合单极电凝钩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Ligasure联合单极电凝钩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Ligasure联合单极电凝钩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7例与同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发热、切口感染、术后出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发热、切口感染、术后出院时间均比开腹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gasure联合单极电凝钩可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较常规开腹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发热患者少,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米建锋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构建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组织工程肌腱

    目的:构建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组织工程肌腱,为体外研究中检测胶原纤维的形态结构提供可行的方法手段。方法:培养大鼠肌腱细胞,构建无支架的组织工程肌腱,并检测其光镜结构和电镜结构。结果: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表面光滑,结构紧密,细胞生存良好,细胞外基质分泌丰富。具有波浪形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直径大小相对均一,但小于正常肌腱纤维直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不含支架材料,结构与损伤肌腱类似,可以检测多种生物学指标,适于肌腱损伤修复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国荣;台桂香;张淑芳;池明;方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6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观察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有限减压术组)31例和观察组(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优良率及治疗前后的滑脱率、Prolo评分、VAS评分。结果:B组中不同滑脱度者的JOA评分优良率均高于A组,治疗后的滑脱度、Prolo评分、VAS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相对更好。

    作者:陈志强;林健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食管癌放疗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与30例同期未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食管癌放疗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施3个月后,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注意事项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

    作者:卓美萍;唐红兰;张梅;倪彩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根骨关节内骨折32例

    目的:对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2月本院入住的跟骨骨折患者32例,共36足。按照Sanders法将所有患足分成标准Ⅱ型11足、标准Ⅲ型17足、标准Ⅳ型8足。对32例患者的跟骨骨折均采用跟骨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在手术后6~24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电话随访,并按照Marylan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足部功能进行评估。其中,足部功能评价为优21足,评价为良12足,评价为可3足,优良率可达91.67%。不良反应:2例患足出现手术切口的渗出,但经过换药等操作后自愈;1例患足发生腓肠神经的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结论:对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足部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国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