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62例临床分析

陈志强;林健泽

关键词:手术方法, 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有限减压术组)31例和观察组(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优良率及治疗前后的滑脱率、Prolo评分、VAS评分。结果:B组中不同滑脱度者的JOA评分优良率均高于A组,治疗后的滑脱度、Prolo评分、VAS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相对更好。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道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的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治疗消化道穿孔时采用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寻求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100例消化道穿孔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实施腹腔镜修补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例数、术后肠蠕动平均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穿孔治疗中的腹腔镜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姚继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本社区2010年8月-2012年9月6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健康干预,观察和比较干预前与干预2年后患者遵医用药、坚持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监测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遵医用药、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监测方面均优于干预前。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在遵医用药、坚持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监测方面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达到治疗效果和预期目标。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正交试验优选黄芪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黄芪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化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醇度、乙醇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提取率为指标。结果:佳工艺为用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合理,可用于黄芪有效成分的提取及质量控制方法标准。

    作者:牟稷征;崔翰明;卢贺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结合器官移植专科特点,针对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根据培养的目标确定器官移植专科护士的选拔标准、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以及其的评价方法均非常重要。入选的护士需经过严格培训及考核后在器官移植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临床教学、实务能力、护理科研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专科护士的要求。用于指导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课程设置以及发展专科护士临床实务能力的评价等用途。

    作者:张红霞;伍淑文;黄艺仪;张小燕;陈利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肝癌切除联合全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6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83)与对照组(n=80),观察组接受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WBC、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案,该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国辉;周存才;周峥;何均;魏小勇;徐宗全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6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采用吸入舒利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68例,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均给予祛痰剂(如氨溴索胶囊)、茶碱缓释片进行常规口服治疗,观察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利迭吸入配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明显好转,且临床症状评分下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即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VC(%)(即1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百分比)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增加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数据却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吸入舒利迭治疗效果明显,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米热尼沙·阿不都热西提;迪丽拜尔·达吾提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介入治疗在治疗产后出血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治疗产后出血过程中的优势。方法:本文选取了本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入院治疗的相关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准备时间和消毒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月经恢复情况比较结果上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可靠选择。

    作者:黄慧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定。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能力评定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7 d及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时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和丹红注射液可达到协同互补的作用。

    作者:赵伟杰;刘爱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咽部置入带套囊气管导管防治舌后坠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观察咽部放置带套囊气管导管充气后防治舌后坠的效果,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麻醉期间呼吸道管理措施。方法:将40例择期腹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肌注鲁米那和阿托品,接受硬膜外麻醉及静脉强化麻醉。当患者出现舌后坠的典型症状及SpO2≤94%时,观察组经口置入一ID7.5的带套囊塑料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当患者苏醒不能耐受时,拔除导管。保留期间导管末端接麻醉机给氧。观察导管置入前后患者SpO2及呼吸状态的变化。对照组中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托下颌的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适当减浅麻醉。结果:导管置入后,所有患者SpO2均由置管前的94%回升到98%以上(P<0.05),舌后坠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咽后置入带套囊塑料气管导管法,充气后可明显缓解和改善舌后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和缺氧,导管位置容易确定,咽部刺激轻微,口腔分泌物吸引方便,不影响给氧,操作简单,是值得临床推荐的一种防治舌后坠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凤兰;陈宁军;王秀华;刘春贵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综合护理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时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并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安全措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由专科护士实行雾化前、雾化吸入期间及雾化后等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在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观察组97.8%的患儿及家长基本掌握了小儿哮喘的相关知识,且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达到100%;并且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前者显著优于后者(P<0.05)。结论:通过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好,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彭泽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构建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组织工程肌腱

    目的:构建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组织工程肌腱,为体外研究中检测胶原纤维的形态结构提供可行的方法手段。方法:培养大鼠肌腱细胞,构建无支架的组织工程肌腱,并检测其光镜结构和电镜结构。结果: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表面光滑,结构紧密,细胞生存良好,细胞外基质分泌丰富。具有波浪形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直径大小相对均一,但小于正常肌腱纤维直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不含支架材料,结构与损伤肌腱类似,可以检测多种生物学指标,适于肌腱损伤修复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国荣;台桂香;张淑芳;池明;方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胃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施行胃肠手术患者90例,通过收集和观察胃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给药方法、服用药物的时间等,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其中使用多的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服用药物时间方面,连续使用药物达到4 d的患者有87例(96.7%);主要的给药方法为静脉滴注。结论:胃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基本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方面存在着些许问题。

    作者:陈筱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国产自体血液回收机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自体血液回收机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肝脾破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的Hb、Hct、PLT水平较手术前均有所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16例患者应用血液回收机技术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输异体血发生率32%;34例患者由于具有较大的出血量而输异体红细胞悬液和血浆。总体效果令人满意,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临床异体血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减少。结论:国产自体血液回收机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涂其忠;付智俊;苗卉;陈文慧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十二指肠瘘引流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本院42例十二指肠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持续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引流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引流治疗方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红权;王荣昌;谢玉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钬激光碎石术组)60例和观察组(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组)60例,然后将两组中不同部位结石患者中的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输尿管结石与膀胱结石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效果好,安全性也较高。

    作者:傅荣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本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患者在试验前2周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剂量,患者均持续服药治疗1年。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显著控制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有效降低并稳定心率,不良反应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陶立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耳穴贴压联合托烷司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联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全身麻醉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耳穴贴压组(A组,n=40)、托烷司琼组(B组,n=40)及耳穴贴压联合托烷司琼组(C组, n=40)。A组患者取耳神门、胃和交感三处穴位粘贴王不留行籽,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进行按压治疗,B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 C组行耳穴贴压治疗并联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观察术后24 h内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加用其他止吐药的发生率及其他副作用。结果:与A组及B组比较,C组术后24 h内恶心发生率(22.5%比52.5%、47.5%)、呕吐发生率(12.5%比30.0%、32.5%)及加用其他止吐药的发生率(10.0%比22.5%、25.0%)降低(字2值分别为:20.645,14.337;14.629,11.200;10.000,6.994,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其他副作用。结论:耳穴贴压联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燕;李燕玲;刘玮;孟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2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24例。三组患者均注射胰岛素或给予降糖药,当血糖达到标准后给予降压药物。A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B组患者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C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缬沙坦80 mg,1次/d,疗程为半年。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以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结果:治疗前,A组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为(145.8±26.4)μg/min,B组为(148.1±27.9)μg/min,C组为(147.7±26.2)μg/min;治疗后,A组为(123.2±17.3)μg/min,B组为(124.5±18.3)μg/min,C组为(107.8±17.5)μg/min。经治疗后,C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C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单独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比较,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李藿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全程个性化护理对顺产产妇情绪波动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个性化护理对顺产产妇情绪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顺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个性化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分娩前SAS、SDS得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但是在分娩后7 d时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分娩前SAS和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前(P<0.05);分娩后7 d观察组SAS得分进一步降低,低于入院时和分娩前,同时低于对照组分娩后7 d(P<0.05);SDS得分与分娩前相比差别不大(P>0.05),但是明显低于入院时,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后7 d(P<0.05)。结论:对顺产产妇实施全程个性化护理有利于减轻情绪的波动。

    作者:卢巧英;傅彩帆;卢淑彩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护士职业暴露(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在护士职业暴露(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本院自制的“护理人员针刺伤细节调查统计表”,对院内2010年5月-2011年3月护士中发生针刺伤细节以及其发生率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如:主题确定、设立目标、对目标可行性进行分析、原因探讨、原因论证、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对实行效果进行评价和巩固等系列QCC活动,在2011年5月-2012年3月应用QCC活动之后对护士进行“护理人员针刺伤细节调查统计表”调查,并与实施QCC活动之前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QCC活动开展之后,本院护士针刺发生概率从65%下降到25%,实施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行QCC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出现连续持久的改进,提升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和对应能力。

    作者:高佳;黄友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