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赵敏;刘翱
目的:比较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氧化应激标记物8-异前列腺素的含量,初步探讨EBC分析对COPD表型研究的价值。方法:以20名COPD患者(其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1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9例)、10例哮喘患者和15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免疫测定法测定EBC中8-异前列腺素的浓度,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和两个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与哮喘患者比较,EBC中的8-异前列腺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较哮喘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较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EBC中8-异前列腺素与FEV1%呈负相关(r=-0.53,P=0.002)。结论:对支气管舒张剂具有可逆性反应的COPD患者和哮喘患者气道氧化应激的机制可能有一定的重叠。EBC分析对COPD表型研究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陶然;赵敏;刘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比较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CRP与WBC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2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14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78例,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CRP和WBC,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作者:田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究分析阶段性改变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与出院指导,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阶段性改变模式进行护理与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远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采取对照护理与健康指导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观察组行为改变率为9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1.4%(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达到9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4%(P<0.05)。此外采取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临床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观察组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7%(P<0.05)。结论:采取阶段性改变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可以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效率,有效改善患者日常行为习惯,对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奉林;万国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分析观察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有限减压术组)31例和观察组(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优良率及治疗前后的滑脱率、Prolo评分、VAS评分。结果:B组中不同滑脱度者的JOA评分优良率均高于A组,治疗后的滑脱度、Prolo评分、VAS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相对更好。
作者:陈志强;林健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究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在护士职业暴露(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本院自制的“护理人员针刺伤细节调查统计表”,对院内2010年5月-2011年3月护士中发生针刺伤细节以及其发生率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如:主题确定、设立目标、对目标可行性进行分析、原因探讨、原因论证、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对实行效果进行评价和巩固等系列QCC活动,在2011年5月-2012年3月应用QCC活动之后对护士进行“护理人员针刺伤细节调查统计表”调查,并与实施QCC活动之前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QCC活动开展之后,本院护士针刺发生概率从65%下降到25%,实施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行QCC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出现连续持久的改进,提升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和对应能力。
作者:高佳;黄友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巨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控制性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减少,输液量明显增多,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控制性降压在巨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有指征的患者运用能够避免手术过程中输异体血。
作者:李凯;莫彩鲜;闭玉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总结单中心60例乳腺结核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和中期随访结果,探讨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结核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彻底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3年2月保乳手术治疗60例乳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46 min;术中出血20~300 ml,平均60 ml,术中输血4例;术后拔管前总引流量150~320 ml,平均210 ml;拔管时间4~9 d,平均5.5 d;5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有8例患者入院前外院行脓肿切开引流,切口局部愈合欠佳,出院后门诊换药均Ⅱ期愈合。所有病例皮肤均无缺血坏死,患乳外形良好,随访12~24个月,术后局部复发3例,经切口换药后治愈,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无明显疼痛。结论: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程吕欢;郑任珊;马镛;胡欣春;胡晨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采用吸入舒利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68例,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均给予祛痰剂(如氨溴索胶囊)、茶碱缓释片进行常规口服治疗,观察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利迭吸入配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明显好转,且临床症状评分下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即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VC(%)(即1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百分比)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增加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数据却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吸入舒利迭治疗效果明显,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米热尼沙·阿不都热西提;迪丽拜尔·达吾提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定。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能力评定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7 d及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时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和丹红注射液可达到协同互补的作用。
作者:赵伟杰;刘爱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状况。结果:(1)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比较:两组的均值达到正常范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方面比较:两组值亦在正常范围内,而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生活习惯改变状况:观察组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戒烟以及戒酒等的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有效降低和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春艳;刘巧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结合器官移植专科特点,针对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根据培养的目标确定器官移植专科护士的选拔标准、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以及其的评价方法均非常重要。入选的护士需经过严格培训及考核后在器官移植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临床教学、实务能力、护理科研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专科护士的要求。用于指导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课程设置以及发展专科护士临床实务能力的评价等用途。
作者:张红霞;伍淑文;黄艺仪;张小燕;陈利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6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83)与对照组(n=80),观察组接受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WBC、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案,该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国辉;周存才;周峥;何均;魏小勇;徐宗全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退热、利巴韦林颗粒口服、西瓜霜喷剂外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退热、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开喉剑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效果显著。
作者:李文莉;周伟;胡金平;陈余粮;周海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骨折复位后行内固定和外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大结节内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3.4个月,内固定组治疗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骨折的优良率为90.9%,手法复位外固定组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治疗在疗效方面优于外固定治疗。
作者:李波;李东旭;王婧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通过观察本院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与单独缩宫素治疗,对两组治疗后2 h的出血量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 h的出血量为(47.6±5.5)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6±19.8)ml(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产后出血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2例作为心肌炎组,同期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患儿65例作为非心肌炎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三组受检儿童血清cTnI和CK-MB的阳性异常比率,以及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后cTnI和CK-MB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心肌炎组患儿相比,非心肌炎组患儿血清cTnI阳性异常率及血清CK-MB阳性异常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检测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21 g注射针,医用纯氧,500 mA带影像增强系统X光机,SYZ-2000型三氧治疗仪,医用电动负压吸引器,R-2000B型射频控温热凝器。所有患者都采用经皮微创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时间0.5~4年,平均19个月。椎体愈合时间为4.5个月~1年,平均9个月。VAS评分术前(6.12±1.28)分,术后2周(3.20±0.12)分,1年后(2.91±1.30)分,术后2周和1年与术前VA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与1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2周后,优60例,良10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70/80)。术后1年优70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6.25%(77/80),疗效为优良的患者基本都达到骨融合。术后2周与1年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也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开辟了一条实用而又安全的新途径,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尹怡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介绍兔肝VX2瘤模型的制作方法及经验;同时探讨3.0 T MR在监测兔肝VX2瘤生长特性方面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3只随机分为3组,采用开腹直视下瘤块接种法,于接种后14 d、28 d及42 d分别行3.0 T MR常规序列、DW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6只实验兔发现瘤灶,成瘤率70%;14 d组的VX2瘤体积较小,以28 d组与42 d组瘤体显示更为清晰,瘤体大直径约2.5~5.0 cm。常规3.0 T MRI图像上,T1WI所有VX2瘤均呈稍低信号,14 d组T2WI呈均匀稍高信号、28 d组与42 d组T2WI部分呈不均匀稍高信号。DWI图像上所有VX2瘤均呈明显高信号,28 d组与42 d组的肿瘤中心可见斑片状低信号。结论:开腹直视下瘤块接种法成瘤率偏低,易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3.0 T MR DWI在监测VX2瘤的生长特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牟晓庆;陈孝均;唐光才;陆笑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施行胃肠手术患者90例,通过收集和观察胃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给药方法、服用药物的时间等,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其中使用多的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服用药物时间方面,连续使用药物达到4 d的患者有87例(96.7%);主要的给药方法为静脉滴注。结论:胃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基本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方面存在着些许问题。
作者:陈筱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研究手术方式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静脉曲张患者32例分为传统抽剥组和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组,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机体凝血状态无大影响,不增加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作者:王献章;马利;陈思嘉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