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爱民
目的:探讨硅胶F16脑室引流管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经电切镜鞘置入硅胶F16脑室引流管进行术后引流,选取同期收治的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硅胶F16脑室引流管经膀胱穿刺鞘行膀胱造瘘术,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23.08%(12/52),观察组为7.69%(4/52),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VAS评分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URP术中采用经电切镜鞘置入硅胶F16脑室引流管进行术后引流具有安全、简捷、有效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贵军;宋爱平;常爱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110例进行对比研究,随机编号法分为常规组55例和联合组55例。常规组进行拜阿司匹林、消心痛等常规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左室舒张功能和NT-proBNP的变化。结果:在心电图改善情况上两组治疗后患者ST段压低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但联合组下降程度比常规组更加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室舒张功能和NT-proBNP上,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联合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比常规组下降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和卡维地洛联合疗法能够强化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左室舒缓功能。
作者:金英淑;李一龙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讨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策略,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5月本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变、疗效以及血压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控制情况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2%(P<0.05)。实验组致残患者及并发症出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明显提升治疗的疗效。
作者:王红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经胸骨切口手术治疗双侧肺尖部大泡破裂并气胸的疗效。方法: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手术切除双侧肺尖部大泡,术后经8~1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本组30例病例临床症状消失,胸部透视及胸部CT扫描无气胸及肺大泡征象,复查肺功能正常。结论:通过对国内外双侧肺尖部大泡破裂所致双侧气胸的治疗研究表明,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腋下切小切口、VATS同期开胸对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方法简单,不影响呼吸功能,对患者创伤小,愈合好,痛苦小,在基层医院无胸腔镜的条件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波;魏兴科 刊期: 2013年第30期
20世纪90年代,丹麦外科医师Kehlet提出了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概念,即术前、术中及术后运用各种已经证实的有效方法以减少手术的应激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该理念通过在多种外科手术的患者中积极探索及实践,其临床可行性及优势性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FTS实施的目标不仅可以减少手术造成的应激创伤,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而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快速康复外科较传统的许多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已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施姬;李雷雪;林巧;黄桂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泰州市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和人群免疫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8月随机抽取泰州姜堰市内7个年龄组共411名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411名调查对象抗-HBs为55.72%,其中男性阳性率55.32%,女性为5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0~12个月组抗-HB阳性率高(71.67%),3~4岁年龄组低(32.79%)。结论:目前泰州市适龄儿童的乙肝抗体阳性率较高,巩固儿童免疫工作的同时,应加强成人乙肝免疫预防工作。
作者:杨开玺;彭维斌;唐万琴;秦才珍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诊断阴道出血过程中采用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技术的实际效果,从而为临床诊断过程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选取2012年1-8月本院收治的阴道出血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腹部超声诊断及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萎缩性内膜等类型的阴道出血上,采用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于采用腹部超声诊断方法的符合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阴道出血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较,采用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技术具有一定优势,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程度更好,是临床诊断阴道出血的可靠选择。
作者:张亚琼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对宫颈环扎术加卧床休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宫颈机能不全患者68例,其中16例进行保守治疗,即只是卧床休息,52例进行宫颈环扎术加卧床休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的新生儿的存活率与未足月胎膜的早破率。结果:保守治疗组8例(50.0%)新生儿存活,有10例(62.5%)属于未足月胎膜早破。手术治疗组38例(73.8%)新生儿存活,36例(69.2%)属于未足月胎膜早破。手术治疗组疗效明显的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宫颈环扎术加卧床休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好,能够延长妊娠的时间,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作者:戴泽果;黄雅容;蔡美卿;郑赛媚;余国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 h焦虑及疼痛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焦虑及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下降;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程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明珍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低分子肝素的不同剂量对普胸外科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普胸外科临床有效病例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术后注射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的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比较组间、组内的差异。结果:术后各组PT、APTT延长,Fib、D-D升高,PLT第3天降低而术后第5天开始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剂量(4250 U)的LMWH对改善术后高凝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儒栋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科学有效地利用既有研究结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全程饮食护理,提高母婴安全。方法:2012年1~12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本院产科门诊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控制管理,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依据循证护理原则,营养师会诊制定饮食计划及实施护理,合作完成饮食护理计划。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饮食知识知晓率及饮食行为正确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助于促进母婴健康,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郑晖;卢美丹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人体内的分散情况进行调查,然后讨论它和感染临床表型是否有关系。方法:对PCR进行测序,测序之前先对其进行扩增,然后分析30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对HBV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用t检验法和字2检验法分析。结果:在300例的病毒感染者中,含有B基因型的患者180例,占60%,含有C基因型的患者120例,占40%。B基因型患者年龄(29.5±9.8)岁明显高于C基因型患者(35.2±11.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些男女受访患者中,HBV的基因型分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比例是31.2%,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比例为30.2%,明显低于肝癌患者的58.6%和肝硬化患者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HBeAg阳性率55.6%明显低于C基因型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5.62±0.92)log值明显低于C基因型患者的(5.98±0.76)lo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患者的身体状况和HBV的基因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患者的年纪、HBeAg阳性比例和病毒水平来看,C基因型患者明显比B基因型多,因此C基因型患者的病情很可能进一步转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作者:张菁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1年8月起选择实施护理管理前手术患者60例,实施护理管理后手术患者6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空气菌落数以及手菌落数、不同类型切口感染情况,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后手术后空气菌落数为(93.07±47.36)cfu/m3,手菌落数为(2.04±0.37)cfu/m3,明显低于实施护理管理之前(322.65±61.27)cfu/m3和(7.17±2.06)cfu/m3的菌落数;实施护理管理后患者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并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正常发展,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亚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老年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患者。研究组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123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5.00%(152/160);对照组显效93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81.25%(130/1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缺血性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身体的机能,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具有这非常明显的效果,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江爱民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对内分泌血液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行总结,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思想,创建具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病区提供依据。方法:描述具体优质服务措施,结合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数据、创优前后病区每日红灯/患者数的随机统计结果、创优前后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2)病区每日红灯数、陪护率明显下降;(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普遍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更明确了护理工作的本质,优化护理模式,切实做到了床边工作制和责任包干制,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满足了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提高满意度,护士也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价值。
作者:何美玲;翁廷松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以本院自2005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3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后并发胸胃穿孔可能原因,并对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诊断和治疗做进一步研究。结果:3例患者中1例因全身多脏器衰竭死亡,2例痊愈,随访3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中积极预防以及早期诊断和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娄永富;练火军;占冬仔;黄奕;娄文水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对本院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归性分析本院2010-2012年各科室抗生素应用情况,对于药物应用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2010-2012年各科室6357份处方,其中应用抗生素的处方为2340份(36.8%),其中1023份存在不合理情况(43.7%)。2012年抗生素使用不当情况明显少于2010年。结论:本院各科室抗生素应用情况仍有一定问题,通过药师的积极参与临床用药物探讨可明显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几率。
作者:黄爱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重症骨外科患者术后的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重症骨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重症骨外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在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加快重症骨外科患者术后的恢复,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彭新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研究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的异同之处。方法:对比研究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00例胃穿孔患者的恢复情况,其中实施腹腔镜修补术的为55例,实施开腹修补术的为45例,研究对比指标有肛门排气时间、血清胃泌素、肠鸣音出现时间、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在血清胃泌素水平、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腹腔镜修补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开腹修补术患者。结论:胃穿孔患者在实施腹腔镜修补术后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比实施开腹修补术的患者要短,术后的恢复效果良好,因此在临床上推广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是可行的,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付承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肿瘤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患者在采用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以1000单位/次,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1周2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并观察患者有无药物治疗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的Hb平均值为(110.1±6.8)g/L,HCT平均值为(35.8±3.7)Vol%,RET的平均值为(1.76±0.07)%,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Hb平均值为(78.4±5.6)g/L,HCT平均值为(19.7±3.7)Vol%,RET的平均值为(0.91±0.06)%,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此外,实验组经治疗时未发现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性贫血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乔姝;杨丽;白强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