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灯盏细辛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60例

江爱民

关键词:老年性, 脑血管疾病, 灯盏细辛注射液,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老年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患者。研究组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123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5.00%(152/160);对照组显效93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81.25%(130/1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缺血性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身体的机能,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具有这非常明显的效果,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曾能初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甲状腺肿瘤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关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已经为许多人类肿瘤提供了新的临床治疗途径。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研究肿瘤干细胞能更好地了解它在导致肿瘤形成上的一些分子学事件,并且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精确的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许多其他人类肿瘤一样,目前已经有研究证明在人甲状腺癌中也存在肿瘤干细胞,但是他们在肿瘤发生发展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本文中,笔者将讨论甲状腺肿瘤干细胞的起源与其在分子和细胞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同时探讨人甲状腺肿瘤干细胞对发现新的临床治疗途径的潜在作用。

    作者:杨春莲;曹仁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菌素阴道胶囊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菌素阴道胶囊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孕妇27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为保妇康凝胶联用乳酸菌素阴道胶囊组,用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菌素阴道胶囊治疗, B组为保妇康凝胶组,单一应用保妇康凝胶治疗。用药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药物副作用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有效率89.92%,B组为76.22%,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A组5%,B组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菌素阴道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作者:田慧敏;黄彦霞;宋志红;苏淑敏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循证护理

    目的:科学有效地利用既有研究结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全程饮食护理,提高母婴安全。方法:2012年1~12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本院产科门诊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控制管理,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依据循证护理原则,营养师会诊制定饮食计划及实施护理,合作完成饮食护理计划。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饮食知识知晓率及饮食行为正确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助于促进母婴健康,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郑晖;卢美丹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硅胶F16脑室引流管在TURP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硅胶F16脑室引流管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经电切镜鞘置入硅胶F16脑室引流管进行术后引流,选取同期收治的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硅胶F16脑室引流管经膀胱穿刺鞘行膀胱造瘘术,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23.08%(12/52),观察组为7.69%(4/52),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VAS评分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URP术中采用经电切镜鞘置入硅胶F16脑室引流管进行术后引流具有安全、简捷、有效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贵军;宋爱平;常爱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实践的体会

    目的:对内分泌血液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行总结,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思想,创建具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病区提供依据。方法:描述具体优质服务措施,结合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数据、创优前后病区每日红灯/患者数的随机统计结果、创优前后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2)病区每日红灯数、陪护率明显下降;(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普遍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更明确了护理工作的本质,优化护理模式,切实做到了床边工作制和责任包干制,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满足了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提高满意度,护士也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价值。

    作者:何美玲;翁廷松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能谱CT成像在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癌的应用

    目的:研究能谱CT在肾癌病理分型方面的作用。方法:将45例肾癌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然后利用GSI后处理软件,测量病灶内感兴趣区的碘-水浓度、水-碘浓度、能谱曲线及40~140 keV下的CT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癌能谱CT的表现。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的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40~140 keV下的CT值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之间水浓度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具有不同的能谱曲线和碘含量,能谱CT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细胞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方为;邓克学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阴道出血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诊断阴道出血过程中采用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技术的实际效果,从而为临床诊断过程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选取2012年1-8月本院收治的阴道出血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腹部超声诊断及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萎缩性内膜等类型的阴道出血上,采用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于采用腹部超声诊断方法的符合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阴道出血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较,采用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技术具有一定优势,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程度更好,是临床诊断阴道出血的可靠选择。

    作者:张亚琼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进行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167例、开腹手术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在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组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微创优势明显,近期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值得推广。

    作者:何洪生;曾文龙;朱伯炼;黄腾钦;杜永御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2010-2012年本院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对本院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归性分析本院2010-2012年各科室抗生素应用情况,对于药物应用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2010-2012年各科室6357份处方,其中应用抗生素的处方为2340份(36.8%),其中1023份存在不合理情况(43.7%)。2012年抗生素使用不当情况明显少于2010年。结论:本院各科室抗生素应用情况仍有一定问题,通过药师的积极参与临床用药物探讨可明显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几率。

    作者:黄爱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疼痛持续时间、镇痛剂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以作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向辉;付方;鲁婷华;孙大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护理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丹麦外科医师Kehlet提出了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概念,即术前、术中及术后运用各种已经证实的有效方法以减少手术的应激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该理念通过在多种外科手术的患者中积极探索及实践,其临床可行性及优势性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FTS实施的目标不仅可以减少手术造成的应激创伤,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而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快速康复外科较传统的许多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已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施姬;李雷雪;林巧;黄桂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人体内的分散情况进行调查,然后讨论它和感染临床表型是否有关系。方法:对PCR进行测序,测序之前先对其进行扩增,然后分析30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对HBV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用t检验法和字2检验法分析。结果:在300例的病毒感染者中,含有B基因型的患者180例,占60%,含有C基因型的患者120例,占40%。B基因型患者年龄(29.5±9.8)岁明显高于C基因型患者(35.2±11.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些男女受访患者中,HBV的基因型分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比例是31.2%,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比例为30.2%,明显低于肝癌患者的58.6%和肝硬化患者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HBeAg阳性率55.6%明显低于C基因型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5.62±0.92)log值明显低于C基因型患者的(5.98±0.76)lo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患者的身体状况和HBV的基因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患者的年纪、HBeAg阳性比例和病毒水平来看,C基因型患者明显比B基因型多,因此C基因型患者的病情很可能进一步转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作者:张菁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缺血后适应在降低急性心肌缺血狗再灌注损伤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缺血后适应在降低急性心肌缺血狗再灌注损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只健康杂种狗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制为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直接恢复血流)和观察组(缺血后适应),每组各10只,将两组分别于阻断血流40 min和12 h进行血清心肌酶、cTnI、BNP、MDA及心功能指标检测及比较。结果:两组阻断血流40 min时的血清心肌酶、cTnI、BNP、MDA及左心室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2 h时观察组的血清心肌酶、cTnI、BNP、MDA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在降低急性心肌缺血狗再灌注损伤中的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状态。

    作者:谢阳东;谢东阳;廖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不同时机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1日-2013年1月1日共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合并症诊断和治疗,在充分评估手术耐受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结果:本组102例患者经过治疗,7~14 d内均恢复了自主排尿功能。本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由手术前的(33.6±1.2)分下降为(9.1±1.3)分;大尿流率由手术前的(6.5±1.7)mL上升为(21.4±4.9)mL;生活质量评分由手术前的(4.6±0.3)分上升为(6.9±0.4)分;残余尿量由手术前的(352.1±0.5)mL下降为(27.3±0.1)mL,上述各项指标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运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与精神负担,且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胡敏;宋乐明;钟久庆;刘泰荣;彭作锋;秦文;杜传策;朱伦锋;黎衍敏;黄建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微量元素铜铁锌的相关性78例分析

    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铁、锌的含量,探讨其与GDM的关系。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别检测78例GDM孕妇和78例正常的孕妇血清中铜、铁、锌的含量。结果:GDM组孕妇血清中微量元素铁、锌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铜的含量G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元素锌、铁在GDM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GDM孕妇体内存在微量元素的代谢紊乱,应加强孕妇的饮食指导,适时补充铁、锌等。

    作者:葛莉萍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A-C-L”导管维护程序用于预防PICC堵管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PICC堵管预防中“A-C-L”导管维护程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于本科住院治疗期间接受PICC的64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管维护方法,观察组接受“A-C-L”导管维护程序,对比两组导管堵塞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ICC导管分别采用不同维护方法维护后,在患者接受PICC导管留置期间,对照组PICC堵管发生率为18.75%(6/32),观察组中无PICC堵管现象发生,观察组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患者接受PICC置管治疗时,采用“A-C-L”导管维护程序可有效预防堵管现象发生,可有效保证患者临床治疗质量,大幅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美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2012年四平市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2012年四平市腮腺炎流行病发病情况的分析。方法:对2012年四平市腮腺炎流行病进行临床监测统计,并观察腮腺炎疾病在本市的流行趋势。结果:根据四平市各区县发病情况可见高发地区为伊通县和公市岭市,分别占总病例的32.77%和29.06%,高发职业为学生,共1009例,占总病例的56.62%,其次为学龄前儿童。通过年龄性别调查本市0~20岁为腮腺炎高发年龄,占总病例的94.83%,总体男性发病率较高,为1114例,占总病例的62.5%。经统计4月和5月为腮腺炎高发季节,发病率为全年的40.01%。结论:经对腮腺炎流行病学的研究分析,有的放矢的对高发人群、年龄、区域进行重点的健康教育、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对腮腺炎疾病的明确认知以及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从而达到降低本市的腮腺炎发病率的目的。

    作者:徐萍;刘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加减定经汤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加减定经汤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110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加减定经汤或达英-35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LH、LH/FSH和T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FSH和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定经汤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丽婷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吉非替尼术前化疗对局限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术前辅助化疗对局限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作用。方法:将96例局限性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择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给予250 mg/d吉非替尼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85%(2/52)、远处转移率1.92%(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6%(5/44)和6.82%(3/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SCLC术前给予吉非替尼辅助化疗,可在降低复发及转移率的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万金华;张丽华;张学钰;范海银;付洪帆;易向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