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崇友;臧晓方;熊军;蔡智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 例患者的资料,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16 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恶心反应4 例,头晕5 例,小腹胀痛7 例.结论:无痛人流术易出现并发症,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以消除患者的痛苦.
作者:姚红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阴超探头经腹部探测,对诊断盆腔粘连导致高位输卵管患者妊娠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 例临床高度怀疑输卵管妊娠患者,经阴道检查因盆腔粘连而导致输卵管位置较高,双侧附件显示不清,改用阴超探头经腹部探测.结果:经阴道探测均未显示异常回声包块,后改用阴道探头在腹部探测,19 例在腹部均可见异常回声包块,其诊断符合率达90.5%.结论:阴超探头经腹部探测是经阴道探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提高了高位输卵管妊娠诊断准确率.
作者:黄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4月-2011 年8 月收治的82 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 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为8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期间有2 例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瘙痒,可忍受,未中途退出治疗,停药后皮肤过敏症状消失.结论:中医内治外敷法治疗活动期RA 有效、安全.
作者:阿孜古力·胡达拜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临床工作中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010 年1 月-2011 年12 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1 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早期采取各种护理措施进行预防.结果:21 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田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唇腭裂残疾患儿80 例,分A、B 两组麻醉.A 组以氯胺酮诱导,七氟醚吸入等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插管用肌松药,术中控制呼吸.B 组采用以七氟醚诱导维持,另加局部麻醉,辅以少量芬太尼并肛纳对乙酰氨基酚栓等联合镇痛,插管不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结果:B 组患儿完全清醒和气管拨管时间明显早于A 组(P<0.05),且该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 组(P<0.01).结论: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安全可靠,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患儿清醒快,气管导管拔除早,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蔡剑波;赖伟荣;吴丽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至2011 年12 月1862 例室间隔缺损修补的病例资料,分析76 例室间隔残余分流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预后.结果:室间隔残余分流的发生率4.08%,4 例再次手术治疗,68 例于1 年后自然愈合,另4 例漏口缩小,不需再次手术.结论:成熟的外科技术、良好的术野暴露及丰富的手术经验是预防VSD 术后残余分流的主要因素,残余分流大多可自然愈合,再次手术应严格把握指征.
作者:张向立;王立成;边涛;李少珂;朱勇锋;李鹏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水痘是一种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染性很强,自水痘出疹前1~2 d 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 发病,仅次于麻疹.水痘无周期性流行,全年均有发病,但有冬春发病高峰,人和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1].水痘是良性自限性疾病,由于治疗与护理不当,有些患儿可导致肺炎、脑炎、心肌炎或其他器官疾病,重者死亡,病死率高达5% ~25%.笔者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针剂治疗水痘患儿与利巴韦林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小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 例结核性脑积水患者经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 个月,12 例患者中11 例术后脑积水症状均明显改善,1 例患者术后2 个月死亡.结论: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凡帆;谢伟;涂兰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讨论ICU 护理临床路径对急症抢救患者开展专科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及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10 例ICU 急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采用ICU 急症抢救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治疗组开展专科有效抢救时间及医嘱执行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 护理临床路径在急症患者抢救中具有实效、简便、快捷的特点,使抢救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和程序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英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的护理体会和护理方法.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内科近3 年来收治的8 例SLE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8 例SLE 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做好基础护理,重视心理干预,能提高SLE 护理效果.
作者:左廷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控制血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 年9 月-2010 年8 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控制血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血糖护理可以较好的控制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缓解应激反应,确保手术安全性.
作者:任淑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50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畅通,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结果:50 例患者中完全恢复自理9 例,部分生活自理20 例,卧床但意识清楚5 例,死亡9 例,放弃治疗7 例.结论:对患者实施周密、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玉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难治性内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8 例内耳性眩晕患者于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注射庆大霉素,随访2 年以上.结果:18 例患者中,眩晕完全控制率72.22%,总有效率88.89%.听力下降率22.22%.结论: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内耳性眩晕是一种简便、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均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运用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 例患有不育症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口服维生素E 与ATP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生精胶囊.治疗周期均为90 d,观察两组患者的精子质量标准、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精子总数改变量为(15.25±4.34)×106/ml,精子活动率改变为(18.34±5.69)% ;对照组精子总数改变量为(5.47±1.35)×106/ml,精子活动率改变为(7.38±3.11)%,治疗组精子总数改变量与精子活动率改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痊愈5 例,显效9 例,有效8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88.0%,无不良反应;对照组痊愈2 例,显效5 例,有效10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68.0%,无不良反应.治疗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好且安全性高,推荐临床使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熊付兴;莫晓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法.方法:采取改变工作模式,优化护理岗位,丰富护理内涵,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严格质量监管与综合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生满意度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作者:冉芳;吴豪阳;郭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是否尊重,直接影响师生关系,且关系到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态度及带教积极性,对带教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目前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尊重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罗馥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 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VSD 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32 例.结果:32 例病足均痊愈,植皮皮片存活良好,创面满足植皮条件时间10 ~16 d.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可促进创面炎症消退,刺激创面肉芽生长,同时能为皮肤缺损创面二期植皮创造有利的手术条件,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黄崇友;臧晓方;熊军;蔡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餐后高血糖是早反应血糖控制异常的指标之一,餐后高血糖使糖耐量异常向2 型糖尿病方向发展,同时也是糖耐量减低和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1].因此,在糖代谢受损患者中,对于防治向糖尿病方向发展,降低餐后高血糖尤为重要.阿卡波糖是一种α- 糖苷酶抑制剂,可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这一作用机制可以在不升高胰岛素水平的情况下控制血糖[2].
作者:郭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患者血中尿酸水平与心室室间隔相关性.方法:测定28 例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中尿酸脂水平和心室室间隔.结果:高血压患者血中尿酸脂水平和心室室间隔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中尿酸浓度与心室室间隔呈线性正相关,将为降低尿酸、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提供依据.
作者:田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建立面肌痉挛动物模型来研究面肌痉挛面神经的组织学变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值的变化,为临床治疗面肌痉挛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18 只成年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4 周模型组和6 周模型组,对模型组成年兔于左侧颞外面神经主干施以人工压迫建立面肌痉挛模型,分别于4 周和6 周后取材.通过观察显微结构及相应的组织学变化,比较正常对照组和4 周模型组及6 周模型组之间的组织学差异.在取材前抽取3~5 ml 血液离心分离血清做SOD 检测.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发现面神经有脱髓鞘等多种组织变化.4 周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SOD 明显降低(P<0.05),6 周模型组较4 周模型组,SOD 明显升高(P<0.05).结论:面肌痉挛正常对照组与4 周模型组及6 周模型组之间有明显的组织学变化,SOD 的检测显示机体自身SOD 检测值有明显的变化.
作者:魏小刚;王孝文;康雅萍;韩红春;梁倩倩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