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竹;邹海龙;尚艳花;袁惠平
目的:研究护理本科学生产生职业厌倦心理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对5 所护理本科学校的30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交谈,研究他们产生职业厌倦心理的时间及其原因.结果:300 名学生中,56% 的护理本科生有职业厌倦的心理,44% 的同学没有职业厌倦的心理.结论:产生厌倦心理主要与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关,另外还有其他因素,必须从多个方面予以应对.
作者:王乙竹;邹海龙;尚艳花;袁惠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治特点,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2010 年收治的24 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特点.结果:13 例治疗配合依从性好,症状改善及结核病灶控制快;7 例经加强糖尿病及肺结核教育后,能配合治疗,其病情缓解相对延迟;4 例始终不配合治疗,导致耐药或病情无改善.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严格控制好血糖,规律抗结核,加强糖尿病及肺结核教育,提高依从性,尤为重要.
作者:程世云;夏仁海;杨建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如何在脑损伤早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预防肺部感染.方法:通过院前急救清除口鼻分泌物、湿化气道、有效吸痰、气管切开等护理措施进行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呼吸道护理.结果:收治的4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未发生误吸窒息死亡和肺部感染.结论:创伤早期保持呼吸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呼吸道护理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关键.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81 岁,上腹剧痛13 h 入院,患者入院前13 h进食酸杏后突发上腹剧痛,迅速波及全腹,无明显恶心呕吐,无发热,无放射痛,就诊当地医院考虑上消化道穿孔,给予解痉对症治疗无效,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本院,历时13 h,病程中未补液,未进食,小便一次,量不详,未解大便.
作者:吴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不开胸治疗外穿性局限包裹性脓胸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1 年所完成的不开胸治疗外穿性局限包裹性脓胸2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3 例患者中左侧胸腔病灶15 例,右侧病灶8 例,其中有5 例患者外穿性脓胸同时伴有其他部位单纯胸腔内包裹病灶,全部采取插管全麻下手术.结果:全部患者均临床治愈,切口一期愈合,随访半年至3 年,未见复发.结论:不开胸治疗外穿性局限包裹性脓胸效果满意,但需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作者:冯秀岭;赵瑞银;杜兵强;张连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合川区2009-2011 年度消毒灭菌效果现状,为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监测对象,进行细菌总数和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沙门氏菌) 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浸泡液、医务人员手、透析水.结果:共采样监测样品1508 份,合格数1439 份,合格率95.42%.结论:合川区2009-2011 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总体结果比较理想,医疗单位的消毒灭菌管理是一项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检测措施才能将院内感染控制在较低水平.
作者:陈香郡;胡振龙;李小燕;刘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 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对幕下血肿大于10 ml,幕上血肿大于30 ml 且中线移位明显者48 例施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伤后6 个月GOS 评估法判定其疗效:良好(5 分)10 例,中残(4 分)16 例,重残(3 分)7 例,植物生存(2 分)6 例,死亡(1 分)9 例,预后较好( 良好、中残) 占54.17%,预后较差或差( 重残、植物生存、死亡) 占45.83%.14 例血肿较小、中线移位不明显者行非手术治疗,伤后6个月GOS 评分:良好(5 分)6 例,中残(4 分)4 例,重残(3 分)2 例,植物生存(2 分)1例,死亡(1分)1例.结论:对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诊断能对其治疗起到一定作用,而动态CT 监测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的关键.
作者:张晓峰;石娟;零达尚;张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通过观察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探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诊断为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118 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首剂给予地屈孕酮40 mg 口服,随后每12 h 口服地屈孕酮10 mg,B 组给黄体酮20 mg 肌肉注射,1 次/d,并加用维生素E 50 mg 口服,3 次/d,用药至阴道出血停止后减量用药l 周.随访观察对象的妊娠成功率、流产率、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A 组与B 组妊娠成功率及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屈孕酮可以治疗先兆流产,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盛;胡倩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05 年3 月-2010 年3 月手术治疗的118 例60 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参照日本N'NAKANO 和T'NAKANO 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改良评定.结果: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伴有小关节增生内聚、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黄韧带肥厚以及腰椎不稳或腰椎退行性滑脱等病理特点.本组118 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 ~36 个月,优74 例,良32 例,可11 例,差1 例,优良率89.8%.结论: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开窗椎间盘摘除可能疗效不佳,只有对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充分减压、肥厚的盘-黄韧带切除和腰椎不稳的植骨融合固定方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刘泽军;方松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本院不合理用药原因,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归档病历共1200 份,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点评、分析和总结.结果:不合理用药占抽查病历的30.5%,其中不符合用药经济学原则占18.6%,疗程不合理、选药不当各占16.7%,无指征用药占11.2%,使用中成药未辨证占10.2%.结论:要做到合理用药,应提高医、药、护三者的思想觉悟,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还要努力学习医药知识,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田辉;刘小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穿刺法减少椎管麻后腰背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拟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300 例,随机分为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法(P 组)150 例和与脊柱垂直法(C 组)150 例,分别于麻醉后第1 天、第3 天、第7 天随访观察记录两组腰背疼痛情况.结果:P 组第1 天、第3 天、第7 天腰痛疼痛情况为25 例、11 例、3例,发生率为17%、7%、2%,C 组为56 例、34 例、8 例,发生率为37%、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穿刺法可明显减少椎管麻醉后腰背疼痛的发生.
作者:朱健聪;王德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 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和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病理诊断输卵管妊娠47 例,宫颈妊娠2 例,间质部妊娠1 例;超声诊断45 例,诊断符合率90%.结论: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准确性高,可为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明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CTA) 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 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CTA 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检查,以DSA 为金标准,分析CTA 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检出率和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结果:在检测542 个节段中,DSA 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8 个,其中轻度狭窄38 个,中度狭窄36 个,重度狭窄32 个,闭塞102 个;而CTA 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1 个,检出率96.63%,其中轻度狭窄41 个,中度狭窄34 个,重度狭窄33 个,闭塞93 个.CTA 检查阳性预测率为94.71%,阴性预测率为98.80%.结论:多层螺旋CT 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DSA 无明显差别.
作者:冯解傻;韦国雄;何超;黄宇翔;朱培贵;梁汉欢;彭可雨;邹亚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方法:利用生化方法检测38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及34 例正常血糖老年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等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2 型糖尿病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 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积极控制血糖及血脂可以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作者:严小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通过观察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胰脂肪酶(LPS) 和C 反应蛋白(CRP)4 项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探讨其在急性胰腺炎(AP) 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97 例急腹症患者分为AP 组92 例( 其中依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MAP)43 例和重症AP(SAP)49 例) 以及105 例非AP 患者,同时选取41 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4 项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S-Amy、U-Amy、LPS 采用速率法,CRP 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结果:AP 组的S-Amy、U-Amy 高于非AP 组高于正常对照,AP 组LPS显著高于非AP 组和正常对照组,AP 组和非AP 组CRP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AP 组CRP、U-Amy 显著高于轻症AP 组(P<0.01),而两组间S-Amy、LP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P 的早期诊断中,血清LPS 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89.3%,明显高于S-Amy、U-Amy 和CRP.结论:血清LPS 检测有助于AP 的早期诊断,而CRP 则有助于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评估.
作者:卓奕春;翁建盛;李绍太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低温环境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12 只家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 只.实验组是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左室支中下1/3 处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照组是开胸但不阻断冠状动脉血流.两组家兔均在自然低温环境下(10 ℃、5 ℃、0 ℃、-5 ℃ ) 暴露30 min、60 min 后做心肌HE 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情况.结果:10 ℃和5 ℃自然低温环境下对照组心肌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当环境温度从0 ℃降至-5 ℃的过程中,对照组心肌纤维从排列较整齐逐渐变为心肌纤维拉长、排列疏松,心肌间质细胞水肿.当环境温度从10 ℃降至-5 ℃的过程中,实验组心肌纤维逐渐从拉长,排列疏松至排列呈波浪状改变并有部分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间质水肿,小血管明显淤血.结论: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可使心肌细胞变性损伤,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肌细胞损伤更加明显.提示低温环境的变化是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对已有缺血改变的心肌细胞损伤更严重.
作者:李江;邵同先;吕丰收;张宇明;赵汴霞;张苏亚;李志强;张凤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理基础及CT 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5 例成人肠套叠CT 表现.结果:65 例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分别为:结肠癌38 例,淋巴瘤7 例,平滑肌瘤6 例,脂肪瘤5 例,结肠息肉4 例,转移瘤3 例,术后粘连2 例.CT 直接征象:靶征49 例,肾形征11 例,彗星尾征5 例.CT 间接征象:肠管壁增厚49 例,肠梗阻46 例.结论:肠套叠CT 表现比较典型,其原发病变CT检出率高,部分病变可做定性诊断.因此,CT 检查对成人肠套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乃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总结妊娠晚期应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80 例孕妇做好宮缩情况、胎心变化和产程进展观察,同时针对引产前准备、输注缩宫素、引产记录、呼吸调节、产褥期教育等进行护理.结果:引产成功164 例(91.11%),失败16 例(8.89%).无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及软产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严密观察和护理可使孕妇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赵会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8 年1月-2011 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 例老年性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过程.结果:本组56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有9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控制.本组患者2 年生存率为79.3%,3 年生存率为57.9%.结论:正确地选择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各器官功能调理和营养代谢支持是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作者:易伟光;付晏;张丽;赵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含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临床上用于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预防.血清病是破伤风抗毒素发病率高的一种不良反应,一般在注射后7~14 d 发病,亦有在注射后2~4 d 发病者,血清过敏性休克很少见.笔者所在医院诊治了破伤风抗毒素皮内实验过敏1 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美;马翠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