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吾普尔·沙塔尔;木库木江·吾布力海日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与地位.方法:选择 2010 年 9 月 -2011 年 9 月在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 50 例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30 例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 HCY 浓度,检测血糖 (GLU)、血脂、C 反应蛋白 (CRP)、脑钠肽 (BNP),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记录状动脉现变支数、狭窄程度.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血浆 HCY 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单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静脉血同型半胱氨酸可替代动脉血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诊断冠心病及复杂程度的指标之一.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血浆 HCY 水平有明显关系,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HCY 越高冠状动脉发病率越高.
作者:吴新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氟米龙与氯替泼诺对 Epi-L ASIK 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Epi-L ASIK 患者 30 例 (60 眼 ),随机分为为两组,15 例 (30 眼 ) 用氟米龙滴眼液,15 例 (30 眼 ) 用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结果:治疗 4 个月后,氯替泼诺组及氟米龙组均未发现有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 形成,氟米龙组引起 1 例激素性高眼压,1 例激素性青光眼,氯替泼诺组未引起激素性高眼压,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米龙与氯替泼诺均能影响 haze 的形成,两者相比较,氯替泼诺比氟米龙更少引起高眼压及激素性青光眼.
作者:王俞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阴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子宫切除术患者与经腹组术中、术后情况,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经阴组为 (76±22)min,经腹组为 (108±28)min ;术中出血量经阴组为 (130±90)ml,经腹组为(200±120)ml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经阴组为 (25±6)h,经腹组为 (49±6)h ;术后住院天数经阴组为 (6±1)d,经腹组为 (8±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子宫切除术比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进食早,住院时间短,且手术适应证逐步扩大,建议推广此术式.
作者:吴清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 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 35 例PSS 患者的临床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 35 例患者进行羟氯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35例中除 1 例因肺间质疾病和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死亡外,34 例均病情好转.治疗 6 个月后患者的 ESR、CRP、IgG、IgM、RF 和抗 SSA 抗体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测均未见异常,有 2 例患者服药 2 个月后出现短暂视物模糊症状,眼底检查未发现异常.所有患者随访 6 个月~2 年,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结论:PSS 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诊断时应注意综合临床症状.HCQ 可以降低 ESR、CRP、IgG、IgM 等指标的水平,不良反应少见且症状较轻,有良好的眼部安全性.
作者:董菽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对 2011 年 3 月 -2012 年 3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5 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75 例新生儿败血症大部分是由细菌感染因素引起,血培养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共 52 例,占 69.33%,其中 23 例为葡萄球菌,占 30.67%.早发组的革兰阴性感染率高于晚发组 (P<0.01).本组 75 例患儿,其中治愈 62 例,占 82.67%,自动出院 6 例,占 8%; 死亡 7 例,占 9.33%; 有 6 例死亡病例为早产儿,其中 1 例大肠杆菌败血症,2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 例链球菌败血症,1 例克雷伯菌败血症,呼吸衰竭 1 例.早发组 5 例死亡,占 71.43%,晚发组 2 例死亡,占 28.57%.早发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晚发组 (P<0.05).结论:宫内感染或生产时感染容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在早期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败血症病情比较严重,所以要加强产前和产时的感染预防,在早期明确诊治,及时对患儿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提高新生儿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任娜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本文结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开发和应用医学影像归档和传输系统 (PACS) 的实践经验,总结了PACS 图像的关键问题和技术,涵盖了图像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安全保障等流程,对今后其他医院在 PACS 图像的信息化接入和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吴恢远;陈晓智;吴志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在 MR 灌注影像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静脉内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分别对 21 例发病后 4.5 h 内和 33 例 4.5~9 h 内头颅 MR 灌注和弥散不匹配区域≥ 20% 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内 r-tPA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 NIHSS 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治疗后和随访期用 Barthel 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不同时间窗内的 r-tPA 溶栓静脉治疗后 NIHSS 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结论:在 MR 的 PWI/DWI 不匹配区域≥ 20% 的情况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 4.5 h 内和 4.5~9 h 两个时间窗,用 r-tPA 静脉溶栓均安全有效.
作者:陆练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优化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 120 例基因 1b 型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普通干扰素优化方案组、普通干扰素标准方案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 方案组,比较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快速病毒学应答 (RVR)、早期病毒学应答 (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 (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 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指标.结果:普通干扰素优化方案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方案组获得的 EVR、ETVR 及 SVR 均高于普通干扰素标准方案组.结论:根据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答情况来调整干扰素用量的方案,可以提高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
作者:邱荣仙;林国贤;谢志勇;黄庆华;何雄志;叶向阳;胡震霆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将央芪汤制作成流浸膏制剂,检测央芪汤流浸膏制剂对胃癌动物模型中瘤体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胃癌 SGC-7901 细胞悬液皮下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当接种部位肿瘤长至大径 4~5 mm 时,将裸鼠随机分为四组 (10 只 / 组 ):A 组 ( 央芪汤敷贴剂 );B 组 ( 氟尿嘧啶注射液 ) ;C 组 ( 央芪汤敷贴剂 + 氟尿嘧啶注射液 ) ;D 组 ( 生理盐水对照组 ).给药期间观察裸鼠的一般情况及移植瘤的生长状况,连续用药 24 d,并继续观察 4 d 后,颈椎脱位处死裸鼠,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 过氧化物酶法检测 bcl-2 及 caspase-3 蛋白.结果:央芪汤流浸膏可明显提高胃癌细胞株 SGC-7901 在裸鼠皮下移植瘤的 caspase-3 蛋白表达,显著抑制 SGC-7901 在裸鼠皮下移植瘤抗凋亡蛋白bcl-2 的表达.结论:央芪汤流浸膏可以明显增加荷瘤裸鼠肿瘤细胞凋亡,有明显差异,表明央芪汤流浸膏可以通过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作者:唐万和;孙易娜;赵雷;唐思思;王国金;王红荣;王熙;余智勇;蔡昂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评价盐酸头孢替安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 - 效果分析.方法:66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头孢替安组 33 例和头孢哌酮钠 - 他唑巴坦钠组 33 例,分别给予盐酸头孢替安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 - 效果分析法进行小成本分析.结果:盐酸头孢替安组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 96.97% 和 93.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总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的成本效果比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盐酸头孢替安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较好方案.
作者:李燕华;刘林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SSc) 是以皮肤和内脏纤维化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病,肺是常受累的内脏器官之一,SSc 相关的肺纤维化也是目前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 SSc 肺纤维化的治疗仍是世界性难题,多中心研究表明,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CYC) 是目前唯一对 SSc 肺纤维化患者有效的药物,但是由于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尚缺乏长期的疗效判定,有待进一步进行验证.
作者:郭刚;赵永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自 2007 年 -2011年行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限6~12 个月,所有病例采用影像评分以及功能评分,优良率达 90%.结论: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东光;赖欢乐;陈环球;曾杏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笔者所在医院 2007-2009 年顺产产妇共 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两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 20 U 缩宫素 +5% 葡萄糖液 500 ml 静脉滴注,观察组同时肛塞米索前列醇 400 μg.比较两组产后 2 h 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 24 h 总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后 2 h 及产后 24 h 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能够加强宫缩,更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韩翌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疗活动中的广泛运用,医院档案工作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演变成档案信息化管理,其中护理档案作为医院档案的一个分支,起着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现就本院计算机技术在护理档案工作中的运用介绍如下.
作者:谢明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 48 例经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患者进行有效的穿刺前准备、穿刺中配合、留置导管护理、胸腔内注药的护理.结果:48 例患者置管时间长 23 d,短 4 d,平均 12.6 d,维持了有效引流,无一例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对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恶性胸水患者的护理要注重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钟安英;代高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治疗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别对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概括、常用药物、合理疗程及耐药机制和对策等方面予以归纳.
作者:夏璐;冀学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中护理因素对植骨效果的影响.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的临床病例中选取单侧牙槽突裂患者 30 例,按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分为很满意 (A 组 )、满意 (B 组 )、一般 (C 组 ) 三组,每组 10 例.应用 CT 扫描及 Matlab 7.0 软件计算植骨前和植骨后 3 个月的牙槽突裂空隙体积和所植入骨的体积,并计算术前、术后体积比.结果:A、B、C 三组植骨后 3 个月骨桥的体积和植骨前牙槽突裂隙的体积比分别为 92.8%、71.4%、57.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临床护理质量可影响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的植骨效果,优质的护理对植骨成功必不可少.
作者:陈苏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离心造粒法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工艺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所得肠溶微丸圆整度好,粒径均匀,释放度和含量测定符合要求.结论: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袁利艳;杨瑞玲;赵建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应用改善微循环、抗凝和静脉溶栓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本组 198 例患者基本治愈 102 例,显著进步 52 例,进步 31 例,无变化 13 例.短治疗天数 18 d,长治疗天数 45 d,平均治疗天数 (32.3±4.5)d.结论:有效和及时的治疗方法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十分关键.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临床科室 2010 年11 月 -2011 年 4 月 300 份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的病历 61 份,占 20.3%.共有 93 处用药不合理现象.表现在药物选择不合理,用量用法不当,用药时机不当及时间过长等.其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65 处,占 69.9%.结论: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水平.
作者:刘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