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小儿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

阿布都吾普尔·沙塔尔;木库木江·吾布力海日

关键词:小儿, 输尿管镜, 小儿肾镜, 膀胱结石, 尿道结石, 碎石术
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输尿管镜及小儿肾镜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 (EMS) 治疗小儿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及小儿肾镜下第四代 EMS 治疗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患儿 57 例,静脉 + 骶管麻醉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及小儿肾镜下碎石清石术.采用 olympusF9.5 输尿管镜或 olympus F9 小儿肾镜,从操作通道插入 EMS 气压弹道探针或超声碎石探针后,将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粉碎或吸出.术后留置 8F 双腔气囊导尿管.结果:本组 57 例平均手术时间 31 min,术后第 1 天拔除导尿管并注入利多卡因胶浆,均能立即顺利排尿,收集结石碎块.3~5 d 后复查 B 超.膀胱、尿道内均无残留结石.结论:对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患儿,应用输尿管镜或小儿肾镜下 EMS 清除结石,可以立即解除下尿路梗阻,恢复正常排尿,具有安全、高效、损伤小的优点,可作为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尤其合并急性尿潴留患儿手术解除下尿路梗阻的首选方法.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分析 2 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 97 例患者分为 2 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和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尿酸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及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大血管病变组血尿酸水平高于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 2 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

    作者:张敏;陈娟;卢凤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腹腔镜在18例小儿急性结肠穿孔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在小儿急性结肠穿孔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18 例急性结肠穿孔患儿的资料,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对两组患儿年龄、体重、C 反映蛋白、穿孔数目、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进行描述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年龄、体重、C 反映蛋白、穿孔数目、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手术组中 1 例吻合口瘘,1 例尿路感染,而开放手术组伤口感染、肠粘连的发生率高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在小儿急性结肠穿孔治疗中的应用是可行安全的.

    作者:李良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浅谈社区医疗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社区医疗服务是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新一轮医药体制改革在我国全面推进的进程中,社区医疗服务发展成为解决医疗问题的关键,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大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社区医疗服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社会、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共同努力,才能更利于社区医疗服务的健康、稳步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作者:李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MR指导下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 MR 灌注影像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静脉内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分别对 21 例发病后 4.5 h 内和 33 例 4.5~9 h 内头颅 MR 灌注和弥散不匹配区域≥ 20% 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内 r-tPA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 NIHSS 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治疗后和随访期用 Barthel 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不同时间窗内的 r-tPA 溶栓静脉治疗后 NIHSS 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结论:在 MR 的 PWI/DWI 不匹配区域≥ 20% 的情况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 4.5 h 内和 4.5~9 h 两个时间窗,用 r-tPA 静脉溶栓均安全有效.

    作者:陆练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5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 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 15 例需要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给予精心的术中配合.结果:15 例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5~7 d 出院.结论:术前器械、设备准备齐全,保证其性能良好,熟练掌握术中器械的操作方法,组装、拆卸、清洗和保养,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作者:刘湘泾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利奈唑胺治疗脑出血术后MRSA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脑出血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肺炎的疗效差异,评估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 2009 年 1 月 -2011 年 10 月确诊的 48 例脑出血术后 MRSA 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按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比较和分析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利奈唑胺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 (4.8±1.5)d,治愈率 41.67%,有效率 91.67%,MRSA 清除率 75.0%,均优于万古霉素组退热时间 (6.7±1.8)d,治愈率 25.0%,有效率66.67%,MRSA 清除率 54.2% ;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 4 例,万古霉素致肾功能损害 3 例.结论:利奈唑胺对医院内 MRSA 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凌聪;胡细玲;陈川;蔡梅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目的:探讨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优化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 120 例基因 1b 型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普通干扰素优化方案组、普通干扰素标准方案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 方案组,比较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快速病毒学应答 (RVR)、早期病毒学应答 (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 (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 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指标.结果:普通干扰素优化方案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方案组获得的 EVR、ETVR 及 SVR 均高于普通干扰素标准方案组.结论:根据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答情况来调整干扰素用量的方案,可以提高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

    作者:邱荣仙;林国贤;谢志勇;黄庆华;何雄志;叶向阳;胡震霆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与地位.方法:选择 2010 年 9 月 -2011 年 9 月在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 50 例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30 例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 HCY 浓度,检测血糖 (GLU)、血脂、C 反应蛋白 (CRP)、脑钠肽 (BNP),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记录状动脉现变支数、狭窄程度.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血浆 HCY 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单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静脉血同型半胱氨酸可替代动脉血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诊断冠心病及复杂程度的指标之一.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血浆 HCY 水平有明显关系,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HCY 越高冠状动脉发病率越高.

    作者:吴新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3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老年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给予患者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甲硝唑 3 种药物,考察治疗的疗效.结果:患者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治愈 21 例 (70.0%),有效 7 例 (23.3%),无效2 例 (6.7%),共治愈 28 例,总有效率 93.3%.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甲硝唑 3 种药物能及时、有效地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明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前列腺炎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前列腺炎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4 月 -2011 年 4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76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研究组为合并前列腺炎者,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76 例患者中合并前列腺炎 151 例,占 85.80%,不合并患者 25 例,占 14.20%.两组进行比较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病程长,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IPSS 评分以及 QOL 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

    作者:刘建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维生素D3类似物治疗白癜风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

    维生素 D3 活性代谢产物 1,25(OH)2D3 及其类似物通过维生素 D 受体 (VDR) 发挥对表皮黑素单位的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维生素 D3 类似物单独或联合应用紫外线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提高白癜风皮损的复色.因此,进一步了解维生素 D3 类似物在白癜风复色中的作用机制,研制新的、高效的维生素 D3 类似物,对白癜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闵一果;黄永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系统性硬化症相关肺纤维化疾病的治疗现状

    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SSc) 是以皮肤和内脏纤维化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病,肺是常受累的内脏器官之一,SSc 相关的肺纤维化也是目前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 SSc 肺纤维化的治疗仍是世界性难题,多中心研究表明,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CYC) 是目前唯一对 SSc 肺纤维化患者有效的药物,但是由于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尚缺乏长期的疗效判定,有待进一步进行验证.

    作者:郭刚;赵永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传染病患者心理健康需求调查及干预分析

    目的:通过本文的数据论证来强调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减少传染病播散,促进康复.方法:开展调查问卷方式收集200 例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染病患者心理健康需求呈多方面的要求.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传染病患者心理干预,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张芸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 200 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05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喂养无乳糖奶粉 ;对照组 95 例,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莉;张文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加强窗口管理,提升医疗服务

    窗口服务水平对于医院整体服务形象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注重以人为本,优化窗口服务理念等方面就如何加强窗口管理提出了对策.

    作者:翁丽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华蟾素诱导L1210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离体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1210 细胞的作用.方法:将 L1210 细胞分为对照组及药物处理组.MTT 实验检测细胞活性及增殖抑制情况 ;DNA 亲和染料 Hoechst 33258 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变化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华蟾素在 0.25~1.0 μM 浓度范围内即表现出显著的细胞生长增殖抑制,而且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Hoechst 33258 染色发现高浓度的华蟾素作用 48 h,L1210 细胞即表现出凋亡形态改变 ;Western Blot 实验表明,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 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华蟾素有诱导 L1210 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刘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医院图像解决方法与实践

    本文结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开发和应用医学影像归档和传输系统 (PACS) 的实践经验,总结了PACS 图像的关键问题和技术,涵盖了图像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安全保障等流程,对今后其他医院在 PACS 图像的信息化接入和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吴恢远;陈晓智;吴志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锁骨手术中应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锁骨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方法:76 例锁骨手术病例随机分为 A 组 (n=38) 和 B 组 (n=38),ASA I~Ⅱ级,A 组均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进行手术,B 组先臂丛阻滞 10 min,之后再行颈丛阻滞,对比两组阻滞效果,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结果:A 组阻滞优良率为 86.8%,B 组优良率为 100.0%,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和 B 组均并发喉返神经阻滞 2 例 (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锁骨手术应用臂丛 - 颈浅丛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能达到满意的神经阻滞效果,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木也赛尔·艾买提;热汗姑丽·台外库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综合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行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及鼻泪管探通等综合疗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132 例 172 眼.结果:鼻泪管探通法较按摩、泪道冲洗法治愈率均高,为 87.79%,探通法治疗可出现部分并发症.结论:短期的按摩、加压冲洗治疗无效者,可由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时行鼻泪管探通法.

    作者:吉洪宝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左室肥厚 (LVH) 的关系,为临床决策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患者 90 例,行超声心动图和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ABPM),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分为 EH 伴 LVH 组 (n=37)、EH不伴 LVH 组 (n=23) 和对照组 (n=30),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动态血压各参数和 LVMI 的相关性.结果:(1) 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LVMI,EH 伴 LVH 组 >EH 不伴 LVH 组 > 对照组 ;(2)LVMI 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结论:左室肥厚与动态血压水平、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

    作者:苗建玲;郭彩云;王淑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