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护理体会

卓么吉

关键词:Y型静脉留置针, 穿刺,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血管,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方法 对570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及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570例患者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结论 只有掌握了有效的穿刺方法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直肠癌ISR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直肠癌ISR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5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66例行直肠癌ISR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其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满意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临床路径的患者与传统护理患者之间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ISR术应用临床路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彭敏;唐英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三峡坝区5440例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三峡坝区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5440名中小学教师前十位阳性检测结果进行排序.然后分别按照不同性别、年龄分组统计,分析阳性结果,并与现用的参考区间进行比较.结果 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血压高占阳性检测结果前三位,慢性咽炎阳性检测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组阳性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结果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是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慢性咽喉疾病是不可忽视的危害健康的另一重要因素.

    作者:王乐群;贾全安;刘仕燕;张桂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休息、抗病毒、营养心肌代谢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片,疗程15~20 d.动态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情况及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96%.在临床症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及心电图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67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术后观察6~18月.结果 67眼复发性胬肉手术后6~18月内,62眼(92.54%)未复发,5眼(7.46%)再次复发.结论 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胬肉,可以有效预防翼状胬肉再次复发,是目前基层医院医疗条件下较为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文华;曹宪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地市级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院经营环境的不断复杂化,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特殊行业,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地市级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力资源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存在,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不乐观.笔者对其存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作者:马卫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加强心理干预提高长期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长期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40例患者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进行临床效果对比.结果 干预前,大多数患者存在紧张、焦虑,个别患者有抑郁倾向,生活质量差或一般;干预后,紧张焦虑症状消失,心理压力消除或明显缓解,抑郁倾向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加强心理干预能够提高长期透析患者的健康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孟淑兰;潘丽娜;柴会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010年我院骨科常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从药库计算机管理软件中查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各品种总量及金额,对用药频率(DDDs)进行分析排序;同时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科抗菌药物DDDs前10位的药物中β-内酰胺类占7种(头孢菌素4种).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左旋卡尼汀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调脂、抗血小板和抗心肌缺血的基础治疗以及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左旋卡尼汀和法舒地尔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2组患者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LVDd、LVFS、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和法舒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董茂盛;石运生;寇文丽;贾关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低剂量及高剂量华法令患者各1例

    华法令是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风心病、房颤、瓣膜置换术后等疾病抗凝治疗有效的药物之一.一般认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到2.0~3.0为理想目标,同其他药物不同,华法令的药物剂量相差很大,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两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波;齐丽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术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施

    目的 探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方法 针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6671例手术患者,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一一落实到手术的全过程.结果 6671例手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无差错事故发生,手术患者满意度达99%.结论 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落实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保证手术的成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赖碧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与心肌糖原沉积的关系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与心肌糖原沉积的关系.方法 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周对照组(n=6)、4周糖尿病组(n=6)、12周对照组(n=6)和12周糖尿病组(n=6),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模型(55 mg/kg).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根据大鼠心肌糖原染色计算糖原容积分数.结果 4周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LVEDD指数和LVESD指数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减少(P<0.05),心肌糖原沉积明显(P<0.01);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LVEDD指数和LVESD指数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减少(P<0.05),心肌糖原沉积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心肌糖原沉积呈明显负相关(r1=-0.803,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与心肌糖原沉积呈显著负相关(r2=-0.565,P<0.01).结论 STZ腹腔注射后12周成功制作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心功能变化和心肌糖原沉积密切相关.

    作者:胡明;朱立光;桂春;雷蕾;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婴幼儿腹泻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的儿科住院患儿68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治疗.结果 对照组34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65%.观察组34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8%.结论 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梅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体腹水直接回输治疗50例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水回输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性、安全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利尿、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5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自体腹水直接静脉回输.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蛋白(T)、白蛋白(A)增高,对肝功能无损害,总有效率达94%.结论 此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对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全身情况能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王晓莉;张建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保肛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体会

    目的 探讨保肛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均较低,两组术后生存率较好,无明显差异.结论 保肛根治术治疗直肠癌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佳冰;刘铁;王力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神经外科2009年1~12月医院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230例,发生医院感染91例,医院感染率7.40%,例次感染率7.9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构成比为52.04%;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6.3%.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为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的防范措施,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培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探讨小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维持时间略长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且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与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应用连续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11,P<0.01).结论 SGB能够显著提高顽固性偏头痛的治愈率.

    作者:李耀平;陈丽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克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扁桃体增殖体切除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扁桃体增殖体切除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全麻下应用电刀切除双侧扁桃体,鼻内镜下动力切割器切除扁桃体增殖体,术中双极电凝止血.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患者AHI、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增殖体切除术疗效肯定,可成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震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术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痿,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腹腔感染1例.经抗感染、换药等治疗后治愈.结论 积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病例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林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