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王卫民;何玉娟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摘要: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改善和硝酸盐类应用量.结果 治疗组不稳定心绞痛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下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提高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 观察及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5月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70例,男112例,女58例,均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异位栓塞等.全组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其中1例死亡;腹水5例;肝肾综合征8例,死亡1例;栓塞性胆囊炎1例;碘油脑栓塞1例.结论 分析并掌握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原因及给予正确处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马海庆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盐酸溴已新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溴已新注射液对小儿肺炎佐治的疗效.方法 将214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感染、退热、止喘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溴已新注射液100 ml(4 mg)/次,每天1~2次,疗程5~7 d.观察用药前后及用药期间咳嗽、咳痰容易程度、肺部啰音的改变,以及用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但治疗组对咳嗽和咳痰容易程度的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肺部啰音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溴已新辅佐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秦先明;张国兰;王彩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医院门诊预约挂号的管理

    门诊挂号是医院就诊的第一个环节,传统的挂号流程已经严重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为了方便患者,改善就诊环境,分流就诊高峰,本院利用网络、电话等方式开展门诊预约挂号系统,使患者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预约挂号,为广大群众的就医提供了方便,从而进一步提升本院的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吴恢远;陈晓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301例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的初步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301例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了解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程、分型分期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年7月~2011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301例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本研究中,男性204例,女性97例,男女比例为2.1:1.各中医证型在性别、年龄、分期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型、肺气虚寒型和脾气虚弱型三型多见于病程≥3个月的患者及2型分型.肺经风热型多见于1型分型.结论 鼻窦炎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且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不同病程时间的各中医证型分布不相同;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型有差异;不同中医证型的分期分布无差异.

    作者:郭华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

    目的 探讨下咽癌保留喉功能手术的可行性、技术操作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本院61例经手术治疗的下咽恶性肿瘤患者,41例作了喉功能保留手术,20例未保留喉功能.术后根据需要给予放射治疗.结果 61例5年生存率为44.3%(27/61).保留喉功能组与不保留喉功能组的5年生存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只有较少数下咽癌患者需要做全喉切除术,下咽癌手术时将喉的正常部分准确地保留下来,经过整复恢复喉全部或部分功能是可行的.

    作者:冯淑仙;张智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内、外固定对不稳定性的骨盆骨折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3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内外固定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内固定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30例患者其骨折均全部愈合,治疗组患者中,优8例,良5例,可1例,差0例,其优良率为92.9%,对照组患者中,优4例,良6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62.5%;治疗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内、外固定对不稳定性的骨盆骨折进行联合治疗.不但能加强患者骨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而且对恢复患者解剖序列其连续性,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以互补的作用好,具有双重固定的效果,因而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曾祥彬;唐接福;满意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微波联合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联合使用微波与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微波和抗宫炎片联合使用与单纯微波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以及排液时间和阴道出血情况,评估微波与抗宫炎片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6,P=0.005).两组患者阴道排液时间以及流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与抗宫炎片联合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排液时间短,出血少.

    作者:李友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双黄连、莪术油、青霉素过敏反应3例

    1 病例介绍1.1 双黄连过敏反应1.1.1 患儿,男6岁.因发热,咳嗽2天来门诊.查体:T 39 ℃,R 31次/min,P 110次/min,热面容,神清,精神反应欠佳.咽部充血,扁桃体I°肿大,其表面无脓性分泌物,心肺及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双黄连20 ml加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约过20 min,患儿做面部皮肤明显红肿,斑块约2分硬币大小,观察约15 min,红斑扩大,遂停止输液.患儿心率、呼吸均正常,神智正常.予地塞米松5 mg肌注,3 h后消失.

    作者:徐雪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极低体重儿滴服喂养临床探讨

    目的 研究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滴服喂养,对照组25例,鼻胃管喂养.观察血糖异常例数、腹胀例数、呕吐例数、累计光疗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3例血糖异常,6例腹胀,3例呕吐,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累计光疗时间(4.7±0.7) d,住院天数为(29.0±2.9) 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滴服喂养能满足低体重儿的营养需要,减少并发症,提高极低体重儿存活率,有效地提高极低体重儿的生活质量,缩短病程,降低治疗成本,而且操作简单易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及实用价值.

    作者:陈玉婷;梁丽珍;吴俊英;邓春友;翟秀兴;王依;吴伟钊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骶管加压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骶管加压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诊断明确,无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75例,骶管普通注射;治疗组(B组)75例,骶管快速加压注射.每周1次,3~4次为1疗程.结果 停止治疗后6个月随访,A组与B组治疗结果比较,A组的治疗次数较B组的多,但是B组的优良率(86.7%)高于A组(66.7%).结论 骶管加压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好,可作为保守治疗的首选疗法.

    作者:王宏伟;王勇;焦富荣;肖忠军;戴卫兵;翟文元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7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凝刀与传统手术刀对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处置效果.方法 应用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7例;应用传统手术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7例;包括保留生育功能、卵巢功能及根治性手术3种.结论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康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应用电凝刀可一次性完成分离、止血、切割,使手术简单易行,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孙仪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消毒供应室人员洗手效果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洗手效果,进一步完善及制定手卫生管理措施.方法 将8名消毒供应室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蓝月亮洗手液和佳华抗菌洗手液洗手,抽取每人55次洗手后细菌监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蓝月亮洗手液细菌清除率为69.02%,佳华抗菌洗手液细菌消除率为92.4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佳华抗菌洗手液洗手组工作人员洗手合格率明显高于蓝月亮洗手液洗手组(P<0.05).结论 佳华抗菌洗手液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并有润肤作用,适合于消毒供应室人员洗手,因而能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作者:翟其满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静脉复合麻醉配合环甲膜穿刺术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配合环甲膜穿刺术保留自主呼吸以及气管插管全麻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将60例5~12岁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配合环甲膜穿刺下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B组采用力月西、芬太尼、丙泊酚、顺苯诱导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术中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分别记录入室、诱导前、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手术后10、20、30 min时的BP、HR、SpO2,观察记录术后早期有无躁动,咽喉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睁眼时间.术后24 h随访有无术中知晓,记录恶心、呕吐及其治疗.结果 A组30例患儿各时间段的BP、HR指标均稍高于B组,但拔管时间短于B组,术后苏醒较B组快,术后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B组术中各项指标较平稳,2例出现苏醒延迟,2例拔管后出现舌后坠,术后1例有呕吐反应.结论 保留自主呼吸的插管全麻对麻醉机性能要求低,术后并发症少;只要术前准备充分,认真做好术中管理,对基层医院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江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在先心病继发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患儿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水平,及其与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PAH)的关系.方法 将7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SPAP)水平分为四组:非PAH组和PAH组,PAH组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PAH组;其中,24例接受手术治疗.21例同龄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1、MMP-2和TIMP-1含量.结果 PAH组 MMP1、MMP-2、TIMP-1与对照组、非PAH组相比均显著增高;在轻度PAH、中度PAH、重度PAH组MMP-1、MMP-2、TIMP-1 无显著性差异.24例手术治疗患者的MMP-l、MMP-2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心病患儿血清中均存在MMP-1、MMP-2水平增高,其参与了肺血管重构的全过程;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肺血管重构因子MMP-1、MMP-2和TIMP-1水平,其机制是手术阻断了先心病异常的血流动力学这一肺血管重构的始动因子.

    作者:王正飞;王红宇;杨再珍;王平凡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在中医院心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的体会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1世纪的护理核心理念是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在以人为本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加强人文关怀整体护理服务,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和提供以患者要求为主体的高品质护理服务.传统医学主张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倡导天人合一、形神一体,辨别个体主要运用天然药物防治,简便价廉,值得将这些理念渗透进优质护理服务.现就笔者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100例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100例胎膜早破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胎膜早破和难产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共分娩1325例,随机抽取100例胎膜早破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无胎膜早破者100例作对照.结果 胎膜早破者难产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发生胎膜早破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正确评估头盆关系,估计分娩方式的难易程度,注意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及时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戴飞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成功抢救重度心律平中毒患者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1岁,因自服心律平100片2 h于2009年5月31日,16:00时入急诊室.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心率58次/min,血压87/58 mm Hg.处理:立即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静滴生脉、多巴胺升压,异丙肾提心率,并应用西咪替丁等胃黏膜保护剂及快速补液.同时大量清水洗胃到洗胃水清彻,共洗胃10000 ml.16:30时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停止,心电监护示室颤,即刻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静推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等,并应用心肺复苏仪辅助抢救.

    作者:李志芳;聂清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缓解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药疗法在COPD缓解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55例确诊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方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丹参与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维吾尔族肺心病16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与前列腺素E1治疗维吾尔族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CPH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和前列腺素E1(PG-E1).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和PG-E1可明显提高CPHD的疗效

    作者:阿布力克木·哈斯木;努尔比叶;吴玉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护理绩效考核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的效果.方法 通过制定心内科护理绩效的考核标准,把量化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并对心内科的护理质量及时反馈.结果 对2009年度未实行护理绩效考核与2010年度实行绩效考核后的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与护理工作的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在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不但能够有效调动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更能提高心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与心内科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转变了心内科护理服务的理念,提升了心内科护理人员整体的素质.

    作者:周利华;罗敏;曾建平;黄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