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红;余绍军;李兰芳;肖卫兵
目的 研究香归解郁丸的制备及治疗抑郁胁肋胀痛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药材按比例制备为香归解郁丸,每次6~9 g,2~3次/d,治疗4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抑郁指数比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 本品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许石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60例尿毒症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观察及血液透析治疗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60例分A、B两组,A组(36例)直接行急诊血液透析治疗,B组(24例)行药物结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33%,B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3,P<0.05).结论 对尿毒症合并严重急性左心衰的患者,直接行血液透析是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涂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96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3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斑块情况.结果 脑梗死组96例,斑块检出率为78.1%(75/96).对照组为18.6%(8/43),脑梗死组软斑块检出率为67.3%,对照组软斑块检出率46.1%,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晋红勤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对50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10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50例胰腺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诊疗.结果 本组病例就诊后24 h内即明确诊断者45例(90%),就诊后2~4 d内明确诊断者5例(10%).50例胰腺损伤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显效31例(62%),有效18例(36%),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术后出现腹腔脓肿1例,并发胰瘘2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伤口感染1例,肺感染2例,1例Ⅴ级胰腺损伤病例,合并肺感染及腹腔脓肿,于术后26 d死亡.结论 应把握好各级胰腺损伤的处理原则,在彻底止血、清创的前提下,充分引流,一般多条腹腔负压引流,根据损伤分级施行相应术式,并加强抗感染、营养等综合治疗.
作者:朱先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及治疗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例子宫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正常妊娠组与瘢痕妊娠组比较肌层厚度和RI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为混合性包块,11例为孕囊型包块,各表现了不同的声像特点.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及时地对子宫瘢痕妊娠做出早期、精确诊断,能清晰显示病灶大小、位置,病灶处子宫肌层的厚度、回声及血供情况等,对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焦学昌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对子宫肌瘤合并妊娠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对本院妊娠期子宫肌瘤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易流产、早产发生率高(P<0.01).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与处理,对妊娠结局效果佳.
作者:刘倩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为了探讨培菲康在治疗顽固性腹泻方面临床疗效与经济学价值.方法 将本院于2009年6月~2010年12月内科门诊就诊的长期腹泻的患者.将病例随机地分为培菲康治疗组60例、蒙脱石散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培菲康(为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早、晚各一次;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口服每天3次,每次2袋;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结果 培菲康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培菲康比对照组蒙脱石散节省费用38.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培菲康治疗顽固性腹泻简单易行,依从性好,价格合理,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厚刚;姜杰;王长菊 刊期: 2011年第25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64岁,农民,2011年1月无明显诱因自感进食后不适,反酸,有时干咳,未介意.4月中旬出现口干、咽痛,自以为咽炎,自服喉痛消炎丸治疗,效果不佳,于4月26日就诊于当地医院,动态喉镜检查发现声带充血,之后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前壁距门齿32 cm处有一1 cm大小息肉样隆起,表面略呈分叶状,食管腔无狭窄,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病理结果提示,高至中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拟行食道癌手术.行术前DR片检查时发现左侧近肺门处有一块状影.进一步行肺CT检查示左肺上叶结节样软组织影,边界欠清,大小约2.5 cm×2.8 cm,呈分叶状,边缘毛糙,可见血管集束征及棘状突起,邻近支气管走行至病灶旁截断,远端肺野内见斑片状模糊增浓影,右肺中叶、下叶另见钙化影,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作者:朱如敏;朱如杰;杨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通过十二指肠镜活检病理确诊.1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访生存1年者4例,2年者6例,2.5年者2例,2例至今存活.6例行局部切除术患者,随访生存13个月2例,30个月者2例,2例至今存活.结论 选择性联合检查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十二指肠镜应列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检查的首选.确诊后根据病情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是提高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喻敬东;王振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近年来,伴随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对采血相关的负性事件,如献血不良反应、职业暴露、迟发型损伤等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增加.文章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围采血过程中常见的负性事件及采血前、采血中、采血后的防范对策和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的产妇2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由专职护士对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渗透,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试验组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6%,纯母乳喂养率86%,对照组产妇乳汁充足61.8%,术后的纯母乳喂养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剖宫产纯母乳喂养.
作者:李盛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医院感染不仅使患者、家庭、社会的经济成本增加,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与安危,同时影响医疗质量,甚至影响到医院的声誉.随着医院正规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感染控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医院整体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
作者:梁静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多生牙在颌骨中埋伏的部位、定位诊断和应用牙钻微创拔除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拍摄X线牙片、全景片及口腔专用CT片,结合临床检查,利用射线照相中的几何学原理确定多生牙的位置,通过正确的诊断,确定手术入路,应用牙钻微创的手术方法给予拔除.结果 微创拔除的204例患者共278颗上颌埋伏多生牙,定位准确,手术入路正确,手术时间短,术中患者痛苦减轻,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较轻.结论 埋伏多生牙通过不同类型X线片及临床检查相结合,均可做出正确的诊断.应用牙钻微创拔除埋伏多生牙,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反应较轻微,患者乐意接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一项拔牙技术.
作者:马汝逸;马喜玺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内科应用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6例内科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患者在治疗时能积极配合,可在临床护理中开展.
作者:陆建英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本院对63例妇科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中老年妇女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35例(55.6%),良性疾病20例(31.7%),恶性疾病8例(12.7%).结论 中老年妇女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位病因为非器质性疾病,其次是良性疾病,恶性疾病为第3位.发病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就越大.对绝经后子宫出血应引起重视,应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阴道超声、诊断性刮宫、宫腔镜等)以明确诊断.
作者:石增荣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手段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临床用血量日益增多,安全输血已经成为输血领域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是临床输血的具体执行者,输血护理质量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做好输血护理工作,才能提高输血的疗效,减少输血风险,保证安全输血.
作者:段秉政;王淑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经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虹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无效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1984年1月~2009年12月间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及再次手术探查情况.结果 术后1周内疼痛未得到任何缓解.3月后,5例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2例再次微血管减压者治愈;1例三叉神经松解术无效;15例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者,都有面部麻木,治愈7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术后效果良好,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病程长、症状不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首次减压无效可在3个月后再次手术干预.
作者:王召平;杨梅;种衍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六味地黄丸.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2)3个月后,治疗组的UAER、α1-MG、β2-M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的排出,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雪霞;赵瑞敏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索神经内科压疮高风险患者的佳护理方法.方法 在Braden评估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本院情况设计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客观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持续评估,改进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68例高危患者经采取客观评估,有效实施全程护理后,压疮发生率由实施前2.8%下降至0.6%,预防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连续及时地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预测能力,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有效地落实了预防措施,难免压疮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显著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杨索娜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