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方法探讨

范顺阳;张德银

关键词:医患沟通, 外科教学, 素质教育
摘要:本文根据临床教学的经验和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寻找医患沟通的障碍,探讨临床教学中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方法,发现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鼓励医学生多参加临床实践,进行换位思考,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倾听患者述说,掌握相应的语言技巧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有较好的帮助.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42例和35例健康体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指标变化.并比较应用CIK细胞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表达.结果 治疗前后CD4、CD19、CD3/CD16+CD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消化系肿瘤,能够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新途径.

    作者:韩笑元;赵和泰;杜平;张效北;李江涛;李伟;杨淑青;李丁;何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小儿鼾症15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对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50例小儿鼾症患者在全麻下行低温等离子下消融术.结果 鼾声消除,并发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呼吸睡眠监测各项指数趋于正常.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小儿鼾症临床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世能;李玉杰;连军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坦度螺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坦度螺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坦度螺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躯体症状、情绪状态的改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其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者躯体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SDS评分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坦度螺酮对于缓解其躯体与情绪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洪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68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针对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细致、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68例患者中,除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再脱,经二次手术治愈外,其余66例均无并发症发生,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及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贯穿始终的健康宣教及详细的出院指导,能积极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谭远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调强放射治疗在头颈部癌中的应用

    近年来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放射治疗在头颈部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IMRT将射线剂量作用于靶向组织,而对正常组织的剂量显著减少.IMRT在头颈部癌中对腮腺唾液腺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目前IMRT已经应用于在不同部位的头颈部癌中.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影像学指导下的靶区优化是下一步IMRT发展的方向.

    作者:李博斐;黄珊瑜;沈露俊;洪少东;蒋竹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57例川崎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通过对57例川崎病患儿注重早期症状的观察,协助尽早诊断;加强卧床休息,加强发热、口腔黏膜、皮肤黏膜、饮食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患儿均痊愈出院.笔者认为,细致的病情观察和积极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24例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4例前置胎盘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前置胎盘患者中,完全性前置胎盘有6例,占25%;部分前置胎盘11例,占45.8%;边缘性前置胎盘7例,占29.2%.发生出血性休克者2例,占8.3%.剖宫产11例,占45.8%;阴道分娩13例,占54.2%.胎儿因早产及窒息死亡1例,其余23例均成活,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对前置胎盘孕的产妇,要尽早做好终止妊娠的准备,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时机与分娩方式,预防产褥感染,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吴顺仙;陈建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121例新生儿气管冲洗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气管冲洗治疗在新生儿复苏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7月本院121例气管冲洗治疗的病例资料.结果 气管冲洗治疗可减轻新生儿窒息并发症,防止胎粪吸入综合征,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结论 羊水Ⅲ度胎粪污染,出生活力差的新生儿实施气管冲洗治疗能有效减轻窒息并发症,降低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生率,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蔡文英;陈浪环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颅脑血管病变的SCTA与DSA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接受CTA与SCTA检查的患者108例,其中98例患者同时进行DSA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经SCTA检查发现有101例存在脑血管异常,其中动脉瘤39例,脑动脉狭窄48例,CCF 10例,脑动静脉畸形4例,7例脑血管正常;98例行DSA检查,有4例与SCTA结果不符,其余与SCTA均相吻合,其中3例SCTA检查出脑动脉畸形,而DSA未发现,1例DSA检出了动脉瘤,而SCTA未检出,SCTA检查发现88例患者脑血管壁有钙化影,血栓附着与血管壁上.结论 DSA与SCTA是确诊颅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两者两结合可互相弥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减低误诊和漏诊率,SCTA可作为确诊脑血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利于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张丽君;王金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借鉴同仁堂与陈李济经营特色,对现代中医药企业构建经营优势的探讨

    目的 本文通过对同仁堂和陈李济两家企业品牌战略等方面进行对比,为现代中医药企业构建经营优势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结果 同仁堂和陈李济在企业品牌宣传、产品研发等七个方面具有共通点.结论 老字号的经营策略共通点值得现代中医药企业在经营优势构建中借鉴.

    作者:陈漫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根据每1例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依照表格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高(P<0.05),患者满意率高(P<0.05),平均住院日短(P<0.01),住院费用低(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增强了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2月~2010年2月本科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患儿给予阿奇霉素间隙性治疗,观察组(n=50)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以7 d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检查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获得3个月随访,其中对照组复发8例(16.0%),观察组复发1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气管感染的疗效满意,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短期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阿吉古丽·艾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鱼精蛋白延迟性毒性反应1例

    鱼精蛋白是心脏手术必用的肝素中和剂,使肝素化后的血液恢复正常凝血状态.但鱼精蛋白是一种异体蛋白,部分患者可发生毒性或过敏反应.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冠状动脉手术中鱼精蛋白延迟性毒性反应1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峰;崔峰鹤;于松扬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柳州地区6736例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柳州市学龄前儿童体内锌、铁、钙、铜、镁的含量,为儿童保健与疾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儿童保健门诊做健康体检的6736例学龄前儿童用末梢全血对锌、铁、钙、铜、镁五种元素进行检测.结果 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失衡在各年龄组均可见,特别是锌、铁的缺乏在1岁以下年龄段中尤为明显,缺锌在18.2%,缺铁在29.7%,缺钙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各年龄组均8%.不同年龄组微量元素的失衡有差异,但不同性别微量元素失衡无差异.结论 在儿童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极易发生微量元素失衡,特别是铁、锌的缺乏,提示医疗保健工作者要重视微量元素检测的重要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张海琼;蒋渝采;韦小妮;高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全麻加神经阻滞在小年龄组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小年龄(1~3岁)腭裂全麻基础上加神经阻滞麻醉有无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1~3岁腭裂修复术患儿,分成三组.A组,全麻加神经阻滞组;B组、C组全麻不加神经阻滞组,B组诱导或维持用芬太尼,C组不用芬太尼.观察术中用芬太尼量、异氟醚浓度、拔管时间及三组麻醉前、插管后、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后、拔管后收缩压、心率及在苏醒室的情况,并作比较.结果 三组患儿一般情况、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时间长,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用异氟醚浓度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拔管后,C组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拔管后SBP和HR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年龄组腭裂修复术在全麻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能维持循环系统中的稳定,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清醒早,术后有镇痛效果.

    作者:孙黎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21例ITP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合并ITP的发病率为0.17%.21例患者中5例有出血倾向,均无脾脏增大.实验室检查21例患者中85.7%血小板计数>50×109/L,13例患者行骨髓穿刺检查均显示巨核细胞增生活跃,但成熟障碍,8例患者行PAIgG检查7例阳性.21例患者中9例经阴道分娩,12例行剖宫产术,有1例发生产后出血.新生儿均成活,未发生颅内出血.结论 ITP确诊主要靠实验室检查,同时需排除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HELLP综合征和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对血小板>50×109/L,无症状的孕妇不需要治疗,可考虑阴道试产;当血小板<50×109/L时,可考虑给予相应治疗并在血源充备的情况下行剖宫产术.不主张使用干预性措施预防新生儿PIT.

    作者:司翠芬;王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收治的2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和溶栓治疗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通过对比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是多样的,但动态观察心电图的改变对它的诊断却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李晋齐;邵华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PBL与L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课中的综合应用

    临床见习课是妇产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把学生初步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临床医疗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师,在妇产科临床见习课中可综合运用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开展教学.本文就PBL、LBL教学法的优劣势以及在妇产科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时护理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期的观察及护理.正确使用胰岛素,进行糖尿病孕妇产程中的血糖控制与管理,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母婴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 对妊娠期糖尿病33例顺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由于注意产时监护,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适时结束分娩,产妇均未发生产后大出血及产褥感染,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 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重视糖尿病孕妇产前产时中的血糖控制与管理,做好分娩期的观察及护理,能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母婴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何红月;李燕玲;麦肖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7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整体护理后对患者病情的影响.结果 78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治愈、好转64例(82.05%),自动出院5例(6.41%),死亡9例(11.54%).结论 在目前对肝硬化特别是晚期肝硬化尚无有效内科治疗的情况下,通过恰当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心理、生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莫成会;孙冬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