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9例非龋性裂牙临床分析

王加昌;秦万辉;蔡泽斌

关键词:非龋性裂牙, 保存治疗, 全冠修复
摘要:目的 探讨非龋性裂牙保存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87个裂牙根据牙髓症状、牙体裂隙大小及牙周情况分别采用直接全冠牙髓保护修复、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拔除后行义齿修复.结果 187个裂牙中有19个行直接冠修复,131个行根管治疗后冠修复,37个被拔除行义齿修复,150个患牙得到保存,保存率达80.21%,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非龋性裂牙早确诊,及时结扎固定、全冠修复,是能取得满意疗效的,尤其是早期直接冠修复,既保存了患牙,又保护了牙髓活力,对于恢复患牙的生理功能更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甲型肝炎抗体水平检测分析

    目的 对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型肝炎抗体动态监测,了解不同地区甲肝的流行状况及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 用ELISA方法对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肝肝炎抗体(抗-HAV)测定.结果 共采集样本680份,测得抗-HAV阳性者369份,阳性率为54.26%;郊区与市区阳性率有显著差异(χ2=17.93,P<0.05),男、女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50,P>0.05).结论 大连市2~15岁以下儿童甲肝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甲肝疫苗的免疫覆盖率.

    作者:乌丰莲;方颖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益气血渴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渴饮-水肿综合征6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渴饮-水肿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63例,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血渴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及肾功能、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41%)高于对照组(2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医益气化瘀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口渴,从而打断口渴-饮水-水潴留的循环,减少血透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延长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61例中重度妊高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36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进行了产前和产时的护理观察.结果 36例患者发生先兆子痫12例,产后子痫1例.无肾衰和脑血管意外发生,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田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皮肤淀粉样变2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皮肤疾病,系由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皮肤组织所致,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和免疫有关[1].光镜、电镜组织化学及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均证实淀粉样物质来源于表皮,有变性的表皮细胞逸入真皮内,并转化为淀粉蛋白,沉积在真皮乳头层所致,目前临床上无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笔者所在科采用皮肤磨削术治疗PCA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皮肤磨削手术的护理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徐萍;朱小燕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54例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真菌感染的现状,预防和减少继发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54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真菌感染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占74.07%,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所有患者发生真菌感染前均使用过抗菌药物,多数患者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部分患者曾采用侵入性治疗.两性霉素B(AMB)和5-氟胞嘧啶(5-FC)具有较强抗真菌活性.结论 高龄、严重基础疾病、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侵入性治疗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真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包聪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 将52例入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入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80.7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38%,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TACE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宝金;江开文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小脑出血36例报道

    目的 向基层医院推荐一种小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方法 根据头颅CT片定位,划线,局部常规消毒,局麻,切开皮肤0.6 cm达颅骨,用颅锥颅骨钻孔一个,用硬膜扩张器对准脑干方向,扩开硬膜及小脑皮质建立预通道后,用脑室引流管按原方向穿刺至血肿中心,见有黑色血液流出,注入生理盐水2 ml+尿激酶3万U后闭管,固定引流管,2 h后开放引流管.小脑血肿大部排出后拔管.结果 血肿完全清除治愈32例(88.8%),死亡3例(8.3%),放弃治疗1例.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手术材料便宜,手术简便,创伤小,密闭引流,固定好,不易感染,患者痛苦少,效果好,康复快,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许有志;甘朝敏;祝正斌;张红强;寸守逵;蔡德强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肠道病毒71型IgM EIA检测方法评价

    目的 评估EIA试剂检测肠道病毒71型的准确性.方法 对2008年手足口病阳性标本,用EV71-IgM试剂与PCR检测、中和试验等比较不同地区EV71阳性标本的检出符合情况.结果 EV71-IgM试剂对EV71感染的急性期标本有较好的检出性,对不同地区的阳性标本检出良好,与高效价的中和阳性标本及病毒分离PCR阳性有较好对应性,检出时间早,灵敏度高,特异性为98.6%.结论 采用传统的酶联免疫法检测EV71,操作简单快速,对发病1~2 d的患者即可检出,适合作为临床EV71感染诊断的辅助手段.

    作者:沈传伟;易婷曲;张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刍议现代救护观下的院前急救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交往日益频繁,生活节奏显著加快,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突发危重急症和各种意外伤害也随之增加.面对现代社会的危重急症与灾害事故的挑战,传统的救护概念及由此概念派生出的急救服务运作方式,已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完成使命.

    作者:张群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简称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符合中华医学会新生儿组1996年杭州会议上制定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点神经节苷脂,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止抽、意识恢复、青紫缓解、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致残率明显降低.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杨淑文;潘笑逸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探讨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96例行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患者痛苦小,术中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有一过性改变,但经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很快恢复至正常范围,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术中熟练配合,做好观察与护理,术后做好安全指导,对顺利完成手术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玉英;陆翠群;邱伟群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消石康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达到有效控制药品质量的目的.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和金钱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大黄素的特征峰在薄层板上显现的色斑与对照药材相比完全一致.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赵炳海;薛群星;孙大朋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法莫替丁的药理与临床

    法莫替丁是H2受体拮抗剂,是第三代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是一种眯噻唑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不同于含咪唑环的西咪替丁和含呋喃环的雷尼替丁,故法莫替丁具有如下优点,如剂量小、疗效高、副作用小[1].共同作用机制是阻断组胺与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拈抗药具有相当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能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及由食物、五肽胃泌索、组织胺、胰岛素、咖啡因刺激的胃酸分泌,但后者作用不完全,因此认为其治疗溃疡效应以前者的作用为重要.

    作者:许云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气管内全麻拔管后喉痉挛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64岁,体重58 kg,在气管内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麻醉前血压150/80 mm Hg、脉搏100次/min;麻醉诱导:咪唑安定3 mg、芬太尼0.2 mg、万可松6 mg、异丙酚50 mg行气管内插管,异氟醚、万可松维持麻醉,手术平稳结束.阿托品0.5 mg+新斯的明1.0 mg拮抗.血压120/70 mm Hg,呼之能睁眼、合作,潮气量400 ml左右,常规拔管,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急促、伴有较粗糙的喉鸣音和吸气困难,血压140/80 mm Hg、脉搏110次/min,托起下颌面罩加压给氧,SpO2 100%,数分钟后急促呼吸及喉鸣音基本缓解,呼吸较浅表,次数减慢,数分钟后,又出现发作性的呼吸急促及喉鸣音,在托起下颌及面罩加压吸氧的同时,因诊断及原因不明确,先后给予地塞米松10 mg、氨茶碱250 mg,症状不见好转,因症状表现为喉痉挛,立即用喉镜检查咽及喉部,无异物,仅见声门呈关闭状态,给阿托品0.5 mg、5%葡萄糖酸钙10 ml,前述症状仍不见好转,继之静注杜冷丁10 mg两次、氟哌啶1 mg,患者仍诉呼吸困难,患者呈腹式呼吸伴有气管牵曳,经用新斯的明0.5 mg,数分钟后气管牵曳症状基本消失,将患者置于半坐位,打胸部压迫绷带,而后送患者回病室.回病室后未在出现喉痉挛症状.

    作者:王宇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三步疗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步疗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手法、电针、熏蒸综合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结果 通过对28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3~6个月疗效观察表明总有效率100%.结论 三步疗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具有疗效明显、安全、快捷、经济、疗程短、适用基层展开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勤洋;栗思刚;张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65例痰细胞学检查结果,从留痰、取材、镜检等方面结合临床,探讨如何提高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结果 抓住痰液病检的各个环节,结合临床,可显著提高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结论 痰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令人满意,对肺癌诊断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作者:李剑颖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刷牙指导对替牙期儿童刷牙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替牙期儿童刷牙指导后的口腔清洁效果,探讨该年龄段儿童的口腔清洁能力和不足之处,为临床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提供指导.方法 将100名替牙期儿童随机分为刷牙指导组和未指导组,利用菌斑染色剂,对刷牙前后的菌斑指数进行计数,比较两组的刷牙效果.结果 接受刷牙指导的儿童菌斑清除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正确的刷牙指导有助于替牙期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作者:胡爱云;李少兰;刘学恒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狗咬伤引起坏疽性丹毒合并真菌感染1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6岁,3周前因狗咬伤后左侧大腿内侧、小腿外侧出现数个钱币状红斑,有灼热感,迅速向周围蔓延,压之退色,随即出现水疱.两天后水疱融合成片,疼痛加剧并有发热,皮损逐渐变黑.在当地医院就诊,曾外敷鱼石子,口服氨苄西林胶囊(安必仙)无效.疼痛加剧,并出现瘙痒,转笔者所在科就诊.

    作者:汪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机械通气抢救急性乙醇中毒并呼吸衰竭16例体会

    目的 介绍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乙醇中毒并呼吸衰竭的体会.方法 对16例急性乙醇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等治疗.结果 抢救成功16例.结论 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支持呼吸,救治急性重度乙醇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春燕;段宇珠;王怡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心脏病患者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和探讨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各种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ELISA法分别测定cTnT和cTnI浓度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cTnI阴性的例数多于cTnT,而多出的2例阴性结果cTnT的值在0.1~0.2之间的2例,其他患者的结果相似.结论 在诊断值为0.10 ng/ml(cTnT和cTnI)基础上诊断分析的一致性是100%.当参考上限的值较低时,cTnT的敏感度不如cTnI,但是其特异性高于cTnI.

    作者:王卓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