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ivin蛋白和TNF-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任福成;吴立平

关键词:凋亡抑制蛋白, livin蛋白, TNF-α,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肺组织的livin蛋白和TNF-α的表达水平,了解两种蛋白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0例NSCLC患者的病变肺组织(肺癌组)以及12例正常或肺良性疾病患者肺组织(对照组)的livin蛋白和TNF-α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肺癌组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的livin蛋白和TNF-α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NSCLC组中,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组织相比,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组织中livin蛋白较高(73% vs 17%,P<0.01),而TNF-α的阳性表达率较无转移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 vs 56%,P>0.05).肺癌组中不同分化程度肺组织的livin蛋白和TNF-α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vin蛋白与TNF-α的表达无相关关系.结论 livin蛋白与TNF-α可作为诊断NSCLC的特异性指标,从而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根治术37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37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加强心理护理,积极治疗并发症,做好引流及饮食护理,做好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所选患者预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萍;郭健丽;闫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

    国内妇女乳腺癌发病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较低,但近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却呈逐年上升趋势[1].乳腺癌手术通常会影响患者的第二性征,加上放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影响了患者的自我形象,增加了自卑心.据调查治疗期间乳腺癌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可表现为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等,而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疾病发展和转归,并且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使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实施心理干预对乳腺病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显重要.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笔者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月云;李新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带状疱疹的药物治疗观察

    目的 分析两种方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选择带状疱疹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病毒唑0.6g,静滴,每天1次,连续7次为一疗程;维生素B1 10mg,维生素B6 10mg,每天3次口服,维生素B12 500μg肌注,每天1次,连续10d;芬必得1粒,每天2次内服.对照组给予病毒灵0.2g,每天3次口服,维生素B1 20mg,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不用其他治疗药物.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止痛、结痂及痊愈时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中有2例遗留神经痛.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疮疹可以缩短病程,疗效好,无后遗神经痛,安全方便.

    作者:乔根弟;申汉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9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家庭护理干预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年发病率高达217/10万,死亡率140/10万,因脑卒中而生活不能自理的达43.2%,致残率为70%~80%[1].我国现处于社会老龄化和医疗资源贫乏阶段,多数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需要在家庭中度过,因患者和家属缺乏相关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错失了佳的康复时机.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差别很大.如何使这部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大可能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所在医院结合本地区特点,针对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本县凤城社区的49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有组织的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畅海芳;冯蕊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无锡农村卫生人才现状与对策

    目的 探讨无锡市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及解决方法.方法 对无锡市452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 现有的农村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管理人才素质不高、卫生人员短缺、公共卫生人才缺乏是导致农民群众看病难的主要原因.结论 为适应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必须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卫生中心的服务能力,加强市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卫生中心的紧密联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与保健需求.

    作者:朱燕虹;许正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6例,其中单纯无症状心肌缺血68例.结论 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或类似症状,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的改变,但无心绞痛或类似症状.

    作者:闫美云;闫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药物流产口服米索前列醇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26岁,停经42d要求终止妊娠.末次月经2007年5月8日.既往体健,无过敏史.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外阴、阴道正常,宫颈Ⅰ度糜烂,子宫孕40d大小,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检验: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示宫内早孕5+6周.诊断为宫内早孕.于2007年6月28日10时空腹顿服米非司酮150mg(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口服后无明显不适.6月29日10时15分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英国SearLe大药厂生产)后10min开始手足发麻,胸闷心慌,立即静卧,给氧,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非那根25mg后好转.

    作者:汪晓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SA、EA、CSEA三种麻醉法剖宫产中应用麻黄素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硬膜外麻醉(Extradural Anesthesia,EA)、腰麻(Spinal Anesthesia,SA)、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ombinated Extradural Anesthesia and Spinal Anesthesia,CSEA)三种麻醉方法应用麻黄素升压的频率与可能的影响因素,探讨低剂量麻黄素即可升高血压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剖宫产麻醉病例,随机分组,三组患者情况基本相同,使用麻黄素时血压下降幅度基本相同,使用麻黄素的频率SA、EA均略高于CSEA,择期手术使用麻黄素的频率高于急症病例.结论 使用麻黄素的频率:(1)与麻醉方法有关,EA>SA>CSEA;(2)与手术时机有关,择期手术>急症手术;(3)与麻醉药注入前输液量有关;(4)与麻醉者的技术水平和术前血压水平有关.

    作者:王宝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13例临床分析及抢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方法 对13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及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治愈9例,死亡4例,治愈率69.2%.结论 早期诊断是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关键,应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本病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修补,清除胸腔污染物和脓性渗出液.手术越早越好,手术方式和时机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选择.

    作者:刘芝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Livin蛋白和TNF-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肺组织的livin蛋白和TNF-α的表达水平,了解两种蛋白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0例NSCLC患者的病变肺组织(肺癌组)以及12例正常或肺良性疾病患者肺组织(对照组)的livin蛋白和TNF-α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肺癌组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的livin蛋白和TNF-α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NSCLC组中,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组织相比,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组织中livin蛋白较高(73% vs 17%,P<0.01),而TNF-α的阳性表达率较无转移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 vs 56%,P>0.05).肺癌组中不同分化程度肺组织的livin蛋白和TNF-α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vin蛋白与TNF-α的表达无相关关系.结论 livin蛋白与TNF-α可作为诊断NSCLC的特异性指标,从而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任福成;吴立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手术室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实施的临床疗效.方法 术前通过查阅病历、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订出护理计划;术中根据术前制订的计划对患者实施护理;术后随访患者,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宣教术后注意事项等.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未实施整体护理前的86.5%提高至97.7%,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为了更好地开展手术室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庄淑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对不合格样品应从多方把关

    药品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并且涉及药品监督行政处罚.因此,药品检验必须做到方法科学,数据准确,结论公正.按照上述要求,笔者认为,药品检验机构应从多方入手,对不合格样品严格把关.

    作者:孙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的PC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第1天、第15天应用紫杉醇135mg/(m2*d)静脉滴注,第1~4天顺铂(诺欣)20mg/(m2*d)静脉滴注,28d为1周期,连用两个周期评价疗效.本组34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结果 全组34例均可评价疗效,CR 3例(8.8%),PR 15例(44.1%),总有效率(CR+PR)为52.9%(18/34).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计数下降占100.0%,其中Ⅱ度为4例(11.8%),Ⅲ度17例(50.0%),Ⅳ度13例(38.2%),Ⅲ~Ⅳ度占88.2%;血小板下降Ⅱ度12例(35.3%),Ⅲ~Ⅳ度1例(2.9%);血红蛋白下降Ⅲ度3例(8.8%).恶心呕吐15例(44.1%),Ⅲ度未出现.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高,骨髓毒副反应较明显,消化道反应较轻.

    作者:王继营;李峻;田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温肾逐瘀法治疗前列腺增生10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温肾逐瘀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运用温肾逐瘀法治疗,密切观察其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35例,好转6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结论 温肾逐瘀法能增强膀胱气化功能,散寒逐瘀,软坚散结,促进前列腺组织的新陈代谢,消除腺体肿胀,对前列腺增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万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竭药理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使用的血竭又称为龙血竭,为百合科植物剑叶龙血树含树脂木材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等功效.内服主治淤血、肿痛、经闭、痛经;外用主治外伤出血、溃疡不愈、痔漏肿痛,为有名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血竭是世界多民族使用的民间药物,各地产血竭的基源不同,产品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均有显著的差别[1].研究结果证明,国产龙血竭与原产于阿拉伯和北非的血竭(即先引入我国的来自西域的血竭),不仅来自同科同属植物,而且在化学组成上也有显著的相似性[2].血竭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不同提取工艺获得的血竭纯度及化合物种类不同,功效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国产血竭为主,就其药理研究概况作一归纳,涉及不同来源的则加以说明.

    作者:辛玉虎;郭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羊水粪染的诊断与处理

    正常情况下,羊水透明无色,并可见胎脂,当胎粪排入羊水并使其变得混浊时称为羊水粪染或羊水胎粪污染.羊水内胎粪量和排出时间的长短与胎儿预后有密切关系,胎粪排出量越多,时间越长,羊水颜色则由浅淡变深,大量胎粪可使羊水变得黏稠,所以根据羊水粪染的不同程度:临床上将其分为Ⅲ度:Ⅰ度羊水呈黄绿色,质薄;Ⅱ度羊水呈淡绿色,质较厚;Ⅲ度羊水呈黄绿色或褐绿色,质厚,呈糊状.

    作者:齐桂荣;郑永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浓度碘伏术中灌洗在结肠癌肠梗阻患者中应用

    目的 探讨低浓度碘伏术中灌洗在结肠癌肠梗阻患者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行一期手术治疗的结肠癌肠梗阻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灌洗液为低浓度碘伏(0.03%碘伏),对照组(B组)灌洗液为0.9%生理盐水.术中均采用经阑尾插管,经肿瘤近端结肠插螺纹管封闭式引流方法进行全结肠灌洗,肠道清洁干净后行肿瘤一期切除吻合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达到了清洁肠道、减少术中污染、改善肠壁血运的效果,一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癌肠梗阻患者应用低浓度碘伏进行术中灌洗清洁全结肠有效,使肿瘤切除后能够一期吻合、一期愈合成功.

    作者:章育盛;郑吉仁;林旭群;王德好;黄党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分析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并进行水平比较和分层分析.结果 肝癌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14.06±2.3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05±1.57)%(P<0.05);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与肝癌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Ⅰ+Ⅱ期亚组(8.31±1.4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Ⅲ期亚组(13.68±2.31)%、Ⅳ期亚组(18.50±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肝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赵晓军;刘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茵栀黄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15例

    目的 探讨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普通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治疗,观察治疗后转氨酶及黄疸变化情况.结果 治愈10例,显效4例,好转l例,总有效率100%.用药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能缩短疗程.

    作者:孔庆青;蒋跃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