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aPWV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冠心病心功能异常和心脏重构研究中的意义

耿学峰;宋丽萍;朱宏旭;郭云飞;卢清玉

关键词:肱踝脉博波传导速度,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功能异常, 心脏重构
摘要:目的:探讨肱踝脉博波传导速度(BaPWV)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冠心病(CHD)心功能异常和心脏重构研究中的意义。方法:286例CHD患者按超声心动图检测分为CHD心脏重构组(实验组,150例);CHD心脏正常构型组(对照组,136例)。检测两组BaPWV和心功能各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与BaPWV相比,实验组BaPWV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僵硬度较高,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室间隔厚度、左室相对厚度、左室原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速、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参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与心功能各参数有相关性。结论:BaPWV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测对于预防测评CHD心功能异常和心脏重构有着重要的意义,BaPWV是CHD患者心脏重构、心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性健康教育对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治疗性健康教育(TPE)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45名IBS患者实施TPE,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IBS疾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实施TPE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TPE对IBS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于文蓁;柴红;马巾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术前联合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联合TAC新辅助化疗方案(NCT)治疗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我院手术治疗9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9例患者术前采用TAC方案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列为观察组;余39例患者术前未接受化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肿瘤切缘距离以及5年后生存率、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肿瘤大小、肿瘤切缘距离、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1、2年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3、4、5年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AC方案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乳腺癌术前行TAC方案化疗,可有效减小肿瘤体积的大小,利于手术时肿瘤的切除,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TAC化疗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可耐受,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吴春涛;刘铁楠;苑巍;李长仔;张晋冀;胡宝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及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单一使用或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抛掷硬币的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给予阿司匹林,B组给予氯吡格雷,C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AA途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AA途径和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A组患者和C组患者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和C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作用。

    作者:谢燕贤;娄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61例老年CHF患者,平均年龄(75.5±6.2)岁,按AF分为两组:AF组和非AF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特征、实验室检查和经胸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测结果,并对这些数据与老年CHF患者AF发生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非AF组相比,AF组的年龄、脑利钠肽(BNP)、血清 UA、C型反应性蛋白(CRP)、血肌酐(Cr)、左心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升高(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eGFR和LVEF与AF的相关性较强。多因素分析中,血清UA水平是AF发生的独立相关变量。结论:老年CHF合并AF患者血清UA水平升高,后者可能参与了AF的发生。

    作者:汪钰;王学东;刘京锋;郑红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利用数字化可视化教学平台实现妇产科学教学手段多元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国家重要战略方向[1]。目前研究较多的教学信息系统包括教学即时反馈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等,近年来数字化、可视化技术发展迅速,为构建医学数字化、可视化教学平台奠定了基础。目前较成熟的数字化、可视化技术主要包括课堂即时反馈技术、数字化教学测验、教学信息可视化、病案教学可视化技术等。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学中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李莉;马焱;张晶;刘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BaPWV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冠心病心功能异常和心脏重构研究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肱踝脉博波传导速度(BaPWV)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冠心病(CHD)心功能异常和心脏重构研究中的意义。方法:286例CHD患者按超声心动图检测分为CHD心脏重构组(实验组,150例);CHD心脏正常构型组(对照组,136例)。检测两组BaPWV和心功能各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与BaPWV相比,实验组BaPWV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僵硬度较高,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室间隔厚度、左室相对厚度、左室原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速、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参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与心功能各参数有相关性。结论:BaPWV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测对于预防测评CHD心功能异常和心脏重构有着重要的意义,BaPWV是CHD患者心脏重构、心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耿学峰;宋丽萍;朱宏旭;郭云飞;卢清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我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37例,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焦虑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期中,肠鸣、肠门通气及肠蠕动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手术室护理,对改善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起到积极作。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张晶;曾莹;蒋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追踪方法学理论的个案追踪管理在急诊用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急诊用药中追踪方法学理论指导个案追踪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120例患者临床资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64例(行个案追踪管理)。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用药差错、配药时间及药物利用指数(DUI),观察个案追踪管理前后药房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及患者对我院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用药差错发生率、平均配药时间及DU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1年后药房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和对照组管理后(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指导下的个案追踪管理能显著降低急诊科室用药差错发生率,对改进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强;莫巧莉;郭宇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预测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的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预测的效果。方法:65例急危重症患者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35例),以入科2h为观察起点,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MEWS和APACHE Ⅱ评分,以入科90d作为观察终点,终点结局是否死亡作为观察指标。分析不同评分系统的预测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死亡组MEW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MEWS评分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死亡的预测评分界值为5分,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886,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APACHE Ⅱ评分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死亡的预测评分界值为16分,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829,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MEWS评分较APACHE Ⅱ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MEWS评分可作为重症医学科对患者病情的预测,较APACHE Ⅱ评分系统简单,操作方便。

    作者:叶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症中高血压和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症中高血压和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90例妊娠合并症中高血压和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方法的治疗;干预组再进行高血压和贫血预防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贫血情况以及妊娠合并症中高血压和贫血的发病几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疗效均明显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高血压和贫血的患者进行预防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朱小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抑郁症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53例单纯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53例给予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治疗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的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4、6、8周时 HAMD与HAMA评分,两组均明显比基线值降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疾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用氟西汀。

    作者:凤燕琼;何怡发;张红霞;汤姿瑛;代龙;李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ACS患者PCI术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的变化情况和研究价值。方法:ACS患者31例进行分组[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20例;B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1例]对照研究,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31例设为对照组(C组),通过对3组患者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和对比3组患者的MTWA的变化情况。结果:MTWA的比较:A组、B组术后及C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B组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可通过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MTWA的方式进行。TWAMAX对STEMI患者手术前后的监测结果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作者:周建华;吴慧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104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科护理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情况;护理前后稳定期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稳定期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患者明显(P<0.01)。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施行全科护理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其稳定期血气分析及肺功能。

    作者:李文;赵文红;张新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注射剂规格对用药安全的影响

    临床治疗中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与输液质量密切相关,我国每年有超过39万人的死亡原因为注射不安全[1]。临床上严重感染患者的治疗常需使用大剂量抗生素,而同一品种抗生素有多种规格,相同剂量下,小规格产品用的数量更多,增加液体污染机率和不溶性微粒,极大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郝瑞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纯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使用超纯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40例维持性血液析患者,尿量<100ml/日,透析3次/周,4h/次,用透析用水及透析液透析1~8年。改用超纯透析液行血液透析6~7月,连续2月,记录透析前后尿素、脱水量、透析后体重、透析时间;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对比两组数据。结果:40例改用超纯透析液前患者,平均kt/v值为(1.34±0.15),改用超纯透析液后,平均kt/v值为(1.46±0.13),透析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超纯透析液能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武剑;贾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5~54岁办公室人群2010~2012年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办公室人群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为血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366名25~54岁办公室人员根据年龄每10岁1段共分为6组(A、B、C、D、E、F组),分析2010~2012年血脂水平变化趋势、比较2012年男女间血脂水平、血脂与年龄调整均值(YZ)差异,分析血脂随年龄变化趋势。结果:⑴6组TG、TC、LDL-C、non-HDL-C在2010~2012年呈上升趋势,HDL-C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组时间效应趋势均为线性结果(P<0.05)。⑵2012年,A、B组TG、TC、LDL-C、non-HDL-C分别高于D、E组,HDL-C分别低于D、E组;C组TG高于F组,TC、HDL-C低于F组(P均<0.05)。⑶2012年,B、C、F组TC高于YZ,A、B、C、E、F组LDL-C高于YZ,A、B、C、D、E组HDL-C低于YZ,A、B、C、F组non-HDL-C高于YZ(P均<0.05)。⑷男女性TC、TG、LDL-C、non-HDL-C值各年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2010~2012年办公室人群的血脂逐年增高,与年龄相关;男性、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增加。

    作者:梁大伟;秦明照;刘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术后的应用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后的输卵管异位妊娠症患者术后恢复中的作用。方法:158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用腹腔镜下治疗,按术后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9例。研究组用的是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护理评价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毛红妮;周娟;张小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左心房容积指数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左心房容积(LAV)指数(LAVI)与心房颤动(AF)间的关系,筛选早期预测AF的指标。方法:108例非瓣膜性阵发性AF的患者为AF组和84例无AF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体格检查和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分析了RBC、RDW、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平均红细胞体积。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和超声心动图的资料。结果:AF组LAV、LAVI、RDW和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L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升高的LAVI、RDW和hs-CRP是非瓣膜性A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升高的RDW水平和升高的LAVI可能是独立的非瓣膜性AF发生的预测危险因素。

    作者:杨青苗;王国宏;周自强;路亚枫;邓可武;孙洁静;于海荣;马长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90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胸腹腔镜Ⅰ组(B组)、胸腹腔镜Ⅱ组(C组),A组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和常规护理,B组C组使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C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手术护理配合,对比分析3组的效果。结果:与A组相比,B、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焦虑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P<0.05;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焦虑程度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切除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效果显著,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世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脓毒血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其护理干预评价

    目的:评价脓毒血症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脓毒血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预后情况和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①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对比,治疗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生化指标、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及去甲肾的使用量等均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经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81%,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整体护理可提高疗效,可促进预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关纯;王素梅;辛雪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