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凤燕琼;何怡发;张红霞;汤姿瑛;代龙;李嶔

关键词:奥氮平, 氟西汀, 抑郁症, 疗效,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抑郁症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53例单纯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53例给予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治疗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的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4、6、8周时 HAMD与HAMA评分,两组均明显比基线值降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疾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用氟西汀。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脓毒血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其护理干预评价

    目的:评价脓毒血症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脓毒血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预后情况和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①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对比,治疗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生化指标、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及去甲肾的使用量等均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经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81%,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整体护理可提高疗效,可促进预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关纯;王素梅;辛雪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康复护理治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情绪。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及情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有效提升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

    作者:陈颖;黄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胃癌中S100A4蛋白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当中S100A4蛋白的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62例癌旁组织、76例细胞癌以及154例腺癌,采取组织芯片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A4蛋白在以上组织当中的表达。结果:S与正常组织相对比,S100A4蛋白在胃SCC以及腺癌当中的阳性率显著增加,同时染色强度显著增强(P<0.05)。胃SCC以及腺癌当中,S100A4蛋白的男阳性率为65.8%,女为66.7%;肿瘤之间在5cm以下的阳性率为64.8%,≥5cm的阳性率为68.2%;TNM分期当中Ⅰ+Ⅱ期当中的阳性率为74.2%,Ⅲ+Ⅳ期中阳性率为55.1%;AJCC分期当中的阳性率Ⅰ期为69%,Ⅱ期为69.4%,Ⅲ期为59.5%。S100A4蛋白在各个组当中全部有相对比较强的表达,同时与TNM分期有明显相关,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4蛋白表达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要比低表达组低(P<0.05)。另外,在胃SCC和腺癌当中S100A4蛋白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要比低表达组低(log-rank=7.138、7.482;P=0.007、0.005)。结论:S100A4蛋白在胃SCC和腺癌当中高表达,能够作为初期诊断以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石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左心房容积指数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左心房容积(LAV)指数(LAVI)与心房颤动(AF)间的关系,筛选早期预测AF的指标。方法:108例非瓣膜性阵发性AF的患者为AF组和84例无AF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体格检查和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分析了RBC、RDW、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平均红细胞体积。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和超声心动图的资料。结果:AF组LAV、LAVI、RDW和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L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升高的LAVI、RDW和hs-CRP是非瓣膜性A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升高的RDW水平和升高的LAVI可能是独立的非瓣膜性AF发生的预测危险因素。

    作者:杨青苗;王国宏;周自强;路亚枫;邓可武;孙洁静;于海荣;马长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骨折部位随机分成4组(椎体组、四肢组、康复组、其他组)。四肢组和其他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椎体组和康复组使用康复护理方法。对比4组并发症以及有关情况并分析。结果:椎体组和其他组发生并发症比四肢组和康复组更多,康复组比四肢组并发症更少(P<0.05)。4组患者出院半年后的Barthel指数比出院时高得多(P<0.05)。康复组出院后的Barthel指数比四肢组更高(P<0.05)。康复组的住院时间比四肢组更短(P<0.05)。康复组患者满意度比四肢组更高(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康复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少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

    作者:冉娟;瑶小梅;唐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据调查约10%的人曾患或现患PU,占消化系统疾病的38%。PU是指由于消化道黏膜被自身消化液消化造成的黏膜肌层以下的组织损伤[1]。PU的发生多合并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病变部位多在胃和十二指肠,是消化科急危重症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发病原因,可导致患者短时间内大量出血,有生命危险。此外,PU并发症还包括溃疡穿孔及溃疡进一步发生癌变,危害患者健康[2]。对溃疡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抑酸、止痛等[3],对老年PU的治疗又有其特殊性[4]。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治疗本病公认的临床一线药物。其药效持久,抑酸作用强,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我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黏膜保护剂在临床联合使用治疗老年PU。

    作者:王丽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使用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50例ACI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A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C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有明显提高,其中以C组两项指标改善为显著(P<0.01);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用于ACI对神经功能缺损有良好改善效果。

    作者:郭晓敏;杨谦;陈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我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37例,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焦虑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期中,肠鸣、肠门通气及肠蠕动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手术室护理,对改善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起到积极作。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张晶;曾莹;蒋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5~54岁办公室人群2010~2012年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办公室人群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为血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366名25~54岁办公室人员根据年龄每10岁1段共分为6组(A、B、C、D、E、F组),分析2010~2012年血脂水平变化趋势、比较2012年男女间血脂水平、血脂与年龄调整均值(YZ)差异,分析血脂随年龄变化趋势。结果:⑴6组TG、TC、LDL-C、non-HDL-C在2010~2012年呈上升趋势,HDL-C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组时间效应趋势均为线性结果(P<0.05)。⑵2012年,A、B组TG、TC、LDL-C、non-HDL-C分别高于D、E组,HDL-C分别低于D、E组;C组TG高于F组,TC、HDL-C低于F组(P均<0.05)。⑶2012年,B、C、F组TC高于YZ,A、B、C、E、F组LDL-C高于YZ,A、B、C、D、E组HDL-C低于YZ,A、B、C、F组non-HDL-C高于YZ(P均<0.05)。⑷男女性TC、TG、LDL-C、non-HDL-C值各年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2010~2012年办公室人群的血脂逐年增高,与年龄相关;男性、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增加。

    作者:梁大伟;秦明照;刘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90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胸腹腔镜Ⅰ组(B组)、胸腹腔镜Ⅱ组(C组),A组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和常规护理,B组C组使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C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手术护理配合,对比分析3组的效果。结果:与A组相比,B、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焦虑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P<0.05;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焦虑程度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切除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效果显著,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世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5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资料。结果:105例中毒患者,治愈99例,死亡6例,治愈率为93.4%。结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凶险,发展迅速,个体差异大,密切观察同时合理调整治疗方案是救治的关键。

    作者:刘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龙胜县学龄前儿童营养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改善龙胜县龙胜镇学龄前儿童营养现状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随机整群抽样调查852例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分析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回收问卷的846例学龄前儿童中,86例(10.17%)存在营养问题,其中,营养不良77例(9.10%),肥胖9例(1.06%)。常患疾病、不良饮食习惯是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OR>1),出生体重、家庭年收入、父母文化程度是发生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OR<1)。结论: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需从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积极防治疾病和提高父母育儿和营养相关知识水平等多方面入手。

    作者:侯启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症中高血压和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症中高血压和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90例妊娠合并症中高血压和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方法的治疗;干预组再进行高血压和贫血预防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贫血情况以及妊娠合并症中高血压和贫血的发病几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疗效均明显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高血压和贫血的患者进行预防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朱小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104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科护理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情况;护理前后稳定期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稳定期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患者明显(P<0.01)。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施行全科护理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其稳定期血气分析及肺功能。

    作者:李文;赵文红;张新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ACS患者PCI术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的变化情况和研究价值。方法:ACS患者31例进行分组[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20例;B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1例]对照研究,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31例设为对照组(C组),通过对3组患者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和对比3组患者的MTWA的变化情况。结果:MTWA的比较:A组、B组术后及C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B组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可通过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MTWA的方式进行。TWAMAX对STEMI患者手术前后的监测结果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作者:周建华;吴慧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心血管内科是内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临床各科室常见疾病。因为疾病谱广,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案变化大,有时还前后互相矛盾,是临床医师公认的难点。1993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要求住院医师必需进行规范化培训(规培)。由于年轻医师经验欠缺,加之近年来医疗人文环境的变迁,医患关系的紧张,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高目标的规培任务,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在教学法的改革中,我科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并根据规培住院医师的特点加以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医学PBL教学法[1]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规培住院医师的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能够调动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本文探讨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培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邓可武;史旭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麻杏甘石汤佐治急性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麻杏甘石汤佐治急性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甘石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中CRP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平均CRP浓度呈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对急性肺炎能够产生明显佐治效果,可显著调节血清CPR浓度。

    作者:刘建华;魏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曲美他嗪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短期的左心功能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PCI治疗的NSTEMI患者5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曲美他嗪组再于PCI术前给予曲美他嗪60mg顿服,PCI术后20mg/次,3次/日,口服3个月。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在PCI术前、术后1周、3个月时血浆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做功指数(MPI)。结果:3个月时,两组NT-proBNP均较PCI术前明显降低(P<均0.01),曲美他嗪组降低的幅度极明显大于照组(P<0.01)。两组LVEDV均较PCI前有降低,曲美他嗪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照组(P<0.05)。曲美他嗪组LVEF较对照组和PCI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曲美他嗪组MP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NSTEMI患者PCI术前和术后短期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左心功能。

    作者:李远征;王立中;董鹏;刘芳;姜阳;李银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酶联免疫斑点法和ELISA法诊断结核病临床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ELISA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86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同时行ELISPOT和ELISA法的检验,对结果做配对卡方检验及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的结果,探讨临床诊断应用的价值。结果:配对卡方检验,P值为0.774,>0.05,不拒绝H0,二者无差异。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579,0.4<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中等。结论: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差异无显着性,具有一致性,结合实验操作性,方便性,ELISA法更适合应用于临床。

    作者:石海萍;周晓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抑郁症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53例单纯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53例给予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治疗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的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4、6、8周时 HAMD与HAMA评分,两组均明显比基线值降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疾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用氟西汀。

    作者:凤燕琼;何怡发;张红霞;汤姿瑛;代龙;李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