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许峰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莫沙比利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5月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观察并比较患者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的(95.56%vs 82.22%,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显著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莫沙比利能够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显著的药物不良反应,安全高效。
作者:罗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4年春节期间,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全国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节前和节日期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一是开展节日安全执法监督检查。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部署,各地针对春节消费特点,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生产经营者,集中力量加强检查。二是组织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经营流通环节食品专项监督抽检。涉及大米及其制品、小麦粉及其制品、水饺、元宵、汤圆、食用植物油、生鲜肉、熟肉制品、液体乳、乳粉、蛋制品、酱油、食醋、香辛料、豆制品等15种5560组食品。目前尚未发现重大异常情况,食品质量总体情况良好。三是总局领导分别带队对河北、湖南、内蒙古等省(区)春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地方各级政府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管领导也通过多种形式对节日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四是各地充分利用媒体、通信工具、宣传栏、宣传册等,多形式多途径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公益宣传。五是严格值班纪律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以及值班人员备案制度,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行春节期间每日零报告制度。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置消费者的投诉举报。
作者:郭岩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00株菌株中,有59株革兰阴性菌,占总数的59%,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有24株革兰阳性菌,占总数的24%,以鸟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有17株假丝酵母菌属,占总数的17%,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临床可以依据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培养和耐药检测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正确合理的应用,从而对二重感染及耐药菌株的产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
作者:杨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外伤性肝脏破裂非手术、保守治疗的效果和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的外伤导致肝破裂的患者38例,分析患者血压、腹腔内出血量、心率、肝裂程度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成功治愈,成功率达到78.9%,8例患者转为开腹手术治疗,亦成功治愈。肝外伤分级越高、腹腔内积液间隙越多的患者转手术治疗的比例越高。结论: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外伤导致肝破裂的患者可进行非手术治疗。
作者:刘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抗菌薇乔缝线在胃肠手术伤口内减张缝合中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2013年胃肠外科109例手术患者,分别实施传统减张缝合与内减张缝合进行分组比较,以下简称传统组和内减组,比较两组伤口裂开患者数量、术后伤口感染数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内减组无伤口裂开,传统组3例;内减组发生伤口感染9例,传统组17例;内减组住院时间为13~18d,传统组为18~21d。结论:用抗菌薇乔缝线行内减张缝合可有效预防伤口裂开,同时可降低伤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
作者:张中信;王树军;陈维新;潘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肝脏创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确诊的肝脏损伤患者进行CT平扫,结合患者病情选取其中40例患者再进行CT增强扫描。将80例接受CT平扫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0例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80例肝脏损伤患者经CT平扫检查后肝实质内有不规则的低密度影20例,肝脾周围液性低密度影27例,有10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12.5%,有7例经强化确诊,3例经过手术确诊。观察组40例肝脏损伤患者经CT增强扫描后,损伤部位和程度均清晰显示,无漏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能清楚查明肝脏损伤患者的情况,诊断符合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各种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导管电凝组、腔内激光组和透光旋切组,分别观察四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导管电凝组和腔内激光组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且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腔内激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切口大小、术后可以活动时间分别为(29.2±3.9)min、(29.2±3.9)ml、(2.1±0.6)个、(6.3±1.3)cm、(31.2±2.7)h,效果为显著;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导管电凝组和腔内激光组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分别P<0.05和P<0.01),且腔内激光组无一例复发患者。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发症低,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瑞敏;张在兴;余力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本组46例均为2009年3月~2012年l2月我院诊治的小儿高热惊厥病例。首选地西泮(0.3~0.5)mg/kg治疗,注意患儿的呼吸、心跳、面色改变及肌张力变化情况。惊厥控制后给予常规剂量苯巴比妥口服。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对于严重的惊厥,可适当应用脱水剂。结果:46例患儿均在1~2周内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治疗时间6.5d。复发情况统计: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诊1年,2例患儿再次复发高热惊厥(占4.3%),复发的2例患儿首次发病年龄均在3岁以下。其中有1例患儿发展为癫痫。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可改善患儿的预后,使癫痫得到尽早的控制。
作者:王锋;于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替牙期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临床诊断和矫治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21例诊断为替牙期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上颌埋伏中切牙的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与螺旋CT检查结果比较,经X线片检查水平阻生无一例漏诊,但唇侧斜位阻生漏诊2例,腭侧斜位阻生漏诊1例;确诊患儿经正畸导萌术治疗,牙髓活力测试均恢复正常,牙轴恢复正常,无托槽脱落,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结论:在替牙期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治疗中,螺旋CT有助于其定位诊断,正畸导萌术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道镜配合取石钳在胆总管探查取石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取石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比对48例以往开腹取石的临床资料,分析胆道镜配合取石钳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微创)方式的优势。结果:通过比对开腹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术后器官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发现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方式相比较,胆道镜配合取石钳在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微创手术具有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器官功能恢复迅速等特点。
作者:欧云崧;贾利猛;朱莉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合并真菌感染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33例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3例并发真菌感染肺结核患者以合并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长时间使用患者为主。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为白色假丝酵母菌(72.18%)。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是对真菌耐药率低的常用抗真菌药物。经抗真菌治疗后,116例痰菌检测由阳性转变为阴性,11例没有变化,6例死亡,死亡率4.51%。结论: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有增加的趋势,对其病变特点及耐药情况,临床应予以重视。
作者:刘晓燕;王坚杰;张正斌;田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择3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针对患儿出现的不同的临床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并分析总结患儿的相关的治疗资料。结果:30例患儿中有20例患儿经过抗感染、控制重症肺炎,在得到控制后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有19例患儿痊愈,1例患儿死亡。10例患儿因为重症肺炎治疗过程中反复发作,通过机械通气,进行心内直视矫正心脏畸形,痊愈。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要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保守治疗或是手术治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王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归纳临床上诊断治疗疑似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的髁突软骨瘤的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例疑似为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实则诊断为髁突软骨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研究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方法。结果:对于髁突软骨瘤疑似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诊断上主要通过病理学与影像学的方法,治疗时以外科手术为主,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因为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与髁突软骨瘤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在此对其诊断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日后对此疾病作出准确诊断,提供精确治疗。
作者:丁月峰;周培刚;费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预先予电凝子宫动脉上行支并旋切部分子宫,在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的97个病例,随机分为电凝子宫动脉上行支并旋切部分宫体,充分暴露术野后切除子宫(A组)的42例和直接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B组)的55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但A组的术中出血量[(122.6±16.9)ml vs (160.4±18.5)ml,P<0.05]和手术时间[(119.1±9.3)min vs (138.4±11.7)min,P<0.05]均明显少于B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中先电凝子宫动脉上行支能迅速阻断子宫血液运行,使子宫体变软,便于分离钳牵拉,结合旋切部分宫体更易于暴露手术野,使出血量减少,操作易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赵绍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联合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前后CK-MB、CRP、CTnⅠ改善情况,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种心电图异常表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CRP、CTn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辅酶Q治疗,疗效优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显著,各指标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香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据“健康报”2014年1月24日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结构,阐明了Vif如何“劫持”人免疫细胞的分子机制,为研制全新艾滋病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相关论文日前在《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黄志伟课题组的研究自2012年7月开始,在1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弄清了Vif五元复合物结构,显示出Vif结构自身形成与目前所有已知蛋白结构不一样的折叠,同时揭示了Vif如何“劫持”人CBF-β以及CUL5 E3连接酶复合物的分子机制。黄志伟说,揭示Vif的结构为未来艾滋病治疗从鸡尾酒式的混合用药方式,转向研制靶向治疗药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目前,黄志伟课题组正在和国内相关高校实验室密切合作,进行艾滋病新药的研发和攻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科就诊患者牙科焦虑症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到我院口腔科就诊的3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和Ceorah's牙科焦虑量表(DAS)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口腔科就诊患者牙科焦虑症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300名口腔科就诊患者中有56人有牙科焦虑症,检出率为18.6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牙科治疗创伤史(b值=2.172,OR值=8.767)、间接牙科经历(b值=2.063,OR值=7.881)、父母牙科焦虑症(b值=1.835,OR值=6.273)和基础疾病种类(b值=1.916,OR值=6.807)是口腔科就诊患者患牙科焦虑症的危险因素,而牙科治疗了解到位(b值=-2.981,OR值=0.052)和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强(b值=-1.544,OR值=0.215)是口腔科就诊患者患牙科焦虑症的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牙科治疗创伤史(b值=2.587,OR值=13.275)和父母牙科焦虑症(b值=2.195,OR值=9.003)是口腔科就诊患者患牙科焦虑症的危险因素,而牙科治疗了解到位(b值=-1.982,OR值=0.137)和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强(b值=-2.810,OR值=0.060)是口腔科就诊患者患牙科焦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牙科焦虑症在口腔科就诊患者中较常见,其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高晓燕;周丽娜;吴伟;施庆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踝关节扭挫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试验组应用新力正骨气雾剂,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及止痛显效时间等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的临床疗效与云南白药气雾剂相当。
作者:张兵;褚福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ER,PR,Ki67及p5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进行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采用半定量免疫组化测定乳腺癌ER,PR,Ki67及p53的表达情况,后将这些分子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3.16%,ER,PR,Ki67及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6%,75.79%,71.58%和55.79%;ER,PR,Ki67及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不存在直接相关性(P>0.05)。结论:ER,PR,Ki67及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不存在直接相关性,两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补充,共同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综合各项因素、准确评估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冰涛;尚宏清;李伟;刘凯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4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发热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保留生育能力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