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孙琪;刘卓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律失常, 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对睡眠打鼾并发作性心悸患者测量血压、血脂、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各种心律失常,根据睡眠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OSAS组及非OSAS组,将两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与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相比,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对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影响更大。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对睡眠打鼾并发作性心悸患者测量血压、血脂、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各种心律失常,根据睡眠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OSAS组及非OSAS组,将两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与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相比,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对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影响更大。

    作者:孙琪;刘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吉美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分析多吉美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以来转移性肾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吉美治疗,实验组给予白细胞介素-2联合多吉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19.0%(8/42),完全缓解率为16.7%(7/42);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33.3%(14/42),完全缓解率为26.2%(11/42)。实验组有效率和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药联合应用没有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但两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依旧存在。结论:多吉美联合白细胞介素-2能够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的发生无减少,治疗过程应注意不良反应的治疗及预防,以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任;赵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46例临床急救观察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46例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液体复苏方法分为A组(常规快速液体复苏组)23例和B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23例,将两组患者中不同休克程度者的治愈率、死亡率、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24h输血量及治疗前后的血乳酸、凝血指标、血细胞比容进行比较。结果:B组不同休克程度患者的治愈率高于A组,死亡率、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均低于A组,24h输血量小于A组,治疗后4h的血乳酸、凝血指标、血细胞比容均优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谭志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后路一期手术切除腰椎管哑铃型肿瘤25例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经后路一期手术切除腰椎管哑铃型肿瘤的术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25例行经后路一期手术治疗的腰椎管哑铃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诊治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完全切除,均经手术证实确诊为腰椎管哑铃型肿瘤,其中神经鞘瘤20例,5例神经纤维瘤。手术时间1.5~4.5h,出血量80~350ml,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年,行MRI复查,腰椎恢复良好,无肿瘤复发病例,基本都能生活自理。结论:经后路一期手术切除是安全性高、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熊健;许永涛;佘远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根据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将SA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平均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于SAP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李鸿;姚晶;罗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脊柱外伤结核手术前后入路选择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脊柱外伤结核手术前后入路固定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柱外伤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患者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前路内固定组和后路内固定组,每组各50例。前路内固定组经前路进行病灶清除,并行植骨融合术和前路钉棒或钉板内固定术;后路内固定组行经前路进行病灶清除,并行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行椎弓根后外侧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植骨融合时间和矫形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畸形矫正率、植融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治疗脊柱外伤结核安全有效,内固定的前后入路应综合患者病变部位、术前Cobb角、患者体质等具体情况选择。

    作者:郝应文;蔡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卡托普利、安体舒通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安体舒通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10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联合安体舒通治疗20天,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7%(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所有疗程。结论:卡托普利、安体舒通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广湛;李月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疏风润燥法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疏风润燥法治疗风燥犯肺证的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感冒后咳嗽患者,男55例,女30例,年龄20~70岁,病程3~8周,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25~70岁,采用口服强力枇杷露治疗,7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0~65岁,服用美敏伪麻溶液,7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05%;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中10例患者分别出现嗜睡、头晕、心悸、恶心等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无相应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风润燥法是治疗风燥犯肺证的感冒后咳嗽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晓荣;安化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776例在职医护人员视频显示终端视疲劳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在职医护视频显示终端(VDT)视疲劳的现状。方法:对某医院在职医护人员发放VDT视疲劳调查问卷,收集个人资料、屈光状态、VDT使用时间、VDT使用类型、眼部症状及缓解方式等信息。结果:在职医护人员VDT视疲劳的发病率达52.3%,视疲劳组在21~50岁、有屈光不正、每天使用VDT的时间总和在5h以上、每次连续使用时间在3h以上方面的人数均多于非视疲劳组,而两组在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另外,电脑和手机是经常被使用的VDT类型,眼部症状以视物模糊、眼皮沉重感、眼痛居多,闭目休息为主要缓解方式。结论:有过半的在职医护人员被VDT视疲劳所困扰,需引起医护人员自身与医院管理层面的高度重视。

    作者:金茹娜;吴丹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2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达克宁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时间复发率、和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情况。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的总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51.67%,显著高于对照组38.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带增多、黏膜充血、疼痛、涂片结果阳性等临床体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体征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9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性也较高,为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用药提供了指导。

    作者:雷钟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应分析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和佳方案。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择期进行上肢手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I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II组给予0.5%罗哌卡因,对比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I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0.375%罗哌卡因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苏鹏涛;杨华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牙体材料治疗老年人楔状缺损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对银汞合金、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体Dyract治疗老年人楔状缺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牙科的65例老年楔状缺损患者共计430颗患牙,分别使用银汞合金、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体Dyract进行修复,6个月及12个月后进行随访和复查,使用改良型USPHS评价体系对楔状缺损修复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修复失败的原因。结果:修复后6个月,三组患者的成功率有显著的差异(χ2=13.323,P=0.001),但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异(χ2=0.360,P=0.548);12个月后再进行随访发现,三组患者的成功率仍有显著的差异(χ2=18.814,P<0.001),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χ2=5.202,P=0.023);三组患者固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χ2=30.795,P<0.001),但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差异不明显(χ2=0.005,P=0.942);边缘密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82.142,P<0.001),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差异不显著(χ2=2.225,P=0.329);边缘着色方面三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39.799,P<0.001),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的边缘着色问题也明显高于复合体Dyract组(χ2=9.728,P=0.008);表面形态缺损方面三组则并无明显的差异(χ2=4.867,P=0.301);结论:复合体Dyract是修复老年人楔状缺损的较理想材料。

    作者:程汇;王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出血(ICH)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基础。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急性ICH患者329例,根据预后情况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为65例和264例,采用回归模型研究急性ICH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脑疝(χ2=62.753,P=0.001)、入院时的GCS评分<8分(χ2=46.569,P=0.001)、入院时意识状态差(χ2=74.241,P=0.001)、入院心电图异常(χ2=6.223,P=0.013)、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χ2=34.391,P=0.001)是急性ICH预后影响的危险因素;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脑疝(OR=3.692,95%CI:1.691~7.953)、入院时的GCS评分<8分(OR=2.586,95%CI:1.583~6.438)、入院时意识状态差(OR=4.218,95%CI:1.853~8.337)、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OR=1.984,95%CI:1.297~5.290)是急性ICH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脑疝、入院GCS评分<8分入院患者意识差、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ICH患者进行重点关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敖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胆囊结石治疗方法选择的临床决策流程方案建立的探讨

    目的:探讨建立胆囊结石治疗方法选择临床决策流程方案的方法。方法:以现有的胆囊结石治疗的诊疗规范、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为依据,针对特定临床决策问题“胆囊结石治疗方法选择”,筛选决策条件、行动(治疗方案),提取决策规则,建立胆囊结石治疗方法选择的临床决策流程方案。结果:共筛选出7项决策条件和7种治疗方法,建立了包含19组规则的胆囊结石治疗方法选择的临床决策流程方案。结论:所建立的临床决策流程方案基本上能够涵盖胆囊结石治疗方法选择的常见的临床情况。

    作者:刘春涛;王悦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原因及手术适应证,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病例资料。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占分娩总数0.58%,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占剖宫产手术的0.28%,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占阴道分娩的0.017%,胎盘因素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但要从严掌握手术指征,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胎盘因素孕产妇应警惕产后子宫出血。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防止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岚;刘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免费修复低保老年人全口义齿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免费修复低保老年人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和修复效果,为改进全口义齿修复提供借鉴。方法:对58例低保老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做法和临床实际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全口义齿修复成功53例,占91.4%,5例失败,占8.6%。结论:对无牙低保老年人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时,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合理调整患者就医焦虑情绪,指导患者积极配合。

    作者:杨柳;王力敏;李玉增;干春凤;沈银环;刘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退热、退疹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在退热、退疹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有协同作用,安全有效。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采用分流管调整术治疗急性进展的正常颅压脑积水的初步研究

    目的:对急性进展的正常颅压脑积水(NPH)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间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表现为急性进展NPH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57~74岁,平均65.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脑积水,6例被诊断为NPH,2例治疗过程中诊断为NPH。患者入院前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中6例放置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2例放置可调压分流管。分析诊断其要点及治疗经过。结果:8例急性进展NPH患者,行全麻下分流管调整术治疗,均成功救治,术后随访3~30月,患者症状均获得改善,7例患者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院时候偶有尿失禁,随访3月后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进展的NPH患者,分流管调整到低压力症状缓解不理想,行脑脊液分流装置调整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李雄;赵奇煌;李锦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疗效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术中和术后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将7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38例术中配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Ⅱ组38例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残石率及Ⅰ组术中纤维胆道镜结石取净率与Ⅱ组术后纤维胆道镜取净率。结果:Ⅰ组术后有3例患者残余结石,残石率为7.9%,Ⅱ组术后有5例患者残余结石,残石率为1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中纤维胆道镜结石取净率为85.7%,Ⅱ组术后纤维胆道镜取净率为58.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或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有助于降低残石率,提高治疗效果,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赵铁彦;赵华;樊晨;陈文斌;院存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对髌骨骨折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对髌骨骨折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92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的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的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45.2±6.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9.7±5.8)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为(7.2±1.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8±2.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为11.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对髌骨骨折的治疗作用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优良率,并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众;吴亚乐;李骥;廖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