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王树贤;华潞;王莉;黄建凤
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对65例发病6h内的AMI患者,其中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1例,选择3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对入院即刻和第7天的H-FABP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4种生化标志物诊断发病3h内和7天内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患者入院即刻血清H-FABP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在第7天时的血清H-FAB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FABP的敏感性高于cTnI和CK-MB,而H-FABP的特异性高于MY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AMI的检测指标之一,对早期AMI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翀昊;李拜红;王广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症[1],属高危妊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影响妊娠结局、母儿安危,临床上应慎重处理.我院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6例,现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钱芳;刘亚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中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30%~90%.其病变早期呈现相对可逆性,后期多发展为顽固性难治性神经损伤[1].所以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2007年6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疏血通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2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艳;李四伟;付玉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肩部损伤,自1983年Schmittinger报道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以来,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主流术式.我院2000年10月~2009年3月期间用锁骨钩钢板及结合中药治疗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柱;鲍自立;朱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住我院ICU的SAP24例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肠内营养并发症,对肠内营养前后APACHEⅡ评分、CT评分及血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早期肠内营养后7天及14天APACHEⅡ评分较前明显下降,CT评分无明显变化,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分别在肠内营养后7天及7、14天较前明显升高.结论:对SAP的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京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9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常规量阿托伐他汀20mg/d,B、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80mg/d,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结果:用药后hs-CRP、IL-6水平B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又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hs-CRP及IL-6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高建步;李玉东;杨守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入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观察组予以速尿、地高辛、吸氧等基础抗心衰治疗,同时加用胺碘酮,第1周600mg/d,第2周400mg/d,以后改用200mg/d持续3个月;对照组常规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结果:2组CHF合并A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HF合并AF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CHF合并AF具体疗效高,副反应小的优点.
作者:胡华元;刘建修;廖远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测定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铅的含量以了解毛支患儿是否存在微量元素缺乏.方法:将2岁以下的婴幼儿研究对象分为两组:60例毛支组和6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毛支组和对照组的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铅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锌、铁、钙的含量低于健康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两组的微量元素铜、镁、铅的含量则无显著差异.提示毛支患儿缺乏微量元素锌、铁、钙.结论:通过补充微量元素锌、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显著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降低患儿治疗费用,既安全又有效.
作者:苏绍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6种常见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模式与乙肝病毒DNA(HBV-DNA)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022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及HBV-DNA含量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为94.1%,明显高于其他模式,且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HBs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HBcAb(小三阳)阳性检出率也较高(阳性率54.3%).结论:HBeAg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HBV-DNA与HBeAg的存在明显正相关;HBV-DNA病毒载量可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唐恒锋;李文郎;陈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桂皮醛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和Caspase 3表达.结果:桂皮醛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影响K562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受阻于G2/M期,并诱导K562细胞凋亡.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活化的Caspase 3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桂皮醛使K562细胞周期受阻,并使Caspase-3活化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实现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
作者:刘黎琼;刘泽林;王淡瑜;崔海燕;金梦迪;王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心脏性猝死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安置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采取ICD起搏器安置术的方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9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穆丽萍;于娜;刘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儿科2009年7月~2010年6月住院的儿童支原体肺炎1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经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应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4个方面,主要临床表现全部消失.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且体征轻而胸片阴影显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贾玉梅;栾宏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风湿病是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筋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一组疾病.生物制剂的出现和临床应用开拓了风湿病治疗的重要里程碑.依那西普(商品名:恩利)是风湿病领域第一个全人源化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TNF是炎症反应中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很多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作者:刘雪梅;吴晓辉;刘丹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在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根据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头颅CT检查的资料,分析出血量、出血部位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基底节区出血47例,占54.7%,丘脑出血17.4%(15/86),脑叶出血12.8%,小脑出血9.3%;脑干出血5.81%.26例出血伴破入脑室,占30.2%.出血量≤20ml为59例,21~40ml,14例,41~60ml,7例,61~80ml,3例,81~100ml,2例,101ml以上,为1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系.结论:CT是诊断脑出血的便捷和可靠的方法,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估预后.
作者:纳冬梅;孙强;曹坪;张宏;徐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对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和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显效率为49.0%,总有效率达到82.7%.结论:在对患者临床特点展开分析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和健康教育,对于提高临床效果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张桂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病人78例,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组40例,安慰剂组38例,基础用药均给予合理的降压治疗,使患者血压达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后遗症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改善病人远期生存质量方面疗效确切.
作者:易绍东;阮云军;龚志华;何建新;向定成;邱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NHL中主要的亚型,约占NHL的30%,复发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有效率70%,治愈困难;利妥西单抗(美罗华注射液)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一种人鼠嵌合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自从1997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将利妥昔单抗应用于CD20阳性的B细胞NHL的治疗以来,已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国外研究表明美罗华联合CHOP(环磷酰胺+表柔吡星+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R-CHOP方案)可作为初治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突破70%有效率瓶颈.对特殊类型的DLBCL,临床认知相对较差,如结外器官DLBCL,常规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再辅助内科巩固化疗.这样不但对机体造成损伤同时也降低了免疫力,降低治愈率.现对我科2006~2008年收治的6例特殊DLBCL患者应用R-CHOP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宝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位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1].在产后出血的各种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2].导致宫缩乏力的原因较多,诸如巨大儿、产程延长,子宫过度膨胀、应用镇静剂等.近年来,我们发现部分期盼男婴的产妇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时可引起产后宫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临床上多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对产妇实施心理疏导.为减少或避免产妇对女婴性别不满意引起情绪低落导致的产后出血,我们对379例生产女婴的产妇进行了延迟新生女婴性别告知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静;马廷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临床的特点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CABG病人184例,分为80岁以上组(A组)31例,80岁以下组(B组)153例,对比两组病人术前危险因素、术后死亡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结果:患者术前危险因素:糖尿病、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功能III/IV级、急诊手术A组明显少于B组;肌酐>120μmol/L、脑血管病A组明显多于B组.高血压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周围血管病患者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结果:A组死亡率明显B组(P<0.001).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心房纤颤比例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01).术后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高于A组明显长于B组.结论:根据高龄病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案和术后管理,80岁以上患者行CABG的临床结果可以接受.
作者:王东文;张永;姚建民;肖志斌;赵向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知己健康管理对慢性病患者及高危群体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和量化饮食和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帮助慢性病患者建立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降低血糖、血压、体重、血脂代谢紊乱指标,实现控制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健康效果,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对2010年在我中心参加知己健康管理的67例人员进行调查和指标分析,评定自我管理的效果.
作者:赵海;杨雪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