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岭;唐闽;王生池;张学丛
1 病历简介1.1 简要病史患者男性,25岁,主因脐周及上腹疼痛一周伴突发上腹剧痛3小时入院.入院前一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及上腹疼痛,疼痛于脐周略偏左上,呈持续性隐痛,时有阵发性加剧,无明显恶心及呕吐,伴低热,当时未引起足够重视,给予头孢曲松钠3克,每日一次静脉点滴,两天后,腹痛及发热均有所缓解,停药后腹痛仍持续存在,入院前三小时突发上腹剧痛,持续加重,急诊来院.自发病以来无明显腹胀,食欲差,大小便无明显异常.既往体健,自诉有慢性胃炎病史一年,于饮酒及饮浓茶后加重.
作者:薄中原;白瑞军;魏文艳;窦景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我院自2005年~2007年诊治新就诊老年上消化道出血28例,均经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病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印;王利娜;赵云芳;宋军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瓣膜功能损伤.方法:13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临床、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勤检查,部份同时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结果用CEAP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DM组CEAP各项评分中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功能丧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糖尿病组受累血管以小腿部腘、胫前、胫后静脉,大隐静脉膝下段、小腿部交通静脉返流性受累多于对照组(P<0.01),静脉瓣返流组合也以小腿部静脉明显.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重于一般老年人,受累静脉损伤以小腿部静脉为主.提示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损伤为糖尿病足发病原因之一,应早期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沈芸;苏克智;白松;张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努力把《中国医药导刊》(简称《导旰》)办成我国医卫生学术成果学交流和优秀的平台之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怎样把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即中科持论文统计源期间)序列的《导旰》办成好的医师、药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
作者:苍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查羊水过少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在该院分娩的1250例中并发羊水过少的50例.结果:50例中.产时发生胎儿窘近26例(占52%),以剖宫产终止妊娠44例(占88%),围产儿死亡1例(占2%).羊小过少是引起围产儿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对羊水过少者应及早诊断,尽快处理.
作者:窦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矫正其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2007年6月~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9例,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由患者填写后收回,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根据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判断标准,49例胃癌患者中焦虑发生率20%,抑郁发生率16.2%.焦虑与抑郁并存者占6.1%,焦虑程度与情绪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抑郁程度与情绪稳定性呈正相关.结论: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估,是实施有效干预的前提,明确个性因素与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可以指导护士有针对性地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矫正其生活方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志芹;杜占军;陈雪芹;秦占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前哨淋巴结的检测(SLNB)来预测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决定手术的方法和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方法:将2004年2月~2008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52例.年龄再39~70岁之同.行前哨淋巴结检测,将2%亚甲蓝注射液4ml注射到肿块周围3,6、9、12四点上,15~30min后,行前哨淋巴结切除病检.结果:病理检查发现前哨淋巴结阳性者75例,阴性者70例,假阴性4例,7例未检出.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的准确率141/145(97.2%).结论:通过SLNB来预测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并决定手术的方法和范围是行之有效,准确、简捷的一个方法.
作者:张建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另外对照组18例.应用快速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AMI的CRP浓度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UAP的CRP浓度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的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CRP与CHD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RP浓度越高冠脉损伤程度越重.
作者:霍忠信;秦灵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临床工作中,肛门疾病手术后疼痛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让患者难以忍受,同时因情绪变化引起血压波动、心绞痛发作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术后疼痛直接影响了患者对肛门手术的信心,致使有些患者能忍则忍,拖延手术时间.让有些疾病由轻变重,由简单变复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也制约了手术治疗肛门病的开展.
作者:窦景涛;白瑞军;龚玉山;薄中原;张艳华;胡金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为观察组,6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比较其与不同类型冠心病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血清CIL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绪论:血清CRP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斑块稳定性有关.
作者:李燕;陈欣华;傅向华;吕新湖;张国如;冯燕光;李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爆发,病情凶险,变化快,很多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护理量大,因此需要业务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护理.护士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知识,熟练操作各种监护仪和呼吸机等急救仪器,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正确分析监护结果,为医生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分析总结,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芳;周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带教模式已不适应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之需,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已成为当今医学护理院校及教学医院的当务之急.本文就目前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作者:翟瑞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院门诊药房是直接向患者提供服务的部门,其服务质量对医院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有很大影响.调剂人员应根据治疗的需要准确及时地调配处方、发放药品,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误差就可能对患者身体健康和医院形象产生不利影响,减少差错、杜绝失误是门诊药房工作的重点.本文根据作者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长期实践经验,对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发放中出现差错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范差错的措施.
作者:苏学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泻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90例老年腹泻病人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毒性胃肠炎112例,感染性腹泻94例,急性胃炎50例,消化不良18例,细菌性痢疾7例.结论:老年腹泻患者中,病毒性胃肠炎多,其次是感染性腹泻、急性胃炎及消化不良,菌痢少见.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治疗.
作者:张素丽;常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酚妥拉明是-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近年来常常用于肺炎的治疗,特别是喘憋性肺炎的治疗.有关的报道很多,但用法和用量各不相同,临床疗效差异很大,且褒贬不一.为此,现将我们在临床应用的情况报道如下,以供探讨.
作者:梁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优化药品监管信息化数据环境的策略和方法.方法:研究当前药品监管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数据环境优化工程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提出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药监信息化数据环境优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结论: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药监信息化数据环境优化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锋;洪晓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院前急救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牵系着千家万户,是一项社会性、专业性、服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公益性事业[1].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6年至2007年院前急救的2 580例病例,为了更好地提高院前急救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现就我院在院前急救中受影响较大的几个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引起社会及大家的重视.
作者:邢兰访;董艳;卢军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83例不同临床表现的IgA肾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紊、脂联素和血脂水平.结果:IgA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表达肾功能不全组高于肾病综合症组、高于肥胖组.结论:IgA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表达与胰岛素抵抗、肾功能和尿蛋白定量相关.
作者:薛兰芬;罗增彦;计承;张慧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既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亦可快速大量输血输液,对临床麻醉和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右侧锁骨上、下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与右颈内静脉穿刺三种不同路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观察,为临床实践寻找更为安全和有效的穿刺路径.
作者:翟美琴;赵砚丽;刘晓明;刘晶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大量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微创手术治疗的,和24例小骨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从格拉斯哥评分、再出血机率、血肿残留量、颅内感染率、死亡率5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微创治疗组和小骨窗手术组比较:(1)3天后(x2=1.872,P=0.171),(2)5天后血肿残留量(t=-0.8418,P=0.4051),(3)再出血率(x2=0.43,p=0.509),(4)颅内感染率(x2=1.083,P=0.298),(5)死亡率(x2=0.437,P=0.509),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应用于大量脑出血的治疗.
作者:刘强;杨淑莲;孟予城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