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暄
目的 分析益母草注射液在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 2015年12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女性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人工流产术后观察组应用益母草注射液2mL注射,对照组予缩宫素注射液10U注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天数及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天数少,阴道出血量少,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益母草注射液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出血量、促进月经周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英杰;赖俊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进行曼月乐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临床选择2014年7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妈富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置入曼月乐疗法,两组均治疗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性激素水平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SH、E2、PRL、LH、P等激素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检查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曼月乐疗法,可提高患者的内分泌状态,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末娟;熊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NBI联合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 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24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120例,两组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其中对照组患者用普通电子胃镜观察后进行活检,而研究组患者用NBI联合放大内镜观察后进行活检.记录两组患者的图像清晰度、活组织检查标本病理诊断结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能力的结果等,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病变轮廓、胃小凹形态以及微血管形态的检测中,研究组患者的图像清晰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两组患者的萎缩、萎缩伴肠上皮化生,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及早期胃癌的诊断结果中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病症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早期胃癌患者的敏感度检查率为2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5.0%的敏感度检查率,而在特异度方面的检出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3.3%的检查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不同方法在阳性预测、阴性预测以及准确率等方面的诊断能力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方法对患者不同病变部位的检出率为75.83%,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的总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腺管开口分型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联合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不仅安全简便,有效提高了患者图像清晰度,还可以大大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使患者可以及早采取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松华;莫湘;文黛薇;孙玉霞;黄大荣;陈艳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综合治疗,给予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定量及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改善心功能与各项指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国治;梁孙英;莫锡尚;梁海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基层两类督导员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以及对耐药结核病患者态度的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调整南宁市基层开展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64名耐多药督导员以及131名普通督导员进行结核病核心知识等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另外采用AQ-S8态度调查问卷对督导员对结核病患者的态度进行调查.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调整协变量,取α =0.05.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应答率为86.7%,其中耐多药督导员问卷64份,普通督导员问卷131份.基层两类督导员调查显示: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9.91%,耐多药知晓率仅为65.20%.对待结核患者态度调查显示:基层两类督导员对结核病患者和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回避的态度都较为明显,且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责备、威胁、恐惧及回避的情绪较普通结核病患者显著增高(P<0.05);耐多药督导员对耐多药患者的威胁感随着督导时间延长呈正相关(t=3.44,P<0.01).结论 应加强基层督导员结核病政策信息及耐多药肺结核的防治知识的培训,掌握耐多药结核病相关院感防护知识及技能,消除他们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恐惧心理.
作者:朱荣健;梁长威;陈燕萍;黄家运;刘玉坚;谢柳媛;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2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52例联用美托洛尔、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博量增加(P<0.05),心率、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减小(P<0.05).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心排血量、每博量大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高于对照组(P< 0.05),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镇涛;倪星会;胡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某院2010 ~ 2013年住院人均医疗费用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卫生部门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运用SPSS17.0软件和描述性的分析方法汇总、计算各年份的出院人数及其人均费用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情况、疾病种类、付款方式等因素对住院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相关政策及加强监督来实现医疗费用的控制.
作者:梁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银质针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9月~ 2015年9月间30例进行银质针治疗的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对患者采用银质针配合功能锻炼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的肩周炎患者3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的6例,治疗效果有效的18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例,治疗效果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质针治疗配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疗效确切,值得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作者:贺小云;谭文庆;廖秋明;任中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探讨改良拔管方法对气囊导尿管拔管的临床疗效,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2014年3月~ 2015年11月住院的122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61例患者在进行对气囊导尿管拔管前先对气囊内的液体进行抽尽后再按不同型号的尿管注入0.4~1ML空气,在膀胱充盈的状态下拔管,对照组61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拔尿管法拔管.观察两组的拔管结果,比较两组的拔管后的各项指标、拔管的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在拔管后肉眼血尿率、尿路刺激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拔管后自主排尿率、排尿畅通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拔管疼痛程度的0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留置气囊导尿管抽尽液体再回注空气联合膀胱充盈状态下的拔管法明显优于常规的拔管法,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羽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急性发作的疗效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100例,收治年限为2011年4月~2014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地奈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实施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喘憋缓解天数、啰音消失天数、咳嗽缓解天数、住院天数、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通过配合细致周到的舒适护理措施,对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间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年冠心病患者138例为冠心病组,同期因怀疑冠心病而在我院内科性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血管无狭窄或者狭窄程度<50%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生化指标等,分析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青年冠心病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高血压发病率,吸烟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冠心病患者cTnT、BNP、TC、LDL-C、Fib较高,而TBIL、DBIL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青年冠心病男性发病率较高,患者大多合并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具有较高的cTnT、BNP、TC、LDL-C、Fib水平.
作者:闫建丽;耿宏旭;贺小武;郭杏花;齐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学龄前留守儿童气质特征,了解不同年龄留守儿童气质维度特点,为指导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纳入126例3~6岁学龄前留守儿童,采用《3~7岁儿童气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由专业人员和保健老师指导对儿童了解的家长填写,评估学龄前留守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和气质维度得分.结果 学龄前留守儿童气质类型特点分别为易养型(7.9%)、中间偏易养型(27.8%)、中间偏难养型(44.4%)、启动缓慢型(9.5%)和难养型(10.4%),不同年龄和性别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特点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气质维度在不同性别儿童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活动水平和反应阈两个维度得分上男童显著高于女童(P<0.05),女童在情绪本质和注意分散度两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童(P< 0.05);不同年龄男童气质维度分析结果显示:在反应强度和反应阈两个维度得分随着男童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P<0.05),趋避性和适应性两个维度得分显著上升(P<0.05);不同年龄女童气质维度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水平和反应强度两个维度得分显著下降(P<0.05),趋避性维度得分显著上升(P<0.05).结论 留守儿童气质类型分布以中间型为主,但中间偏难养型比例更多,男童和女童在动水平、反应阈、趋避性和适应性气质维度得分存在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应根据留守儿童气质特点尽早实施个体化针对性教育,以防止出现心理行为异常.
作者:邵雪飞;钟鹏峰;曾晓星;潘金阳;巢宇苗;李丽芬;李秋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评价齐拉西酮结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 纳入的对象为2013年3月~2015年9月我院10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第Ⅰ组以单纯碳酸锂为治疗药物,第Ⅱ组以齐拉西酮结合碳酸锂为治疗药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并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RMS量表分数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BRMS量表分数均明显下降,但第Ⅱ组减分率更高,经统计学处理显示BRMS量表分数差异显著(P<0.05).第Ⅱ组治疗效果高达94.00%,第Ⅰ组仅72.00%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副作用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齐拉西酮结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确切,跟单纯碳酸锂治疗比较,在改善患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症状方面效果更好,且未增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金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发性创伤的病理及临床特点,从而找出合适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多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统计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研究有52例患者在经过急救后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38例患者在经过急救后即做好术前准备,9例患者留在急诊室进行观察,1例在经过积极的抢救后无效死亡.结论 通过护理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多发性创伤的抢救成功率,对多发性创伤的患者要采取科学规范的急救措施,同时要尽早尽快的首先处理危机患者生命体征的症状,从而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向社会进行推广.
作者:容玉佩;刘侃;郭建杰;高稀凤;王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电子制造行业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广东省11家电子制造业1739例职工为调查对象,对疑似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对年龄分布、皮损分布特点、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39例调查对象中共有154例(8.86%)为疑似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疑似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年龄以50岁以上为多,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2,P< 0.05);发病人数以接害工龄以>10年多,占20.61%,明显高于>3个月且≤1年、>1年且≤5年工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7,P<0.05);>10年接害工龄发病人数亦多于>5年且≤10年工龄段,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13,P>0.05);疑似职业性刺激性皮炎患者中接触去油剂的发病率高(4.55%),明显高于脱水机、氧化剂、蛋白沉淀物的接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疑似职业性变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患者中接触橡胶组分的发病率高(47.40%),与金属及其他盐类、树脂、清洁剂、其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7,P<0.05).结论 电子制造行业的工作环境对职工皮肤的损害较大,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较高,接害工龄越长发病率越高,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
作者:范思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 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给予缬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和糖尿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治疗后3组患者的SBP、DBP、FBG、2hPBG、FINS、HbA1C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C组的降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达宏;刘子胥;石琼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7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并发症缓解情况、实验室检验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毒症慢性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N、Cr、PTH及β 2微球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22.9%(P<0.05).结论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针对性护理对尿毒症患者并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代谢产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练镜英;曾顾梅;张琼娇;许冬萍;黄水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又值春日融融,柳丝轻扬的好时节.2016年3月17日至20日,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6)大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陈茂总结和展望了经导管瓣膜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作者:苏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声带息肉术后嗓音训练配合中医针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 2015年3月收治的行声带息肉术患者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取中医针药治疗,观察组在中医针药基础上,配合进行嗓音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喉部发生能力VAS的自主评分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喉部发生能力VAS的自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嗓音训练联合中医针药对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十分有效,在术后可帮助患者快速的恢复发声功能,较单独中医针药疗效更好,是一种优秀的辅助治疗方式.
作者:林玲玲;林少雄;程耿斌;蔡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孕期乳头保健在预防产后乳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2月~ 2015年1月于我中心接受产前检查的210例孕妇参与临床研究,并将210例孕妇分成研究组(105例)和一般组(105例),仅予以研究组孕妇孕期乳头保健,比较两组孕妇产后的乳头状况、乳腺炎发生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产后7、14d上门访视两组孕妇,研究组孕妇产后乳头皲裂发生率为7.8%,乳头凹陷发生率为6.8%,乳腺炎发生率为4.9%,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0.2%,与一般组孕妇的25.2%、18.4%、12.6%和78.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胀痛评分(VAS评分法)均低于一般组孕妇(P<0.05).研究组中母乳喂养成功孕妇产后7、14d的日泌乳量分别为(482.6±39.5) mL和(566.5±40.6) mL,明显多于一般组中母乳喂养成功孕妇的(351.5±29.8)mL和(456.8±25.5) mL(P<0.05).结论 孕期乳头保健可有效改善孕妇产后乳头状况,降低乳腺炎的发生率,为孕妇产后母乳喂养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林巧红;李思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