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药库实施零库存的研究与实践

李要锋

关键词:零库存, 药库管理, ABC管理法
摘要:目的:在保证临床正常用药的前提下,探讨如何降低药库库存,增加药品和资金流转率,科学管理医院药品库房。方法利用HIS系统与药品ABC管理法,对我院药品库房实行零库存管理。结果通过实行药品零库存管理,我院药品的流转率得到明显提高,资金的周转由原来的32.6d降低为13.5d,周转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建立适合院情的库存管理模式,应用零库存理念管理医院药库,对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流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安全有效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对于其流通必须加以规范。尤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药品流通监管机制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在规范药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药品流通监管机制日益呈现出弊端,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药品流通的发展。因此,我国药品流通秩序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本文阐述我国药品流通监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独特性见解,以期对今后药品流通监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千永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和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和预后。方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0例根据挂号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LVPWT和IV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D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能有效改善心肌指标,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异形钛板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目的:评价异形钛板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Sanders分型,对45例62足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前进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摄片及跟骨CT平扫并三维重建,予克氏针撬拨复位,局部植骨,异形钛板做有效固定治疗。随访12~38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本组62足中,优20足,良38足,可4足,优良率93.5%。结论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植骨重建跟骨形态,行内固定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及早期功能锻炼可预防和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劲松;沈宏达;汪银魁;艾买江;付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的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42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血清及耳积液HA、白介素和对照组的血清HA、白介素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A、白介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血清及耳积液检测结果均高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检测结果高于血清检测结果,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HA及白介素呈现异常的状态,且慢性期患者更为明显,耳积液的检测水平均高于血清含量,因此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测的指标。

    作者:徐光;刘玉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的肠内营养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5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早期肠内营养后,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为(48.1±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数据,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8%),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乃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1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实施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淑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复方甘草酸苷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功能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期HSP患儿39例,随机分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20例、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9例,选取22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3~5岁80mg qd、5~8岁120mg qd、>8岁160mg qd)治疗7~10d,糖皮质激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bid)治疗7~10d。留取治疗前后血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水平变化。结果(1)HSP组患儿治疗前血浆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 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复方甘草酸苷组与糖皮质激素组血浆IFN-γ、IL-4、IL-17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2)复方甘草酸苷组治疗前后血浆IFN-γ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L-4、IL-17水平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P<0.05);糖皮质激素组用药后血浆IFN-γ、IL-4、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P<0.01,P<0.05)。(3)糖皮质激素组用药后血浆IFN-γ、IL-4、IL-17水平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均<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能通过抑制HSP患儿Th2、Th17细胞活化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但其作用强度不及糖皮质激素明显。

    作者:刘娟娟;肖静;张秋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治疗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椎管内麻醉的患者1000例,分析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并且及时进行治疗。结果1000例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中,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患者13例,发生率为1.3%,发生原因有很多,有麻醉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经过治疗,9例痊愈,3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椎管内麻醉很少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但是偶尔会发生,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且进行治疗。

    作者:黎洪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患者6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因素,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等,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术中胆管损伤及术后肝性脑病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非绝对禁忌证,术中仔细操作,适当降低气腹压力,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怀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基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掌握本院的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及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352例,实查350例(实查率99.43%),查出医院感染8例,现患率为2.27%;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下呼吸道、胃肠道,分别是50.0%、37.5%、12.5%;分离出病原菌26株,阳性检出率56.5%,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07%。结论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提高病原体送检率和分离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蛋白质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目的:比较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NTNG)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整体蛋白质表达,以研究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组织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提取NTNG甲状腺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总蛋白,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各组总蛋白;经MALDI- TOF / TOF质谱分析,搜索数据库,寻找匹配的相关蛋白质,鉴定蛋白质,获得差异蛋白质的信息。结果经过初步筛选和质谱分析共获得9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表达差异蛋白点,其中4个在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高表达,5个低表达。结论 NTNG与正常腺体组织间存在多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通过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转细胞信号传递等参与NTNG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姚金科;胡才学;吴耿刚;何文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隐患因素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我市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隐患因素的现状。方法对26所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引发医院感染的隐患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隐患因素存在:设备的配置不健全、操作程序不规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淡漠、专业知识缺乏、医用材料的使用方法不当。结论各级医疗机构要重视口腔科院感管理工作,加大督查及制度落实力度,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陈艾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双上肢肱动脉变异1例

    双上肢肱动脉变异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上肢动脉变异类型,目前偶有个案报道,本研究就1例男性大体标本解剖时发现双上肢肱动脉变异进行报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在本例中,肱动脉于腋动脉第1段即发出肱动脉浅、深两干,二者沿着臂部及前臂部向下走行,终分别延续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二者分别发出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尺侧上副动脉以及肱深动脉、肩胛下动脉、胸外侧动脉、尺侧下副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在临床实践中,已发现由于肱动脉的变异而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的事例,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变异的存在以避免治疗过程中意外的发生。

    作者:郭少炜;徐剑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妇科再造胶囊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胶囊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无排卵性不孕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克罗米芬联合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克罗米芬治疗。两组都以3个月经周期作为1个治疗疗程。结果卵巢优势卵泡直径比较中,观察组C12、C14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为84.8%,妊娠率为51.7%,对照组为75.0%,31.0%,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8~13mm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妇科再造胶囊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效果与单独应用克罗米芬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凤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LC手术的5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总结LC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本组582例患者,术中胆道出血1例,中转5例,术后胆道结石残留1例,胆漏1例,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许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aVR导联T波方向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aVR导联T波方向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价值。方法将7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aVR导联T波方向不同分为T波直立组(A组)和T波倒置组(B组),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脑钠肽、C反应蛋白、冠脉造影结果及心功能变化。结果A组以老年人居多;脑钠肽、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冠脉造影提示多伴有多支血管病变,且患者LAD比较长,多呈LAD包绕型,阻塞部位多为LAD近段;患者心功能更差。结论aVR导联T波方向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孙莉;王燕华;荀平;付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妇产科的人性化护理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患者100例,把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的是一般妇产科护理,实验组则是人性化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取得的各方面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要好,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组的满意程度和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护理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比传统的护理更具有优势。在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效果,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秋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重点研究和观察匹多莫德在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28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上增加运用匹多莫德进行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设为实验组,总共129例。将运用采取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方法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共99例。观察两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感染次数、初愈后再次感染病程时间对比、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等情况对比。结果两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治疗情况相比,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有效率达到99.22%,显著好于对照组的87.88%(x2=13.411,P<0.01)。初愈后再次平均感染次数明显降低,再次感染病程时间显著缩短。而且实验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法的满意情况显著提升(x2=35.031,P<0.01)。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我国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Livin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提供新的诊断及治疗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Livin在22例妊娠滋养细胞组织(14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毛膜癌)中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作对照组。结果Livin蛋白在侵蚀性葡萄胎中表达率为57.1%,绒毛膜癌中表达率为87.5%,正常绒毛组织中为10.0%;Livin蛋白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高表达与正常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Livin在侵蚀性葡萄胎、绒癌中高表达提示Livin可能参与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韡;马瑞;王艳霞;安瑞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病毒唑治疗患儿48例为对照组,消旋卡多曲治疗患儿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止吐时间(2.1±0.7)d、止泻时间(2.5±0.9)d、退热时间(1.8±0.6)d、住院时间(4.6±1.3)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6±1.0)d、(3.2±1.1)d、(2.3±0.8)d、(6.7±1.5)d,观察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郑健荣;刘一鸣;谭本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