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莉;刘红;胡玲
目的:分析并探究整体护理在胸壁结核外科治疗围术期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胸壁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给予整体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2~3个月的护理服务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数据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壁结核外科治疗围术期进行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费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分析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益气强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39例治疗组和37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益气强心汤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7.6%(P<0.05);两组患者的CO、SV以及LVEF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患者的CO、SV以及LVEF提高较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LVDd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益气强心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强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英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人体的物质组成、代谢变化及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该学科的理论及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中,不仅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还提高了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复杂、枯燥抽象,学生学习索然无味,难以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找准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姚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门诊治疗高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对80例有门诊大病,能规律服药,每月门诊复诊的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血压,6时至22时每30 min测血压1次,22时至6时每60 min测血压1次。监测期间正常服药,日常生活不受限制,避免剧烈活动。结果①有超过一半的患者血压未能达标,以“反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为主,存在较高的靶器官损害风险。②而血压达标组患者,有11.1%患者是“超杓型”血压,存在夜间低血压重要脏器血液灌注不足风险。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进行个体化治疗非常必要。
作者:廖锋;仲玲;方轶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验证替米沙坦片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方法建立了HPLC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05 mol/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为溶剂;以2.0 g/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8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理论板数按替米沙坦峰计算不低于4000。测定替米沙坦片及其降解产物含量。考察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对替米沙坦片的影响,确定方法专属性情况。结果替米沙坦片在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条件下稳定,在氧化破坏条件下部分降解。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能够较好的考察替米沙坦片在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下的降解情况,方法专属性良好。
作者:孔凯丽;成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物理降温护理对小儿肺炎感染致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肺炎感染致高热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6例以及对照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降温;观察组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对比分析12 h后体温差异。结果在经过不同的降温方式后,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肺炎感染致高热患儿,采用物理降温能够有效降低患儿体温,确保患儿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上呼吸道感染为鼻腔至咽喉部的感染,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1]。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多数为病毒,少数为细菌。以流清鼻涕、鼻塞、咽部疼痛、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实践中,常选用利巴韦林这种药物,但疗效不甚满意。为探索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笔者采用中成药喜炎平注射液治疗50例患者,并与利巴韦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治疗患儿疗效满意,改善症状较快,安全性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硬腰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硬腰联合麻醉,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二者用于剖宫产术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对循环的影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后15 min及手术牵拉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且麻醉15 min后观察组心率略高于对照组,手术牵拉时心率小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腰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对母婴安全性均优于硬膜外麻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月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着新型超声技术和超声对比剂的研究和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超声对比剂和空化效应联合运用,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单的优势,在药物输送、基因治疗以及肿瘤和炎症的靶向治疗中显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参考近几年文献,综述了超声微泡和超声空化效应的治疗机制及其应用。
作者:史忠阳;于德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栅栏”定位器定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和125I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我们对69例肺内病灶的患者,其中56例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3例明确恶性占位患者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果活检组患者54例明确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6.4%,粒子植入治疗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布源满意率84.6%,穿刺后并发少量气胸6例,局部少量出血7例,无明显血气胸、痰中带血、针道转移等并发症。结论“栅栏”定位CT引导在经皮肺穿刺活检和粒子植入治疗中具有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布源满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文艺;王学权;王建明;王潇苓;张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呕血次数和黑便次数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呕血次数和黑便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朱俊城;罗蒙;蔡芹;熊亏全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首次透析时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始进行透析时SALB平均数值为(35.1±4.9)g/L,其中76例(47.5%)有低白蛋白血症。且合并糖尿病患者SALB平均数值为(32.0±6.1)g/L;比非合并糖尿病患者(34.6±5.3)低,(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低白蛋白血症主要由透析较迟导致,由糖尿病引起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低,且血清白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和GFR有关。
作者:秦文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行脑胶质瘤术患者78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脑胶质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9例患者予放射治疗,研究组39例患者予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即KPS、P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比对照组略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申学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血压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44例,脑梗死患者36例,治疗及护理方法与脑卒中患者一致,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7d内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期护理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对医院护理舒适度满意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对照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方面,两组患者血压除前3 d波动明显外,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疗过程中,除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治疗外,应对患者采用有效合理的舒适护理方式,并及时了解和掌握血压变化情况,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住院舒适度满意率,缓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不适,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中的质量。
作者:闫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哮喘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的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均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宫外孕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麻醉处理得当,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麻醉清醒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对宫外孕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是处理成功的关键,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唐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肾结石的高发性、复发性,决定肾结石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肾结石的健康教育包括一般知识宣教、心理宣教、饮食饮水指导、运动指导等多个方面。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特点,从而坚持长期预防和治疗,可减少或延缓结石的形成和复发。
作者:茆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讨论研究隐形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应用作参考。方法选取近几年牙列缺损患者共109例。采用隐形齿对患者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观察患者在修复后满意度、固位稳定性、咬合情况和耐用性等情况。结果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隐形义齿修复,修复成功率为96%,在4例失败的患者中有2例固位不良,有1例基牙松动脱落,有1例因佩戴后反复摘戴不方便未坚持佩戴。结论隐形义齿对于牙列缺损的修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是目前临床上较好的一种牙列缺损修复方法。特别是个别前牙缺失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孙丽;宋海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我院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对象资料的分析,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保健护理,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儿童发育整体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好,观察组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概率为8.3%,对照组儿童营养性及病房发生概率为18.3%,两组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综合性的保健护理,可有效降低营养性疾病,推动儿童健康的发展,提高其身体素质。
作者:周金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探讨盐酸替罗非班与瑞替辅酶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STEMI患者53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选择STEMI患者42例为实验组,两组吸氧、镇静及止痛等一般治疗措施相同,一旦做出诊断即刻予瑞替普酶18 mg加于生理盐水10 mL,静脉推注,时间>3 min,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而治疗组在溶栓后4 h静脉持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48 h。比较两组1周内胸闷胸痛人次数,ST段回落时间,10 d后造影血流TIMIⅢ级例数及患者心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周内胸闷胸痛人次数分别为8例和23例,ST段回落时间为6 h和10 h,10 d后造影血流TIMIⅢ级例数为32例和31例,半年后EF值>45%为34例和40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辅酶治疗急性ST段太高性心肌梗死,10 d后冠脉造影病变血管的再通率,血流血流达到TIMIⅢ级的在50%~60%,溶栓之后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针的,血流血流达到TIMIⅢ级的在70%~80%,疗效明显,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张伟河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