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的影像诊断以及介入治疗的效果

刘要先

关键词:肝细胞癌, 微小病灶, 影像诊断,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的影像诊断以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的影像诊断的患者100例,观察分析100例肝细胞癌病灶周围微小病灶的螺旋CT及血管造影表现情况,以上所有患者都通过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存在肝细胞癌病灶周围的微小病灶,主灶直径>3 cm的56例患者中存在肝细胞癌病灶周围的微小病灶的患者有28例,主灶直径≤3 cm的44例患者中有病灶周围存在微小病灶的患者有14例。结论肝细胞癌病灶周围的微小病灶广泛的存在于临床中,术前准确诊断有利于指导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目的:分析评估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6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并随访1年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5.7%,对照组为64.3%,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治疗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78.6%,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女性生活,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兰维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选择宫颈癌筛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实施妇科检查的5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取得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此次研究,所有受试者均实施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学筛查阳性和阴道镜筛查阳性者受检者再行病理活检,将单纯宫颈细胞学阳性者、单纯阴道镜检查阳性者及宫颈细胞和阴道镜检查均为阳性患者和病理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检查的优劣。结果三种筛查方法的阳性例数、病理活检阳性例数、准确率比较,单纯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准确率明显低于阴道镜筛查和联合两种筛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筛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常用方式,其准确性尚存一定的缺陷,容易造成误诊,经此方法筛查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性阴道镜筛查,阴道镜筛查的准确性和病理活检较为一致。

    作者:陈淑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定量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儿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马清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80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脑膜而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粒型肺结核及其他器官的结核,通常在发病后数周才发现。大多数结脑起病急,脑膜炎刺激症状较明显,但也有少部分患者起病隐匿,需完全依靠脑脊液检查来诊断。结脑病程都较长,自愈者少,致残或者病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快速诊断技术的发展和高效抗结核药物的应用,治愈率明显提高[1]。本院近10年来收治80例结脑患者,就诊治过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具体如下。

    作者:潘海云;陈俊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培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培训方法,使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通过回顾2012年中心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2013年培训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结果统计2013年中心人员考核合格率为100%,工作效率为90.5%,科室满意率为97.5%,较2012年有明显提高。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成分复杂、学历层次高低不平,要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满意度,确保工作效率,必须强化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杨和静;袁靖;张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例神经外科颅脑术后患者,早期经鼻胃插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定期测定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浆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以及肝肾功能、血糖(GLU),并观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并发症的影响。结果①营养支持患者的血Hb、TP、ALB等指标均能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②未发生严重的胃肠并发症;③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糖、脂代谢均无明显异常。结论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全身代谢情况和胃肠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朱海龙;彭海丽;张占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运动损伤性肩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运动损伤性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因运动损伤的肩肌筋膜炎入院治疗的患者的资料(共计100例,男58例,女42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50例则单纯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为6个月。结果治疗后的6、12个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疗效显效进行评价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采用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运动损伤性肩肌筋膜炎,痊愈率高、好转率高并且能够更好的增强肩部稳定性,并且可以减少再次发生肩肌筋膜炎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玉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安全文化在综合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安全文化用于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未提倡和实施的护理安全文化期间的40名外科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半年1560台次的手术室护理缺陷108次当作对照组;提倡及实施护理安全文化期间的40名外科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半年1592台次的手术室护理缺陷45次当作研究组给予研究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文化运用于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可以明显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手术室的护理缺陷,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池俊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蜂胶的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蜂胶HPLC指纹图谱,对蜂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RP-HPLC法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85 nm。结果通过对10批蜂胶的10个主要色谱峰进行色谱峰匹配,得到对照指纹图谱,对35批蜂胶与对照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相似度均>0.90,可区别于杨树胶。结论所建立的蜂胶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为蜂胶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文萍;范婷婷;吕武清;姚剑平;胡棠洪;俞建辉;李淑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下肢外伤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下肢外伤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围手术期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6例下肢外伤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67±6.81)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7.34±9.26)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为(16.84±5.60)分,对照组下肢功能评分为(52.36±13.05)分,两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下肢外伤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廖有快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前置胎盘致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由于前置胎盘造成产后大出血情况的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患者4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引起的产后大出血情况,医护人员应给与患者护理干预治疗,从而更快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夏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价值。方法我院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到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52例患者,按照不同方法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每组各26例患者。应用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应用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的MMEF、PEF以及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都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应用ACT对两组治疗前后治疗效果进行评分,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由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都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研究推广使用。

    作者:谈翠挽;肖贵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闭合性肾脏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观察闭合性肾脏损伤的诊断、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60例闭合性肾脏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损伤评定Ⅰ级19例(31.7%);Ⅱ级18例(30.0%);Ⅲ级15例(25%);Ⅳ级6例(10.0%);Ⅴ级2例(3.3%)。40例进行保守治疗,20例进行手术治疗,对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的患者要给与相应的治疗。结果保守治疗的40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4 d,其中治愈出院38例,治愈率为95%;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27 d,其中治愈出院17例,治愈成功率为85%。结论对闭合性肾脏损伤患者,如果病情在可控范围之内,尽量用保守治疗,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赵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钙通道阻滞剂联合硝酸脂类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联合硝酸脂类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60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钙通道阻滞剂联合硝酸脂类的用药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硝酸脂类用药方案,治疗4周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脂类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桂翔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与药学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糖尿病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患者以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等5种综合防治手段和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治疗。结果临床验证糖尿病患者应用磺脲素类、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类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结论抗糖尿病药物使用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才能提高药物的治疗质量和效率,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任春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18例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包括症状改善、病情变化、合理用药和体征变化等方面。结果丹红注射液可使患者得到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肺心病、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疗效显著,但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依然有相应的问题。

    作者:尚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观察

    目的:观察恩度+化疗在非小细胞肝癌(NSCLC)病症治疗中的效果与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8例NSCLC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34例,分别给予其单纯化疗与恩度+化疗处理,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心血管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获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5%,同乙组88.24%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恩度联合化疗组未增加化疗药物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两组在血小板与白细胞改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反应发生方面,在窦性心动过速与血压波动方面比较,存在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临床NSCLC患者以恩度+化疗处理,明显提高其近期治疗效果,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并不会诱发骨髓抑制出现,整体效果理想。

    作者:陈志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强化护理管理在外科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外科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神经外科近期行颅脑手术治疗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分别采用外科常规护理干预和外科强化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感染发生率及合并不同感染危险因素条件下感染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时间>4 h,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颅内置管及糖尿病等感染危险因素条件下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外科术后感染发生风险,对于促进病情康复进程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红霞;于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植入性胎盘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植入性胎盘的可行性,观察UAE治疗植入性胎盘的结局。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植入性胎盘患者30例采用UAE进行治疗,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患者胎盘去除时间平均(3.58±2.75)个月,其中短的患者仅3 d,长的患者12个月。3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胎盘完全排出;4例患者于栓塞术后清宫时胎盘完全排除,清宫未完全排除5例,后均自然排出。4例患者行手术切除。本研究患者月经均得到恢复。且栓塞术后是否清宫、是否采用甲氨蝶呤辅助与栓塞结局并不存在相关性(P<0.05)。与保守治疗成功患者进行比较,手术患者平均月经恢复时间以及平均β-HCG正常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性胎盘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自然排出或吸收胎盘,且应用甲氨蝶呤以及清宫术对患者栓塞结局并无影响,若保守治疗失败,则可行病灶切除术。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甲状腺全切与次全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后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俊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