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迟庆云;刘彩霞
目的:探讨野菊花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为临床正常使用提供可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野菊花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并对这些成分进行归类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使用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在临床使用野菊花的过程中,在佳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出196余个峰,鉴定其中70多种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9.2%。结论临床使用野菊花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为氨基酸以及挥发油。
作者:印长虹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所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不仅临床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黄浩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我国医院药剂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及前景分析。方法根据相关的资料以及参考文献,结合国外药学的发展经验以及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和分析出我国医院药剂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和前景,并提出有效改进措施,展望药剂科开展临床药学的未来。结果目前临床药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药学的工作重点。结论医院应该重视临床药学的开展,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
作者:杨保成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中新理念的运用与意义。方法抽取处方,查阅患者就诊记录及用药情况,进而评估诊断与用药的相符性。结果患者3年来的用药与诊断围绕对症治疗,服用三年就诊次数逐年上升,临床表现渐增,诊断随之渐多,病因不清盲目用药,疗效甚微,处方存在问题超时超量服用抗生素,他汀类药物服用没有监测肝功能,适应证不符,中成药的使用与辩证辩病相脱离,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则是大隐患。结论运用象数医学透过病象看病因的思维方式不仅能提高处方点评的水准,而且促进与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李凤云;刘燕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分析。方法将临床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A组为治疗组,患者43例,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为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疗程为2周。三组间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7.7%)高于B组(总有效率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总有效率(4.7%)低于B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可行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重症腹部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经验,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共收治的60例重症腹部外伤患者,对其进行精心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60例重症腹部外伤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其中57例成功治愈,无并发症,其中3例严重休克大出血死亡。结论通过对60例重症腹部外伤患者进行精心的综合合理,有效的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郭沛珍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行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行再程放疗,B组行手术切除,就术后并发症、再放疗不良反应及治疗后随访3年复发率、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施以对比。结果 A组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B组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3年A组的复发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3%(P<0.05);两组随访1、2、3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无病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施行手术切除复发率较低,且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山;史卫红;周鉴基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索冰冻血样的佳提取方法,保证DNA检测分析的质量。方法采用离心柱法和磁珠法进行DNA提取,分析所得DNA的浓度和纯度。结果两种DNA提取方法提取DNA纯度均符合实验要求(1.6~1.9),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磁珠法提取冻存血样所得DNA浓度高于离心柱法,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冰冻血液的DNA提取,磁珠法优于离心柱法。
作者:黄旭颖;李剑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手术患者症状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和自我效能评分。结果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和抑郁症状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作者:陈义秀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利用减重训练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我院曾接收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8例,通过随机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来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以减重训练方式来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来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中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1%,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着较明显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患者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对比发现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着较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减重训练及口服二甲双胍方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管道系统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行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管道系统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8例患者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实验组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管道系统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只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管道系统微创手术治疗。我们采取JOA下腰痛疗效标准评分,参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来评价症状缓解及神经功能改善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有31例在手术结合中医治疗后,症状缓解及神经功能改善等情况取得优良效果,优良率为91.2%,对照组优良人数为27例,优良率为79.4%,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采用JOA下腰痛疗效标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管道系统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黎观保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及分析2012年~2014年本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本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95例患者为A组,2013年1~12月的98例患者为B组,2014年1~12月的96例患者为C组,然后将三组不良反应种类及药物应用种类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以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为主,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药物,且C组的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组及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012年~2014年本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及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较高,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仍有较大的降低空间。
作者:赵莉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对脂肪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85例,其中45例患者选用西药治疗,为对照组;4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要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中西医结合为标本兼治,对脂肪肝的病因进行控制,调节机体的状态,阻止病情加重,说明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作者:刘运龙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小儿支原体性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霉素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喘憋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喘憋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3%,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素,能有效缩短患儿的喘憋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依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深入探讨在骨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理论的应用。方法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作用于护理管理中,主要表现为: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科学的排班制度、有效的奖励机制以及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结果将柔性管理理论作用于骨科护理管理,各方面工作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结论柔性管理理论的运用能够对现有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完善,并大程度的激发基层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王子敬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如何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采取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为各科室提供及时、准确的医学检验数据及信息。方法依据我国制定的《医疗机构临床试验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从医学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三个方面开展进行质量控制,从而确保质量控制工作能落实于临床检验的整个过程中。结果通过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有效提高了检验结果的精确度,也大大减少了由于各方面因素而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对于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及医院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相关控制,能够为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报告,从而有效提升了临床医疗检验及治疗水平。
作者:赵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糖皮质激素可起到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大多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中所出现的免疫反应,都可应用抗病原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可以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应用不当,也会加重病情或促进病情恶化,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糖皮质激素的诊断体系和诊断指南未得到终确立之前,需全面掌握其疗效、适应证以及不良反应,确保其在严重感染和感染休克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赵玉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4例,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手术时机为24 h以上,观察组30例手术时间为8~24 h,对比分析血肿清除率、病死率以及神经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病死率以及神经缺损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24 h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显著提高清除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日恢复。
作者:王孝成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实验组37例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给予对照组37例针灸治疗。观察实验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7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风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优势。方法将近年行预防性结肠造瘘和末段回肠造瘘的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吻合口或修补口瘘发生率、关瘘方式、关瘘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吻合口或修补口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肠造瘘组关瘘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结肠造瘘组时间(P<0.05),回肠造瘘组关瘘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结肠造瘘组(P<0.05)。结论在预防性造瘘手术治疗中,末段回肠造瘘相比结肠造瘘具有较多的优势,推荐临床首选。
作者:冯卢;赵煜;蒋忠宁 刊期: 2015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