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钦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流产方法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观察组使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阴道出血量、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和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6/90)(P<0.05)。结论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终止早期妊娠效果确切,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疼痛,且无并发症发生,明显优于传统负压吸引术。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叶酸、维生素B6在降低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接诊的93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化学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在治疗之前血清中的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口服叶酸和维生素B6治疗,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与对照组志愿者有显著差异,且P<0.05,治疗后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口服叶酸加维生素B6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规范护理文件资料管理,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及管理水平。方法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建立文件资料管理框架,按行政管理、业务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服务对象评议、护理科研和教学、护理文化信息与活动六大类文件资料,分别建立目录、进行编号、归档保存。结果文件资料控制程序和方法的建立应用,方便护理人员对文件资料的使用、查询、追溯和保管。结论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护理文件资料归档管理井然有序,保障了护理管理的连续性、有效性及可追溯,对减少护患纠纷隐患,增强护患关系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申良荣;申璇;辛霞;辛爱丽;高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做常规处理。比较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数据。结果在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5个月后,实验组SAS评分显著下降(P<0.01),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尿素氮以及血肌酐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持续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促进患者的肾功能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东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7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结果本组6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并发症有4例,失败3病例,成功率为95.5%。结论完善、精心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关键,大大的提高了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孟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200例,均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依据术后是否存在并发症分为两组,正常组患者100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组患者10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并发症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糖尿病、多发性骨折、原发病发生率等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为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骨折愈合延迟、手术切口感染等。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未发生致残、死亡。结论高龄、住院时间延长、骨折愈合延迟、长时间手术操作、糖尿病、原发性疾病等均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高发因素,如存在上述情况应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王更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运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的救治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急危重患者分为2组,常规救治的60例为对照组,院前急救及转运途中持续低至中流量给氧;治疗组60例,在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使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对两组患者转运前后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变化及到转运目的地即刻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进行观察比较,并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动脉血氧分压及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使用呼吸机管理患者预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对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应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可纠正呼吸衰竭,降低能量消耗,控制过度通气,保障患者院前急救疗效及转运安全,减少患者预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桂芳;孙国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环(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妇科收治的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曼月乐环治疗,观察曼月乐环对不同子宫大小、不同子宫腔深度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影响,记录曼月乐环对患者痛经的改善情况。结果子宫体积<220 cm3患者子宫体积改善优于子宫体积>250 c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腔深度<9 cm患者子宫腔深度改善优于子宫腔深度>9 cm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痛经改善112例,占93.3%。结论曼月乐环对治疗子宫腺疾病,对改善患者子宫体积及子宫腔深度有显著疗效,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崔晓琳;赵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点评我院病区用药医嘱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合理用药方案,提高我院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病历1200份,对用药医嘱单进行合理用药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196例。结论我院病区用药医嘱单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药师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配合临床医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笔者从中医古代文献对乳癖病名的认识、病因病机、治疗现状等方面对中医治疗乳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中医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深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为单纯全身麻醉组,观察组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结果观察组的SP、DP及HR在诱导后各时点明显低于诱导前,但对照组在切皮、插管、拔管、术中强刺激时点SP、DP及HR均较诱导前值升高。观察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为(6±3)min,拔管时间为(7±2)min,清醒时间为(18±4)min;对照组观察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为(13±2)min,拔管时间为(19±1)min,清醒时间为(33±3) 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身麻醉深度好。
作者:邱红雨;张国庆;王学飞;李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可靠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家兔模型,探讨股骨头坏死中血管内皮因子与和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方法选取健康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模型组用静脉注射脂多糖加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造成股骨头坏死,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造模第4、8和12周时,处死动物模型,通过对坏死股骨头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Bcl-2的表达。结果随着造模时间段的推移,股骨头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Bcl-2基因在各个组的表达量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脂多糖所构建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中,股骨头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Bcl-2基因表达均受到抑制。
作者:何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预防与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患者病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病例各45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进展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发热、高血糖、内外动脉狭窄、白细胞增加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结论影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有糖尿病病史、发热、高血糖、内外动脉狭窄、白细胞增加等,临床应给予关注,采取积极措施降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史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8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①肌腱膜上补片置入手术(ONLAY)50例;②筋膜前(腹膜前)肌下补片置入手术(SUBLAY)24例;③缺损处直接补片置入途径6例。结果平均年龄为58.5岁,52.5%是女性。上腹部切口36%,64%下腹切口。所有患者采用合成材料修复。聚丙烯材料74例,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双面材料6例,开腹手术80例,复发3例。手术复发率为3.7%。结论 ONLAY手术安全可靠,复发率低,是可以接受的切口疝修补方法,避免伤口感染,防止腹内压升高,促进伤口愈合,保证缝合质量示预防切口疝关键;
作者:杨勉;张北生;吴海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出台,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迈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为逐步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方法认真学习总结有关抗菌药物管理使用有关法规。结果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使用,控制细菌耐药。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升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是更有效治疗疾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也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丁卡因胶浆在绝经后取环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站门诊及外院常规取器中,探针不能进入宫腔的98例绝经后取器失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9例,术前2 h阴道后穹隆放置掰碎的米索前列醇400μg,手术中应用0.05 g的丁卡因胶浆。对照组49例,单纯阴道给米索前列醇。结果观察组在宫颈软化扩张程度、镇痛效果及术中自觉症状情况和取器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丁卡因胶浆联合用于绝经后取器困难的患者,有明显的松弛宫颈和镇痛作用,取器效果较好,值得在基层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喻银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临床观察瑞替普酶(reteplase,r-PA)与尿激酶(urokinase,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R组)和尿激酶组(N组),两组各42例,观察溶栓再通时间、2 h内间接判定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在溶栓距发病时间及入院后开始用药时间上,瑞替普酶组(R组)与尿激酶组(N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尿激酶组(N组)比较,瑞替普酶组(R组)溶栓后临床再通时间早,2 h内临床判定血管再通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瑞替普酶组(R组)发生的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及出血等不良反应上,与尿激酶组(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PA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UK,且r-PA具有给药方便、临床再通时间早、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是适合基层医院和不能及时行PCI的医院广泛推广的安全有效的一种溶栓剂,疗效优于尿激酶。
作者:乔艳春;杜丰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突破感法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肌间沟臂丛阻滞的患者148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传统的肌间沟臂丛阻滞,B组为突破感法肌间沟臂丛阻滞,对比两组的阻滞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完全运动阻滞比例和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突破感法肌间沟臂丛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可靠,减少了传统穿刺法反复寻找异感损伤血管引起血肿,气胸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在基层医院特别对老人、小孩、肥胖,异感主诉不清楚者适用。
作者:王利先;王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羊水污染对胎儿危害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足月分娩产妇中241例羊水污染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不同污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比较羊水污染程度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并发症及Apgar评分关系以及产程进展与胎儿宫内窘迫及Apgar评分关系。结果羊水Ⅰ度污染组产妇胎心音改变、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并发症及Apgar评分≤4分胎儿百分率均明显少于羊水Ⅱ度和Ⅲ度污染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潜伏期羊水Ⅱ度和Ⅲ度污染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活跃期羊水Ⅱ度和Ⅲ度污染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潜伏期羊水Ⅱ度和Ⅲ度污染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少于活跃期羊水Ⅱ度和Ⅲ度污染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羊水污染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并发症及Apgar评分关系密切,加强产妇产前监护,避免羊水污染的发生,对提高胎儿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梁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