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红雨;张国庆;王学飞;李林
重症肌无力是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是当今抗原、抗体为明确,免疫学发展机制相对为清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这有可能成为攻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突破口。重症肌无力已经成为近年神经病学和免疫学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因为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是以临床为基础,所以必须强调对其症状的认识和解释,笔者总结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中诊治重症肌无力的经验,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由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Wim Fleichmann医学博士于20世纪90年代初原创[1]。裘华德教授于1994年引进我国。近20余年该技术大量运用在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骨筋膜室综合征、烧伤创面、糖尿病病足、褥疮、慢性骨髓炎等方面的治疗并取得了非常肯定的效果。本文将就VSD技术的应用及护理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观察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致病原因、治疗要点以及临床特点,为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3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给予米非司酮以及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结果本组13例患者体征多数无异常,妇检时子宫体有增大状况,大部分患者可以触及子宫前峡部膨大。宫颈无举痛,无显著膨大。宫颈管口未有显著扩张现象。阴道有血污色暗红,血量多少不同。10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1例经阴式手术切除妊娠组织成功,2例经腹式手术切除妊娠组织成功。结论 B超与血β-hCG可较大程度的帮助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大部分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但是仍然需要做好手术切除子宫的准备。
作者:覃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结合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治疗研究,探讨其成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心源性脑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院48例心源性脑栓塞病例中,心房颤动病因为26例,占总数的54.2%;心瓣膜病的病因为13例,占总数的27.1%;其余病因包括心肌梗死5例,占总数的10.4%;先天性心脏病2例,占总数的4.2%;心脏外科手术及心脏黏液瘤各1例,分别占总数的2%。结论引发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较为复杂,其中心房颤动及心瓣膜病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临床上应注意对原发病的治疗,合理使用药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胡彩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进行ISO15189培训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检验科2012年1月至6月记录的外科送检标本及拒收的不合格标本。记录ISO15189培训后半年内(201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外科送检标本及拒收的不合格标本数。用Poissonχ2检验比较二者间统计学差异。结果培训后不合格标本率为0.094%,与2012年相比(0.040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5,P=0.000)。培训前后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9.712,P=0.205)。不同职称人员引起的不合格标本量均有明显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1,P=0.043)。结论护理人员进行ISO15189培训能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率,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静;何鹏;刘靳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笔者从静脉血栓栓塞病因及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易患因素、药物预防、机械物理方法预防、一般处理、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结果预防为主,非手术治疗优于手术治疗。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前应对患者有初步的评估,针对评估的结果制定围手术期的整体预防和治疗方案,提高神经外科医护人员针对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意识和警惕性。既要防患于未然,也要提高诊疗水平,积极稳妥的综合治疗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
作者:车广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点评我院病区用药医嘱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合理用药方案,提高我院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病历1200份,对用药医嘱单进行合理用药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196例。结论我院病区用药医嘱单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药师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配合临床医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8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①肌腱膜上补片置入手术(ONLAY)50例;②筋膜前(腹膜前)肌下补片置入手术(SUBLAY)24例;③缺损处直接补片置入途径6例。结果平均年龄为58.5岁,52.5%是女性。上腹部切口36%,64%下腹切口。所有患者采用合成材料修复。聚丙烯材料74例,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双面材料6例,开腹手术80例,复发3例。手术复发率为3.7%。结论 ONLAY手术安全可靠,复发率低,是可以接受的切口疝修补方法,避免伤口感染,防止腹内压升高,促进伤口愈合,保证缝合质量示预防切口疝关键;
作者:杨勉;张北生;吴海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7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结果本组6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并发症有4例,失败3病例,成功率为95.5%。结论完善、精心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关键,大大的提高了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孟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尿液检验又称尿常规,是对尿液标本的常规检验。整个过程要经过申请检验、采集标本、保存标本、送检标本、实验室检查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失误,都可能造成尿液检验结果的异常。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将所有因素分类,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案,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可靠性。
作者:殷昭云;曹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200例,均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依据术后是否存在并发症分为两组,正常组患者100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组患者10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并发症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糖尿病、多发性骨折、原发病发生率等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为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骨折愈合延迟、手术切口感染等。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未发生致残、死亡。结论高龄、住院时间延长、骨折愈合延迟、长时间手术操作、糖尿病、原发性疾病等均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高发因素,如存在上述情况应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王更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丁卡因胶浆在绝经后取环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站门诊及外院常规取器中,探针不能进入宫腔的98例绝经后取器失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9例,术前2 h阴道后穹隆放置掰碎的米索前列醇400μg,手术中应用0.05 g的丁卡因胶浆。对照组49例,单纯阴道给米索前列醇。结果观察组在宫颈软化扩张程度、镇痛效果及术中自觉症状情况和取器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丁卡因胶浆联合用于绝经后取器困难的患者,有明显的松弛宫颈和镇痛作用,取器效果较好,值得在基层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喻银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两种方法在早期妊娠终止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要求终止早期妊娠的健康孕妇86例,按不同流产方案分为无痛人工流产组43例和药物流产组43例,分析比较两种妊娠终止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人工流产组43例孕妇完全流产率达到90.70%,对比药物流产组(69.77%)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工流产组患者腹痛平均持续时间和再次流产率均低于药物流产组患者(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流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薰洗配合光子照射应用于肛周脓肿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术后采用中药薰洗配合光子照射护理,然后再常规换药,对照组中药坐浴后常规换药,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用肛门中药薰洗配合光子照射法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实施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口疼痛、减少创面渗液、促进术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叶仁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阿托伐他汀钙影响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脑梗死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显著性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其脑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亦有所变化,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增加脑部的血流速度以及有效降低搏动参数。
作者:梁新生;刘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礼仪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更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我校2010级和2011级护理专业27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8.2%的学生赞同护理礼仪教学内容,97.8%的学生赞同护理礼仪教学方法,97.5%的学生认为学习护理礼仪可提高自身修养,加深对护理职业的理解。96.8%的学生认为学习护理礼仪可以帮助自己树立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结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加强护生人文教育,提高护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保证。
作者:郑弘;黄文杰;彭小燕;陶莉;浦雁;李荔;谢密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银杏达莫注射液致过敏性皮疹2例病情及诊治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1例脑供血不足患者,1例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表现以发生过敏性皮疹为主,在注射过程中出现。结论应加强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测,掌握其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王基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流产方法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观察组使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阴道出血量、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和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6/90)(P<0.05)。结论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终止早期妊娠效果确切,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疼痛,且无并发症发生,明显优于传统负压吸引术。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运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的救治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急危重患者分为2组,常规救治的60例为对照组,院前急救及转运途中持续低至中流量给氧;治疗组60例,在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使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对两组患者转运前后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变化及到转运目的地即刻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进行观察比较,并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动脉血氧分压及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使用呼吸机管理患者预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对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应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可纠正呼吸衰竭,降低能量消耗,控制过度通气,保障患者院前急救疗效及转运安全,减少患者预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桂芳;孙国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叶酸、维生素B6在降低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接诊的93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化学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在治疗之前血清中的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口服叶酸和维生素B6治疗,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与对照组志愿者有显著差异,且P<0.05,治疗后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口服叶酸加维生素B6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