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效果观察

柳希玲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冲洗液温度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效果,找出佳的冲洗液温度,提高护理效率。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 A、B、C、D 四组,每组各21例。每组分别采用不同温度冲洗液持续冲洗膀胱:A 组为21~26℃;B组为27~32℃;C 组为33~37℃;D 组为38~42℃。记录4 d 内各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人均痉挛次数、尿液红细胞计数、冲洗液转清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 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人均痉挛次数、尿液红细胞计数及尿液转清时间均明显低于 A、B、D 组(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冲洗液温度以33~37℃为宜,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膀胱痉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苦瓜桑椹复方制剂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实效性观察

    目的:观察苦瓜桑椹复方制剂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实效性。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 A 组(模型对照组)、B 组(苦瓜桑椹复方制剂低剂量组)、C 组(苦瓜桑椹复方制剂高剂量组)、D(二甲双胍组)组,在持续用药4周后,比较4组模型大鼠及正常大鼠的 FB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Ins(胰岛素)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与 A 组相比,B、C、D 组的FBG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B、C、D 组的 TG、TC、LDL、HDL 水平均较 A 组有显著改善(P <0.05);B、C、D 组的 Ins 水平明显高于 A 组(P <0.05)。结论苦瓜桑椹复方制剂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脂、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余小雁;林羽慧;吴玉秀;李少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目的:研究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院113例结肠息肉肠镜摘除手术病患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指导和术后康复护理,以及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经过我们精心的护理,113例病患均成功的完成了手术,没有发生并发症,成功率为100%。结论肠镜下结肠息肉的摘除手术,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能够大大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尽快出院,恢复健康。

    作者:石红阁;王桂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住院患者800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分析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8月份住院病历800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抗菌药物利用度及其使用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表现为首量偏大,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中单用较多。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作者:胡佳惠;杨增光;王臻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腹腔镜治疗胆原性胰腺炎的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胆原性胰岛炎的术后护理方法,旨在提高胆原性胰岛炎的护理水平。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2013年间接收的100例胆原性胰岛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护理,每组50例,一组采用人性化术后护理方法,作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康复时间、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只有2例发生了胰周脓肿的并发症,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了胰周脓肿,3例发生了休克,4里发生了呼吸窘迫,2例发生了麻痹性肠梗阻,且观察组50例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缩短胆原性胰岛炎的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胆原性胰岛炎的康复效果,对采用腹腔镜治疗的胆原性胰岛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武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谈中药房的管理

    中药房是综合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房的管理对医院的发展建设及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了医院中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积极探讨相关对策及改进措施,为加强医院中药房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王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加权秩和比法用于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

    职业卫生监督质量的高低,与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关系,如何提高职业卫生监督质量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作者试用加权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某地2005年~2012年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资料,并绘制普通线图探讨其发展趋势,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袁曙明;孙爱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霍山石斛组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发与应用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组方(国家专利)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霍山石斛组方口服治疗,与口服消心痛的对照组比较疗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心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动态心电图 ST-T 改变上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仅有少数出现腹泻等不舒。结论霍山石斛组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更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德祥;王学涵;李路;何佩如;刘庆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高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内科治疗的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研究高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整体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40例高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利用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变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应激状况进行评分。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后,消除了不良情绪,治疗效果也得到显著提升,护理前后患者情绪评分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促使其配合医院的治疗。

    作者:张祖惠;吴兴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五常法用于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

    目的:探究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有效方案,以提高高危药品管理的安全水平。方法采用五常法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中,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比较应用前后,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结果应用五常法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护士人员在30 s 内可取出及放回药品的正确率、卫生合格率和患者满意率更高,药品随意放置率更低,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采用五常法管理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显著提高,使得医院的高危药品管规范化、制度化,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改进手术室工作流程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

    目的:分析目前手术室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改进手术室工作流程,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对手术室制度加以完善,相关流程加以优化,医护职责加以明确,比较流程改进前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提高第1台手术开台准时率,缩短连台手术的接台时间,减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工作超时,增加手术室每日手术量。病患等待手术的时间大大减少,每台手术工作的效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除此之外,患者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P <0.01)。结论工作流程的改进具有降低手术资源使用成本并提高手术时效的双重作用,值得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作者:谭庆敏;欧洁梅;寻凌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及治疗的医学论述: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结石成因、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病状表现、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以及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

    作者:王世禄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体会

    目的:总结胆道外科手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能原因,及再次手术处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69例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6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副损伤1例,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6例,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7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结论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原因有术后残留结石、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脱落、再发结石等;其治疗主要为以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及胆肠吻合为主的手术治疗;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正确寻找胆总管、避免误伤是治疗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关键。

    作者:赵万胜;桂武斌;蔡瑞福;彭玉林;桂晶晶;何宗国;曹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S-ROM假体在严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总结 S-ROM 假体设计特点及 S-ROM 假体在治疗严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 Pubmed、CBM、维普等数据库,查阅近年 S-ROM 假体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S-ROM 假体因其独特的设计特点,在严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髋关节置换假体选择中有着独特的优势。结论 S-ROM 假体是严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可选择的佳假体之一;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作者:孙则干;徐皓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68例早产儿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本文总结了早产儿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针对体温过低,不能自主呼吸,营养失调,有感染危险的早产儿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认为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正确处理才能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及预防后遗症。

    作者:吉淑颜;李延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预防中的研究现状及方法综述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保健办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缘由。因而,增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对以上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预防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宏;朱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时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现象及避免措施。方法对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值异常偏低的1例标本,进行再次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发现的涂片与计数明显不符,进行复检。其血细胞计数方法为手工细胞计数、末梢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抽取枸橼酸钠抗凝血。结果上述1例标本在后三种方法复检时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与初次 EDTA-K2抗凝血血细胞分析仪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不符。结论 EDTA 抗凝剂偶尔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EDT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产生的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增多会导致患者临床辅助检查增多,严重时易导致临床误诊、误治。因此,PTCP 应该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得到广泛重视。

    作者:王明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顽固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3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顽固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1例患者血压下降,1例患者心慌气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结论对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司献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对广金钱草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分析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广金钱草中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以便更好地对广金钱草开发和利用。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三氯化铝为络合剂,HAc-NaAc(pH=5.5)为缓冲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广金钱草的因环境条件等差异总黄酮量亦不同,野生连钱草的含量无论部位和平均含量都较种植要高,比较测量二者茎、叶、全草的含量分别为种植:10.81、15.85、13.29 mg/g,而野生:15.49、22.89、18.69 mg/g。结论广金钱草总黄酮含量分布表明叶>全草>茎。该方法操作性强,有助于对其药材质量控制,更好地对广金钱草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陈小英;张瑞辉;黎婉红;叶志琼;李泳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分析和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为老年缺牙患者制作出理想的修复体。方法对1260口腔修复治疗的老年病例,灵活地选择治疗方案和工作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老年人的口腔状况较为复杂、牙曲线不良、食物嵌塞等,治疗要遵循原则。结果由于充分考虑了老年患者复杂的口腔状况衰老的机体、异常的心理状态、等特点,为其提供了特色化的治疗服务,修复效果良好。结论针对老年缺牙患者,在修复治疗中一定要遵循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灵活的治疗方案,从而制作出高质量的修复体。

    作者:迟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治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疾病,本文主要讨论了该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的治疗方案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各种情况。

    作者:江荣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