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辉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敏感性宫颈癌组织中HIF-lα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鳞癌(Ⅱb、Ⅲa期)患者40例,放疗前行宫颈组织活检并保存标本。放疗结束3个月后,根据WHO实体瘤疗效判断标准,将保存的宫颈癌组织标本分为高敏感组(28例)及低敏感组(1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HIF-lα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lα蛋白在高敏感组的表达强度高于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lα蛋白在Ⅲa期患者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稍高于Ⅱ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乏氧诱导因子-lα可能是导致宫颈癌放疗敏感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周和超;陈兴贵;陈华普;余忠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总结我院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本观察共收录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分别44例。结果保守治疗18例患者整体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较手术治疗的患者差。行手术治疗者住院长37 d,短9 d,平均19 d。术后行患肢功能锻炼和骨折三期辨证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减轻骨折带来的疼痛,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凌;冯树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降低静脉留置针导管阻塞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措施。方法选择我科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2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3例,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观察组116例,给予对静脉留置针所致导管阻塞原因分析,并给予相应制定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明显降低了静脉留置针所致的导管阻塞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的所致导管阻塞是多方面的,用正压脉冲式封管,封管冲洗彻底,更换液体及时,留置针更换时间正确是防止导管阻塞的重要干预措施。
作者:陈洁;张晓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7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周内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结果7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出血明显减少,血β-HCG下降明显,均保留了子宫。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对CSP治疗效果确切,能及时控制出血,避免切除子宫的风险,保留了患者生育功能。
作者:张德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胰腺腺胞细胞凋亡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造模开始第3、6、12 h麻醉后左心室采血处死,取胰腺组织;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NF-κB及Bcl-2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浆NF-κB、Bcl-2含量显著增高(P<0.01),NF-κB与Bcl-2呈正相关关系(r=0.435,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血淀粉酶升高幅度和NF-κB、Bcl-2含量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1)。结论 NF-κB激活介导上调Bcl-2参与L-精氨酸诱导的SAP发生、发展过程;PDTC干预NF-κB激活使大鼠胰腺腺胞细胞凋亡增加,改善胰腺病理损伤。
作者:俞成林;崔香丹;金武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心理护理和系统健康教育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住院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评价指标结果比较和并发症情况比较,经χ2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和系统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留置针相关知识水平、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自护能力,延长静脉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痛苦,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世华;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胆道结石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超声检查时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作者应用意大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男47例,女53例)胆道系统结石患者进行扫查,并对50例正常人空腹胆囊进行对照性扫查和测量。胆道系统结石的超声诊断的方法为采用空腹仰卧位、左侧卧位、及胸膝位,于右肋缘下斜向扫查、右肋缘下纵向扫查或斜向右外方扫查及沿肋间隙斜向扫查,所获得胆道系统结石的声像图的表现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赵利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是调节体内葡萄糖代谢和参与血糖动态平衡的主要调节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葡萄糖激酶作为一个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已引起科技人员高度的关注。葡萄糖激酶活化剂(又称葡萄糖激酶激动剂,Glucokinase activators,GKAs)是直接作用于葡萄糖激酶且代表一类富有希望和前景的抗2型糖尿病(T2DM)药物。糖尿病动物模型和T2DM患者的短期给药研究已显示TKA能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与此同时,胰腺胰岛β-细胞GCK活化后产生低血糖的风险也日益受到关注,虽然当时学者们普遍认为GKAs对肝脏可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在《英国药理学杂志》刊登的文章中,De Ceunick等报告了以GKA进行短期和长期治疗血糖水平正常和高血糖的啮齿动物却导致三酰甘油在肝脏明显的沉积,表明GCK活化后引起的肝脏葡萄糖吸收和抑制肝脏内源性葡萄糖生成作用可能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反应,GKA可引发肝脏脂肪变性,这就指出了关于GKA药物的重大安全问题。因此,这些GKAs小分子化合物所引起的血浆和肝脏三酰甘油水平的升高在将来研究中应值得密切的关注。另外,近完成的几个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很令人失望,在T2DM患者治疗时,发现GKA用药几个月后逐渐失去疗效,在一些或一定比例患者治疗时产生高血脂和高血压。这些结果已使人们对GKAs药物的疗效和安全产生怀疑。因此,在将来的临床研究中,强烈建议对GKAs这一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重新评价。
作者:于顺江;姜翠莲;杨新爱;杨宁康;肖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立测定栽培黄芪中五氯苯胺和灭蚁灵的残留量的一种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有机溶剂超声萃取、以浓硫酸磺化后,采用不分流进样方式,用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经柱程序升温技术分离,并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五氯苯胺和灭蚁灵三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5.31%~106.31%,RSD分别为2.51%~6.98%;五氯苯胺的标准曲线为:y=194465x+209.21(r=0.9996)、灭蚁灵的标准曲线为:y=88626x+209.21(r=0.9995),五氯苯胺和灭蚁灵的线性范围:2~0.02μg/mL。结论该法简便,精密度、重复性及净化效果好,可用于黄芪中五氯苯胺和灭蚁灵的残留检测。
作者:汪海宣;程庆兵;姜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PDCA循环法作为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于医学生临床教学管理也是可行的。根据PDCA循环管理程序,将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即教学计划、实施、组织和处理。本院实践证明,PDCA循环法能提升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使教师教学相长,并使临床教学管理实现正规化,因此值得在医学教育中进行推广,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曹静华;陈兴无;邓映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总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前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生产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6例为观察对象,对其护理方法心理护理、饮食控制、运动指导、预防感染等。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6例在分娩前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剖宫产19例,阴道分娩7例,未出现孕妇和胎儿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孕妇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慧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T1WI、抑脂T2WI、动态增强、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上述方法对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39例患者中,共43个病灶,恶性30例,良性13例。ADC诊断阈值为1.22×l0-3 mm2/s,动态增强联合ADC值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乳腺磁共振多项技术联合应用,可提高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维;周旭洋;张文武;李丰华;杨兴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10月收治的100例眼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其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100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后均处于佳心理状态,患者依从性好,无焦虑、抑郁等并发症发生,亦无1例护患纠纷,且在出院前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满意度达97%,满意度明显高于往年。结论心理护理可大大提高眼科患者的依从性,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应被护理人员重视并应用。
作者:罗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胆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对65例胆心综合征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65例患者心脏症状均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心脏的不适症状。结论正确的诊断,合理,科学的治疗,胆心综合征症状能缓解,甚至能治愈。
作者:杨春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类型及证型分布规律,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治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例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疾病类型、辨证分型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0例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中周期异常类型所占比例高(61.00%),且肝郁血热证型分布比例高(36.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月经不调伴情绪焦虑患者实际表现进行准确分类及分型,综合判断其病情后给予对症治疗,可获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心理及生理健康。
作者:李定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病毒性脑炎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病毒性脑炎暴发疫情发生的特点,评价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发生的病毒性脑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疫情发生后,各级疾控机构和政府部门反应迅速,采取积极救治患者、疫点消毒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这些综合性措施对预防控制这起病毒性脑炎暴发疫情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陈玉明;黎杰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3 mL/kg)干预治疗。Longa法评分标准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JNK3蛋白表达,RT-PCR检测JNK3 mRNA表达。结果经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大鼠海马区神经元JNK3蛋白和JNK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下调神经元JNK3基因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作者:李艳;房雷;黄惠;王岭;孙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经阴道应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改善早产危险孕妇妊娠时间长短和新生儿体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化研究观察方法,纳入早产高危险孕妇74例,38例为治疗组,3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经阴道给予DHA 1 g每天1次,从妊娠1~37周。主要终点为妊娠时间长短,次要终点为新生儿体质量。结果分娩时孕龄治疗组为(38.6±1.05)孕周,对照组为(37.6±0.84)孕周(P=0.006)。完成治疗的孕妇分娩时新生儿体质量治疗组为(3082.1±293)g,对照组为(2699.3±150)g(P<0.001)。结论早产高危孕妇经阴道应用DHA增加妊娠时间长度和新生儿体质量。
作者:康士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定志小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定志小丸治疗。两组治疗8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中医症候的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治疗后两组之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13%)明显优于对照组(76.3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志小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
作者:陈贺华;王越;沈晓明;乔利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医院安全管理不再是简单的安保问题。减少医疗环节中的失误,可从根本上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通过研究、对比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医院供应链运行模式,针对目前中国医院供应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一套对医院供应体系实施整体供应链管理的思路。
作者:王春鸣;孙诗旖;许知真;谷茜;王育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