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中成药治疗痛经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朱登祥

关键词:中成药, 痛经, 问题,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治疗痛经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抽取门诊治疗痛经的中成药处方共203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203张治疗痛经的中成药处方中有81张存在问题,占总数的39.90%。常见的问题有辩证不准确(37张),占总数的45.68%;用法用量不当(22张),占总数的27.16%;药物合用不当(17张),占总数的20.99%;未排除器质性病变(5张),占总数的6.17%。结论今后工作中需要强化医院的用药监管制度,加强临床医师对中成药知识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药师的审核作用,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不良生活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并自觉加强血压控制,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刘洁;黄秀玲;杨凤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再出血的诱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0例生活基本自理治愈出院,2例脑疝形成死亡,2例昏迷状态,1例自行出院。结论针对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重点,能有效预防再出血的发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张宁;李晓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胎盘早剥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保守治疗在胎盘早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57例,因临床治疗差异将其分成实验组32例(保守治疗),对照组25例(立即终止妊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分娩孕周、新生儿病死率分别为(34.3±0.5)周、3.2%,均优于对照组的(31.6±0.6)周、16.0%,(P<0.05);比较两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差异具有可比性(59.4%VS 60.0%,40.6 VS 40.0%,P>0.05);此外,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3分、4~7分的例数为1、2例,少于对照组10、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孕妇及新生儿妊娠结局较好,为胎盘早剥患儿应用保守法治疗,疗效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92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丹参酮治疗的方法,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86.9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疹、脓包、粉刺、结节等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皮肤过敏,2例疼痛、瘙痒,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寻常痤疮符合中医辨证理论,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继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肿瘤放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对策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肿瘤放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结果所有出现的不良反应在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顺利完成放化疗计划并终好转出院。结论临床高质量、高标准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减少和预防肿瘤患者在同步放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胥琼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前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70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经损伤控制性手术全部存活,术后发生10例并发症,其中3例切口感染,3例中度腹水,2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10例经过保守治疗均治愈。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选用合适的术式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可降低手术风险以减少病死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申祝青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宫缩抑制剂硝苯地平用于安胎治疗的研究进展

    早产是导致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防治早产一直是围生领域的重要课题。应用宫缩抑制剂是治疗早产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内常用硫酸镁和利托君进行治疗,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国外临床试验表明硝苯地平的安胎效果优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利托君,与硫酸镁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利托君和硫酸镁小。此外,硝苯地平价格低廉,可口服给药,患者依从性好。因此,本文对国内外临床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介绍硝苯地平用于安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伍卓坚;谭文锵;冯月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了解现状,探讨原因、影响因素,找出解决方法,以预防职业倦怠症的发生。方法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影响。将首批参加“示范工程”的4个试点病区96名护士为试验组,其他选择未参加“示范工程”的4个病区94名护士为对照组,均采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结果两组的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而个人成就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示范工程”和护士工作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存在呈负相关性。

    作者:王圆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合理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并研究红霉素在治疗支原体肺炎时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经过血清学检测,确诊64例患者为支原体肺炎,且患者支原体抗体均呈阳性。然后对这64例患者进行红霉素治疗,观察并记录6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的不同,包括患者在开始治疗后,肺部体征是否产生了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结果红霉素对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红霉素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达到了87.5%,也就是说在64例患者中,其中治疗有效的是54例。主要的不良反应集中在胃肠道方面。结论红霉素在治疗支原体肺炎方面,具有疗效好、简便、安全等优点,在临床上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方式

    目的:探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58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7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选择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方法。结果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有效率为83.54%,住院天数为(8.8±2.4)d,患儿满意率为84.81%;加用中药的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7.47%%,住院天数为(6.5±1.5)d,患儿满意率为96.20%。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可以有效帮助小儿肺炎患者康复,可以有效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满意度。

    作者:陈燕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脑损伤高危儿的临床效果,以降低脑性脑瘫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损伤高危儿146例,根据家长是否愿意进行早期干预分为观察组(家长愿意)75例和对照组(家长不愿意)7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两组患儿发育商以及整体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75例患儿经过早期干预后正常率达69.33%,各智能区发育及发育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瘫及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减轻脑功能损害,明显改善预后,并且早期干预越早,其临床效果越佳。

    作者:李华丽;鲁玉霞;张会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优质化护理对小儿肺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在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振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端综合模拟人在心血管内科5年制本科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应用高端综合模拟人在心血管内科5年制本科生临床见习中开展综合仿真模拟教学,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对照组人员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高端综合模拟人结合传统教学法开展教学和考核,两组临床见习人员的考核成绩及带教方法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试验组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高端综合模拟人开展综合仿真模拟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林玉坤;林琳;钟叶彬;梁玲;周金美;周汉建;肖海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医院病患集中,病原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院内交叉感染。针对当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现状和预防措施,加强预防感染的意识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现对当前医院院内交叉感染的现状及防范对策作一综述。

    作者:龚昱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创新模式对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目的:分析创新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6例,所有患者治疗及护理中均实施创新模式,采用SF-36量表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实施创新模式前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实施创新模式前相比,实施创新模式后患者PF、RP、BP、GH、VT、SF、RE、MH各维度指标得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心实施创新模式,可有效地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对于提升患者回归社会的程度、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隋红霞;陈智;焦海红;谭秋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复方丹参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联合治疗组(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化痰平喘,控制呼吸道感染,利尿,纠正酸碱失衡,持续低流量吸氧及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每次12.5~25 mg,每日3次空腹口服,并予以复方丹参4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 d。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都有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68%)(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提高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鸣;李玉惠;郝春艳;赵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低潮气量通气在人工气胸下小儿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人工气胸下小儿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治术麻醉时采用低潮气量人工通气对于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以40例行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治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采用低潮气量通气(观察组),另20例采用常规潮气量通气(对照组)。术中连续监测MAP、HR、CVP、SpO2、PETCO2、PAW及PaO2等循环呼吸指标,记录T0、T1、T2、T3及T4时上述各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气道压力在人工气胸形成后5、10、30 min时均较气胸形成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PCO2在人工气胸形成后10、30 min时均较气胸形成前显著增加(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PaO2在人工气胸形成后10、30 min时均较气胸形成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MAP、CVP在人工气胸形后5、10、30 min时均较气胸形成前显著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SpO2和HR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潮气量通气用于人工气胸下小儿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魏玉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外科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方法回顾性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分析入住我院心外科的367例患者,对其实施人性化护理,在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SCL-90评分,比较结果。结果进行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躯体化等得到显著改善,且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心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及心理状况,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石红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西医采取用0.9%NS、3%H2O2溶解交替漱口5 min,用0.25%金霉素溶解再含漱5~10 min,使患者张口,患区隔湿处理,用棉球轻檫患区,然后涂布一层碘甘油,后在溃疡面敷一层碘仿粉;根据中医四经、八纲,辩证施治。阴虚火旺,宜滋阴撤火,方用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丸加减,心火上炎,宜清心理火,方用理心汤,天王补心丹等加减,脾胃湿热,宜凉血通便,方用清胃散、金女煎、五芩散等,肝郁气滞,舒肝理气,方用一贯煎、逍遥散等加减;肝阳上亢,宜理肝火,方用龙胆泻肝汤等加减。结果80%的患者在首次复诊时症状就明显好转,基本上经过3~4次的复诊95%的患者症状全部消除,溃疡面愈合或缩小。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ROU,临床效果颇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知识竞赛应用于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索将知识竞赛应用于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案。方法设计药事管理学知识竞赛教学实施方案并将之在笔者所授课的班级进行实践应用。结果本文所设计的药事管理学知识竞赛教学实施方案的实践应用效果良好。结论可为开设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其他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借鉴应用。

    作者:徐梦丹;党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