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安志洁;李楠
目的:探讨老年血栓患者护理措施。方法文章选取我院120例脑血栓患者,重点分析脑血栓老年患者的具体心理表现和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老年脑血栓患者,通过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后,总体效果满意。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促进了机体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姚慧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应用干预护理等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行预防,并观察预防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00例孕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孕产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术后下肢活动与体位活动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方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疼痛度等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的方式极大预防了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安丽梅;李晓玲;史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临床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中药用药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用药方式及用药成效回顾性分析,判断几种常见用药方法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情况。本次80例选择的重要给药方式:直肠给药、舌下给药、注射给药、吸入给药、经皮给药等,根据患者实际病况要求应用针对性的给药方法。患者用药后48h检测中药吸收水平,对每一种给药方式的吸收状态进行统计。结果本次80例中药给药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起到了良好的用药治疗效果,但不同患者对药物吸收的水平不一样。分析影响药物吸收水平的影响,主要与药物性质、剂型、制剂和给药方式等因素有关。结论中药给药方式需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以保证终用药效果。
作者:王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利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咀嚼片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90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数量相等,将这两组患儿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利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来进行治疗,药物中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的比例为7∶1,对照组患儿利用阿莫西林分散片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且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中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中共患儿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儿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之间差异明显。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咀嚼片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少,明显优秀于传统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彭选英;蔡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尿路结石的临床特点和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X线平片及B超检查确诊并进行药物保守碎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0例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症状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之后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8.147,P=0.0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2,P=0.000),观察组患者转为手术治疗及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χ2=21.438、11.865,P<0.05)。结论尿路结石诊治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庄见绘;王洪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针对外来器械管理方面展开流程管理控制,旨在了解流程管理在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外来器械管理效力。方法针对本院消毒方面外来器械展开研究,了解原有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流程再造方式展开优化,制定更为合理的管理方法。结果采用流程再造方式指导下的外来器械管理工作更为有效,没有出现因为管理不当造成的质量不合格现象,没有出现器械丢失情况,也没有发生因消毒供应器械产生的医疗纠纷。结论采用流程再造方式对于器械管理方面效果较好,主管护师理应加强此方面学习,通过外来器械的有效管理提高消毒供应效力。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户籍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分析影响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坪山新区辖区内16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拦截年龄在15岁及以上且具有完全回答能力的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对社区健康服务利用与需求等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应用卡方检验分析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67份,回收有效问卷608份,户籍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总体利用率为43.8%。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医疗保障形式。结论坪山新区户籍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总体利用度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应关注社区老年群体居民的预防保健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应加大政府投入,合理配置社康卫生资源,完善服务项目,以提高社区健康服务的利用程度和服务质量。
作者:谭家泽;骆军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正畸在前牙美容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8例需美容修复的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患者为对象,首先正畸治疗,后行义齿修复。结果正畸修复治疗后,68例患者均恢复牙列完整性,牙列高度与解剖形态均良好,且患者在总体满意度还在是固定功能、美观程度、咀嚼功能、舒适程度以及语言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术后随访2~6年,修复体稳定,基牙紧固,基牙龈缘无松动,患者非常满意。结论对伴有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的患者,先进行正畸治疗,可以降低修复难度,达到口腔美学修复的目的。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融入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传染病门诊收治的128例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专业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加入常规的健康指导,随访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65例患者并发症9例,占总数的13.8%;对照组63例并发症14例,占22.2%(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实施专业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肺结核防治知识认知度,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是临床护理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内容之一。
作者:徐娟;荆阿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经验,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接受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鼻腔出血5例,眶周瘀斑2例,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鼻内镜手术后密切的护理观察是早期发现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发生并发症后及时、正确的处理是确保手术的成功、促进术后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的配伍禁忌,为防止联合用药不当而产生不良后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总结分析头孢曲松钠的多种常配伍情况,并分析不同配伍后的结果。结果头孢曲松钠与复方NaCl、川芎嗪、环丙沙星、复方乳酸钠、维C、盐酸溴己新、葡萄糖酸钙、法莫替丁、盐酸氨溴索、氨茶碱、乳酸林格、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普罗帕酮和维生素B6配伍结果均显示有白色浑浊或白色絮状沉淀产生,与奥硝唑配伍溶液变玫瑰红色,与泮托拉唑钠溶液配伍变红色随后消失,与碳酸氢钠配伍产生气泡。结论临床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时,为了防止患者不良状况的发生,应尽量不要与以上药物进行配伍使用,若必须使用上述配伍需在密切关注使用者的反应并适当延长注射时间或加入其他输液进行冲洗。
作者:徐海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消囊丹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肾囊肿患者共有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将治疗组采用的消囊丹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传统穿刺硬化治疗进行疗效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的有34例(60.71%),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显效的有22例(39.29%),总有效率为69.64%。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消囊丹治疗肾囊肿疗效非常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不适状况,治愈率也比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佟志刚;王丽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葛根通脉饮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诱导增殖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制备葛根通脉饮含药血清,大鼠VSMC原代培养、鉴定,分为空白组、HCY组、葛根通脉饮组、瑞舒伐他汀(可定)组、葛根通脉饮联合可定组。药物干预后,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HCY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与HCY组比较,葛根通脉饮组、可定组、葛根通脉饮联合可定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葛根通脉饮可促进HCY诱导增殖的大鼠VSMC凋亡,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芳;郜新莲;沈晓君;赵君玫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抗菌药是一种能够抑制人体细菌再生,并给与细菌毁灭性打击的药物,它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等。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细菌导致的感染现象,但是如果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就会导致人体对药物的成隐性,出现精神混乱等其他异常的不良反映。所以正确的使用抗菌药物,一直抗菌药物的滥用对人体功能的保护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卡介菌皮肤类疾病是我国常见疾病中的一个大类,针对皮肤病的患者不仅是在外貌上有较大影响,承受因为他人冷眼或者隔离而产生的心理痛苦。而且对皮肤病患者的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中有着影响,而卡介多糖核酸在我院的应用,对笔者所在医院的100例患者进行了观测,并且从而得出结论,卡介多糖核酸是对皮肤类疾病有一定效用的。
作者:张李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调查太原市三甲医院医师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太原市3家三甲医院258名临床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应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量表进行调查,并与常模对比。结果太原市三甲医院医师生活质量在PF(生理功能)、BP(躯体疼痛)、GH(一般健康状况)、VT(精力)、RE(情感职能)、MH(精神健康)方面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太原市三甲医院生活质量低于全国一般人群,其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高润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青蒿素衍生物类抗疟药,它除了具有良好的抗疟作用外,近几年研究发现其在体内外还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现代研究发现,DHA可以作用于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抑制NF-κB活化,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且能阻滞细胞周期;由Fe2+介导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通过作用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uPA、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作用来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本文对DHA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青蒿素类药物抗癌作用研究热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何艺磊;李卫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蟾酥中有毒成分的检测来探索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方法将炮制过以及未经炮制的蟾酥样品分别制成溶液放入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中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样品有毒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地区所制的两组样品中均检测到了华蟾毒配基、华蟾毒它灵、脂蟾毒配基以及蟾蜍灵等有毒成分,经炮制过的中药饮片与未经炮制中药材所含有毒成分的含量非常接近,炮制过程并没有发挥太大的减毒作用。结论我国有毒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中主要存在有毒部位去除不够干净以及辅料的添加不够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可以从制定统一的炮制标准、提高中药炮制队伍的专业知识与水平以及增加有毒中药饮片炮制设备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等3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作者:杜改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为了探讨眼外伤诱因性青光眼的临床干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眼外伤诱因性青光眼患者28例(共40眼)资料,按照患者眼外伤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按照文章疗效标准进行统计。结果眼压<30mmHg的单纯前房积血患者经消炎止血处理后,淤血在5d左右时可自行吸收干净;眼内压超过30mmHg的11眼经前房冲洗后,仍有2眼眼压不能恢复正常水平,并且持续半月时间,被迫进行小梁切除手术。患者治疗后平均眼压降至(10.1±3.3)mmHg,平均视力升为(0.7±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眼外伤导致的青光眼具有多种创伤机制,引起青光眼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需要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蔡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8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外科手术腺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1个月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指数(QOL)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1个月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IPSS和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段守信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