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安志洁;李楠
目的:分析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性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妇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1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10例,采取常规性护理方式并与母亲进行1h的“袋鼠式护理”;对照组103例,仅行常规性护理。对比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行为能力、一般反应、被动和主动肌张力以及先天反射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在42d时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的增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袋鼠式护理”操作简单、要求不多,能够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良好发育,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仙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效果。方法116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止血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主管医师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管医师对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结论对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服务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雷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48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共有23例治愈出院,总有效率为95.8%(23/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例83.3%(2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感染中应用VSD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金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盆腔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64例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16例,失败2例,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81.25%)(P<0.05);观察组治疗后半年时间内受孕率37.5%(12/32),治疗后1年时间内受孕率71.9%(23/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孕率。结论西药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疗法对盆腔炎所致不孕症方面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惠新;焦丽;陈琼华;李惠娟;李映桃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探讨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于本科进行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6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中转TAPP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00%,中转TAPP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佳,而术后3d轻度疼痛率为96.77%,高于术后1d, P<0.05。结论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安全性较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权;付月云;杨淑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整合医学是一种综合性医疗系统,本文从整合医学的角度介绍了对糖尿病的治疗进展,并分析得出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立体式治疗模式,整合医学理念的引入也许会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一场革命。
作者:刘扬扬;熊壮;孙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卡地平对肝癌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肝阻断前20min恒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250mL。B组:阻断前20min输入尼卡地平。C组:阻断前20min恒速静脉输入依达拉奉。D组:阻断前20min静脉输入尼卡地平和依达拉奉。于手术前(T0)和肝切除后30min(T1)、1h(T2)、术后1d(T3)和2d(T4)取静脉血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取切下肝脏组织相对正常的肝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肝细胞匀浆中的MDA水平在C、D组比对照组A组比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SOD含量C、D组比对照组A组比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肝切除后30min(T1)、1h(T2)、术后1d(T3)和2d(T4)各时间点血清中ALT、AST含量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卡地平使用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具有协同效果。
作者:杜学柯;黄冰;彭丹晖;顾永辉;林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结果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出血,占总数的8.54%,药物止血2例,占总数的5.71%,无合并尿潴留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发生出血,占总数的31.43%,药物止血8例,占总数的22.86%,有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占总数的5.71%,有1例患者二次入院,占总数的2.8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术后出血和尿潴留的发生率,避免患者复发,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孙美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行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2组老年患者麻醉前后的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麻醉后6、12、24h的MMSE评分与本组麻醉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均P<0.01);观察组麻醉后6、12h的MMSE评分与本组麻醉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均P<0.01);两组患者麻醉后12、24h的MMSE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24h内均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全身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陈小涛;刘凌燕;苘莲平;张秀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加强脑瘫患儿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为其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88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临床期间加强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DQ水平和MAS水平均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脑瘫患儿的早期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症状,有利于其功能恢复。
作者: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我科于2012年9月10日收治1例消化道穿孔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腹膜炎、高血压病Ⅱ°高危、糖尿病2型、冠心病心功能Ⅲ级的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出院,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苏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是由于调节排尿功能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有些患者表现排尿无力,尿流不畅,尿失禁,有大量残余尿等。针对此类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我院于2012年9月26日实施了新的手术治疗方案,采用腹直肌转位包绕膀胱,利用腹直肌的收缩向前、向中挤压及腹直肌收缩牵拉前鞘向后压迫的作用,以增强膀胱排尿功能,达到改善膀胱排尿功能的效果,恢复自主排尿[1]。
作者:王凤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电切术后综合分析,探讨宫腔粘连电切术后防止再次粘连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粘连以月经异常为主要表现,占87.5%(42/48)。宫腔操作次数越多,发生重度粘连的机会越大(P<0.05)。术后门诊随访48例患者月经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了解患者宫腔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为79.1%(38/48)。术前宫腔粘连程度越重,治疗效果越差(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术后通过放置宫内节育器、宫腔球囊以及给予人工周期能有效防止再次宫腔粘连,如何防止重度宫腔粘连者再次粘连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胡琴琴;冷伟香;黄影蓓;汪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实践性学科,其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机能实验学教学应依据经典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探索设计性实验内容,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考核上实施多元化教学,在突出临床医学专业特色的同时;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实践空间,实现学用结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丁伯平;郭莉群;黄帧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融入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传染病门诊收治的128例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专业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加入常规的健康指导,随访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65例患者并发症9例,占总数的13.8%;对照组63例并发症14例,占22.2%(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实施专业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肺结核防治知识认知度,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是临床护理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内容之一。
作者:徐娟;荆阿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常规电生理标测局灶性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行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RFCA局灶性右心房房速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于常规行X线电生理标测,B组以Carto系统标测。结果A组即时成功率为86.7%,B组为93.3%,两组即时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放电次数、标测时间、成功消融靶点处的AP间期以及术后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X线曝光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常规电生理标测与Carto标测局灶性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行RFCA治疗均安全可靠,成功率较高,但Carto标测的X线曝光时间更短,应根据临床实际合理选择标测方式。
作者:代治国;胡迎富;陈亚锋;金红;王晓琴;邓长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整个护士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与对策。方法对北京某三甲医院145例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量护士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0份。①SCL-90问卷显示,被调查护士因子分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6项因子分上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②EPQ中E、P和L项目得分在护士组与国内常模间具有显著性差异,E、P项目得分高于中国常模群体,而N、L项目得分低于常模群体。③护士EPQ中的神经质维度与SCL-90呈较高正相关。结论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应该引起全社会与医院管理层的关注,护士自身也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调节。从而有效缓解职业压力,提高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孔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配合环磷腺苷葡胺静滴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注射液治疗,14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疗效及超声心动功能指标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90%(P<0.05);治疗组LVEF由(32.26±10.08)%上升至(40.06±9.49)%,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由(32.68±9.26)%升至(34.65±5.8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分别为(359.29±93.62)pg/mL、(622.36±156.58)pg/mL,较治疗前的(899.46±226.19)pg/mL、(885.28±218.16)pg/mL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配合环磷腺苷葡胺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提高LVEF,进一步降低BNP水平,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丁海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血栓患者护理措施。方法文章选取我院120例脑血栓患者,重点分析脑血栓老年患者的具体心理表现和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老年脑血栓患者,通过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后,总体效果满意。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促进了机体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姚慧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15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记录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在经过血管造影证实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3例患者经过CT扫描证实患病,2例患者因为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8例患者超声诊断为DeBaKeyⅠ型。结论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诊断该病,并且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