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珍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8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产妇,10例患者胎吸助产,4例患者产钳助产,26例患者臀位助产,49例患者行剖宫产,119例患者自然分娩。骨盆因素为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新生儿死亡17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低体质量、早产儿、胎儿宫内窘迫以及宫内感染等。结论为了降低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需要对胎膜早破进行合理处理并进行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科学应用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殷艳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结果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出血,占总数的8.54%,药物止血2例,占总数的5.71%,无合并尿潴留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发生出血,占总数的31.43%,药物止血8例,占总数的22.86%,有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占总数的5.71%,有1例患者二次入院,占总数的2.8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术后出血和尿潴留的发生率,避免患者复发,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孙美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13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进行体检的肺肝硬化患者140例为对照组。将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成Ⅰ级、Ⅱ级、Ⅲ级,并且分析单纯胆囊结石以及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的发病率有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不同类型的肝硬化其发病率,比较各个级别患者期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患者其胆囊结石发病率差异。结果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组患者的发病率是44.44%,而对照组患者的发病率是7.86%,肝硬化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的类型不同其发病率不同,不同类型的合并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病率都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病率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这其中肝功能损害为Ⅰ级的其发病率是50.79%、肝功能损害为Ⅱ级的其发病率是39.22%、肝功能损害为Ⅲ级的其发病率是38.10%,3个级别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容易漏诊,经常被医师所忽略,所以在临床诊断时值得重视。
作者:王程颉;李清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初步分析125I粒子术中植入联合同期三维适形放疗及吉西他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对27例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在术中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进行组织间内照射治疗;其中21例术后3周给予三维适形放疗5000cGy/25f,及吉西他滨1.0g/m2,每周1次的静脉化疗。结果完成上述联合治疗的患者19例,生存期达12个月以上的12例,6个月以上的5例,3个月的2例。长的存活已25个月。中位生存期10.1个月。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2例,无变化(NC)4例。总有效率(CR+PR)为78.95%。止痛有效率为90.9%。经术后X线片验证,粒子数目符合率为100%,粒子空间分布符合率为50%。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内照射联合同期三维适形放疗及吉西他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李晓琴;段惠洁;刘春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48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共有23例治愈出院,总有效率为95.8%(23/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例83.3%(2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感染中应用VSD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金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盆腔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64例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16例,失败2例,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81.25%)(P<0.05);观察组治疗后半年时间内受孕率37.5%(12/32),治疗后1年时间内受孕率71.9%(23/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孕率。结论西药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疗法对盆腔炎所致不孕症方面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惠新;焦丽;陈琼华;李惠娟;李映桃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探讨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于本科进行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6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中转TAPP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00%,中转TAPP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佳,而术后3d轻度疼痛率为96.77%,高于术后1d, P<0.05。结论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安全性较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权;付月云;杨淑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配合环磷腺苷葡胺静滴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注射液治疗,14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疗效及超声心动功能指标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90%(P<0.05);治疗组LVEF由(32.26±10.08)%上升至(40.06±9.49)%,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由(32.68±9.26)%升至(34.65±5.8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分别为(359.29±93.62)pg/mL、(622.36±156.58)pg/mL,较治疗前的(899.46±226.19)pg/mL、(885.28±218.16)pg/mL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配合环磷腺苷葡胺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提高LVEF,进一步降低BNP水平,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丁海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探讨AIDS患者的治疗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IDS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自愿参与实验研究的健康受试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对比较其血液中血小板、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相关指标,分析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对AI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凝血各项相关检查指标的比较显示,观察组AIDS患者的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受试者,而血小板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受试者,各项凝血检查指标之间的比较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艾滋病会导致患者血液处于严重高凝状态,因而在临床要考虑联合抗凝血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吕青;荣维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骨科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32例,为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我科对患者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对患者给予一系列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对策,观察并总结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32例患者进行术后半年的随访,其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5例,临床疗效评价优为17例,良为9例,可为5例,差为1例,总有效率为96.88%(包括优、良、可)。结论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围术期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越;李容杭;刘春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卡地平对肝癌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肝阻断前20min恒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250mL。B组:阻断前20min输入尼卡地平。C组:阻断前20min恒速静脉输入依达拉奉。D组:阻断前20min静脉输入尼卡地平和依达拉奉。于手术前(T0)和肝切除后30min(T1)、1h(T2)、术后1d(T3)和2d(T4)取静脉血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取切下肝脏组织相对正常的肝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肝细胞匀浆中的MDA水平在C、D组比对照组A组比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SOD含量C、D组比对照组A组比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肝切除后30min(T1)、1h(T2)、术后1d(T3)和2d(T4)各时间点血清中ALT、AST含量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卡地平使用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具有协同效果。
作者:杜学柯;黄冰;彭丹晖;顾永辉;林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电切术后综合分析,探讨宫腔粘连电切术后防止再次粘连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粘连以月经异常为主要表现,占87.5%(42/48)。宫腔操作次数越多,发生重度粘连的机会越大(P<0.05)。术后门诊随访48例患者月经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了解患者宫腔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为79.1%(38/48)。术前宫腔粘连程度越重,治疗效果越差(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术后通过放置宫内节育器、宫腔球囊以及给予人工周期能有效防止再次宫腔粘连,如何防止重度宫腔粘连者再次粘连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胡琴琴;冷伟香;黄影蓓;汪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正畸在前牙美容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8例需美容修复的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患者为对象,首先正畸治疗,后行义齿修复。结果正畸修复治疗后,68例患者均恢复牙列完整性,牙列高度与解剖形态均良好,且患者在总体满意度还在是固定功能、美观程度、咀嚼功能、舒适程度以及语言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术后随访2~6年,修复体稳定,基牙紧固,基牙龈缘无松动,患者非常满意。结论对伴有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的患者,先进行正畸治疗,可以降低修复难度,达到口腔美学修复的目的。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血栓患者护理措施。方法文章选取我院120例脑血栓患者,重点分析脑血栓老年患者的具体心理表现和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老年脑血栓患者,通过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后,总体效果满意。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促进了机体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姚慧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的自身因素有,患者的饮食因素、睡眠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采血部位及采血量因素等。分析自身性因素对血液标本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松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补骨脂赤石脂配合三七治疗小儿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鼻出血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补骨脂、赤石脂研末口服5g,2次/天;治疗组患儿加用三七粉末口服2g,2次/天。连续治疗3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鼻出血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骨脂赤石脂配合三七治疗小儿鼻出血效果理想,具有经济、方便、止血迅速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纯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妊高征胎盘早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超声资料和随访结局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隐性胎盘早剥占46.15%,显性胎盘早剥占23.08%,混合型胎盘早剥占19.23%,其他占11.54%。超声诊断胎盘早剥48例,诊断符合率达92.3%,误漏诊4例,为7.7%,围生儿病死率33.77%,产后出血率15.35%,子宫切除率7.69%,子宫卒中发生率23.08%,DIC发生率7.69%,有明显诱因的占61.54%,原因不明占38.46%。结论超声检查对妊高征胎盘早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玉翠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PCT检测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0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进行分组对照,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细菌感染具有诊断价值,从而对临床更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综合考虑PCT水平和MP/CP的抗体检测来选择抗生素,不仅可以避免没有细菌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生素,同时也为存在感染的患儿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张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的差异并评价其偏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收集的120例常规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标本进行HbAlc检测,评价两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偏倚。结果HbAlc浓度在0~14.0%范围内,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有良好的重复性,数据统计分析,t值分别为0.332、0.281、0.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方法学评价,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bAlc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结果具有可比性,均适合临床的治疗监测。
作者:徐活成;黄惠芳;赖玉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整合医学是一种综合性医疗系统,本文从整合医学的角度介绍了对糖尿病的治疗进展,并分析得出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立体式治疗模式,整合医学理念的引入也许会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一场革命。
作者:刘扬扬;熊壮;孙昊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