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诊治中、重度宫腔粘连48例临床分析

胡琴琴;冷伟香;黄影蓓;汪莎

关键词:宫腔镜,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电切术, 回顾性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电切术后综合分析,探讨宫腔粘连电切术后防止再次粘连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粘连以月经异常为主要表现,占87.5%(42/48)。宫腔操作次数越多,发生重度粘连的机会越大(P<0.05)。术后门诊随访48例患者月经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了解患者宫腔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为79.1%(38/48)。术前宫腔粘连程度越重,治疗效果越差(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术后通过放置宫内节育器、宫腔球囊以及给予人工周期能有效防止再次宫腔粘连,如何防止重度宫腔粘连者再次粘连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骨科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32例,为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我科对患者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对患者给予一系列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对策,观察并总结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32例患者进行术后半年的随访,其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5例,临床疗效评价优为17例,良为9例,可为5例,差为1例,总有效率为96.88%(包括优、良、可)。结论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围术期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越;李容杭;刘春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消囊丹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囊丹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肾囊肿患者共有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将治疗组采用的消囊丹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传统穿刺硬化治疗进行疗效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的有34例(60.71%),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显效的有22例(39.29%),总有效率为69.64%。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消囊丹治疗肾囊肿疗效非常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不适状况,治愈率也比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佟志刚;王丽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年脑卒中患者168例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中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68例中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中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增强治疗信心,对消除焦虑、恐惧、依赖等心理障碍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付美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于本科进行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6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中转TAPP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00%,中转TAPP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佳,而术后3d轻度疼痛率为96.77%,高于术后1d, P<0.05。结论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安全性较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权;付月云;杨淑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咀嚼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利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咀嚼片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90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数量相等,将这两组患儿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利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来进行治疗,药物中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的比例为7∶1,对照组患儿利用阿莫西林分散片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且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中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中共患儿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儿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之间差异明显。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咀嚼片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少,明显优秀于传统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彭选英;蔡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15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记录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在经过血管造影证实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3例患者经过CT扫描证实患病,2例患者因为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8例患者超声诊断为DeBaKeyⅠ型。结论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诊断该病,并且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性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妇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1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10例,采取常规性护理方式并与母亲进行1h的“袋鼠式护理”;对照组103例,仅行常规性护理。对比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行为能力、一般反应、被动和主动肌张力以及先天反射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在42d时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的增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袋鼠式护理”操作简单、要求不多,能够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良好发育,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仙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加强肺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融入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传染病门诊收治的128例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专业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加入常规的健康指导,随访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65例患者并发症9例,占总数的13.8%;对照组63例并发症14例,占22.2%(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实施专业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肺结核防治知识认知度,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是临床护理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内容之一。

    作者:徐娟;荆阿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舒适护理在腰椎牵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牵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118例腰椎牵引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腰椎牵引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有助于疼痛症状的改善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李雪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对改善髋部骨折患者生活能力的价值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髋部骨折患者生活能力的价值。方法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并在出院时与出院后1个月以及3个月对患者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以及术后恢复,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能否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能力十分重要。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儿科护理投诉、抱怨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研究分析儿科护理投诉及抱怨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择取我院儿科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发生护理投诉、抱怨的58起事件资料。结果护理投诉、抱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静脉穿刺技术方面的投诉抱怨有29起,约为50.0%。补液外渗或树叶针脱落导致的投诉有5起,约为8.62%。服务态度导致的投诉有9起,约为15.72%。其他原因有15起,约为25.86%,包括换药不及时,咨询饮食问题解答的不满意,过敏试验不够规范。结论增加静脉穿刺技能培训,改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扩展健康教育,优化输液流程以及缩短等候的时间是预防降低护理投诉、抱怨的重要措施手段。

    作者:郭同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药物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药物对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布洛芬组,每组各28例,测定弓丝放置后4h、8h、16h、1d、2d、3d和4d时患者的疼痛值,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安慰剂组正畸疼痛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治疗组之间疼痛水平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布洛芬镇痛效果比其他药物相对较好。结论安慰剂组所有时段的正畸疼痛均大于药物治疗组,所有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正畸疼痛均有明显缓解,布洛芬组疼痛缓解较阿司匹林组相对较好,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弓飞;刘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的疗效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加强脑瘫患儿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为其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88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临床期间加强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DQ水平和MAS水平均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脑瘫患儿的早期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症状,有利于其功能恢复。

    作者: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AIDS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探索

    目的:研究探讨AIDS患者的治疗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IDS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自愿参与实验研究的健康受试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对比较其血液中血小板、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相关指标,分析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对AI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凝血各项相关检查指标的比较显示,观察组AIDS患者的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受试者,而血小板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受试者,各项凝血检查指标之间的比较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艾滋病会导致患者血液处于严重高凝状态,因而在临床要考虑联合抗凝血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吕青;荣维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某三甲医院护士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与对策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整个护士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与对策。方法对北京某三甲医院145例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量护士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0份。①SCL-90问卷显示,被调查护士因子分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6项因子分上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②EPQ中E、P和L项目得分在护士组与国内常模间具有显著性差异,E、P项目得分高于中国常模群体,而N、L项目得分低于常模群体。③护士EPQ中的神经质维度与SCL-90呈较高正相关。结论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应该引起全社会与医院管理层的关注,护士自身也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调节。从而有效缓解职业压力,提高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孔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某省2012年药品安全事件中应急检验的分析与思考

    目的:分析应急检验事件,总结经验剖析问题,进一步提高应急检验能力。方法从实际出发,回顾分析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在2012年药品安全事件中经历的应急检验。结果分析结果主要包括:领导重视的作用;精心组织;时刻保持职业敏锐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可靠的科学数据是技术支撑;信息沟通的重要性以上因素。结论应急检验在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是食品药品检验所的职责,应通过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制度,科学储备,进一步提高应急检验的应对水平。

    作者:李哲媛;徐勤哲;程宾;范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脑血栓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血栓患者护理措施。方法文章选取我院120例脑血栓患者,重点分析脑血栓老年患者的具体心理表现和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老年脑血栓患者,通过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后,总体效果满意。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促进了机体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姚慧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颈椎病经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就颈椎病经前路手术为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经前路手术治疗同时辅以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志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是HIV感染及传播的高危人群,本文作者从事艾滋病综合干预的研究工作多年,根据工作经验结合文献资料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作者:黄运轩;李健龙;覃雄林;覃春伟;韦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

    从血管并发症、低血压、尿潴留等方面阐述了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进展。

    作者:闫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