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药物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对比研究

弓飞;刘艳

关键词:布洛芬, 阿司匹林, 正畸疼痛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药物对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布洛芬组,每组各28例,测定弓丝放置后4h、8h、16h、1d、2d、3d和4d时患者的疼痛值,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安慰剂组正畸疼痛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治疗组之间疼痛水平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布洛芬镇痛效果比其他药物相对较好。结论安慰剂组所有时段的正畸疼痛均大于药物治疗组,所有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正畸疼痛均有明显缓解,布洛芬组疼痛缓解较阿司匹林组相对较好,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积雪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促进伤口愈合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积雪苷霜软膏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患者形象自我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后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给予指导应用积雪苷霜软膏,对照组患者未予应用积雪苷软膏,伤口自然愈合。观察患者术后4周伤口愈合时间,创面色素沉着及患者对创面外观自身感受主观评价的差别。结果应用积雪苷霜软膏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短,色素沉着发生率小,患者对创面外观自我满意度高。结论积雪苷霜软膏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能够满足女性患者对腹部创面外观的要求,有效减轻对术后自我形象的心理顾虑。

    作者:李霞;安志洁;李楠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某三甲医院护士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与对策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整个护士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与对策。方法对北京某三甲医院145例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量护士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0份。①SCL-90问卷显示,被调查护士因子分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6项因子分上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②EPQ中E、P和L项目得分在护士组与国内常模间具有显著性差异,E、P项目得分高于中国常模群体,而N、L项目得分低于常模群体。③护士EPQ中的神经质维度与SCL-90呈较高正相关。结论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应该引起全社会与医院管理层的关注,护士自身也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调节。从而有效缓解职业压力,提高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孔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17种常用注射液联合用药的配伍禁忌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的配伍禁忌,为防止联合用药不当而产生不良后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总结分析头孢曲松钠的多种常配伍情况,并分析不同配伍后的结果。结果头孢曲松钠与复方NaCl、川芎嗪、环丙沙星、复方乳酸钠、维C、盐酸溴己新、葡萄糖酸钙、法莫替丁、盐酸氨溴索、氨茶碱、乳酸林格、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普罗帕酮和维生素B6配伍结果均显示有白色浑浊或白色絮状沉淀产生,与奥硝唑配伍溶液变玫瑰红色,与泮托拉唑钠溶液配伍变红色随后消失,与碳酸氢钠配伍产生气泡。结论临床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时,为了防止患者不良状况的发生,应尽量不要与以上药物进行配伍使用,若必须使用上述配伍需在密切关注使用者的反应并适当延长注射时间或加入其他输液进行冲洗。

    作者:徐海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加强肺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融入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传染病门诊收治的128例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专业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加入常规的健康指导,随访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65例患者并发症9例,占总数的13.8%;对照组63例并发症14例,占22.2%(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实施专业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肺结核防治知识认知度,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是临床护理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内容之一。

    作者:徐娟;荆阿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社区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对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教结合两种服务模式对学龄期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服务模式对辖区内特教学校中的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同时采用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测试患儿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干预,两组儿童训练前后粗大运动功能均有显著差异(P<0.05),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对两组患儿运动功能都有明显改善。结论不同社区医教结合模式均能有效地提高学龄期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

    作者:张玉洁;蒋良华;施炳培;史惟;江丽娟;李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盆腔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64例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16例,失败2例,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81.25%)(P<0.05);观察组治疗后半年时间内受孕率37.5%(12/32),治疗后1年时间内受孕率71.9%(23/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孕率。结论西药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疗法对盆腔炎所致不孕症方面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惠新;焦丽;陈琼华;李惠娟;李映桃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行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2组老年患者麻醉前后的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麻醉后6、12、24h的MMSE评分与本组麻醉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均P<0.01);观察组麻醉后6、12h的MMSE评分与本组麻醉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均P<0.01);两组患者麻醉后12、24h的MMSE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24h内均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全身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陈小涛;刘凌燕;苘莲平;张秀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气质类型进修医师临床麻醉技能培养的体会

    气质是指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气质类型分4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不同气质类型进修医师具有其独特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特点,传统的进修医师培养模式采用“轮流填鸭式”,忽略进修医师个体气质差异和主观能动性,而根据进修医师气质差异进行“因质施教”的全新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针对气质差异扬长避短,提高进修医师学习效果。

    作者:黄仕英;邓军;韦克;左朝晖;赵兰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方法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干预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方式,干预结束后对两组疗效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70.0%;干预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别为(11.78±1.79)d和(9.23±1.56)d;实验组分别为(8.56±1.23)d和(6.34±1.07)d。组间两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综合护理的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治愈效果,并且没有并发症情况,具有临床医学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作者:严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8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外科手术腺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1个月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指数(QOL)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1个月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IPSS和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段守信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对改善髋部骨折患者生活能力的价值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髋部骨折患者生活能力的价值。方法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并在出院时与出院后1个月以及3个月对患者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以及术后恢复,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能否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能力十分重要。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血清铁、铁蛋白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无效造血中的应用

    目的:研讨血清铁、铁蛋白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无效造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我院45例初诊为MDS患者(未对输血形成依赖)、3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的SI、SF水平,并将分为MDS组、AA组、健康组,比较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MDS组SI水平低于AA组(P<0.05),略高于健康组(P>0.05),MDS组SF明显低于AA组,高于健康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中环形铁粒幼细胞贫血4例(8.89%),而AA组均未发生,MDS组细胞外铁异常11例(24.44%),骨髓小粒可染铁基本均为球菌状存在,AA组11例(33.33%),骨髓小粒可染铁基本均为球状或块状存在。结论未对输血形成依赖的MDS患者SF显著升高,但仍低于AA,故通过SF的变化,能明确骨髓无效造血的特征,为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提供有利数据。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方法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的差异并评价其偏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收集的120例常规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标本进行HbAlc检测,评价两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偏倚。结果HbAlc浓度在0~14.0%范围内,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有良好的重复性,数据统计分析,t值分别为0.332、0.281、0.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方法学评价,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bAlc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结果具有可比性,均适合临床的治疗监测。

    作者:徐活成;黄惠芳;赖玉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有毒中药饮片炮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蟾酥中有毒成分的检测来探索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方法将炮制过以及未经炮制的蟾酥样品分别制成溶液放入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中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样品有毒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地区所制的两组样品中均检测到了华蟾毒配基、华蟾毒它灵、脂蟾毒配基以及蟾蜍灵等有毒成分,经炮制过的中药饮片与未经炮制中药材所含有毒成分的含量非常接近,炮制过程并没有发挥太大的减毒作用。结论我国有毒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中主要存在有毒部位去除不够干净以及辅料的添加不够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可以从制定统一的炮制标准、提高中药炮制队伍的专业知识与水平以及增加有毒中药饮片炮制设备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等3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作者:杜改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补骨脂赤石脂配合三七治疗小儿鼻出血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骨脂赤石脂配合三七治疗小儿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鼻出血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补骨脂、赤石脂研末口服5g,2次/天;治疗组患儿加用三七粉末口服2g,2次/天。连续治疗3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鼻出血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骨脂赤石脂配合三七治疗小儿鼻出血效果理想,具有经济、方便、止血迅速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纯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自身性因素分析

    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的自身因素有,患者的饮食因素、睡眠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采血部位及采血量因素等。分析自身性因素对血液标本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松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儿科护理投诉、抱怨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研究分析儿科护理投诉及抱怨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择取我院儿科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发生护理投诉、抱怨的58起事件资料。结果护理投诉、抱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静脉穿刺技术方面的投诉抱怨有29起,约为50.0%。补液外渗或树叶针脱落导致的投诉有5起,约为8.62%。服务态度导致的投诉有9起,约为15.72%。其他原因有15起,约为25.86%,包括换药不及时,咨询饮食问题解答的不满意,过敏试验不够规范。结论增加静脉穿刺技能培训,改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扩展健康教育,优化输液流程以及缩短等候的时间是预防降低护理投诉、抱怨的重要措施手段。

    作者:郭同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葛根通脉饮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葛根通脉饮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诱导增殖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制备葛根通脉饮含药血清,大鼠VSMC原代培养、鉴定,分为空白组、HCY组、葛根通脉饮组、瑞舒伐他汀(可定)组、葛根通脉饮联合可定组。药物干预后,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HCY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与HCY组比较,葛根通脉饮组、可定组、葛根通脉饮联合可定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葛根通脉饮可促进HCY诱导增殖的大鼠VSMC凋亡,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芳;郜新莲;沈晓君;赵君玫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配合环磷腺苷葡胺静滴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注射液治疗,14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疗效及超声心动功能指标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90%(P<0.05);治疗组LVEF由(32.26±10.08)%上升至(40.06±9.49)%,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由(32.68±9.26)%升至(34.65±5.8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分别为(359.29±93.62)pg/mL、(622.36±156.58)pg/mL,较治疗前的(899.46±226.19)pg/mL、(885.28±218.16)pg/mL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配合环磷腺苷葡胺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提高LVEF,进一步降低BNP水平,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丁海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1例消化道穿孔并多种合并症患者的护理

    我科于2012年9月10日收治1例消化道穿孔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腹膜炎、高血压病Ⅱ°高危、糖尿病2型、冠心病心功能Ⅲ级的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出院,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苏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