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目的:探讨正畸在前牙美容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8例需美容修复的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患者为对象,首先正畸治疗,后行义齿修复。结果正畸修复治疗后,68例患者均恢复牙列完整性,牙列高度与解剖形态均良好,且患者在总体满意度还在是固定功能、美观程度、咀嚼功能、舒适程度以及语言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术后随访2~6年,修复体稳定,基牙紧固,基牙龈缘无松动,患者非常满意。结论对伴有牙颌畸形的前牙缺失(损)的患者,先进行正畸治疗,可以降低修复难度,达到口腔美学修复的目的。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卡地平对肝癌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肝阻断前20min恒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250mL。B组:阻断前20min输入尼卡地平。C组:阻断前20min恒速静脉输入依达拉奉。D组:阻断前20min静脉输入尼卡地平和依达拉奉。于手术前(T0)和肝切除后30min(T1)、1h(T2)、术后1d(T3)和2d(T4)取静脉血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取切下肝脏组织相对正常的肝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肝细胞匀浆中的MDA水平在C、D组比对照组A组比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SOD含量C、D组比对照组A组比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肝切除后30min(T1)、1h(T2)、术后1d(T3)和2d(T4)各时间点血清中ALT、AST含量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卡地平使用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具有协同效果。
作者:杜学柯;黄冰;彭丹晖;顾永辉;林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利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咀嚼片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90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数量相等,将这两组患儿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利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来进行治疗,药物中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的比例为7∶1,对照组患儿利用阿莫西林分散片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且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中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中共患儿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儿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之间差异明显。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咀嚼片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少,明显优秀于传统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彭选英;蔡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早产儿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并总结产生宫外发育迟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入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86例早产儿的病例。根据宫外发育迟缓的诊断标准对早产儿进行诊断,将宫外发育迟缓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将未产生宫外发育迟缓的早产儿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营养状况,并分析产生宫外发育迟缓的相关因素。结果导致早产儿产生宫外发育迟缓的因素有很多种,如:母体本身有合并症或是并发症、多胎、感染、生理性体质量下降较大等。结论防预相关危险因素、合理的给予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的营养状况及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贾湘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补骨脂赤石脂配合三七治疗小儿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鼻出血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补骨脂、赤石脂研末口服5g,2次/天;治疗组患儿加用三七粉末口服2g,2次/天。连续治疗3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鼻出血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骨脂赤石脂配合三七治疗小儿鼻出血效果理想,具有经济、方便、止血迅速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纯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药物对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布洛芬组,每组各28例,测定弓丝放置后4h、8h、16h、1d、2d、3d和4d时患者的疼痛值,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安慰剂组正畸疼痛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治疗组之间疼痛水平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布洛芬镇痛效果比其他药物相对较好。结论安慰剂组所有时段的正畸疼痛均大于药物治疗组,所有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正畸疼痛均有明显缓解,布洛芬组疼痛缓解较阿司匹林组相对较好,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弓飞;刘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葛根通脉饮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诱导增殖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制备葛根通脉饮含药血清,大鼠VSMC原代培养、鉴定,分为空白组、HCY组、葛根通脉饮组、瑞舒伐他汀(可定)组、葛根通脉饮联合可定组。药物干预后,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HCY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与HCY组比较,葛根通脉饮组、可定组、葛根通脉饮联合可定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葛根通脉饮可促进HCY诱导增殖的大鼠VSMC凋亡,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芳;郜新莲;沈晓君;赵君玫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8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外科手术腺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1个月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指数(QOL)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1个月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IPSS和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段守信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300例门诊就诊的手足口病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门诊就诊的300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夏秋季且特征明显的流行性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快等特点;发病年龄多集中在5岁以下,能占到总患病人数的72%;男性患者明显比女性多,大约是女性的1.6倍;手足口病在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300例门诊就诊患者均为散发病例,住院有36例,多数病情较轻,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患者在性别、年龄存在明显差异,发生率还与季节有关,可根据流行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及降低疾病感染率。
作者:路洪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8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产妇,10例患者胎吸助产,4例患者产钳助产,26例患者臀位助产,49例患者行剖宫产,119例患者自然分娩。骨盆因素为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新生儿死亡17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低体质量、早产儿、胎儿宫内窘迫以及宫内感染等。结论为了降低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需要对胎膜早破进行合理处理并进行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科学应用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殷艳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配合环磷腺苷葡胺静滴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注射液治疗,14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疗效及超声心动功能指标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90%(P<0.05);治疗组LVEF由(32.26±10.08)%上升至(40.06±9.49)%,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由(32.68±9.26)%升至(34.65±5.8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分别为(359.29±93.62)pg/mL、(622.36±156.58)pg/mL,较治疗前的(899.46±226.19)pg/mL、(885.28±218.16)pg/mL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配合环磷腺苷葡胺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提高LVEF,进一步降低BNP水平,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丁海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应用益气活血中药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益气活血中药对此类患者的医疗机制。结果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益气活血中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作用以及调节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等。结论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应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在当前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治疗将更具有特异性,大程度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需要不断研究。
作者:杨世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一次性卫生用品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以《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为依据对268份样品展开微生物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本组268份样品中合格255份,合格率为95.15%,卫生护垫、纸尿裤以及纸质餐具的合格率为100.0%,纸巾、卫生巾以及卷筒纸的检验合格率分别为95.70%,98.36%和81.40%。显然各种一次性卫生用品微生物检测合格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该地区一次性使用的卫生用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合格率较高,然依旧存在一定的卫生质量隐患,应引起重视。
作者:孙凤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方法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干预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方式,干预结束后对两组疗效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70.0%;干预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别为(11.78±1.79)d和(9.23±1.56)d;实验组分别为(8.56±1.23)d和(6.34±1.07)d。组间两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综合护理的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治愈效果,并且没有并发症情况,具有临床医学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作者:严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髋部骨折患者生活能力的价值。方法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并在出院时与出院后1个月以及3个月对患者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以及术后恢复,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能否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能力十分重要。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卓越医师教育计划的实施需要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的支撑。符合卓越医师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文在解读本科层次卓越医师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医学科高校教师队伍现状,探讨满足延边地区卓越医师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作者:元奎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临床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中药用药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用药方式及用药成效回顾性分析,判断几种常见用药方法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情况。本次80例选择的重要给药方式:直肠给药、舌下给药、注射给药、吸入给药、经皮给药等,根据患者实际病况要求应用针对性的给药方法。患者用药后48h检测中药吸收水平,对每一种给药方式的吸收状态进行统计。结果本次80例中药给药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起到了良好的用药治疗效果,但不同患者对药物吸收的水平不一样。分析影响药物吸收水平的影响,主要与药物性质、剂型、制剂和给药方式等因素有关。结论中药给药方式需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以保证终用药效果。
作者:王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牵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118例腰椎牵引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腰椎牵引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有助于疼痛症状的改善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李雪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感染和遗留瘢痕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比例为2.33%,对照组切口感染5例,比例为11.63%,两组感染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时候遗留瘢痕3例,对照组遗留瘢痕24例,两组患者遗留瘢痕比例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的优势,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毛扬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的自身因素有,患者的饮食因素、睡眠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采血部位及采血量因素等。分析自身性因素对血液标本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松柏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