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药给药方式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王霜

关键词:中药, 给药方式, 吸收影响, 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中药用药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用药方式及用药成效回顾性分析,判断几种常见用药方法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情况。本次80例选择的重要给药方式:直肠给药、舌下给药、注射给药、吸入给药、经皮给药等,根据患者实际病况要求应用针对性的给药方法。患者用药后48h检测中药吸收水平,对每一种给药方式的吸收状态进行统计。结果本次80例中药给药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起到了良好的用药治疗效果,但不同患者对药物吸收的水平不一样。分析影响药物吸收水平的影响,主要与药物性质、剂型、制剂和给药方式等因素有关。结论中药给药方式需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以保证终用药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300例门诊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的特征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对300例门诊就诊的手足口病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门诊就诊的300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夏秋季且特征明显的流行性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快等特点;发病年龄多集中在5岁以下,能占到总患病人数的72%;男性患者明显比女性多,大约是女性的1.6倍;手足口病在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300例门诊就诊患者均为散发病例,住院有36例,多数病情较轻,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患者在性别、年龄存在明显差异,发生率还与季节有关,可根据流行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及降低疾病感染率。

    作者:路洪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急性心肌梗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的左室前后径和左室长径均较治疗前缩小,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观察组的左室前后径和左室长径较治疗前缩小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及长期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欧国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卡介多糖核酸在某院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卡介菌皮肤类疾病是我国常见疾病中的一个大类,针对皮肤病的患者不仅是在外貌上有较大影响,承受因为他人冷眼或者隔离而产生的心理痛苦。而且对皮肤病患者的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中有着影响,而卡介多糖核酸在我院的应用,对笔者所在医院的100例患者进行了观测,并且从而得出结论,卡介多糖核酸是对皮肤类疾病有一定效用的。

    作者:张李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1例消化道穿孔并多种合并症患者的护理

    我科于2012年9月10日收治1例消化道穿孔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腹膜炎、高血压病Ⅱ°高危、糖尿病2型、冠心病心功能Ⅲ级的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出院,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苏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自身性因素分析

    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的自身因素有,患者的饮食因素、睡眠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采血部位及采血量因素等。分析自身性因素对血液标本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松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颈椎病经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就颈椎病经前路手术为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经前路手术治疗同时辅以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志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葛根通脉饮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葛根通脉饮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诱导增殖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制备葛根通脉饮含药血清,大鼠VSMC原代培养、鉴定,分为空白组、HCY组、葛根通脉饮组、瑞舒伐他汀(可定)组、葛根通脉饮联合可定组。药物干预后,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HCY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与HCY组比较,葛根通脉饮组、可定组、葛根通脉饮联合可定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葛根通脉饮可促进HCY诱导增殖的大鼠VSMC凋亡,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芳;郜新莲;沈晓君;赵君玫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营养状况与宫外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临床研究

    目的: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早产儿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并总结产生宫外发育迟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入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86例早产儿的病例。根据宫外发育迟缓的诊断标准对早产儿进行诊断,将宫外发育迟缓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将未产生宫外发育迟缓的早产儿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营养状况,并分析产生宫外发育迟缓的相关因素。结果导致早产儿产生宫外发育迟缓的因素有很多种,如:母体本身有合并症或是并发症、多胎、感染、生理性体质量下降较大等。结论防预相关危险因素、合理的给予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的营养状况及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贾湘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住院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乙型肝炎住院患者74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况,保障患者的治疗质量。

    作者:贾明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药物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药物对口腔正畸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布洛芬组,每组各28例,测定弓丝放置后4h、8h、16h、1d、2d、3d和4d时患者的疼痛值,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安慰剂组正畸疼痛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治疗组之间疼痛水平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布洛芬镇痛效果比其他药物相对较好。结论安慰剂组所有时段的正畸疼痛均大于药物治疗组,所有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正畸疼痛均有明显缓解,布洛芬组疼痛缓解较阿司匹林组相对较好,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弓飞;刘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感染和遗留瘢痕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比例为2.33%,对照组切口感染5例,比例为11.63%,两组感染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时候遗留瘢痕3例,对照组遗留瘢痕24例,两组患者遗留瘢痕比例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的优势,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毛扬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消囊丹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囊丹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肾囊肿患者共有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将治疗组采用的消囊丹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传统穿刺硬化治疗进行疗效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的有34例(60.71%),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显效的有22例(39.29%),总有效率为69.64%。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消囊丹治疗肾囊肿疗效非常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不适状况,治愈率也比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佟志刚;王丽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从整合医学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

    整合医学是一种综合性医疗系统,本文从整合医学的角度介绍了对糖尿病的治疗进展,并分析得出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立体式治疗模式,整合医学理念的引入也许会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一场革命。

    作者:刘扬扬;熊壮;孙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在正常分娩盆底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正常分娩后盆底肌力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正常分娩后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产妇自愿接受健康教育训练,而对照组实行一般的普通保健治疗,比较两组知识的掌握及盆底肌力训练的效果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正常分娩前、后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掌握盆底功能知识,从而能与医护配合训练、治疗,从而提高盆底组织的肌力。健康教育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也对产后盆底康复有满意疗效。

    作者:高涛;高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2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8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产妇,10例患者胎吸助产,4例患者产钳助产,26例患者臀位助产,49例患者行剖宫产,119例患者自然分娩。骨盆因素为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新生儿死亡17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低体质量、早产儿、胎儿宫内窘迫以及宫内感染等。结论为了降低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需要对胎膜早破进行合理处理并进行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科学应用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殷艳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浅谈活血化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意义。方法分析瘀血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病理因素,并论述活血化瘀法的作用机制。结果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血瘀的一种原因。可见瘀既是此病的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因而从瘀论治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结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戚微微;陆硕蕾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儿科护理投诉、抱怨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研究分析儿科护理投诉及抱怨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择取我院儿科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发生护理投诉、抱怨的58起事件资料。结果护理投诉、抱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静脉穿刺技术方面的投诉抱怨有29起,约为50.0%。补液外渗或树叶针脱落导致的投诉有5起,约为8.62%。服务态度导致的投诉有9起,约为15.72%。其他原因有15起,约为25.86%,包括换药不及时,咨询饮食问题解答的不满意,过敏试验不够规范。结论增加静脉穿刺技能培训,改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扩展健康教育,优化输液流程以及缩短等候的时间是预防降低护理投诉、抱怨的重要措施手段。

    作者:郭同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双氢青蒿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青蒿素衍生物类抗疟药,它除了具有良好的抗疟作用外,近几年研究发现其在体内外还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现代研究发现,DHA可以作用于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抑制NF-κB活化,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且能阻滞细胞周期;由Fe2+介导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通过作用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uPA、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作用来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本文对DHA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青蒿素类药物抗癌作用研究热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何艺磊;李卫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

    从血管并发症、低血压、尿潴留等方面阐述了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进展。

    作者:闫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血清PCT检测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PCT检测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0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进行分组对照,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细菌感染具有诊断价值,从而对临床更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综合考虑PCT水平和MP/CP的抗体检测来选择抗生素,不仅可以避免没有细菌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生素,同时也为存在感染的患儿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张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