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贯责任制在化解医患纠纷及构建和谐医疗环境中的应用

夏渝媚;张春玲

关键词:一贯责任制, 医患纠纷, 和谐医疗环境
摘要:目的:探讨一贯责任制在化解医患纠纷及构建和谐医疗环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门诊医患纠纷情况,依据是否实施一贯责任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结果观察组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医患关系可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QC活动降低患者雾化吸入不良反应

    目的:开展QC( quality control)活动以降低患者雾化吸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阳光天使QC小组,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总结(A)循环管理方法,对患者产生雾化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现状调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可行性对策并实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对照组19.1%,试验组6.1%,患者满意度对照组为87.25%,试验组为94.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QC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一种途径,值得推广。

    作者:何仪;杨江莉;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清开灵雾化吸入对控制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及住院费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开灵雾化吸入对控制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将36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以清开灵冻干粉雾化吸入给药,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13.89%)(P<0.05);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清开灵冻干粉雾化吸入可减少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爱;杜凤莲;陈逢俭;陈晓君;徐力;陈瑞珍;黄松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聚维酮碘乳膏配合蜂蜜治疗老年患者压疮的效果护理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乳膏联合蜂蜜治疗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本院内科院外带入压疮80例,院内发生压疮6例,合计86例共106处压疮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聚维酮碘乳膏联合蜂蜜外敷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聚维酮碘乳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聚维酮碘乳膏联合蜂蜜用于治疗老年患者压疮,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的再生提高压疮治愈率,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惠娟;周佩如;陆佩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LASEK术患者手术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削术( 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患者手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屈光度基本相同的400例择期行LASEK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结果两组手术配合程度、焦虑状况及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环境熟悉、介绍情况等术前护理干预,术中心理暗示、音乐护理等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焦虑,稳定患者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琴;宋艳萍;陈云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对缓解正常分娩产妇产程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缓解正常分娩产妇产程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健康初产妇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并使其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产妇71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疼痛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总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以及总产程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对缓解产程疼痛有着确切效果,可以在临床工作中作为常规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王凤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选择已办理门诊高血压定期复诊194例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2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服用降压药次数少、有高血压病住院经历、了解高血压病知识、得到个体化健康教育者、定期监测血压和体育锻炼者治疗依从性好( P<0.01)。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低,做好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从而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作者:江玉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拉玛泽呼吸减痛法结合产时会阴按摩法在减少会阴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与会阴按摩法相结合在正常分娩中对减少会阴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6月在我院产检、分娩,孕周≥28周,无剖宫产指征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运用拉玛泽呼吸法与会阴按摩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以常规接产,比较两组产妇产时会阴部情况。结果实验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会阴侧切率、Ⅱ°裂伤的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玛泽呼吸减痛法与产时会阴按摩法相结合,在分娩中能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提高会阴完整率,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肖日华;叶凤英;罗倩云;黄炎珍;高艳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护理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4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医疗费用及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调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明显下降,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模式在病种适合的前提下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作者:帅小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骨科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骨科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16名新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名,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健康知识学习和讨论,制定健康教育路径,逐渐培养和提高新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结果两组新护士理论、操作考试成绩以及健康教育能力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临床带教,既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又改善护患沟通,实现从新护士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从而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陆梅;巫慧敏;邓秋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肠内营养支持对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通道,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加强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分析研究。方法对50例患者同步放化疗前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并从放化疗第一天开始至治疗结束1个月左右,完全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评价同步放化疗前、同步放化疗14 d、同步放化疗结束、治疗结束1个月的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结果患者经胃造瘘行肠内营养支持,同步放化疗14 d、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1个月的营养风险(NRS-2002)、营养不良的发生率(SGA)、各项营养指标与同步放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予以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及时有效地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降低营养风险,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陈木花;骆惠玉;陈川;张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院内感染管理规范在检验科采血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管理规范在检验科采血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内感染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贯彻在检验科采血室的工作流程中。结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减少了交叉感染、降低了职业暴露、针刺伤及血标本的污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检验科采血室实施院内感染管理规范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及血标本污染。

    作者:刘长明;徐云丽;贾娜尔·马哈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三种不同插胃管方法在清醒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快速插管法、口服温开水插管法及缓慢插管法三种插胃管方法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患者舒适度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普外科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的168例插胃管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不同插胃管方法,比较三组患者插胃管一次成功率及患者反应。结果快速插管组与口服温开水组一次成功率及患者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缓慢插管组一次成功率及患者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快速插管法及口服温开水法均优于缓慢插管法。而在实际操作中,快速插管法更优于口服温开水法。

    作者:杨兴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银离子抗菌敷料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银离子抗菌敷料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0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覆盖穿刺点,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菌透明薄膜覆盖穿刺点,两组患者均配合相应的置管护理,并严格无菌操作,观察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 CVC-RI)发生率及周围皮肤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发生CVC-RI,穿刺点周围皮肤阳性率为7.50%,对照组CVC-RI发生率为12.50%,周围皮肤阳性率为25.00%,观察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置管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离子抗菌敷料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配合严格的置管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降低周围皮肤阳性率,且敷料更换次数少,节省部分治疗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出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对照组按自我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和健康问卷(SF-36)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BPRS、SDSS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翟爱玲;李遵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状况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CV)对100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0%,不同性别儿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9,P>0.05);②在FES-CV评分中,有行为问题儿童,除矛盾性因子分明显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无行为问题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③家庭环境量表得分与儿童行为量表得分存在相关性(r=0.306~0.413,P<0.01)。结论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有重要影响,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环境较差。良好的家庭环境能降低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胡慧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面神经炎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面神经炎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 SF-36)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治疗面神经炎的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7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SF-36的8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面瘫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李雪华;卞伟;李利容;庄淑茹;王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智能中药熏蒸法在痔病术后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智能中药熏蒸法在混合痔术后创面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混合痔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有患者39例,采用智能中药熏蒸法,每天1次,每次20 min,1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有患者39例,采用中药煎剂坐浴法,疗程同试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疼痛缓解情况、创面出血、肛缘水肿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在肛门疼痛缓解、肛缘水肿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术后出血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中药熏蒸法对痔病术后创面护理疗效显著优于中药坐浴疗法,值得在肛肠外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芹;杨旭;王元钊;叶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的作用。方法通过改变护生的护理观念,提高认识;转变教学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提升教学内涵,建立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不断增强护生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职责。结果以上这些方法的实施,使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攀升,终达到100%满意。结论优质护理推进了教学改革,不论在分工模式、还是内涵、理念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真正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吉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在临床治疗72例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西酞普兰( citalopram )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的给药时间分别在入院时、第14天、第28天、第42天,且只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然后采用自拟的治疗依从性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住院治疗依从性和疗效进行评定;研究组的抑郁症患者除使用西酞普兰(20~40 ml/d)治疗还辅以心理护理。结果对照组HAMD总分明显高于研究组,依从性也明显低于研究组,说明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HAMD减分率也具有明显效果。结论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的康复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立红;时德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情景模拟在老年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老年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的教育方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各45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两组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问卷调查发现观察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情景模拟的健康教育方法对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明显提高作用,同时增强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