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整合疗法对癫痫患者情绪的影响

杨玉平;周玉珍

关键词:希望理论, 癫痫, 心理, 情绪
摘要:目的:探讨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整合疗法对癫痫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名癫痫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希望理论引入理性情绪疗法中给予6周的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Herth希望指数( Herth Hope Index,HHI)量表(简缩版)、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HHI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HI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观察组患者的SCL-90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疗法整合,既能改变癫痫病人的认知,又能增强其自信、消除自卑心理、提高希望水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模式在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行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素华;罗哲贞;沈淑淼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整合疗法对癫痫患者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整合疗法对癫痫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名癫痫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希望理论引入理性情绪疗法中给予6周的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Herth希望指数( Herth Hope Index,HHI)量表(简缩版)、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HHI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HI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观察组患者的SCL-90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疗法整合,既能改变癫痫病人的认知,又能增强其自信、消除自卑心理、提高希望水平。

    作者:杨玉平;周玉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辨证施膳在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辨证施膳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作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辨证施膳,8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眩晕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膳,疗养结合对改善眩晕症患者的症状体征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作者:廖色青;王红;夏令琼;王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开展QC活动降低患者雾化吸入不良反应

    目的:开展QC( quality control)活动以降低患者雾化吸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阳光天使QC小组,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总结(A)循环管理方法,对患者产生雾化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现状调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可行性对策并实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对照组19.1%,试验组6.1%,患者满意度对照组为87.25%,试验组为94.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QC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一种途径,值得推广。

    作者:何仪;杨江莉;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整合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在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情景引导与小组合作实训+随机化评价考核”整合模式(简称“2+1”整合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08级护理本科班中实施整合模式实验,采用质性研究(焦点团体访谈法)了解护生对此教学模式的体验;采用量性研究(考核成绩比较法及合作学习量表),完成教学效果和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结果①质性研究显示护生正向感受:有利于理论与实践整合,有利于自我责任感、个人技能、实训积极性等的提高;负向感受:时间上很难统一,被考核者压力大等。②量性研究显示:08级护生理论与操作考核总成绩高于07级( P<0.05);合作学习量表中条目均分≥3.64。结论整合教学模式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有助于开发学生技能实训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了学生自我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李桃;周英;张绮静;罗艳华;涂英;苏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B超引导下介入疗法结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阴道B超引导下介入疗法结合口服米非司酮法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时间以用药至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降至正常边界为准,治疗后做对比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治愈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阴道B超引导下介入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微创的方法,同时加口服米非司酮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亚宁;张俊茹;张维娜;王阿妮;薛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院内感染管理规范在检验科采血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管理规范在检验科采血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内感染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贯彻在检验科采血室的工作流程中。结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减少了交叉感染、降低了职业暴露、针刺伤及血标本的污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检验科采血室实施院内感染管理规范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及血标本污染。

    作者:刘长明;徐云丽;贾娜尔·马哈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以行为活动评定量表(BARS)为标准对精神病患者实施行为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本研究以行为活动评定量表( Behavioural Activity rating Scale,BARS)为依据,探讨精神科实施行为管理方式的临床标准。方法将219例新入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其新入院1个月内总共453次行为障碍进行BARS量表评定,以BARS量表评分为依据,建议医生开具行为管理医嘱,选择行为管理方式。统计分析不同行为管理方式的使用情况,以及之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入院第1个月内在行为管理方式的选择上,实验组保护性约束、保护性约束+肌注镇静剂以及总的保护性约束率的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心理疏导、口服镇静剂、肌注镇静剂、总的肌注镇静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实验组患者每次实施行为管理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以BARS量表评分为依据指导临床行为管理,不仅可以改善保护性约束滥用的情况,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实施行为管理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方春霞;费静霞;蔡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在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问题,为患者康复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父母进行测评。结果①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中心理问题者检出率为76.00%;②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总分为(157.79±29.52)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129.96±38.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医护工作者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亦应对其父母给予医疗照顾。

    作者:李珍华;李遵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拉玛泽呼吸减痛法结合产时会阴按摩法在减少会阴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与会阴按摩法相结合在正常分娩中对减少会阴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6月在我院产检、分娩,孕周≥28周,无剖宫产指征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运用拉玛泽呼吸法与会阴按摩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以常规接产,比较两组产妇产时会阴部情况。结果实验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会阴侧切率、Ⅱ°裂伤的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玛泽呼吸减痛法与产时会阴按摩法相结合,在分娩中能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提高会阴完整率,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肖日华;叶凤英;罗倩云;黄炎珍;高艳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肠内营养支持对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通道,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加强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分析研究。方法对50例患者同步放化疗前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并从放化疗第一天开始至治疗结束1个月左右,完全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评价同步放化疗前、同步放化疗14 d、同步放化疗结束、治疗结束1个月的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结果患者经胃造瘘行肠内营养支持,同步放化疗14 d、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1个月的营养风险(NRS-2002)、营养不良的发生率(SGA)、各项营养指标与同步放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予以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及时有效地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降低营养风险,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陈木花;骆惠玉;陈川;张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护理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4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医疗费用及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调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明显下降,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模式在病种适合的前提下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作者:帅小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焦虑症患者的防御方式与A型行为的相关性调查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防御方式以及与A型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及A型行为问卷( TABP)对60例焦虑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0例对照者加以比较。结果①观察组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②观察组A型行为者为6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 P<0.05);其TH、CH及TH+CH评分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③焦虑症患者的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评分与TH、CH及TH+CH评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P<0.01),成熟防御机制因子评分与TH、CH及TH+CH评分则呈显著性负相关( 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的防御方式较差,与A型行为有关。

    作者:李秀荣;刘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对缓解正常分娩产妇产程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缓解正常分娩产妇产程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健康初产妇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并使其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产妇71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疼痛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总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以及总产程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对缓解产程疼痛有着确切效果,可以在临床工作中作为常规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王凤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一贯责任制在化解医患纠纷及构建和谐医疗环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贯责任制在化解医患纠纷及构建和谐医疗环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门诊医患纠纷情况,依据是否实施一贯责任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结果观察组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医患关系可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夏渝媚;张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两种换药方法在慢性伤口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换药方法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慢性伤口的愈合率。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天然蜂蜜联合氯霉素对伤口进行换药处理;对照组采用氟哌酸外敷换药;比较2种换药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在创面分泌物消除、水肿消退、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干痂时间和换药时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时间较对照组短,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 P<0.01);有效率和愈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蜂蜜联合氯霉素换药可消除创面肿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轻疼痛,提高慢性伤口愈合率,值得推广。

    作者:郭素华;赵桂兰;严冬秀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聚维酮碘乳膏配合蜂蜜治疗老年患者压疮的效果护理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乳膏联合蜂蜜治疗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本院内科院外带入压疮80例,院内发生压疮6例,合计86例共106处压疮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聚维酮碘乳膏联合蜂蜜外敷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聚维酮碘乳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聚维酮碘乳膏联合蜂蜜用于治疗老年患者压疮,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的再生提高压疮治愈率,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惠娟;周佩如;陆佩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直肠指力刺激法在防治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直肠指力刺激法在防治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不同节段的胸腰椎骨折术后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早期采用直肠指力刺激直肠,配合常规肠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道护理。结果两组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即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占65%,实验组便秘发生率占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不同节段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定时采用指力刺激法,能刺激腰骶部排便反射,促进排便,降低便秘的发生。

    作者:谢燕崧;宁军;张民勤;曹素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三重保险固定方法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三重保险固定措施在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将门诊输液患儿按就诊时间先后分组,1~6月12102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固定法;7~12月18843例为实验组,采用改良固定法。结果实验组显效及有效比率均大幅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固定头皮静脉输液效果优于传统输液固定法。

    作者:梁洪霞;侯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在临床治疗72例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西酞普兰( citalopram )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的给药时间分别在入院时、第14天、第28天、第42天,且只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然后采用自拟的治疗依从性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住院治疗依从性和疗效进行评定;研究组的抑郁症患者除使用西酞普兰(20~40 ml/d)治疗还辅以心理护理。结果对照组HAMD总分明显高于研究组,依从性也明显低于研究组,说明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HAMD减分率也具有明显效果。结论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的康复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立红;时德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