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5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35例;年龄65~87岁,平均73岁,所有病例均为外伤所致的闭合性骨折。骨折Tronzo-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16例,Ⅲ型24例,Ⅳ型8例,Ⅴ型3例。术后临床疗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结果术后有52例获得4~17个月的随访,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随访病例均骨性愈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8例,良18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为88.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创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徐林军;许永涛;佃俊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按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的检查项目,采用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本地区255名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在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检查异常人数142人,占受检人员数的55.7%,其中以眼科疾病(晶体混浊、白内障等)检出率高,异常检出率为48.2%,其他项目异常检出率依次为:肝胆B超9.4%、血压6.7%、心电图5.5%、胸片4.3%。实验室检查异常人数121人,占受检人数的47.5%,各项目异常检出率依次为:WBC减少12.9%、尿常规异常11.8%、RBC减少7.5%、PLT减少6.7%、HGB减少6.3%、肝功能异常5.9%、肾功能异常3.5%、WBC增加1.2%。不符合国家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受检人数占受人员总人数的7.8%。结论本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健康危害,应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和人员健康的管理,以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作者:王占成;马晓莉;官玉琴;许晶晶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研究金银花药材中芳樟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确定金银花质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金银花中芳樟醇含量,通过加速稳定性实验测定不同贮藏时期金银花中芳樟醇变化。结果芳樟醇线性范围为0.0516~1.2907 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3%;金银花经加速稳定性实验后,芳樟醇下降率为1.91%~2.80%。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金银花中芳樟醇的含量测定,金银花药材经加速稳定性研究后芳樟醇含量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未发生显著变化,金银花中芳樟醇成分较为稳定,在药材有效期内可作为指标性成分对金银花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何俊婷;王晓博;曹爱兰;任哲;惠选柱;王景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对肾结合病症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分型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技术发展前景,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做出针对性指导。方法划定区域,划分人群,病历完整的患者65例,对比分析各自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随机选取某时间段内(本文中选取2012年3~8月时间段)肾结核就诊患者,实际确诊人数与超声声像图结果比较,符合率可达到85.5%左右。结论超声检查具有传统方式所不具备的简便无创、价廉有效等优势,作为肾结核病症首选方式之一,对于依照声像图诊断肾结核和病理分型都具有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许雪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作者:钟平露;何风琴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当中,检测市场以及校准市场不断呈现出规范化性的发展趋势。对于疾控中心而言,要想在检测及校准市场中稳固自身的重要地位与意义,就需要从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角度上入手,实现对自身工作能力的稳定提升。基于此,本文以疾控中心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新形势下疾控中心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详细研究了提高疾控中心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对策,并据此论证了质量管理在疾控中心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作者:李晓莹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观察,探讨研究对于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100例接受骨科大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后采用更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在全部100例患者中,观察组50例患者经全面护理干预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普通护理结果。同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少,满意度高。结论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于骨科大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手术结局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积极采用并推广。
作者:闫俊贤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总结90例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早期治疗上的一些体会,探讨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0例,术后入住ICU,呼吸机辅助呼吸,连续多项指标监测,常规血管活性药物辅助,维持血压在术前水平,控制心室率80~100次/分。结果二次开胸止血患者5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5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例,肺部感染患者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例。术后早期存活患者共85例(存活率94.44%),死亡5例(5/90,5.55%)。结论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手术,特别是重症患者,提高手术技能、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严密术后治疗的各种环节,及时处理早期并发症是提高患者早期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杨慧燕;纪延霞;宋艳艳;渠川铮;王云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96例术后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得分为(4.36±0.67)分。患者的学历、从业状况是影响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总体评价较好,影响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多方面支持,以满足不同的个体需求,提高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李建荣;谭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利胆汤治疗胆道运动障碍综合征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断方法和意义、指导治疗。方法对189例经B超、ERCP检查并确诊为胆道运动障碍的患者,给予利胆汤,水煎服2个疗程;临床随访观察2年。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利胆汤疏肝利胆、缓解疼痛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临床可以单独应用于胆道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作者:韩新平;王安宁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对我院2011年至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2012年每月抗菌药物出库原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年度抗菌药物金额的药占比例、各类抗生素各年度使用对比,单品种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结果2011年我院抗生素消耗总金额为5604208.33元,2012年抗生素的消耗总金额为3918885.66元,同期下降了30.07%;2011年和2012年两年来我院抗菌药物消耗总金额占西药消耗总金额的比例分为4.83%和2.94%。结论2012年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频度均比2011年有所下降,需继续综合各项管理和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朱辉德;郑志伟;林静容;郑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3名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分为五组,其中2型糖尿病治疗组(T2DM-T组)103名,糖耐量受损治疗组(IGR-T组)95名,2型糖尿病对照组(T2DM-C组)91名,糖耐量受损对照组(IGR-C组)88名,糖耐量正常组(NGT组)106名,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治疗,阳性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分别用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用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修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以及葡萄糖处置指数(DI)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各组治疗前与NGT组比较, T2DM组的IAI和HOMA-IR存在统计学差异;T2DM组和IGR组的ΔI30/ΔG30、MBCI、HOMA-β、DI四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发现,T2DM组与IGR组的IAI显著升高,T2DM组的HOMA-IR显著降低,但是IGR组的HOMA-IR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ΔI30/ΔG30、HOMA-β、DI三个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MB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具有降糖疗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效地缓解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赵美燕;王海燕;郑瑞莲;顿晓熠;陈尧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法洛四联症是小儿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多层螺旋CT(MSCT)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得到各向同性的容积数据,根据需要进行二维、三维重建,能清晰地显示肺动脉狭窄或闭锁、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同时发现伴发的心外大血管畸形和冠状动脉解剖变异,在诊疾病断治疗、手术风险评估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讨论MSCT诊断法洛四联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莉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抑郁症是世界上导致“精神残疾”的首要原因,特别是围生期的妇女,抑郁的发生常常是导致不能足月分娩、先兆子痫、难产以及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传统医学治疗抑郁症常常是从发现导致神经递质功能受损的生理因素以及改进递质功能的治疗手段入手。然而,对产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用药物却仍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选择高效、低风险的治疗方法是必须的。一些微量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叶酸、DHA+等都在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吸收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相关实验研究提示:通过这些特殊的微量营养物质补给可以减轻抑郁症状,并能改善围生期抑郁孕妇的分娩结局。孕期抑郁的交替治疗法,包括各种营养剂的补充作为改善抑郁症状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不仅副作用小,而且费用低廉。本文旨在探讨围生期抑郁的生物学基础,同时对非药物治疗围生期抑郁的潜在时效性进行综述。
作者:王丽君;张亚妹;尹照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医患关系问题是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现就当今医患关系的特点,形成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医院作为主体,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以控制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和谐的医疗环境。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结合血液临床检验的实际经验,探讨分析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l2年6月在我院采集的460份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血液样品进行免疫、生化、血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共收集460份血液标本,其中全血61份,血浆230份,血清169份。通过检验,查出有37份血液样本不合格,血液样品不合格率达到8.04%(37/460)。通过分析和总结不合格血液样品产生的不同原因,将其分为5类:溶血、抗凝剂使用不当、血液凝固、标本量不准及其他,这5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9.73%、21.62%、10.81%、32.43%、8.11%。结论在采集临床血液检测标本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标本采集规范,保证血液样本的质量,确保能够得到准确的血液检测结果,提高临床的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赵迺雯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在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妇科疾病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随技术逐步成熟,具有更广阔应用前景,但其特有的并发症给护理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将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丹丹;余友霞;周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明本地区451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毒感染状况并分析临床特点。方法对45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巨细胞病毒5种病毒的检测。结果该组451例患儿中病原体阳性295例,总阳性率占65.41%(295/451),男性患儿感染率63.64%(189/297),女性患儿感染率68.83%(106/154),结果可见,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组患儿中感染呼吸合胞病毒的病例数占首位,其次为巨细胞病毒,腺病毒与副流感病毒2型占末位。该组患儿中呼吸合胞病毒的阳性率居首位,且多数病毒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结论婴幼儿为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发病人群,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测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为多见。
作者:张东光;杨利;袁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养心氏联合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01月至2013年01月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养心氏联合纤溶酶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7%,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养心氏联合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邹小秋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痊愈,2例死亡,总有效率95%。结论彻底清除毒物,正确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关键。
作者:王新国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