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难治性肺炎中的疗效观察

王周勇;麦天勇;魏萌涛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 难治性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
摘要: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难治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难治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难治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痰菌培养阳性率75.0%,平均住院天数(为18.4±7.9)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痰菌培养阳性率40.6%,平均住院天数为24.6±8.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炎效果确切,安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的脑血管疾病。合理的术前、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冉龙梅;荣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胰岛素泵使用问题及对策

    移植术后糖尿病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移植预后有着重要影响。胰岛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皮下多次给药有诸多缺点,利用胰岛素泵的途径是新的治疗手段。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文献报导,对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泵使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对应的解决方式。

    作者:谭海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雾化吸入喘可治注射液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吸入喘可治注射液,观察两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无变化。两组的临床控制及无效例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燕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髋关节置换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评估髋关节置换(HA)治疗髋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6月以来收治的髋关节损伤患者4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HA治疗,术后根据患者疼痛、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日常活动作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并通过统计患者的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来对HA的具体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6例,良13例,一般3例,差1例,评分优良率90.7%。所有43例髋关节损伤患者,术中出现肺栓塞1例,占2.3%,行翻修手术1例,占2.3%。术后脱位2例,占4.6%,术后深静脉血栓3例,占6.9%。结论HA治疗髋关节损伤,手术成功率,安全可靠,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显著,是临床上较佳的选择之一,应该进行进一步推广。

    作者:耿天勇;王恒;徐晓丹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浅谈人文素养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素养应用于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将人文素养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主要是开展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在教学中与学生多沟通,多听取学生的看法和感受。结果学生通过教科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习,使学生的整体素养有明显的提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老年护理学教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课程,必须加强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提高护理教育质量。

    作者:张冠如;那娜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VSD治疗40例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80例创伤感染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VSD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17例(42.5%),显效14例(35%),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治愈28例(70%),显效11例(27.5%),有效率为97.5%,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宝国;高观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β-葡聚糖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作用研究进展

    β-葡聚糖又称右旋糖酐,是食物纤维的组成部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发现大麦中β-葡聚糖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其作用功效和机制已有部分确切性的结论。由于β-葡聚糖来源众多,不同来源的β-葡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溶解性、黏度、剂量、分子结构均存在较大差异;将其提取加工后,添入不同食物介质如面包、谷物、饮料当中,观察β-葡聚糖对健康人群和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保健和预防作用。本文就β-葡聚糖对代谢综合征相关症状如肥胖或超重、血压、血糖、血脂及肠菌群等的作用效果及相关机制做综述。

    作者:何笑丛;王洁;蔡东联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35例我院肺炎症假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肺尖至肺底连续扫描全肺,部分病例行感兴趣区薄层扫描,用肺窗与纵膈窗对病变进行观察,l0例作强化扫描,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结果35例患者共发现39个病灶,4例为双发,直径为2.2~5.0cm,平均(3.12±0.45)cm,7例位于肺门区,7例左肺下叶,4例左肺上叶,2例右肺下叶,4例右肺中叶,11例右肺上叶;CT表现6例患者为有胸膜粘连、增厚,其发生在近胸膜处;4例伪足征的表现;7例引流支气管影;13例肿块内有含气或小空洞支气管影;17例肿块密度均匀,10例肿块附近有晕圈样、小片状的表现;9例粗大毛刺征表现;6例患者有浅分叶征的表现,10例患者为肿块不规则形,25例患者为肿块圆形表现。结论肺炎性假瘤CT上具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同时CT动态随访能够观能够察到病灶状况,使诊断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庄向荣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一般治疗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生命体征和神经症状稳定后48h,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早期康复组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和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FM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早期康复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疗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的预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戚玉娟;殷乐;庄娜;卞慧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老年人的疗养与保健

    随着社会水平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加深了对健康观念的认识。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加深,并且现代医学水平的提升,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疗养和保健有着更高要求。尤其是老年人和年轻子女,这时就需要相关人员要全面了解和分析现代社会老年人的疗养和保健的要求,提高老年人的疗养和保健水平。因此全文主要分析老年人的疗养和保健,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孙艳春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宫高腹围法与B超(超声多参数)估计胎儿体质量的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宫高腹围法与B超(超声多参数)在估计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妊娠足月孕妇的宫高腹围法(两种)与B超估计胎儿体质量比较那种方法准确性更高。结果宫高腹围法公式2估计胎儿体质量与B超估计胎儿体质量无显著差异,可为大多数临床产科医师所用。结论正确地估计胎儿体质量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提高分娩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哪种方式更为准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妊娠足月孕妇分娩前的宫高、腹围以及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等多个参数,对不同估计胎儿体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探讨更简便、准确的方法。

    作者:刘波;李云鹏;谭秀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标本531例,其中401例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130例无报警提示,同时对标本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RBC、WBC、PLT、HB、MCV镜检阳性率均较高,而报警提示标本中镜检阳性率为69.08%,无报警提示标本白细胞分类镜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符合性均较高(P>0.05),嗜碱性粒细胞符合性较低(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能够获得较高的阳性率,对细胞异常阳性结果检出具有较高的效果,适合临床检验推广应用。

    作者:韩临凤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肿瘤化疗患者PICC与CVC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经锁骨下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需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PICC40例)和对照组(CVC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置管后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患者满意度高,能够满足肿瘤患者长期输液及化疗的需要。

    作者:费良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66例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患者发病4周后开始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患者发病4周内开始给予高压氧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SC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GSC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后的第一时间采取高压氧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中文;张晶;唐克诚;李子龙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难治性肺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难治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难治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难治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痰菌培养阳性率75.0%,平均住院天数(为18.4±7.9)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痰菌培养阳性率40.6%,平均住院天数为24.6±8.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炎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王周勇;麦天勇;魏萌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艾滋病神经系统病变21例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AIDS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1名艾滋病神经系统病变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收治的109名AIDS患者中合并神经系统病变21例,3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21名患者中隐球菌性脑膜炎8例,结核性脑膜炎7例,AIDS痴呆综合征4例,脑梗死及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各1例,放弃治疗5例,病情好转5例,死亡11例,病死率68.75%。结论艾滋病神经系统病变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临床中应加强重视,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苏静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头晕、头痛伴有鼻出血1个月,在外院于2008年1月行副鼻窦CT提示:两侧额叶病灶,伴前中颅窝骨质缺损;全组副鼻窦炎,鼻息肉形成。于2008年1月28日全麻下行开颅前颅底肿瘤切除术,术中切除大部分肿瘤,术后病理:(前颅底)嗅神经母细胞瘤。免疫组化:EMA(+),Syn(+),CgA(+),CK(-), CK7(-),CK19(-),GFAP(-),Des(-),SMA(-),Vim (-),S100(-),MIB-1:2%。术后偶有少量无色透明液体从鼻腔内流出,有夜尿增多,3~4次/晚。于2008年2月来我院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史无特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前额见手术瘢痕,愈合好,眼球活动自如,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应良好,乳突及鼻窦无压痛,鼻中隔居中,鼻甲肥大,嗅觉几乎消失,口角无歪斜,伸舌略偏右,巴氏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肿瘤标记物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头颅增强MRI:额叶直回、筛窦异常表现,考虑肿瘤残留。患者入院后排外放疗禁忌后予CT/MRI定位后行术前瘤床、颅内和筛窦残留肿瘤三维适形放疗,初次剂量予DT5600cGy,200cGy/次,常规分割,完成后复查头颅CT提示肿瘤较前明显退缩,再次定位、缩野照射,推量至6600cGy,总剂量DT6600cGy/33次,放疗完成后予全身化疗3周期,方案为足叶乙甙100mgd1-3+顺铂40mgd1-3,3周重复,放化疗期间除少量脑脊液从鼻孔中漏出外,无明显不适症状。现随访6个月,患者夜尿增多症状不明显,无肿瘤复发、转移迹象。

    作者:罗伟明;陈剑;王洪林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临床实习护士岗前培训探讨

    目的:为了帮助临床实习护士能够更好适应临床工作,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探讨进行实习护士岗前培训的价值和重要性。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实习的86名实习护士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名护士,其中观察组护士进入临床前先进行实习护士岗前培训,而对照组护士直接进入临床工作,对比和分析两组护士对临床工作技能及相关文书书写的能力。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护士对基本临床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实习护士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实行岗前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护士掌握临床技能提高工作能力,而且能够协助护士更快的进入角色,值得推广。

    作者:桂冠;丁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精神病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目的:对安全护理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8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分成两组,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55%,对照组则为20.45%,其差异显著,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则为79.55%,其差异显著,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实施安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对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两个概念的比较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两个概念在药理学教材上多通用。本文从两者发生的水平、特异性和选择性、表现的可能不一致性及量效关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两个概念的差别,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深入介绍,避免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产生混淆。

    作者:叶少剑 刊期: 2013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