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瑜;张志广;廖尚宇;廖富彪;陈志勇;梁家志
目的: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7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和奥氮平组进行治疗观察,利培酮口服液组(n=40)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奥氮平组(n=39)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2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口服液组痊愈1例,显效5例,好转16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55%,奥氮平组无痊愈患者,显效2例,好转20,无效17例,有效率为56.4%。利培酮口服液组与奥氮平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均安全有效,长期疗效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黄海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妇科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诊断和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采取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内服联合局部熏洗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及随访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妇科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白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究针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护理措施,总结并分析降低其病死率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成功的3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通过对所有早产儿采取保暖、辅助呼吸、预防交叉感染、合理喂养、防治并发症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合理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护理办法。结果所有3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经过周密的护理后均成功存活,患儿体质也达到理想生长指标。结论细致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韩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对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易受标本、试剂、检测操作、实验室环境、仪器、干扰物质及HD-HOOK效应等因素影响。结论检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避免或减少影响因素,对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梅;张凌峰;付永航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干预治疗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36例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r-tPA溶于50mL无菌注射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成药血塞通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对本组患者治疗30d后,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1例,占61.11%,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15例,占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干预治疗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总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枝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炎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至11月份随机采取的628例患者,分为对策前和对策后两组采用随时登记记录的方法,对临床资料采用表格式统一登记,统计对策前后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对策前一组患者采用常规输液,未予特殊干预,对策后组给与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结果对策后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小于对策前组。结论在心理干预、注射用具选择、防止感染、穿刺部位选择、留置针维护,加强巡回及交接班等几个方面实行系统化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沈艳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0例于2007年3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站进行中期引产的孕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孕妇,对对照组孕妇进行利凡诺尔引产,对观察组孕妇进行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和分析两组孕妇的引产效果。结果对照组95例孕妇引产成功,35例孕妇完全流产,观察组100例孕妇引产成功,69例孕妇完全流产,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及完全流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规律宫缩及排出妊娠产物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软产道损伤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使孕妇的痛苦得到有效缓解和减轻,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中去。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基础医学概论是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第一学期的必修课,课程目的是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和职业生涯打下知识基础。本文分析了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本职工作从提高学生兴趣、教师沟通协调、分清教学重点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作者:凌存保;吴隽松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所感染病原的种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在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9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原学及其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病毒抗体的检测得出病毒阳性率为60.4%,共58例,其中埃可病毒(ECHO)、柯萨奇病毒(COX)、单纯疱疹病毒(HSV)、乙型脑炎病毒(JEV)、EB病毒(EBV)及流感病毒(IFV)的感染率分别为25.0%、21.9%、21.9%、3.1%、3.1%、2.1%。结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进行脊椎穿刺所得脑脊液中进行检测可作为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早期病原诊断的有效指标,5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主要由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
作者:王葆辉;吴鸿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单肺通气时七氟醚在不同低有效浓度(MAC)下对肺顺应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左侧开胸手术的39例患者,平均分成三组。三组患者在手术前的麻醉诱导均使用芬太尼、力月西、维库溴铵和依托咪酯,手术过程中的维持麻醉方法用七氟醚一组0.5MAC,二组1.0MAC,三组1.5MAC。手术过程中用双腔支气管控制右肺呼吸。在单肺通气0min、1min、3min、5min、15min时记录肺部的气道压、血氧饱和度、肺顺应性、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平均动脉压。结果患者手术时的单肺通气导致肺的顺应性下降明显,其中第三组与第一组、第二组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时,维持肺内七氟醚1.5MAC可以明显增强肺顺应性,而当七氟醚MAC<1.0时不会改善肺的顺应性。
作者:陈志峰;高峰;陈丹娜;蔡杰衡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以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指导下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更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且更受患者欢迎。
作者:焦坤;乔宏;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疾患,占全部妊娠的5%~10%,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约占妊娠相关的死亡总数的10%~16%,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浮肿,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子痫前期,表现为头晕、眼花、上腹部不适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进展为子痫,对母儿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危及母儿生命。本文主要研究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作者:赵俭;刘赛;张艳;樊岩岩;吴立娜;田海侠;齐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儿童哮喘的生理和病例特征,对患儿采取生活照顾、用药监测及指导、心理安慰及鼓励、出院指导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发作次数得到控制,总治愈率为100%。结论为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哮喘复发率,使患儿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邱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范措施,保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护理人员针刺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低年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比例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针刺伤直接发生的原因分析,主要为未规范处理用后的针头;护理人员针刺伤后的心理压力大。结论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针刺伤的危害,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落实防护措施,建立、健全防护针刺伤管理制度,确保身心健康和安全。
作者:李静;邓飞;穆爱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半喉切除术后患者使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入组,A组100例为对照组(间断注入湿化法组), B组100例为实验组(微量泵持续湿化法组),然后观察湿化效果。结果微量泵持续湿化法优于间断注入湿化法。结论气道湿化的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的气道湿化仍然使用间断注入湿化法,拔管后塑料气管导管容易堵塞。采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谢文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优化护理的好处以及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所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痴呆患者30例的相关护理记录资料,并结合患者的相关病史、相应的老年性痴呆护理文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所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在经过相关的优化护理之后,部分患者的临床病情得到了很好地缓解。结论患有痴呆疾病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称之为老年性痴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不是很好,因此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佳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佳的护理,全面的,有效地进行护理以此来达到减轻病症的目的,加快患者的康复。另外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相关护理理念、护理方法、护理状况等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以达到优化护理的模式。
作者:孟笑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2例治疗组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醒脑静加常规治疗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进行疗效及血气分析结果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6%比79.3%,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PO2)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30.5±7.9比9.6±2.7),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5.7±5.7比4.6±1.7),P<0.01。结论醒脑静联合尼可刹米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彭怀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毒性中药是中医“治病克邪”的常用药物。本文通过对毒性中药在治癌、止痛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提示中药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中药学基础知识,运用药理学与毒理学知识,正确认识毒性中药的毒性,合理使用毒性中药,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本文对脑内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的AQP4作了系统介绍,并对出血性脑水肿病理过程中AQP4的表达和脑水肿的形成作了详细描述,并总结了AQP4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相关研究。
作者:朱刚毅;史保中;海森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乳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治疗及整形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手术治疗和整形处理过程。结果本次手术治疗和整形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且乳头无明显的变形,无术后切口感染、皮下积血及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术前存在乳房下垂的患者在术后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均表示满意。有1例患者由于体质原因出现过敏,在采取积极的治疗后得到良好的效果。本组患者短住院时间为3d,长为9d,平均住院时间为5.3d,对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患者均无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及其他不适出现。结论在乳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手术刀口、手术刀及缝合方法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瑞旺;邓菩提;付卫兰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