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40例临床分析

徐秋

关键词:出血性中风, 活血化瘀法,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确诊的出血性中风患者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全部给予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l 指数和Fugl-Meyer 运动功能积分.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血肿量分别为(34.48 ±18.67)mL 及(34.27±19.36)mL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血肿量分别为(14.37±16.54)mL 及(22.36±17.63)mL ;两组患者的吸收量分别为(22.48±8.74)mL 和(14.66±10.89)m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量都有明显的减少(P < 0.05),但治疗组患者的吸收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两组间相比,康复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大大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图在肺栓塞和心肌梗死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心电图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 )早期表现中的差异,强调心电图在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入组2006 年10 月至2010 年10 月间确诊为肺栓塞、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分别为80 、150 例,分析早期(发病72h 内)心电图改变并按21 评分表计算积分.结果 ① PE 组比MI 组心电图正常者人数多:18/80 VS 12/150(P < 0.01); ②出现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右支传导阻滞、肺型P 波、S1Q3T3 、V1 导联S 波粗顿或挫折等的比例在PE 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 组ST 段压低及抬高的比例较PE 组高,差异有显著性;而窦性心动过速和S1S2S3 两种表现上,两组无差别;③PE 组与MI 组的心电图积分:7±4.1 VS 2.1±1.6 (P < 0.05).结论 虽然肺栓塞中无心电图改变的比例多于心肌梗死,但是肺栓塞的右心负荷增加样心电图改变及较高的心电图积分,在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浩进;陈凯;朱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腰椎间盘组织本身缺乏血供,修复能力极差,加之负重大,活动多,二十岁以后就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的弹性和韧性均逐渐降低.如有外伤,尤其是积累性外伤或受寒等原因,肌肉和韧带的紧张性增强,椎间盘内压增加,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刺激和压迫其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组临床症状,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 .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王成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某院抗菌药物的管理

    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使抗感染面临细菌耐药的严重性,通过我院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及模式,与大家共同探讨抗菌药物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杨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肝细胞肝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肝细胞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病死率.临床上通过对肝细胞肝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对肝细胞肝癌进行早期的诊断、对肝细胞肝癌的复发进行监测、对肝细胞肝癌的预后进行评估.笔者综合分析多位专家对肝细胞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观点,综述目肝细胞肝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34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倍他乐克6.25mg,根据患者心率及心功能状况逐渐加量至12.5mg,每日2 次.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9.4%,对照组为47.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观察组心率、6min 步行距离、LVEDD 及LVEF 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剂量倍他乐克可以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生、熟地黄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探索建立地黄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方法 用不同浓度乙醇采用超声法制备生地、熟地提取液,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法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以维生素E 为阳性对照,评价其抗氧化能力,并对所建立方法的重复性进行考察.结果 生、熟地黄有清除DPPH* 作用,生地75% 乙醇提取液、熟地75% 乙醇提取液、维生素E 溶液的ED50 分别为2.51mg/mL 、1.88mg/mL 、5.9mg/mL,其清除能力的次序为:熟地>生地>维生素E;本法可以测定出mg 级地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五次实验结果值变异较小(RSD < 5%).结论 DPPH* 法用于生地、熟地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经后期系统的方法学研究后,有望成为用于生地黄、熟地黄质量控制的生物检定方法之一.

    作者:李寒冰;苗静静;李根林;马永洁;张淑娜;张跃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麻疹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与护理体会

    患麻疹的小儿好发年龄一般在6 个月~5 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调皮好动,加之因疾病本身引起的高热、厌食、腹泻,导致水分丧失和摄人量的减少,血管不充盈,患儿不配合,家长要求穿刺成功率高,使得病儿的静脉穿刺变得困难,并且在患儿出疹期全身布满密集的淡红色斑丘疹,因而更给穿刺造成极大的困难,即使穿刺成功,也不易长时间固定,往往需要反复穿刺,而且一根好的血管只能短时间穿刺1 ~ 2 次,再穿刺很难成功,患儿皮肤颜色发红不易寻找静脉,既增加患儿的痛苦,引起家长的不满,又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因此开始给麻疹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给药治疗、采血、紧急抢救时输注抢救药物.我科自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效果良好,即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家长也满意.

    作者:焦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厂家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比较

    目的 考察不同厂家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 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 的含量,高效液相法是以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结果 通过实验6 个不同生产厂家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 含量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测定范围内的相关系数为0.9997,加样回收率为99.33%,RSD=0.54%.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 的含量差异较大,势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应该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英;李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童突发抽搐的抢救配合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对突发抽搐的患儿进行抢救过程中的具体配合和护理措施已经相应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24 例突发抽搐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在其来院就诊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针对性抢救,在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恢复平稳后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抢救配合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抽样患儿在进行及时的抢救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在恢复期通过周到细致的临床护理,所有患儿均的恢复情况都非常理想在预计的时间内结束治疗康复出院,在住院期间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且没有临床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充分了解抽搐突发小儿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并掌握熟练的抢救配合方式,使对该类患儿进行抢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在患儿病情的稳定期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马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青蒿素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肺纤维化发生机制不明,治疗仍为世界性难题.学者不断研究新的药物抗肺纤维化,收效甚微.而作为国药的青蒿素被证明有抗纤维化作用,似乎也有抗肺纤维化作用.现对其予以综述.

    作者:陈冰燕;李超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骨折患者合并冠心病应用低分子肝素出血风险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患者合并冠心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38 例老年骨折患者(为单纯股骨,股骨颈骨折患者,排除合并脏器损伤,及肿瘤血液病,消化系统及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平均年龄67.6±7.4 岁),随机分成实验组A(18 例),对照组B 组(20 例),A 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法安明)5000uq12h×14 天,B 组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2 周内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PT,APTT 差异比较(t 检验),出血事件[ 切口、牙齿、黏膜出血及是否黑便(每3 天查大便隐血)];结果14 天观察期内,A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较B组延长2±1(取整数计算),两组均无牙齿,黏膜出血,A组患者隐血阳性4人,B 组,2组均无严重消化道出血.结论 老年骨折患者合并冠心病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是安全的.

    作者:赵海军;许丰强;杨晓亭;韩洪勇;刘建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骨折及食补误区

    骨折的愈合是一个复杂、连续的过程.能够引起骨折的原因有很多,如外伤、肌肉拉力、积累劳损、骨骼疾病.本文通过对骨折成因及食补误区的分析,并进行科学的食补,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避免遭受不必要的骨折,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王启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进展

    多种因素参与慢性心力衰竭非常复杂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神经、激素系统长期过度增强是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心力衰竭早期,药物治疗是关键.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肼苯哒嗪和硝酸盐等.

    作者:杨明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并死胎2例体会

    1 病例资料1.1 例1:患者28 岁,因G2P1 孕37+5 周,不规律腹痛3h 于2011 年4月18 日到基层卫生院就诊住院,1h 前孕妇突感腹部如撕裂样剧痛,后感腹痛骤减,宫缩停止,但不久腹痛又呈持续性,疑子宫破裂转入我院,孕妇3年前曾做过破宫产手术,入院时产科急查:孕妇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表浅,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休克状态,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在腹壁下清楚地扪及胎体,听不到胎心音,阴道有少量鲜血流出.

    作者:田颖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红花痛经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红花痛经颗粒中芍药苷的HPLC 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菲罗门C18 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 %磷酸溶液(15:8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 ;柱温:室温.结果 芍药苷色谱峰分离良好,芍药苷进样量在0.1616 ~ 0.8080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 =1717121.1X+20541.6,r=0.9990 ;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83%(n=6).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芍药苷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黄海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病毒性脑炎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 例病例的检查及治疗预后转归.结果 经积极治疗后痊愈28 例,好转7 例.结论 病毒性脑炎预后与治疗是否及时、充分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经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王雅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关于无偿献血中质量管理的体会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在卫生部由指令性计划献血指标向完全自愿献血转变的精神指导下,各地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也在不断地增长.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已的社会系统工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能大限度的保证临床用血的需求和安全,只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才能持之以恒开展好工作,才能够从源头把好血液质量关,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回顾我站多年来工作历程,无偿献血工作实现了100 %自愿无偿献血,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针对下步工作的思考,体会如下.

    作者:张希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20例创伤性癫痫的治疗及分析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的药物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对我科2009 年8 月至2011 年2 月期间收治的120 例创伤性癫痫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结果 奥卡西平药物的疗效优于德巴金的疗效,若能联合其他药物,其不良反应率更低.结论 在治疗创伤性癫痫方面,奥卡西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玉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出现严重骨痛及肌肉疼痛1例

    1 例23 岁男性患者,诊断AMLI/ETO 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予CAG 方案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滴注后患者出现剧烈胸痛、腰背部疼痛、气短、烦躁不安,不能安静卧位.立即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 、吗啡3mg 分别入壶,效果不佳,周身疼痛加剧,双下肢酸痛,腹肌及臀部肌肉紧张,患者不能安静卧位,查心肌酶:LDH 518.4U/L,α-HBD 402.8U/L,CK 205U/L,CK-MB 9.8U/L,再予萘普生2 片口服,山莨菪碱(654-2) 5mg 入壶,10% 葡萄糖酸钙10 毫升缓慢静脉注射,2 小时后患者胸痛及腰背部疼痛渐缓解,体温渐升至37.9℃,12 小时后疼痛消失,24 小时后乏力及肌肉紧张才缓解.

    作者:马亚辉;高习华;谢勇;刘清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

    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求全社会更多地关心老年人健康,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 针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状态及老年骨科的特殊性,经常巡视病房,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科312 例老年患者,除1 例有并发症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郭晓丽;刘洋;马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