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银;张晓梅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无痛悬吊复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和手术,干预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入室即刻和手术前10~15 min的心率、血压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结果入室即刻两组各项数值无明显差异,手术前10~15 min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血压、心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针对性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无痛悬吊复位治疗术时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陆梅;谢丽丽;韩君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骨科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及家属对预防下肢DVT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未发生DVT,常规护理组DVT 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循证护理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引入循证护理理念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李朝银;张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风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存在关节、肌肉病变,与机体的免疫学异常有关,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许多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风湿病常常侵犯关节、肌肉、骨骼以及软组织,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发热等症状比较突出。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及其他器官或组织〔1〕。早期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则造成关节强直或畸形,甚至可致残废。风湿病变部位大部分集中在活关节处,肌肉肿大,骨膜发炎,骨端部腐蚀,患者疼痛难忍,活动受阻,且关节变形僵直。由于风湿病发病率、致残率很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多年来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2〕。目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的仪器和方法有很多种,但大多存在使用复杂、易复发、预后不良或药效不能完全发挥等缺点,针对以上存在的弊端,现在临床护理中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风湿病蒸汽治疗仪,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220150623),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赵逢芝;范传玲;张殿红;刘永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入院实施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查负性情绪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素莲;郑瑛;王晓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熏蒸组、导入组、结合组各30例。4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不给予其他措施,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导入组给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结合组给予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比较4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后4组患者疼痛评分较试验前降低显著( P<0.05),试验后对照组、熏蒸组,对照组、导入组,对照组、结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导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结合组,导入组,熏蒸组,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效果优于单纯的中药熏蒸或离子导入,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芳;郭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可控行为因素的影响。方法将124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试验组应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健康教育。观察出院6个月、12个月两组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康复知识知晓情况及二级预防行为、脑卒中危险因素达标率及脑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脑卒中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得分以及脑卒中危险因素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1及P<0.05)。结论与神经内科常规健康教育相比,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制订的健康教育方案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可控行为。
作者:晁素兰;郭玉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需要注射胰岛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观察组45例采用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法。比较两种方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FBG、PBG和HbAlc、低血糖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存在的缺陷,有助于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作者:王芸;范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消化性溃疡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率,分析溃疡类型、溃疡病始发年龄、病程、性别及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等对负性情绪发生率的影响,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负性情绪发生率为63.9%(235例/368例),复合性溃疡高于单纯性溃疡,胃溃疡高于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病起始于25~40岁患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女性多于男性,有个人不良生活习惯患者高于无个人不良生活习惯患者。上述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结论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负性情绪,找出引起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恰当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溃疡病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来我科行血液透析的维汉患者124例,采用自我管理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对其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汉族比维吾尔族血液透析患者在日常生活管理维度、认知意识管理维度的得分要高(P<0.05)。维吾尔族血液透析患者在社会心理管理维度得分要高于汉族(P<0.05)。汉族总分高于维吾尔族( P<0.05)。汉族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医保类型、焦虑程度及病程;而影响维吾尔族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医保类型、家属支持度及病程。结论应加强对低学历、自费、病程较短以及存在焦虑状态汉族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低学历、自费、家庭支持度较差以及病程短的维吾尔族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的目的。
作者:刘晓虹;刘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宁波地区不同医院、不同层次护士职业认知度,分析影响职业认知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知量表对宁波地区28家各级医院1535名临床在职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以喜欢护理专业为择业动机占6.7%,认为护理专业有发展前景占11.9%,欲脱离临床一线岗位占50.2%,工作中感到有压力占88.7%。不同医院等级、工作部门、编制在护士职业压力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宁波地区护士职业认知水平偏低,大部分护士感到有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低,工作部门是影响护士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锡唯;徐军;杨益兰;王春英;张佩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伤口护理风险管理在门急诊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识别并评估伤口护理中常见的风险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处置措施,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评价伤口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83%,低于实施前的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9.45%,高于实施前的9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伤口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可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是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属芳;周龙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 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对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 Total gastrec-tomy,TG)后身体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TG术的老年胃癌患者76例,按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EEN组和PN组各38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10 d后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 ALB)、转铁蛋白和24h尿素氮(24hUP)〕和免疫功能指标( 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活性)。结果 EEN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3.5±10.2)h、(78.7±15.4)h和(13.6±3.4)d, PN组分别为(66.7±11.5)h、(114.2±13.6)h和(21.5±3.5)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2%(5/38),P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13/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手术7 d后的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PN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给予EEN的营养支持方式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和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采取干预措施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MICU病房住院的患者120人,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表( Medical Coping Mode Questionnaire)进行调查,结果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结果重症监护患者的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P<0.01),而面对应对方式得分则低于常模(P<0.01);其应对方式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地域、住院次数等因素的影响( P<0.01)。结论重症监护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多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应根据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陈莲芳;谢美婵;朱彩兰;沈春花;林荣金;梁文晓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士定能分级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的效果,总结实际临床中实施护理分层次使用的管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在职的全体护士,实施定能分级管理。将临床护士按临床工作的实际能力,结合职称、职龄分为N1-N5五级。比较在实施定能分级管理前后一年,急诊科在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区管理、教学科研、患者满意度及护士绩效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护士定能分级管理后,除在病区管理方面无显著差异外,在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教学科研、护士对绩效的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五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P<0.05或P<0.01)。结论对急诊护士实行定能分级管理,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有利于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癌症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运用希望护理理论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癌症化疗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科室不同随机分为肿瘤一科71例为观察组,肿瘤二科74例为对照组。分别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以希望护理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运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运用希望差异量表(HDS)对患者的希望水平进行评定,调查患者的住院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SAS、SDS 、HDS 评定在入院时无明显差异( P>0.05),在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减轻,对生活希望水平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结论将希望护理理论运用到癌症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对生活的希望水平增高,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
作者:孙平平;张洪胜;于萍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应用寓教于乐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通过实施寓教于乐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在1个月、3个月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得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个月P<0.01、3个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寓教于乐健康教育能引导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杨海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老年住院患者进食情况、对误吸的认知以及误吸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误吸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120例住院老年患者进食情况、以往误吸发生情况及对误吸认知进行调查,针对个体情况予以系统化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前后对误吸认知及误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调查的120例患者中,36例(占30%)曾发生过误吸,大多数患者对误吸认知缺乏。接受健康教育后的住院老年患者对误吸的相关单项知识了解率明显优于接受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半年内发生误吸8名,误吸率为6.78%。结论老年患者进食误吸的知识缺乏,通过对老年人群进行预防误吸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认知率,有效地减少误吸的发生。
作者:陈宇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马蹄内翻矫形术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研究效果。方法将84例马蹄内翻矫形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成本,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周玉玲;何海洪;王淑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疗效及家庭支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要求按医嘱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对照组返院随访或复查时由门诊护士给予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 APGAR)、癫痫疗效标准及自制治疗依从性标准于随访结束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庭APGAR评分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庭APGA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随访结束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药物自我管理能力、对药物的满意程度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功能,降低疾病复发方面有重要作用,对于促进患者的家庭、社区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癫痫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雅芹;楚平华;赵广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内窥镜结合超声刀治疗双侧腋臭的疗效及围术期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窥镜结合超声刀治疗12例双侧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和循证护理措施。结果12例患者全部治愈,美容效果好,无皮瓣全层坏死和皮下血肿。1例女性患者一侧腋下皮肤表皮脱落,1例男性患者电凝钩灼伤皮肤,经治疗和循证护理后愈合。术后随访3~6月,无复发,1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均非常满意。结论内窥镜结合超声刀治疗双侧腋臭疗效好,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温丽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