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口服糖盐溶液安全性分析

姚晓丽;原英姿;张桂梅;刘瑶;佟可欣

关键词:糖盐溶液, 禁饮禁食,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围术期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糖盐溶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的安全性。方法将17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禁食方式,即术前1 d 10∶00 pm禁食12 h,术日6∶00 am禁饮4 h;观察组于术前1 d 10∶00 pm研究者指导患者口服自制糖盐溶液300 ml,12∶00 pm后禁饮禁食,术前4 h再饮糖盐溶液200 ml。采用直观标度尺评分( VAS)测量患者术前主观不适感;比较术前1d晨、术日晨、术后6h、12h、24h血糖、心率、血压变化。结果对照组不同时刻所测得的血糖、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存在差别( F=5.609、5.771、15.780、12.335, P<0.05),而观察组各时刻生理指标变化不显著( P>0.05);且血糖术后24h、心率术后6h、收缩压术后6h及舒张压术后6h时刻点与其他时刻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测得的血糖、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晨VA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 P>0.05),术日晨对照组患者主要不适感觉为紧张、饥饿、口渴、疲劳、疼痛, VAS总分与观察组相比均显著增加( P<0.05)。结论采用自制口服糖盐溶液于术前1 d 10∶00 pm及术前4 h饮用糖盐溶液,不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的稳定及麻醉插管,不增加术中误吸与术后肺炎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减轻患者术前饥饿、口渴感,缓解紧张、疲劳、疼痛感;维持术前血糖稳定。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行舒适护理,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舒适度、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主观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适护理使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获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舒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患者在卧位舒适、安全的情况下接受手术,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红梅;黄素兰;顾林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疗效及家庭支持的影响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疗效及家庭支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要求按医嘱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对照组返院随访或复查时由门诊护士给予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 APGAR)、癫痫疗效标准及自制治疗依从性标准于随访结束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庭APGAR评分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庭APGA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随访结束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药物自我管理能力、对药物的满意程度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功能,降低疾病复发方面有重要作用,对于促进患者的家庭、社区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癫痫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雅芹;楚平华;赵广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接收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患者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发病初期即采用康复护理方法。1个月后和3个月后比较康复效果。结果康复组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AD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配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能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崔秋红;张群;宋波;汪柏荷;张玥;赵耀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口服糖盐溶液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糖盐溶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的安全性。方法将17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禁食方式,即术前1 d 10∶00 pm禁食12 h,术日6∶00 am禁饮4 h;观察组于术前1 d 10∶00 pm研究者指导患者口服自制糖盐溶液300 ml,12∶00 pm后禁饮禁食,术前4 h再饮糖盐溶液200 ml。采用直观标度尺评分( VAS)测量患者术前主观不适感;比较术前1d晨、术日晨、术后6h、12h、24h血糖、心率、血压变化。结果对照组不同时刻所测得的血糖、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存在差别( F=5.609、5.771、15.780、12.335, P<0.05),而观察组各时刻生理指标变化不显著( P>0.05);且血糖术后24h、心率术后6h、收缩压术后6h及舒张压术后6h时刻点与其他时刻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测得的血糖、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晨VA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 P>0.05),术日晨对照组患者主要不适感觉为紧张、饥饿、口渴、疲劳、疼痛, VAS总分与观察组相比均显著增加( P<0.05)。结论采用自制口服糖盐溶液于术前1 d 10∶00 pm及术前4 h饮用糖盐溶液,不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的稳定及麻醉插管,不增加术中误吸与术后肺炎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减轻患者术前饥饿、口渴感,缓解紧张、疲劳、疼痛感;维持术前血糖稳定。

    作者:姚晓丽;原英姿;张桂梅;刘瑶;佟可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洗耳球在产科产包中应用后的处理

    洗耳球主要用于医院治疗耳部疾病,是一种橡胶类的耳科医用洗耳球,其尖端圆滑,不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为此,我院于2012年2月将洗耳球运用到产科产包内,用于清理新生呼吸道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卢毅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维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来我科行血液透析的维汉患者124例,采用自我管理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对其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汉族比维吾尔族血液透析患者在日常生活管理维度、认知意识管理维度的得分要高(P<0.05)。维吾尔族血液透析患者在社会心理管理维度得分要高于汉族(P<0.05)。汉族总分高于维吾尔族( P<0.05)。汉族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医保类型、焦虑程度及病程;而影响维吾尔族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医保类型、家属支持度及病程。结论应加强对低学历、自费、病程较短以及存在焦虑状态汉族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低学历、自费、家庭支持度较差以及病程短的维吾尔族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的目的。

    作者:刘晓虹;刘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研究进展

    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综述国内外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现状,并展望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研究的趋势,以期为合理配置及管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钱小芳;刘桂华(综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产褥期产妇的生活质量及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11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前及产时指导、产后指导哺乳、指导外阴护理、饮食及心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按医嘱的等级护理进行,所有产妇跟踪随访6周,分别比较两组产妇的身份认知、哺乳情况、产后恢复情况等生活质量。结果产后6周观察组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的产后6 h与产妇产后6周对比6周后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6周比产后6h状况变差,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的产褥感染率、急性乳腺炎发生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观察组都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的授乳率与乳头皲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意义( P<0.05)。新生儿体重增加观察组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新生儿身长与头围的增加两组差异不明显( P>0.05)。观察组新生儿患病率为1.54%;对照组为5.38%,差异明显( 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褥期产妇的生活质量,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并保证了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杜莉红;凌敏;曲学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提升层级培训效果的探讨

    目的:强化分层级培训效果评价,满足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方法采用《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对培训实施、培训考核、培训效果评价进行系统化管理,建立科室自评、院内层级培训小组检查与护理部全面监督的三级督导评价体系。结果使用《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后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从理论、技能考核及护理人员、临床医生、患者三方满意率均较使用前有显著提高。结论运用《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强化分层级培训效果评价,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层级培训效果。

    作者:王海霞;吕元红;徐雅南;肖志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护士定能分级管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士定能分级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的效果,总结实际临床中实施护理分层次使用的管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在职的全体护士,实施定能分级管理。将临床护士按临床工作的实际能力,结合职称、职龄分为N1-N5五级。比较在实施定能分级管理前后一年,急诊科在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区管理、教学科研、患者满意度及护士绩效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护士定能分级管理后,除在病区管理方面无显著差异外,在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教学科研、护士对绩效的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五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P<0.05或P<0.01)。结论对急诊护士实行定能分级管理,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有利于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理干预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早期轻度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早期伴有轻度抑郁症的疗效观察。方法把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神经内科诊治的60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早期伴有轻度抑郁症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一般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疗法。6个月后观察2组AD痴呆患者抑郁症治疗疗效。结果采用心理干预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两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早期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显著,从而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加以推广。

    作者:马忠金;孟凡莲;张玉;张沧霞;郑艳霞;邓志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马蹄内翻矫形术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马蹄内翻矫形术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研究效果。方法将84例马蹄内翻矫形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成本,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周玉玲;何海洪;王淑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骨科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骨科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及家属对预防下肢DVT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未发生DVT,常规护理组DVT 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循证护理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引入循证护理理念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李朝银;张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熏蒸组、导入组、结合组各30例。4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不给予其他措施,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导入组给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结合组给予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比较4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后4组患者疼痛评分较试验前降低显著( P<0.05),试验后对照组、熏蒸组,对照组、导入组,对照组、结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导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结合组,导入组,熏蒸组,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效果优于单纯的中药熏蒸或离子导入,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芳;郭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宁波地区1535名临床在职护士职业认知水平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宁波地区不同医院、不同层次护士职业认知度,分析影响职业认知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知量表对宁波地区28家各级医院1535名临床在职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以喜欢护理专业为择业动机占6.7%,认为护理专业有发展前景占11.9%,欲脱离临床一线岗位占50.2%,工作中感到有压力占88.7%。不同医院等级、工作部门、编制在护士职业压力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宁波地区护士职业认知水平偏低,大部分护士感到有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低,工作部门是影响护士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锡唯;徐军;杨益兰;王春英;张佩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微创不翻瓣的个体化种植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个体化导板在微创不翻瓣的种植修复中的围手术期护理技术要点及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集的20例牙缺失患者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的个体化导板辅助不翻瓣种植修复,术前做好精心准备,术中密切的医护配合,术后有效的康复指导。结果20例患者共植入59枚种植体,不翻瓣种植手术顺利,位置精确,手术损伤小,术后随访6~18个月,无术后并发症,愈合期间无脱离及感染。结论专业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微创不翻瓣的个体化种植手术成功的保障,不仅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林少珍;吴纪楠;帅燕珍;李建平;胡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动机性访谈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机性访谈组(动机组)和对照组各43例,动机组采用动机性访谈进行院内及院外随访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对其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动机组患者对肝硬化腹水知识的掌握、自身症状的评测及生活质量在3个月后明显高于刚入院时(P<0.05),也明显优于3个月后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促进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媛;李振刚;夏回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自制宣传手册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了解自制宣传手册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把本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患者522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发放宣传手册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发放自制宣传手册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自制宣传手册的发放能有效地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冰玉;严翠群;阳星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重症监护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采取干预措施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MICU病房住院的患者120人,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表( Medical Coping Mode Questionnaire)进行调查,结果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结果重症监护患者的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P<0.01),而面对应对方式得分则低于常模(P<0.01);其应对方式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地域、住院次数等因素的影响( P<0.01)。结论重症监护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多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应根据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陈莲芳;谢美婵;朱彩兰;沈春花;林荣金;梁文晓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鞣酸软膏预防多西他赛致皮肤坏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鞣酸软膏预防多西他赛致皮肤坏死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通过外周静脉置入静脉留置针行多西他赛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用药后外涂鞣酸软膏,3次/d,连续7 d;对照组50例,用药后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涂,方法同鞣酸软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预防多西他赛致皮肤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8%、24%( P>0.05)。结论鞣酸软膏预防多西他赛致皮肤坏死的疗效同多磺酸黏多糖乳膏,两者同样具备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但鞣酸软膏的价格优于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霞;王富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