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凤;赵丹丹;何安美;张文静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并寻求更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 将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临床使用过的420件各种手术器械根据种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件,观察组采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进行机器清洗,对照组直接进行机器清洗,清洗后用杰力试纸对两组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210例手术器械经检测为阳性1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77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阳性率为7.6%,对照组为36.7%,组间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器械相同部位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不尽相同,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进行机器清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内分泌治疗是目前各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此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体内女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消除肿瘤所依赖的激素诱导性生长刺激作用,达到治泞效果.其疗效明显,副作用小,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作者:黄汉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针对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单书写过程存在的缺陷、产生原因,探讨建立专科护理记录指引的意义.方法 分别时护理记录模板组2280份、表格式电子指引组3792份护理记录单终末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 6072份出院病案13639份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缺陷有350份占出院病例护理记录单的2.57%,其中护理记录模板组存在缺陷237份(4.62%);表格式电于指引组存在缺陷113份(1.33%).两组在护理记录存在缺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护理文书缺陷不能完全避免,但通过建立专科护理记录表格式电子指引,规范专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完善护理病历三级质控体系,促进规范、标准化电子病历的发展,可有效防范因护理记录缺陷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
作者:胡俊珍;梁玮伦;杨明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肛肠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性护理措施及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获嘉县中医院进行外科治疗的72例肛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72例患者进行疼痛原因的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及其他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疼痛得到减轻,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良好,并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采取有效的整体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消除患者的思想的顾虑,减轻疼痛感及减少对机体康复的不良影响.
作者:王新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对60例正常人及198例有相关疾病患者的检测,探讨血浆D-二聚体金标法定量检测临床应用价值较大.说明D-二聚体可作为临床检塞疗效的评价与用药监测.
作者:卢琴;钱纪银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减轻手术患者焦虑水平的效果,满足手术患者的身心需求,顺利度过手术期.方法 将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水平进行测评.对照组予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心理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结果 两组术前焦虑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焦虑水平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中、术后观察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对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有积极作用,提升了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应予重视和推广.
作者:蔡立侠;张玉芝;李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43例(程序化急救护理)和对照组42例(常规急救护理),对两组的抢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及病死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抢救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程序化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效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治球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产科DIC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入院的58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8例DIC疾病患者均采用抗凝、抗休克以及改善微循环的治疗,其中成功救治56例,死亡2例(3.4%),1例为止血失败死亡,另1例为合并其他器官衰竭死亡.本组患者中23例为阴道助产,32例为剖宫产,其中6例患者由于出血不止而切除子宫.结论 产科DIC临床要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止血和防止凝血障碍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通过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药物护理并做好临床观察、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护理措施,达到良好的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 心力衰竭是老年心脏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病情危重、变化大,需要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彦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CT和MRI影像改变的区别和联系,探讨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方法,为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00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或者怀疑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讨论其CT和MRI的影像表现.结果 CT检查显示梗死病灶总数为185个,MRI共显示病灶数为437个,MRI显示脑梗死病灶的敏感率为CT的2.36倍,其中MRI检出患者127例,检出率为63.5%,CT检出患者81例,40.5%,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I明显优于CT.脑梗死发病6h以后患者,CT与MRI检出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检查对于诊断缺血灶的价值极高,对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意义重大,可联合CT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茂豪;黄朝华;陈苏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总结小儿烧伤的防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室自2003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035例烧伤患儿病例资料,包括患儿的年铃、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发生的地点、家庭及监护人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收治的2035例患儿中2~4岁的患儿1033例占是几个年铃段中多的,其次是5~7岁的患儿563例占27.7%.而以热液烫伤为主要致伤因素的占1563例占76.9%,烧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和四肢.我院小儿烧伤住院患儿呈逐年增多趋势,以农村小儿居多,占723%.结论 之所以导致小儿烧伤绝大多数是因为家长对硫忽大意和看护不周.为了给小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对容易致伤的物品妥善放置、管理,是减少和防止小儿烧伤的有效的措施.
作者:乔锋元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在临产孕妇预防产后出血的意义.方法 对288例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结果与128例正常妇女的凝血四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临产孕妇组与对照组非孕女性比较 APTT指标改变不明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T明显缩短,FIB明显增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在临产时应及时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了解它的动态变化,对产科意外情况发生如产后大出血、DIC及血栓性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处理方法与疗效.方法 102例重度烧伤患者用水疗、创面丰暴露、外用百多邦软膏、个别病例配合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及植皮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分析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恢复和愈合状况.结果 经上述综合治疗处理后,70%的患者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愈合,有4例患者出现顽固不愈合.经过多次缩合治疗后愈合,3例患者创面较大,采用植皮手术后愈合.结论 采用水疗、缚药以及植皮等技术综合治疗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平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是护理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护生向护理岗位过渡的必经阶段[1,2].临床带教护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护理人才,笔者结合1例护生操作失误的实例,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李智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紧张、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自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45例)以及对照组(n=35例),实验组术前给予心理干预而对照组术前未给予心理干预,在术后第7天采用国际通用的Zung量表(SAS SDS)进行评分,并针对两组术前紧张以及术后遵医行为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经评分后对比发现,实验组行心理干预后术前紧张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遵医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前后SAS SDS评分比较发现,经心理干预后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改善.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围术期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以起到巩固手术疗效,促进身心康复的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秀华;蓝莉玲;黄山鹰;温萃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的新兴学科.急诊患者转送、抢救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随着人们法律及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急诊工作充满急、危,繁、险、突发性强、病死率高的固有特点,加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何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东莞东华医院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的护理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结果 61例有机磷中毒的患者经过东莞东华医院的积极抢救和优质护理,有58例患者痊愈,康复出院,占95.08%;3例患者死亡,占病例总数的4.91%.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工作,并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冬梅;赵霄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2月到2010年5月连云港海滨疗养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制定康复护理计划,给予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护理.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和Brunnstrom分级法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Brunnstrom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下肢肌力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胡秀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肥胖症影响着11亿人口的生活,给患者和卫生健康事业带来沉重负担,由此许多制药公司前瞻性地研完抗肥胖药物.MCH系统显著调节人和鼠类的能量平衡和食物摄取,MCHRI拮抗剂成为抗肥胖症药物研究的热点.
作者:曹永仓;李倡议;李岩;左根永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康复训练指导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神经内科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对两组患者术入院前以及入院后3~6个月进行肤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恢复效果,但观察组恢复效果更好,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指导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炜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