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张会敏;张海洋;黄辉;唐四元

关键词:KTH整合式干预, 高血压, 主观幸福感
摘要:目的:探讨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KTH整合式社区护理干预对新乡市某社区自愿参与的10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项目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 MUNSH)测量其人口社会学资料和主观幸福感,并测量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正性情感分、正性体验分、总幸福度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负性情感分、负性体验分则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明显高于干预前( P<0.05),而自责、退避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结论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模式能够降低患者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心理支持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支持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98例,在综合治疗且出血病情基本控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内容基本同对照组,但在心理护理上实施强化心理支持。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以及出血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或P<0.05);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支持有助于更好改善患者情绪,从而降低患者住院观察期间的风险,改善病情和预后。

    作者:卢俊红;王秀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自然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自然分娩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A组)40例,对照组( B组)40例。结果 A组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B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自然分娩成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自然分娩成功率和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自然分娩成功率,减少了医患纠纷,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母婴安全。

    作者:谢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配偶10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治疗性沟通系统中的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3方面,分阶段、分主次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前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的例数分别为0、12、17、21例。对照组分别为0、11、17、2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48,P>0.05)。干预后,观察组分别为14、19、11、6例。对照组分别为0、14、21、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P<0.05)。观察组干预前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例数分别为0、11、16、23例,对照组分别为0、10、17、2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9,P>0.05);干预后,观察组分别为15、18、10、7例,对照组分别为0、14、22、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焦虑和抑郁状况。

    作者:李月玲;国英;蒋维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喉癌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采用随机对照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对医学应对方式问卷( MCMQ)对患者的抑郁情绪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并对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抑郁评分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在应对方式中面对、回避两项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屈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改变了喉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很好地改善了喉癌患者的抑郁情绪,同时综合护理干预让患者学会了积极、正确的应对模式,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应对方式,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作者:何开莲;李泉清;龙霖;赵莉;邓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责任制护理对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

    目的:分析责任制护理对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实习7个月的护理本科生84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人,试验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教学法,由护生主管床位,负责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全过程的护理服务,要求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护理查房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护生跟着带教老师做日常护理工作,不具体负责分管床位。评价两组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和患者对护生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临床决策能力和患者对护生的评价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责任制护理教学法能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提高临床决策能力,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艳;陆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助产士全程责任制联合无痛分娩对足月产妇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士全程责任制联合无痛分娩对足月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待产的产妇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辅助产妇分娩,观察组产妇采用助产士全程责任制联合无痛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1、6周产妇产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抑郁评分( P<0.05),产妇心理状态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足月产妇采用助产士全程责任制联合无痛分娩能有效地提高顺产率,降低疼痛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伍咏梅;单菲;陈延龄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诊断乳腺癌后患者情绪变化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情绪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提供临床医护人员及有关人员有效应对及心理支持。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 GSES)、焦虑( SAS)、抑郁( SDS)自评量表对92例患者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第一次调查,焦虑发生率51.19%、第二次38.05%;抑郁第一次64.01%、第二次38.94%;自我效能,第一次高水平26.09%、第二次70.65%;5年生存率达82.61%。结论乳腺癌患者应用手术、放疗、化疗治疗同时加以心理干预,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正确对待疾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廖运先;王志巧;陈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在此基础上术前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躁动程度和拔管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程度和拔管躁动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减轻躁动程度,提高了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及拔管过程中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迎;蒋维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接受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指导需求

    目的:观察接受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指导需求及其对患者疾病知识和治疗的影响。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接受皮质激素治疗纳入研究。在护士指导前后、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2周,分别采用结构式问卷采集资料,护理指导需求和知识水平确认采用Cronbach's 可靠性测试检验。结果4个时间点的护理指导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P<0.01)。护理指导需求和体重变化、治疗频次之间呈正相关,而与知识水平之间呈负相关。护理指导后患者的知识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14.31比70.06±17.23,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接受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护理指导,根据患者症状制定护理指导计划,可以改善患者与疾病和治疗相关的知识水平。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鼻饲方式与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需求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摄取营养合理的鼻饲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老年病科需鼻饲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双盲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比较灌注法、滴注法、泵注法三种鼻饲方式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在胃肠道并发症、人体测量及营养指标监测方面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泵注鼻饲方式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灌注法及滴注法( P<0.01)。结论泵注鼻饲更适合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人体生理需求,是摄取营养合理的一种方式。

    作者:黄春燕;刘霜梅;吴晓静;周雅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两种环节质量反馈方式对提高护理电子病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环节质量反馈对提升护理电子病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不同科室2013年5~7月出院归档电子病历600份,其中间接环节质量反馈后归档的病历300份,直接环节质量反馈后归档的病历300份。将这两组采用不同反馈方式后的病历在书写质量上进行对比。结果间接环节质量反馈的病历的合计缺陷率(48.7%)明显高于直接环节质量反馈病历(12.7%)(P<0.05)。结论直接环节质量反馈组护理病历的书写缺陷明显低于间接反馈组。

    作者:王盛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择期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低诺顿量表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Norton评分系统是用于评价压力性溃疡危险的工具,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低诺顿量表评分和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年龄65岁以上择期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66例中女性108例,24例具有低诺顿量表评分(≤16)。结果低诺顿量表评分患者与高诺顿量表评分患者比较除了压力性溃疡外,手术后并发症较多(0.7±0.5对0.4±0.2,P<0.05)。回归分析显示低诺顿量表评分与手术后并发症独立相关( P<0.05)。结论除了可预测压力性溃疡危险性外,诺顿量表亦可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的手术后并发症预测。

    作者:付淑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行IABP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睡眠时间和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IABP后给予合适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减少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临床有效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接骨木水煎剂缓解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接骨木水煎剂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接骨木水煎剂浸泡动静脉内瘘侧肢体,每次30 min,每日两次,共8周。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内瘘护理。结果观察组中、重度疼痛者发生率8.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接骨木水煎剂可以有效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的疼痛。

    作者:赵小培;程玲;张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护理技术“新前沿”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物换星移,岁月如梭。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临床护理新技术、新进展更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尽管当今世界是网络的时代,但面对面交流依然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国际护理学杂志责无旁贷的肩负起纽带的作用,为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护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品管圈活动在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服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营造护理团队团结协助的氛围和学会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从而提高本科室人员自发参与管理的意识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口服自备药管理,6个月为活动周期,通过开展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成果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每轮结束进行总结和成果推广。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开展,使患者服药正确率、服药时间准确率及对自备药的用法和副作用知晓率显著高于开展前。结论品管圈活动对自备药的管理是可行的,不仅能提高患者用药准确率,还能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沈美芳;唐娜娜;徐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授权教育在新开管腹膜透析患者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在新开管腹膜透析患者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新开管腹膜透析患者50人,随机分为授权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了幻灯片讲课、模具演示、相关理论讲授、模具练习及考核五个步骤进行培训。授权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授权教育的方法,即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定计划﹑评价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定期复诊人数﹑发生腹膜炎人数﹑腹膜透析知识掌握、饮食干预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培训天数﹑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腹膜透析知识测试成绩﹑定时复诊人数﹑饮食干预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应用授权教育培训的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发生人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采用授权教育对本腹膜透析中心新开管患者进行培训,能帮助患者发现和发展自身潜在的能力,从而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使其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梁望群;钱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采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量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评,并由专人负责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2%和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较低。两组患者的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较好。观察组满意45例,一般4例,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较高。结论临床路径护理为肝硬化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助于患者并发症的减少。

    作者:冯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6 min步行试验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活动耐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6 min步行对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活动耐力的作用。方法随机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6 min步行试验对患者活动耐力进行干预。探讨6 min步行对减轻患者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该试验能够明显提高化疗患者6 min步行距离( P<0.05),明显减轻轻疲乏量( P<0.05),有效改善心率、血压等指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6 min步行试验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疲疲法程度,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玉萍;王云;张作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在低年资护士层级晋升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在低年资护士层级晋升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层级为N2的护士211名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参照本院护理人员临床专业能力晋级进档标准,设为“4站式”,并在考核后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评价考核的效果。结果护士学历与各考站及综合成绩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考试者科室护士长根据平时工作情况打分高于多站式考核得分(P<0.01),参加考试的94.79%护理人员认为该模式更能真实反映临床工作能力,对于护士层级的界定比较公平。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可用于对低年资护士的层级界定,同时提示应加强专科学历护士的综合素质培训。

    作者:刘红;高婷婷;房晓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